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海岸河口多功能数学模型软件包TK-2D的开发研制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从工程应用角度出发,以解决实际工程问题为目的,针对海岸河口海区的特点,开发了方便有效的多功能数学模型软件包TK-2D。TK-2D由主模块和辅助模块组成。主模块包括五个子模块,即“五场”:波浪场数学模型软件、潮流场数学模型软件、盐度场数学模型软件、悬沙场数学模型软件和地形冲淤场数学模型软件;辅助模块包括前处理软件、后处理软件和动态显示制作软件。大量实际工程的应用证明了TK-2D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雷林 《船海工程》2005,(6):18-21
介绍Mastership软件的特点、软件模块及工作流程,并针对中国造船市场对Mastership软件进行二次开发,设立参数化模块,可以方便用户的不同需求。  相似文献   

3.
佘云龙 《中国造船》2012,53(Z1):175-178
对STAAD.Pro软件在海洋工程模块建造的加工设计阶段的应用进行了探讨。通过STAAD.Pro软件的可视化操作平台,对实际海洋工程模块进行建模、加载、计算和分析,通过计算得出模块的质量和质心位置,并根据规范对模块进行整体强度校核,从而对海洋工程模块的吊点布置及其吊装过程起到实际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介绍用一个软件模块实现对新型舰载作战系统所有网络通信报文进行转换、处理的方法,从而可以大大减少软件的编程、调试工作量。并且通信协议的修改不需对该软件模块进行修改。  相似文献   

5.
针对舰炮武器系统不同的对空射击方式下的射击效力分析问题,设计与实现了射击效力分析仿真软件,并详细介绍剧情信息模块、误差信息模块和效力分析模块及相关功能设计的可行性方案.软件采用C/S(Client/Serve)体系结构和面向对象的模块化设计思想,利用作战仿真软件STAGE产生的航路信息和目标运动数据,分工具体,实时性较...  相似文献   

6.
三维造船软件的应用在船舶界已是大势所趋。本文介绍了FORAN软件中的结构三维建模模块FHULL模块,并详细介绍了FHULL模块中两个工作模式下的管理元素,结合FORAN软件自身的特点,提出一套有效的管理方法,实现对船舶结构模型从方案设计到施工设计过程中的精细管理。  相似文献   

7.
针对传统船舶备件调用推送软件出现的推送延时现象,提出基于分布式架构的船舶备件调用智能推送软件研究。利用J2EE技术,构建了备件信息筛选模块;结合CORBA技术,设计了调用特征推送模块;利用NET技术,建立了跨平台的智能通知模块;利用推送逻辑,将上述3个模块串联,实现船舶备件调用的智能推送。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智能推送软件较传统推送软件的备件调用信息推送延时降低145 s,具备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借鉴组件可靠性分析(Component reliability analysis)提出一个用来分析软件可靠性的模块分析方法,该方法的思路是先将软件分解为模块,然后在模块层次上应用EET可靠性增长模型,最后进行可靠性叠加从而得到软件的可靠性模型,所需的模型参数可以由软件的历史版本信息,软件模块的静态属性和动态属性得到。该方法可以在进行软件测试之前实施,并在测试中完善,本文详细描述了该方法的6个步骤,最后总结了该方法的优点。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校园信息化水平,提出了一种基于Android的校园导游和定位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案,构建了系统整体ARM平台框架和各硬件模块,使用Android SDK开发了导游系统终端软件.导游系统终端软件分为信息浏览模块、实时地图模块、电子地图模块.实时地图调用Baidu Map API,电子地图使用类似HTML map标签的Android组件,采用地图匹配算法校正了定位模块的误差.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定位结果准确,并具有良好的可拓展性和可维护性.  相似文献   

