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汽车的乘坐舒适性要求也逐渐提高,车内的NVH性能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重视.这也是各汽车厂商不断增加投入提高产品NVH性能的重要原因.车内振动是汽车NVH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车内振动过大将严重影响汽车的舒适性,容易造成驾驶疲劳,进而影响驾驶的安全性.因此对汽车车内振动进行动控制就显得尤为必要. 踏板作为汽车的重要操纵机构,是驾驶人员行车过程中接触最为频繁的部件之一,因此踏板振动对整车舒适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踏板的振动也是最容易被人感知和抱怨的问题之一.本文以某研发车型为例,针对加速过程中3000r/min左右加速踏板存在强烈振动问题进行传递路径分析,并结合CAE仿真计算,确认了影响加速踏板振动的主要因素.通过对主要传递路径的振动控制以及局部结构优化,加速踏板的强烈振动现象明显改善.同时也为解决其它车内振动问题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通过对后驱动商用汽车传动系统非线性异常振动和噪声的试验分析,找出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使问题得以圆满解决。随着汽车产品市场的完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用户对于汽车性能的要求也日益全面,在不断追求安全耐久、经济环保性能的同时,对于振动噪声等乘坐舒适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振动噪声性能已从过去被动的认证法规性指标逐渐成为汽车公司自觉的市场竞争性指标,道路和行驶条件的不断改善,使汽车正朝着  相似文献   

3.
以某型混合动力轿车起步加速过程中抖动噪声问题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车测试、模态试验以及虚拟分析等多种手段,对问题振动来源和传递路径进行了系统分析,最终确定对相关结构件进行整改,有效改善了抖动性能,解决了振动噪声问题.为新能源汽车整车NVH性能的开发与设计提供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根据IS05982:2001 (E)推荐使用的人体坐姿低频振动模型,基于1/4汽车垂向振动模型,建立了车辆-人体振动系统的力学与数学模型.采用最优控制理论,设计了汽车主动悬架线性二次型调节控制器.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分别对被动悬架与主动悬架的性能进行仿真,时域和频域仿真结果对比表明,所建立的车辆-人体振动系统动力学模型能很好地反映人体振动特性,设计的主动悬架线性二次型调节控制器使汽车平顺性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道路交通环境的不断改善,以及能源和污染问题的日益突出,轿车的设计正在向着大扭矩、轻量化的方向发展。但是,这同时也使得汽车传动系的扭转振动加剧,尤其是柴油机的使用,更增加了传动系扭振的控制难度。  相似文献   

6.
为了使车架与车身的振动迅速衰减,改善汽车行驶的平顺性和舒适性,汽车悬架系统上一般都装有减振器,目前汽车上广泛采用的是双向作用筒式减振器.  相似文献   

7.
全球许多汽车制造商均研发了各自的内燃机,并运用了许多具有竞争力的新技术。其中,运用3缸技术正是改善发动机性能的最有效途径之一。然而,3缸汽油机技术也有不足之处,即3缸汽油机的燃烧会引发发动机振动。新研发的3缸汽油机运用了一些可改善燃烧的新技术,以及怠速停机系统,以提高车辆燃油经济性和减轻汽车振动。3缸汽油机在汽车振动方面达到了4缸汽油机同等水平。  相似文献   

8.
舒磊  方宗德  董军  陈善志 《汽车工程》2008,30(5):444-448
提出一种复合域拓扑优化方法以控制结构设计子域的不同材料数毋分布.以汽车前端结构和车架为例,研究汽车子结构中复合域拓扑优化问题.比较分析表明,采用该方法设计的汽车前端碰撞能量控制结构吸能量提高,吸能时间延长,正面碰撞时结构所受的撞击力降低;而用该方法设计的带x形横梁的汽车车架,与常规车架相比,固有频率提高,振动状况改善.说明所提出的复合域拓扑优化方法足可行而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在汽车整车振动数据采集时前端受车载电源、温度及噪声等外部环境的干扰,使采集到的数值偏离真实数值,给后续信号处理带来了误差甚至错误.这里介绍了对车辆振动原始信号进行消除趋势项处理的主要方法,并在MATLAB编程平台上进行算法编程实现,给出了主要的程序代码.结果表明,振动信号在消除趋势项后得到了较好的改善.  相似文献   

