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某桥为三跨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运营多年,经检测,主体结构及桥面铺装等出现相应病害,桥梁总体结构处于较差状态,综合评定为三类桥,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维修加固处理。针对具体病害,采用有限元程序Midas与Ansys对结构进行分析,探讨病害产生的主要原因,并给出了相应的维修措施。针对箱梁顶板底面、底板底面及腹板裂缝,通过对顶板及底板底面粘贴碳纤维布、腹板内外侧粘贴钢板及增设体外预应力主动加固等措施,对结构受力进行补强,提高桥梁结构的安全性与耐久性;针对桥面铺装裂缝,通过更换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层并增设防水层,以提高桥梁的适用性与耐久性。桥梁维修加固后,经通车前的荷载试验评定,验证了加固措施的效果,桥梁的使用性能得到恢复。  相似文献   

2.
琼州大桥主桥为(88+98+108+98+88)m下承式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该桥5跨为互相独立的无推力外部静定体系,拱肋均为钢管混凝土哑铃形断面,共118根吊杆,下锚头部位锈蚀程度严重的8根吊杆采用临时兜吊系统进行更换施工。为保证吊杆更换施工中结构受力合理及安全,采用吊杆内力和桥面标高双控制原则,对吊杆更换过程进行施工监控。利用MIDAS Civil软件建立全桥有限元模型模拟吊杆更换施工,对吊杆拉力及桥面标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更换吊杆后桥面各项指标均在控制范围以内,且满足桥梁设计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3.
曹妃甸跨纳潮河大桥是一座80 m+128 m+80 m三跨双塔单索面预应力混凝土宽桥面部分斜拉桥,采用塔梁固结、墩上设支座的结构体系。经动静力结构分析,该桥力学性能及耐久性、抗风抗震及结构稳定性良好,满足现行设计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4.
廊坊光明桥为(118+268+118) m上加劲连续钢桁梁桥,上跨多股既有线,与既有京沪高铁交角33°。钢桁梁采用转体法施工,拼装跨度为京沪高铁侧(119+138) m、西牵出线侧(130+119) m,采用带辅助滑道的简支梁体系非对称转体方案。施工过程中,与铁路平行位置采用独柱式拼装支架和带转向功能的龙门吊拼装钢桁梁,京沪高铁侧钢桁梁远离设计转体位置15 m进行拼装,西牵出线侧钢桁梁向边跨预偏30 cm拼装;京沪高铁侧钢桁梁拼装完成后横移至设计转体位置;钢桁梁同步落梁至主墩;采用带大悬臂的简支梁体系进行转体,辅助滑道采用轴承式滚动走行系统;转体后,西牵出线侧钢桁梁利用墩顶特殊设计的永久支座向跨中纵向顶推30 cm;在铁路限界上方采用全封闭防护小车进行合龙施工。该桥多次体系转换施工累积误差可控,成桥精度与设计吻合,确保了高铁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5.
孔燕  张辉  李娣  付新新 《上海公路》2023,(4):67-76+209
泰州大桥作为国家级重大工程,是世界首座千米级三塔悬索桥。主跨2×1 080 m,钢桥面铺装采用“下层浇注+上层环氧”的刚柔复合型铺装方案,其结构体系为桥梁技术前沿的突破性创新,系世界首创,具有“三塔两跨悬索桥型、钢箱梁结构超长、交通量较大、重型车比例高、桥位区雨量充沛、相对湿度大”等独有的工程特点。泰州大桥超长超柔钢桥面结构也对运营维养提出了新挑战,系大桥建设的“八大技术难点”之一。大桥在钢桥面铺装养护运营阶段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与实践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建立了桥面系服役状态感知系统,摸清了铺装性能衰变规律,并定期开展洒水控温和治超,促进日常管养的成效明显。此外,还开展了人工步检及专业化检测工作,实现检测全面覆盖,开发了适用于刚柔复合型铺装长期服役的耐久性保存和提升的关键技术,实现高品质耐久性服役。  相似文献   