10.
电气控制系统直接影响着舰船的稳定航行与作战能力,若无法快速地确定电气控制故障位置,不仅会影响舰船的稳定航行,还会对船员生命安全产生威胁,为此提出舰船电气控制故障定位系统设计研究。设计系统硬件为数据采集卡选型单元、PC机设计单元与故障定位终端设计单元;软件为数据采集卡通讯软件模块、PC机软件模块与故障定位终端软件模块。通过上述硬件单元与软件模块的设计,实现了舰船电气控制故障定位系统的运行。实验数据显示:应用设计系统后,舰船电气控制故障定位时间与定位偏差均符合现今舰船的安全需求,充分证实了设计系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为了实现主流船舶设计制造软件NAPA在船舶综合设计软件系统船舶数字化智能设计系统中的集成,针对NAPA软件数据接口及其二次开发工具进行了研究。本文首先对NAPA软件的数据接口和船舶数字化智能设计系统的框架结构进行了分析,进而利用C#语言和NAPA二次开发语言NAPA BASIC混合编程调用及数据文件交互的方式,开发了在船舶数字化智能设计系统中NAPA软件的用户界面集成、NAPA工程的自动创建、NAPA中设计结果的自动导出以及NAPA软件与整个系统后台数据交互等软件模块。所开发的软件模块通过应用测试的验证,已实现了目标功能,为NAPA软件的全面集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介绍地磁模拟数据采集系统的集成开发,采用Visual Basic进行软件开发,将传统仪器的所有功能模块集成在一台计算机中,用户可以通过修改虚拟仪器的软件来改变其功能与规模。该系统实现了模拟地球磁场的产生和对处于该磁场下的船只模型的磁场数据采集,并能通过计算机进行各类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船舶开孔管理能力,针对AVEVA Marine(AM)软件开孔管理模块功能,根据船厂设计实际生产业务需求,制定开孔协同流程,设计开孔协同规则数据库。结合AM软件的二次开发能力,开发船舶开孔管理辅助系统。以管系为例,将该系统与AM软件开孔管理功能进行对比,验证该系统在船舶开孔管理方面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船舶运行过程中,重要的运行参数信息需要进行测量、采集和显示,同时作为控制系统的输入参与控制.本文通过采用NI硬件板卡平台和基于LabVIEW的软件平台,开发1套船舶过程测量采集控制系统,能实时、可靠地完成参数的过程测量、采集、显示和控制,同时经过工程应用证实系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AIS基站控制软件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船舶自动识别系统基站网络的发展趋势,提出基站控制软件系统的概念,设计软件系统的信息流程,划分系统模块,并用程序逐一实现,做到了通过Internet对单个基站进行远程管理。本地客户端可以访问远程基站,浏览基站的信息,播发控制信息与服务信息。为以后在基站网络环境下开发管理与控制多个基站的软件系统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结合工业铅酸蓄电池组性能测试系统项目的研发过程,详细阐述了西门子S7-300系列PLC在其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内容主要包括控制系统的组成结构,控制网络的配置以及控制软件重点部分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7.
对系统的总体结构进行了设计,并基于此结构,根据器材管理信息和业务流程,选择了合理的硬件和软件平台,运用软件工程原理和面向对象的设计思想,采用网络技术、Oracle数据库和容错技术,实现了对系统的功能模块、软界面和数据库的设计。系统的研究严格遵循军用软件开发规范,整个软件开发过程规范化、系统化、工程化,保证了系统的实用性、先进性、可靠性和安全性。测试结果也充分表明,该系统基本能满足系统的功能要求和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8.
郑元舰  黄政  倪何 《船舶工程》2018,40(9):52-57
针对目前船舶柴油发电机系统监控软件测试难度大、周期长、成本高等问题,提出利用仿真模型在软件与硬件搭接联调之前先行测试,以减少软件的开发周期和成本。基于模块化建模的思想,分析柴油发电机系统中的热功转换、能量转换和质量迁移等多种能量作用。在SimuWorks仿真平台上根据基本物理学规律将柴油发电机系统分为进气系统、燃油供应系统、PID调节器、气缸、曲轴连杆、轴系转子和发电机七个模块,按照能量传递和转移的方向,搭建起柴油发电机系统的整体模型。利用建立的柴油发电机系统进行仿真研究,通过对稳态和动态仿真实验值的分析,证明了模型的准确性,为柴油发电机系统监控软件的测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结合船厂电缆设计业务流程,以船舶电缆布置为研究对象,提出在SPD设计系统平台上开发船舶电缆智能化布置软件,分析电缆布置软件的架构和功能模块,研究电缆路径智能化生成的关键技术,建立船舶电缆智能化布置的数学模型及求解方法,并完成船舶电缆智能化布置软件的开发工作。以公司14500TEU集装箱船的机舱区域电缆智能化布置为例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该软件平台能够实现船舶电缆智能化布置的工程化应用,使电缆设计过程中数据更加透明、管理更加方便,提高了电缆设计的效率。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PROFIBUS为总线协议,研制了一套耙吸挖泥船的挖泥集成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流行的PROFIBUS网络及工业以太网连接所有的计算机与功能模块,开发形象直观的多机人机界面及配套软件,具有航迹显示、船舶吃水装载、液压控制和耙臂位置指示等多项遥测遥控和显示功能.文章重点介绍了该集成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以及系统配置、数据采集和界面显示.系统运行表明了PROFIBUS总线的良好性能和该系统在耙吸挖泥船上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