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船舶》2019,30(6)
正近日,由中国船舶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MARIC)设计、江南造船为中山大学建造的6 000吨级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正式开工建造。该船总长约114.3 m、定员100人,续航力15 000 n mile,是一艘无限航区船舶,具备B3冰级加强以及DP-1动力定位能力,是目前国内在建吨位最大、性能最优的海洋综合科考船,也是近年来继"科学号""嘉庚号""东方红3"号"雪龙2"号等科考船后,MARIC精心打造的又一艘大型海洋综合科考船。针对科考船底部声学设备对防气泡干扰要求  相似文献   

2.
正近日,由中国自主研发的"海翼"号深海滑翔机,在马里亚纳海沟完成了深度下潜观测任务并安全回收,其最大下潜深度达到了6 329米,创造新的世界纪录。2017年1月15日,我国"探索一号"科学考察船从海南三亚起航,开赴马里亚纳海沟、雅浦海沟执行深渊科学考察和装备试验任务。随船携带"海翼"号水下滑翔机也根据计划开展试验工作,这个最新款的深海滑翔机长3.3  相似文献   

3.
《航海》2015,(1)
<正>现有远洋综合考察船三艘:"科学"轮"科学一号"轮"科学三号"轮一艘近岸科学考察船"创新"浮码头一座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船舶中心是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科学考察船队的管理机构。中心现有职工120人,其中岸上管理人员9人,船舶实验室技术人员22人,干部船员37人。船舶中心是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上科学考察活动的强力支撑体系,承担过多项大型国际、国内综合科学考察项目,如国家"126"、"863"、"908"、"973"等重大科研出海项目。船舶航次项目涉及海洋地质、地球物理、水文、气象、化学、生物、海洋环保、海底缆线路由调查等多方面学科,取得了大量海洋观测现场资料,为我国海洋科学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4.
"中山大学"号是一艘6000吨级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由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MARIC)为中山大学研发设计,江南造船建造,已于6月26日在江南长兴成功交付. "中山大学"号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是教育部为服务国家战略和"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在2016年6月批复的重大建设项目,同时也是目前国内排水量大、综合科考性能强、创新设计亮点多的海洋综合科考船.  相似文献   

5.
《船舶》2020,(2):76-76
近日,中山大学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上船台仪式顺利举行,该船为目前国内在建吨位最大、性能最优的海洋综合科考船,由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MARIC)研发设计,江南造船建造。面对疫情不利影响,MARIC设计团队攻坚克难,与中山大学科考船建设指挥部、江南造船、中国船级社、上海佳船监理等各方紧密合作,确保了中山大学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项目上船台如期举行。  相似文献   

6.
《船舶》2017,(5)
<正>8月28日,由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MARIC)设计的"向阳红01"号船从位于山东青岛的国家深海基地中心码头起航,开始执行为期260天的中国首次环球海洋综合科学考察。此次环球海洋综合科考以中国大洋46航次和中国第34次南极科学考察(与"雪龙"号船联合组队)两部分为主体任务,首次将大洋科考与极地科考整合在一起,并在走航过程中进行环境、资源、气候、生态等多学科综合考察。  相似文献   

7.
正江苏大洋海洋装备有限公司2020年1月迎来造船小高峰,继月初成功交付韩国老客户2条2 900 DWT杂货船,16日1条6 500 DWT杂货船上船台后,再迎1条50 m风电运维船成功试航。21日上午,大洋海装为上海雄程海洋股份有限公司建造的50m风电运维船"雄程天威1",缓缓驶向公司舾装码头,成功完成为期5天的海试,该船是国内最先进的风电运维船,设计  相似文献   

8.
一线纪实     
全国内河最先进综合应急指挥公务船“海事01”轮正式列编2021年12月21日,全国内河最先进的海事综合应急指挥船"海事01"轮正式列编长江海事局,标志着我国内河吨位最大、装备最好、技术最先进、功能最完备、综合能力最强,具有世界内河领先水平的海事综合应急指挥船正式投入使用。  相似文献   

9.
刘春江  胡浩  崔濛 《船舶》2019,30(4):68-74
科学考察船的空调通风系统噪声不仅会影响到科学家进行海上实验,而且对船员的工作、生活也有很大的影响,故空调通风系统减振降噪是科学考察船的重要工作之一。该文结合“东方红3”号实船,介绍了该类船的空调通风系统减振降噪的特殊性,同时提出通风系统减振降噪设计的方法和措施,为科学考察船以及类似船舶空调通风系统减振降噪技术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10月23日,DNV GL在上海向厦门大学和广船国际颁发了"嘉庚"号远洋科考船的水下辐射噪声SILENT证书,这是中国制造此类科考船首次获得该证书。"嘉庚"号科考船是由广船国际建造并于今年3月成功交付给厦门大学的海洋科学考察船舶,将打造成为一艘浮动的海洋科学实验室。该船长78 m,最大航速14 kn,巡航范围达1万海里。该船能容纳54位工作人员包括36位科学家,可装载供长  相似文献   