6.
岩湾隧道特大型溶洞处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锟 《隧道建设》2015,35(1):79-82
湖北恩利段高速公路岩湾隧道ZK250+135~+166段有特大型溶洞发育,隧道穿越溶洞中部,周边存在大范围的空腔,采用普通结构隧道无法跨越。为了保证施工安全、运营安全及工程进度,采用洞渣回填、桥跨和拱形防护等处治措施,即:洞渣回填至仰拱顶作为施工通道及拱形防护的基础;桥梁作为行车道部分,上部结构采用2×16 m的连续组合梁桥,下部构造桥墩采取桩基接帽梁、扩大基础桥台;拱形防护(钢筋混凝土套拱+混凝土护拱和沙袋缓冲层)座落在回填的洞渣上,防止可能发生的洞顶坍塌对隧道防护造成结构性破坏。施工和运营初期的实践证明,该溶洞处治技术措施可靠、合理,可以确保隧道施工安全及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7.
胡美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5):73-75,M0010
金昌河桥位于上海市普陀区,桥梁采用跨径布置为19.5 m+33.5 m的两跨连续钢箱无缝桥梁,方案满足景观方面的要求,也降低了桥梁的养护维修成本,提高了桥梁的耐久性。介绍了该桥的工程概况、结构设计要点、结构分析及主要计算结论、设计计算难点及采取措施等。  相似文献   

8.
某桥自通车以来已运营近50年,由于桥梁结构的一系列病害严重影响结构安全与使用性能,自2016年以来进行了全封闭的维修加固。其中在维持原设计结构及外观情况下,对大桥的双曲拱桥进行了全断面修复,具体为:主拱圈、横系梁加固;相邻承台设置纵向拉杆;拱上填料用泡沫混凝土对称换填;全桥桥面铺装、人行道改造;桥面附属设施修缮与外观出新;混凝土结构进行电化学修复与表面防碳化处理等。对该双曲拱桥缺陷修复及加强,有效提高了其结构的安全储备,同时耐久性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相似文献   

9.
空心板简支梁桥在中国应用广泛,多跨桥梁一般采用结构简支、桥面连续来减少伸缩缝。然而,常出现桥面连续处和桥台处伸缩装置的病害,严重影响了交通与结构的安全性和服务质量。该文以某桥为工程实例,在病害调查、技术状况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无缝化的改造方案。将桥墩处两相邻跨简支板结构连续化,并将桥面板延伸过桥台与台后搭板直接相连,取消桥台处伸缩缝,使之成为延伸桥面板无缝桥。文中介绍了该桥设计与施工的要点。工程实践表明:无缝化改造方案通过结构体系的改变,不仅能改善结构的受力状况,减小正弯矩加固的费用,还能有效地提高桥梁的使用性能,免除伸缩装置养护、维修问题,提高了桥梁的耐久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0.
马尔代夫中马友谊大桥是"一带一路"重点工程,主桥为六跨叠合混合梁V形墩刚构桥。为了确保大桥100年设计使用寿命,调研了马尔代夫既有建筑结构的腐蚀现状,分析了项目所处环境的腐蚀介质,对混凝土结构及钢结构所处腐蚀环境及类型进行了划分。确定了混凝土结构采用海工高性能混凝土和适当增加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基本防腐措施,并针对不同结构部位增加附加防腐措施;钢结构采用重防腐体系的耐久性设计原则。腐蚀重点关注的构件布置了阳极梯系统。对桥梁混凝土构件的耐久性进行监测与评估,并针对相应腐蚀情况提出防护措施,确保大桥耐久性满足全寿命期要求。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升营运桥梁安全防护能力,以跨径636 m的某单跨钢桁梁悬索桥为例,对悬索桥主缆锚固系统锚索拉杆更换进行设计研究。主要探讨悬索桥锚固系统索股连接件中拉杆更换设计时的施工及监测要求、防腐措施、材料性能要求等,对于营运桥梁的预防性养护工程和提升营运桥梁的安全防护能力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指导借鉴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2.
深圳机荷高速公路某大桥主桥为(42.5+2×65+42.5)m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1997年建成通车,2001年因箱梁开裂较为严重采用增设体外预应力法进行了首次加固。2015年检测发现主桥存在多种病害,主桥被评定为三类桥梁,需进行二次加固。为了保证桥梁运营安全,在原体外预应力加固部分失效后,将现有桥面铺装更换为钢筋混凝土整体化层、在中跨范围内箱室两侧各增设2束12s15.2mm通长体外预应力束、在全桥箱梁内侧顶板上粘贴横向钢板。对加固前、后的桥梁进行荷载试验,从结构的受力、变形及动力特征方面分析该桥二次加固的效果。结果表明,采用二次加固后该桥的纵、横向刚度以及桥梁的整体工作性能均有了明显的改善,满足运营要求。  相似文献   

