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采用红外线光电技术、无线电传输技术、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研究开发出一套新型的汽车场地教学与考试智能监控系统,并发明了新型车轮传感器,使前驱动和后驱动车辆都可以作为考试用车和桩训教学用车,解决了考车不能与一般教练车兼用的问题,具有应用与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借助汽车驾驶模拟器仿真技术对驾驶人员进行训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仅能有效缓解目前我国汽车驾驶培训系统面临的压力,而且可以避免环境污染,减少能源消耗,降低培训成本。就汽车驾驶模拟器参与驾驶培训与传统单一实车培训进行对比分析,从成本、效益的角度上探讨了推广应用汽车驾驶模拟器的经济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开始对生活物质条件提出高的要求,我国汽车工业迅猛的发展,汽车成为一种便捷、高效的交通工具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人们大量开始学习汽车驾驶技术。为了满足人们对汽车驾驶的要求,汽驾培训行业蓬勃发展,大大小小的汽车驾驶培训学校应运而生,使得汽车驾驶培训市场异常火爆。但目前很多汽车驾驶培训机构存在基础设施不齐全,教学工具简陋,师资技术薄弱,学员实践时间严重不足等问题。这些都严重损害了学员的合法权益,同时造成了驾驶培训质量的下降。  相似文献   

4.
李赫地 《广西交通科技》1998,23(2):28-28,37
内河船舶驾驶与汽车及海船驾驶不同,内河船员的适任有更强的地域性和实践性要求,因此,内河船员考试应确立实践操作技能考试为主,理论笔试为辅的考试方向。  相似文献   

5.
汽车驾驶模拟器研究现状与技术关键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本文介绍了汽车驾驶模拟器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讨论了汽车驾驶模拟器研究开发的技术关键,为汽车驾驶模拟器的研究开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世界上最早的汽车驾驶考试和颁发驾驶证起源于法国。早在1893年8月14日,法国政府颁发实施的《巴黎警察条例》中,首次规定了“凡是年满21岁以上的成年人驾驶汽车,必须通过资格考试并获得驾驶证,才能在公路上行驶。考试内容涉及驾驶技术、发动机构造原理知识和保养技术等方面。驾驶证上贴有本人照片、姓名和车辆  相似文献   

7.
为了确定汽车共享交互任务与驾驶任务协同作用对驾驶安全性和交互可用性的影响,进而为汽车共享软件优化和汽车共享驾驶员筛选培训提供理论参考,首先针对24名经验丰富的中国驾驶员,利用汽车模拟驾驶试验,采集了车速变化、制动时间、交互时间等驾驶安全性和交互可用性参数数据,然后通过配对样本t检验方法,在停车状态和驾驶状态,对比分析了是否使用汽车共享软件对交互可用性绩效和驾驶安全性绩效的影响. 研究表明:相对于不操作共享任务,驾驶时操作汽车共享任务交互时间增加了24%~87%,满意度降低了15%,认知负荷增加了33%~61%,但交互错误不受影响;反向来看,驾驶时操作汽车共享任务会对驾驶安全性产生影响,表现为相对于不操作共享任务,制动反应时间增加了45%,方向盘调整次数增加了217%~761%,方向盘调整角度增加了25%~66%,驾驶错误增加了512%~1053%,车速降低了8%;汽车共享软件导致的驾驶分心只影响反应时间,不影响制动行为.   相似文献   

8.
在汽车驾驶培训领域,能源危机和环保问题使得虚拟驾驶系统正在逐步替代部分实车上路训练。传统的虚拟驾驶器为单独设计制造,操作环境与实车相距较大,虚拟场景的视觉效果培训的有效性不足。在正常使用或已经报废的实车上加装传感器,在引擎盖上方加装可快速拆装的车载立体投影结构后可得到基于实车的虚拟驾驶硬件环境,配备控制计算机和配套软件后便可实现培训效果更理想的虚拟驾驶功能。  相似文献   