11.
分析国内外科学考察船通信系统的基本情况,介绍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的"俄刻阿诺斯"号科学考察船的通信与信息系统。在此基础上,分析科学考察船的内部通信和对外通信需求,给出科学考察船综合通信系统的一个基本架构设计。  相似文献   

12.
《船舶》2017,28(5)
<正>为总结近年来国内海洋科学考察船领域的成果,交流我国科学考察船在需求、设计、建造和配套领域的技术经验,共谋科学考察船未来,10月20日,2017海洋科学考察船技术高峰论坛在上海隆重召开。此次论坛由上海市船舶与海洋工程学会、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舶设计学术委员会、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八研究所共同主办,上海市船舶工程重点实验室协办,《船舶》编辑部承办。论坛以"专业·  相似文献   

13.
正2月8日,港船重工出口美国的医院船NB011-1举行下水仪式。这艘医院船是一艘设计理念先进的当今世界最新型、最大型的非官方医院船。该船总长174.1 m、型宽28.6 m,设计吃水6.15 m,设计水线以上净空高度41 m,服务航速12 kn,入级英国劳氏船级社。出航时定员500人,在港停靠期间额定载客包括旅客、船员、日工、病人及家属等可达到950人。  相似文献   

14.
正由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研发设计的800客位客箱船"海蓝鲸"于2017年5月26日在黄海造船有限公司码头顺利交付,6月上旬投入营运。"'海蓝鲸'性能优异,安全可靠,设施豪华,功能完备"。船东渤海国际轮渡(香港)有限公司的领导说,"她的交付是我们的一件喜事,也是中韩航线的一件好事。"该船总长182.72 m,船宽25.20 m,设计吃水7.20 m,服务航速22.5 kn,满足国际公约在安全返港、减振降噪、节能环保等方面的最新要求。全船定员881人,其中旅客810人,  相似文献   

15.
30000 DWT载货教学实习船是一艘国际航行定员135人的多用途重吊船兼教学实习船,作为特种用途船,其防火按照载运不超过36名乘客的客船的要求.根据海安会通函MSC/Circ.1238,该船模拟实际撤离的基准状况,通过撤离时间计算,满足脱险逃生性能的要求.从前期设计和后期优化的角度,详细地阐述了撤离分析的思路和流程,并对同类型船的优化布置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正11月16日,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为中海油旗下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建造的我国首艘管道挖沟动力定位工程船"海洋石油295"号顺利交付。该船由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〇八研究所设计,入级中国船级社。该船总长95.0 m,型宽22.6 m,型深8.60 m,设计吃水6.20 m,载重量30 t,最大航速14 kn。该船装备全电力驱动系统、全回转推进器、DP2动力定位系统、100 t折臂升沉补偿吊机等先进设备,可配备自行式挖沟机、浅水射流挖沟机和深水挖沟机等世界主流海管挖沟  相似文献   

17.
乐美鑫  刘媛  蔡晓涛 《船舶工程》2021,43(9):11-14,58
以"中山大学"号海洋综合科学考察实习船为研究对象,为减小机舱噪声,设计过程中综合风机室布置和机舱通风管系布置,分析消声器、消声百叶窗和壁面吸隔声处理等各种常用噪声控制措施的利弊,优选出适合该船风机室的噪声控制方案,并进行实船测试验证.实船测试表明,噪声控制效果显著,研究方案可为同类型或其他类型船舶的风机室噪声控制提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8.
《船舶工程》2020,(3):29-29
3月30日,由中国船舶集团七〇八所设计、江南造船建造的中山大学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顺利上船台。该型船是国内目前最大的海洋综合科考船,总长约114.3 m,排水量约6800 t,续航力15000 n mile,入级中国船级社(CCS);具备B3冰级加强,采用直流母排+蓄电池储能技术,配有齿轮全回转主推进装置、轮缘永磁侧推装置,具备DP1动力定位能力,是一艘配置高、能力强、创新技术高度集成的新一代大型海洋综合科考船。  相似文献   

19.
《船舶工程》2015,(1):109
<正>1月8日,中国自主设计建造的功率最大、功能最全、性能最先进的多用途海洋平台工作船"华虎"号在上海交付。由此打破了国外对高技术海工辅助船舶的长期技术垄断,创建了高端海洋平台工作船国际品牌,在国内外海洋工程细分市场上取得话语权。"华虎"号由武船集团为上海打捞局打造。该船采用四机双桨,长89.2m,型宽22m,型深9m,设计吃水7.48m,主机功率16000k W,载重量5092t,满载排水量10867t,最大航速可  相似文献   

20.
海洋科学考察船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美国ATLANTIS号、英国JAMES COOK号、挪威G.O.SARS号和日本CHIKYU号等科学考察船综合分析国外海洋科学考察船的现状。对我国现有的科学考察船现状进行分析与对比,提出我国发展海洋科学考察船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