10.
林亮亮 《时代汽车》2022,(10):120-121
经济在发展,社会在进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新能源汽车的应用越来越普遍.新能源汽车的应用,一方面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很大便利;另一方面,环境污染的问题得到了有效改善,能源的使用大大减少.通过调查研究发现,近些年来人们对于新能源汽车的需求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由此可见,新能源汽车具有良好的市场发展...  相似文献   

11.
考虑车桥耦合振动计算了汽车通过曲线连续梁桥时车辆和桥梁的振动。把车辆和曲线连续梁桥视作两个分离子体系,分别应用广义虚功原理和有限元法推导了两者的各自振动方程组,通过位移协调方程及车桥相互作用联系方程把车辆和曲线连续梁桥振动耦合起来,建立了车桥耦合振动方程,给出了采用有限元通用分析软件ANSYS实现公路曲线连续梁桥车桥耦合振动的计算方法。数值算例表明,该计算方法仅经3次迭代即可获得较高精度及可靠的数值结果,并与连续梁按规范给定的基频估算值计算的冲击系数进行对比,在平整桥面情况下,两者基本吻合,在桥面不平度等级为C级时,两者相差较大,这说明按现有规范计算曲线连续梁桥的冲击系数,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有可能是不安全的。从而为公路曲线连续梁桥动力性能评价寻求了一种方便可靠的数值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2.
汽车侧向振动模拟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郭孔辉  吴世杰 《汽车工程》1995,17(5):257-262
本文论述了一般汽车振动模型在分析汽车侧向振动时存的问题,通过引入悬架导向作用,轮胎侧偏效应及有效路形概念,建立了15自由度整车振动模型,模拟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的比较了所提出的汽车侧向振动模拟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行桥跨度的不断增大,轻质高强材料的运用,以及城市景观方面的追求,现代人行桥越来越朝着轻柔的方向发展。基于现有大跨度人行桥中不断出现的横向振动问题,该文对人行桥的行人荷载特性、横向振动理论以及振动控制方法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人行桥横向振动研究和设计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以及当前迫切需要研究的内容与方向。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汽车的舒适性有更高的要求。排气系统作为整车的重要组成部分,汽车厂家对其NVH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整车怠速工况下,车内的噪声与振动状态是影响整车噪声、振动及平顺性的重要因素,同时影响乘车舒适性。文章以某款车型为例,对车内噪声源及传递路径进行分析,确定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方案。验证表明车内轰鸣声消除,噪声及振动明显减小,效果良好,为后续应对类似问题提供了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5.
在介绍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结构和工作特性的基础上,分析了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由于动力源增加、驱动桥改变和工作模式不同,导致其振动和噪声相对于传统内燃机汽车发生了较大改变,并针对这些改变归纳和提出了减振降噪的技术。  相似文献   

16.
车内减振降噪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分析了汽车车内噪声产生的机理,评述了车内噪声被动控制技术的三个途径,并对主动控制技术在汽车减振 降噪领域的应用作了探讨和展望。  相似文献   

17.
汽车传动系扭振特征辨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SP141客车为例,运用特征系统“实现”算法研究了传动系扭振特征。文中主要论及:扭振系统特征辨识的数学原理;扭振模态试验技术,并给出应变模态与运动模态间的转换关系;汽车传动系统的扭振特征。  相似文献   

18.
本文简要的介绍了某车型在怠速行驶缓踩制动下整车抖动及发动机转速飙升问题的分析验证过程,并对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9.
基于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前提下,汽车行业迎来了黄金时期,我国居民已将汽车纳为生活必需品之一,很多年轻人也开始追逐汽车潮流。而随着汽车的数量的增多,汽车维修市场所面临压力逐渐增大,为了加快汽车维修的速度,缓和汽维修压力,增加汽车故障的准确率,很多汽车维修厂家将电子诊断技术技术融入到汽车维修工作之中,进而达到提升汽车维修效率的目的。本文结合笔者多年汽车维修经验,浅谈电子诊断技术在汽车维修工作具体应用方法,解析电子诊断技术的操作步骤,意指为其他汽车维修行业工作者提出全新的汽车故障诊断思路。  相似文献   

20.
采用有线位移理论对不设置隔震系统和设置隔震系统的连续刚构桥进行地震振动特性分析,并对隔震性能作出简单评价。本文以某公路大桥为工程背景,探讨隔震技术在连续刚构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