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对比分析了我国与发达国家交通事故状况,分析我国交通事故的特点,提出了预防和减少我国交通事故的对策,希冀促进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我国已经进入道路交通事故的高发时期,应及时地对公路交通事故防控对策评估理论和方法进行研究。本文对构建公路交通事故防控对策支持系统做了初步构想,对其意义、内容及建立方法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交通事故的大幅增多,道路交通事故预测对道路交通安全的规划、决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回顾国内外有关交通事故预测方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目前我国在交通网络事故预测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并提出交通网络事故预测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可为基于城市交通事故的城市交通网络规划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全面、准确的道路交通事故数据统计和分析,是政府和管理部门科学制定交通安全规划、交通安全管理决策和具体措施的重要依据,而科学、规范的交通事故统计指标及其定义是进行交通事故数据统计和分析的基础和保证。深入研究、分析国外交通事故统计定义、标准和分类,吸收、借鉴其合理成分,将对改进和完善我国交通事故统计分析工作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2001年至2006年,我国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道路交通事故301起,共造成4066人死亡、3911人受伤,道路交通安全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为深入、细致、直观地分析导致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笔者设计了基于GIS的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分析系统,下面作一简要介绍。[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我国道路交通安全形势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我国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日益严峻的现状,在分析我国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特点的基础上,阐述了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现状及其危害,分析了道路交通事故的主要特征和交通事故的生成过程,提出了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和控制手段,为进一步确立交通安全保障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城市道路安全审计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我国城市道路在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城市道路的特点,探讨了城市道路实行安全审计的细则及城市道路安全审计的重要技术问题和采取的减少交通事故应对措施,以减少城市道路交通事故和消减潜在的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8.
我国近期道路交通事故发展趋势分析与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讨论发达国家交通事故发展变化规律及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现状的基础上,对我国近期交通安全形势进行分析,并采用灰色系统理论对我国未来五年的交通事故总量进行预测。对于提高道路安全水平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日本的交通事故统计年报中,事故数据趋势分析列出了全国交通事故情况及各地(都道府县,相当我国省、直辖市、自治区行政区划)的交通事故情况,并有道路种类交通事故情况趋势、汽车乘车(包括驾驶)各年龄死伤趋势、摩托车乘车(包括驾驶)各年龄死伤趋势、助动车驾驶死伤各年龄趋势、自行车和行人各年龄死伤趋势等共12项数据趋势。同时,对交通各关系指标或数据进行了趋势分析,如对汽车保有量、驾驶员人数、违章处理件数、信号机台数进行了趋势分析。这些数据的趋势分析,影响了日本政府制订的交通安全规划目标,  相似文献   

10.
首先介绍了我国高速公路的发展和交通事故现状,根据对交通事故的特征分析,从影响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因素着手,分析了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成因,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1.
对我国交通事故的统计分析发现,发生在农村公路上的交通事故占全国交通事故比例较大,事故死亡率较高,尤其是在广大的西部地区。为此,文章通过对农村道路交通事故进行分析,找出引发交通事故的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2.
我国西部山区道路多存在较多的长大下坡路段,而长大下坡路段又是交通事故的多发地段。根据交通事故的类型分析事故原因,进而提出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可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降低事故后果的严重性。  相似文献   

13.
缓和曲线对交通安全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比分析文献表明,不合理的缓和曲线长度会影响驾驶行为和交通安全。调查分析了上三高速公路的39个弯道和2001年—2004年事故资料、沪杭高速公路浙江段的5个弯道和1999年—2004年事故资料、杭宁高速公路浙江段的6个弯道和2001年—2004年事故资料,其中缓和曲线交通事故并没有出现异常现象,表明其缓和曲线长度设计是合理的、可行的,没有对交通安全造成明显影响。在所调查的半径范围[400 m,3819.516 m],缓和曲线参数A与圆曲线半径R之比(A/R)随半径增大而呈现较好的负次幂递减规律,而且其变化范围基本上在1/3~1/2,这与传统认识及最近文献调查相一致。这一基本规律可为设计提供更明确的量化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桂零  袁黎  聂华 《交通标准化》2010,(13):111-114
通过对交通事故统计数据的分析可知,农村公路交通安全形势不容乐观,而进行交通标志设置是短时间内最大程度减少交通事故投入产出比的最佳途径之一。从农村公路交通标志设计、设置与管理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可为完善农村公路交通标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中美道路交通事故预防措施对比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点介绍美国道路交通事故预防的管理经验,并在比较与分析中美交通事故预防措施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对我国道路交通事故预防措施的改善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基于道路因素的交通事故预防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有效地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实现道路交通的安全、畅通与高效,就必须将人、车、路、环境信息和管理等因素作为一个有机的系统进行综合考虑,以分析交通事故与各种诱因的发展规律。通过对我国交通安全现状的简要分析,结合国内外的经验,就道路因素中的线形、线形组合、交叉路口、坡度、路表状况、交通环境等因素与交通事故的关系进行阐述,并提出相应的事故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17.
道路交通事故灰色预测模型的建构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我国当前交通安全形势的严峻性,说明了道路交通事故预测技术的重要性.在对比两种传统的交通事故预测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灰色模型在交通事故预测中的优越性,并构建GM(1,1)对道路交通事故量进行了预测,结果证明是可信的.  相似文献   

18.
着重选择渝黔高速(重庆—贵州)重庆段、渝涪高速(重庆—涪陵)、成渝高速(重庆-成都)重庆段为研究对象,统计分析了2005年—2006年共计746起单车掉线事故(ROR)资料,从事故发生数量、事故分布形态、事故发生时段、事故涉及车型以及事故路段分布5个方面探讨了高速公路ROR事故的一般规律,提出了在高速公路上大规模实施路侧振动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同时对高速公路ROR事故的安全管理以及路侧振动带的类型选择、设置位置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根据京珠高速公路韶关段4个隧道的交通事故资料,从时间因素、隧道环境因素和交通动态因素3个方面选取9个输入变量,以交通事故严重程度为输出变量,建立高速公路隧道交通事故严重程度预测模型;然后,通过灵敏度分析方法,研究各个输入变量对输出变量的影响程度,并对各个输入变量的灵敏度分析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日交通量与年平均日交通量之比和大型车混入率对交通事故严重程度的影响最大,天气、线形、坡度和事故发生地点在隧道中的位置对交通事故严重程度的影响基本相等,事故发生时段对交通事故严重程度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