13.
湖北观音寺长江大桥主桥为(350+1 160+350) m混合式组合梁斜拉桥。该桥设计过程中对跨径布置、桥型方案、主梁方案、结构体系等进行系统研究。为最大限度地减少桥梁对长江航道、河道行洪等的影响,确定采用1 160 m主跨一孔跨过可通航水域。综合考虑建设条件、结构性能、施工难度、安全风险、经济性等因素,最终选取斜拉桥方案。为降低结构自重、充分发挥材料性能、提高桥面耐久性,主梁采用边跨377 m混凝土箱梁+中跨两侧401 m钢-UHPC组合梁+中跨跨中304 m钢-UHPC轻型组合桥面钢箱组合梁的混合式组合梁。结构体系采用带纵向约束的弹性半飘浮体系。桥塔采用中、下塔柱混凝土结构+上塔柱钢壳组合结构A形塔,塔高262 m,基础采用直径3.2 m的钻孔灌注群桩基础。斜拉索采用标准抗拉强度2 100 MPa的高强度锌铝合金镀层平行钢丝拉索,斜拉索与塔、梁端均采用钢锚箱锚固。辅助墩、过渡墩均采用空心截面双柱墩,下设分离式承台+群桩基础。  相似文献   

14.
南门江大桥为下承式三跨连续梁拱组合体系桥梁,桥梁布跨为26.5 m+77 m+26.5 m=130 m,主跨为钢管混凝土提篮拱,横向设4片拱肋,拱肋采用哑铃形截面,桥道系采用梁格体系,由纵梁、横梁、桥道板组成,采取先梁后拱满堂支架的施工方案.主要介绍了该桥上部结构设计、钢管防腐方案、上部结构静力分析、拱桥稳定计算等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15.
郑州市长江路路线上跨既有铁路与客技站设计采用双塔斜拉桥跨跃。该桥左边跨与主跨呈折角布置,桥面车道为不对称布置,构造复杂。文中对其结构体系、主梁结构布置简化、主梁材质与梁型、塔型与桥塔设偏、施工方案及高烈度地震区抗震计算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本桥采用塔梁墩固结+半纵飘体系的双塔混合梁斜拉桥,桥型方案与结构布置合理,桥梁各构件均满足受力要求,为特殊条件下建设结构复杂的上跨铁路斜拉桥提供借鉴思路。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跨海大桥耐久性问题,对青岛胶州湾大沽河航道桥从混凝土结构、钢箱梁、主缆、吊索等主要结构,介绍了具体采用的防腐措施体系,为其它跨海长大桥梁项目提供了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7.
刚构桥经投入运营期后,往往出现斜截面开裂、主梁跨中下挠等许多典型的病害特征,严重影响结构的耐久性和日常运营的安全。文章结合某具体实桥,通过对其病害现状调查和荷载试验数据的分析,得出该桥病害产生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可行的加固设计方案和相应加固措施,介绍了主要施工工艺,同时对桥梁设计、施工和养护工作提出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在闽江分流点下游附近建设桥梁的孔跨布置的控制因素,结合桥位的建桥条件,因地制宜地采用钢箱混合梁斜拉桥,采用阻尼器减小地震响应,在大跨度斜拉桥钢梁上采用复合桥面技术以期提高桥面铺装的耐久性。  相似文献   

19.
目前,世界各国混凝土桥面沥青铺装结构及材料的设计方法比较多,效果不一,仍处于研究阶段。桥面铺装作为桥梁建设的有效防护体系,不仅直接承受车辆荷载冲击和磨耗,同时受梁体变形和环境因素的影响,是保证桥梁结构耐久性的关键。然而,随着交通量和重载的增加,桥面铺装早期病害问题日益突出,如铺装层的变形、裂缝、水损;因铺装层与桥面板粘结强度不足而产生的脱层、推移等,铺装层的早期破坏严重影响了桥梁的服务品质。基于此,为了提高桥面铺装结构耐久性,文章对水泥混凝土桥梁桥面沥青铺装技术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20.
以云龙湾大桥主桥为背景,系统介绍了(30+80+205+80+30)m双塔自锚式悬索桥主缆系统防护体系设计情况。大桥共设置2根主缆,竖直平行索面[1]。单根主缆由27股索股组成,每股索股包含91丝高强镀锌铝合金平行钢丝。通过对国内悬索桥主缆防护体系应用现状调研分析,设计采用在传统缠丝涂装防护体系基础上,增加主缆除湿系统进行主缆防护,于缆内持续循环通入干燥空气,以保证运营阶段大桥主缆耐久性。同时对主缆相应配件进行防腐设计,并为方便检修,在主缆顶面设检修道。通过防护体系、检修措施的设计,保证了主缆的长久耐用,可为悬索桥相关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