9.
日本现代汽车生产厂家对改进汽车的构思理念是,无论车辆行驶在直道、弯道还是突然制动,在一切驾驶过程中,都可以心情舒畅地驾驶汽车,从汽车性能上为人们提供驾驶汽车的愉悦感,并且达到交通事故为零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肖军 《交通与运输》2008,24(4):66-67
新学员在驾驶培训前,一般很少接触汽车,大都缺乏专业技能和理论基础。因此,驾驶操作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错误动作,甚至不良习惯。可能也有少数学员培训前,曾“摸”过汽车,“漂学”了一些技能,甚至有的是“半瓢水”,但一般粗野动作较多,驾驶操作极不规范。预防和纠正学员的不良驾驶动作,是汽车教练日常训练的教学内容。现将常见汽车驾驶训练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纠正措施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1.
驾驶行为是影响机动车能耗和尾气排放的主要因素之一,生态驾驶行为已在众多发达国家推广实施,并取得显著的节能减排效益。选取北京市同一车型的60名出租汽车驾驶员实施生态驾驶行为培训,利用OBD+北斗/GPS逐秒采集车辆油耗和运行数据。通过对比培训前后车辆平均百公里油耗改变量,明确生态驾驶培训的节能效果,形成面向出租汽车驾驶员行为矫正的生态驾驶培训方法。培训方案包括三种形式:基于培训手册和宣传视频的静态培训、基于驾驶模拟器的实操动态培训、先静态后动态的综合培训。培训结果表明:生态驾驶行为培训平均降低车辆百公里油耗8.6%;对出租汽车驾驶员实施动态生态驾驶培训更合理有效。由于车辆本身油耗的差异,生态驾驶行为培训对于改善公共交通、货运交通及长途客运汽车等行业的能耗现状可能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2.
瞿良 《交通与运输》2009,25(3):15-16
一、汽车租赁业概述 1.汽车租赁的定义 我国对汽车租赁的定义目前尚无统一定论,较有代表性的有:一是汽车租赁为实物租赁,以取得汽车产品使用权为目的,由出租方提供租赁期内包括汽车功能、税费、保险及维修等服务的租赁形式;二是在约定时间内租赁经营人将租赁汽车交付承租人使用,收取租赁费用,不提供驾驶劳务的经营方式。  相似文献   

13.
世界上最早的汽车驾驶考试和颁发驾驶证起源于法国。早在1893年8月14日,法国政府颁发实施的《巴黎警察条例》中,第一次规定了“凡年满18岁以上的成年人,且通过资格考试并获得驾驶证后,可以在公路上驾车行驶。考试内容涉及驾驶技术、发动机构造原理和保养技术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
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逐渐成为人们日常出行的必备交通工具之一。近些年,也逐渐兴起驾驶学习热潮.也促进了驾驶培训行业的发展.驾校成为热门行业。然而,驾校数量的增多造成驾驶培训行业竞争加剧.一部分驾校利用通过率、价格等方面提高其竞争力.导致驾校在发展中存在许多问题,这实际上对于驾校的长远发展不利的.本文对有关驾校发展之中安全长效机制的建立进行分析和探讨.帮助驾校进行自我管理和约束.提高自身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轨道交通》2008,(5):41-41
北京欣远诚业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内领先的仿真模拟器产品及培训解决方案提供商。由欣远公司自主研发的地铁/机车驾驶模拟器。弥补了传统培训方式运用真实产品、真实环境无法对培训人员进行所有科目训练要求的缺陷,通过地铁/机车驾驶模拟器产品体系可为驾驶员或其它受训人员提供:正常驾驶、故障及突发应急情况处理、救援与被救援、列车司机室及车厢一体化训练等培训,大大缩短驾驶员的培训周期,提高培训的效率。降低培训的成本,特别是在故障和应急培训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分布式交通仿真系统中,存在着众多的模拟驾驶器和教练机,而模拟中又有驾驶训练、驾驶考试、交规训练、交规模拟考试等4个大的功能.如何实现有效的网络环境下的集中管理,是系统成功开发的关键.针对分布式交通仿真系统开发中出现的网络控制问题,将Agent技术成功地应用到该系统的开发平台中.在充分地分析了各模拟驾驶器、教练机的运作特性后,建立了以教练机为主体、各模拟驾驶器为Agent的网络通信模型.实现了教练机对各模拟驾驶器的流畅管理,为该系统的成功开发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7.
汽车智能电子节气门控制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介绍汽车智能电子节气门控制系统(ETCS)的组成及其控制原理.指出利用智能电子节气门可实现怠速控制、巡航控制和车辆稳定性控制等。司机可通过模式开关选择希望的驾驶模式,实现对车辆的智能控制。  相似文献   

18.
为使道路客运驾驶员在旅客发生意外事件时积极承担应尽义务,能熟悉在驾驶途中对患病者和伤员采取应急处置的措施。全面贯彻交通部“道路运输驾驶员从业资格培训大纲和考试大纲”。即日起上海将对参加道路客运驾驶员从业资格培训。开展旅客急救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全市每年约有四千名左右新进从业驾驶员将掌握此项急救知识和技能。  相似文献   

19.
基于OpenGVS的分布式虚拟汽车驾驶视景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针对汽车虚拟驾驶模拟器视景系统对“沉浸感”、“交互感”的要求,设计了分布式虚拟汽车驾驶视景系统,以Multi Gen Creator为建模软件,OpenGVS为开发平台,解决了分布式实时网络结构、视景模型区域分割、三维图形模型导入、视点动态控制、碰撞检测等关键技术问题.实验结果表明:所开发的视景系统能够满足分布式虚拟驾驶模拟系统视景对真实性、实时性和交互性的要求,增强了驾驶视景仿真的沉浸感和交互感.  相似文献   

20.
公安部、交通部等部门于2004年陆续下发了有关件.对规范机动车培训市场.提高驾驶人培训质量提出了要求。日前.南京汽车驾驶人培训管理处与安徽行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开发了一套驾驶人培训跟踪管理系统,对简化管理程序、降低管理成本,减少人力损耗产生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