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建立基于中国人体尺寸的驾驶员舒适坐姿模型,提升驾驶员的驾乘舒适性,文章选取不同的驾驶座椅高度,通过采集驾驶员的舒适驾车姿态,拟合出驾驶员的驾驶H点与方向盘及踏板点的位置关系,得出男性、女性和男女性的舒适驾驶坐姿模型,并给出了各种座椅高度对应的座椅位置和方向盘位置的设计值,对于驾驶员的驾驶舒适性设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人因分析为手段,以设计出合理的驾驶座椅来满足驾驶员人体安全、舒适为设计目标,得到结论:驾驶座椅安全性设计应着重考虑人(驾驶员)坐姿生理特性及人体对车内振动.微气候的反应等两大方面。并从主动安全性设计、被动安全性设计两个方面详尽分析了驾驶座椅安全性设计的思路,以期达到对汽车驾驶座椅的安全性设计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乘坐舒适性是汽车座椅的重要性能,它包括静态舒适性和动态舒适性。设计座椅的位置,满足以驾驶员为中心的人机关系和坐姿要求是座椅设计的前提。提出了座椅位置及其调节范围设计的有效方法,并研制了相应的CAD系统,可以帮助厂商明确座椅位置设计的要求,并获得一系列信息,为汽车生产商和座椅供应商提供了一种良好的对话工具。  相似文献   

4.
人机工程学理论是叉车主动安全性设计的基础,叉车的主动安全性设计应以驾驶员为核心。设计叉车操纵、显示装置、驾驶视野、座椅位置、护顶架等时,应对人体测量数据、人的视觉特性、人体生物力学特性等进行研究,以提高叉车在使用中的主动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汽车座椅是车辆驾驶舱以及乘员舱内的重要零部件之一.其主要的基础功能是支撑、定位以及保护驾驶员和乘客.优秀的座椅设计能为驾驶员和乘坐人员提供舒适、安全、不易劳累的行车感觉.本文介绍了评价汽车座椅静态舒适性的主观、客观方法,以及在新车型座椅开发过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随着商用车的发展,人们对驾驶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通过增加座椅扶手功能提高长时间驾驶的舒适性,减轻疲劳成为产品提升的重要方向。文章主要从座椅扶手的应用、布置设计、扶手使用舒适性分析、行车操作舒适性分析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阐述了商用车扶手设计的思路及注意要点,从理论上分析商用车座椅配备扶手功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基于Ramsis的微型汽车驾驶员舒适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SAE相关标准,针对某微型汽车,应用Bomais建立了驾驶员人体模型.通过对GB95%男性驾驶员和GB5%女性驾驶员驾驶姿势、踩下加速踏板、换上1挡、换上倒挡时的舒适性分析发现,依据该微型汽车设计的人体布置参数基本满足了设计要求,GB95%男性驾驶员身材尺寸在驾驶员座椅可调尺寸范围内,GB5%女性驾驶员身材尺寸也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购买汽车的需求不断增加,对汽车消费需求也从耐用和安全提升到了更舒适的驾车体验。汽车不但要美观、大气、符合主流消费者的观念,同时整车需要更好的安全保障;而汽车座椅的舒适性可以为驾驶员和乘坐者提供更为舒适的乘车环境,从而提高车辆的实用性能。所以,为了保证驾驶者有更好的乘车感受,汽车企业对于座椅的设计也日益重视,这就需要在设计过程中,必须要将座椅的舒适性性能充分考虑。  相似文献   

9.
驾驶员H点是驾驶员区域布置时的设计基准点,通常是指第95百分位的男子人体模型在座椅处于最后最低时的胯点。驾驶员H点位置的优劣直接关系到驾驶室的乘坐舒适性,而驾驶员处于舒适驾驶姿势时,身体各关节的角度一般在一定的范围内,文章以数字人体模型各关节角度的舒适范围为输入,研究H点的优化方法,并进行越野汽车的驾驶员区域布置,为驾驶室人机工程布置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如今,汽车座椅的功能不再仅仅是承载乘员的乘坐功能,还应是能有效地减轻乘员在长时间乘坐后疲劳(尤其是驾驶员)程度的工具。文章从座椅舒适性通风功能入手,浅谈座椅通风功能在汽车上的应用时设计要点及基本原则,并结合具体案例分析,解析在工作中应用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介绍了座椅舒适性的开发、设计和验证过程,对汽车座椅开发过程中不同阶段的要点进行了探讨。从早期舒适性目标设定到舒适性关键要素的设计,介绍了影响舒适性的重要因素和设计参数,提出了相关技术建议,并系统介绍了主、客观及动、静态的评价方法,最后对座椅舒适性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车辆座椅是直接关系到乘员驾乘安全、舒适和工作效率的关键部件,座椅舒适性的研究已成为车辆座椅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介绍了汽车座椅静态舒适性、动态舒适性的概念,通过对舒适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找出最佳的设计方法来提高汽车座椅的乘坐舒适性,为汽车座椅设计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换档操纵机构作为叉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的操纵性能对叉车的作业效率、驾驶员的舒适性和劳动强度都有很大的影响,进而影响产品销售。因此,提高档机构的操纵性能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4.
驾驶员腰部的肌肉力、关节力等负载与驾驶舒适性密切相关,但难以直接测量。本文中建立了驾驶员肌肉骨骼生物力学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Matlab-OpenSim联合仿真的驾驶员与座椅界面接触力和摩擦力计算求解方法,并通过人椅接触压力测试和接触界面摩擦力与腰椎关节压力仿真对上述模型和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本文中提出的驾驶员肌肉骨骼生物力学模型和人椅界面接触负载的计算方法可有效解决行驶工况下驾驶员腰部负载的定量评估问题,对驾驶室空间布局和舒适性设计具有重要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座椅悬架对驾驶员乘坐舒适性具有重要影响。文章采用了滤波白噪声作为路面激励,综合路面仿真结果和车辆实际使用工况确定了仿真路面输入模型,对商用车进行了适当简化,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验证了安有座椅的"车辆—座椅—人体"三自由度模型与未安装座椅的"车辆—人体"模型相比具有较好的乘坐舒适性。  相似文献   

16.
随着汽车的发展和人们要求的不断提高,汽车座椅舒适性已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座椅舒适性主要包括静态舒适性、动态舒适性(又称振动舒适性)以及操作舒适性三方面内容。本文就座椅的静态舒适性展开研究,以人机工程学、人体测量学等学科的理论为依据,从三个主要方面分析了人机工程学与汽车座椅舒适性的关系,以接近人机工程学要求来保证汽车座椅舒适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设计出座椅舒适性评价表格并进行大量的用户调查,统计得到座椅舒适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对汽车座椅舒适性设计改进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王超  黄超俊  宛家国 《汽车科技》2020,(2):36-41,47
针对SUV车型的人体坐姿H30(座椅设计位置R点与踵点Z向高度差[1])普遍偏高,歇脚板的布置对驾驶员左脚的舒适性影响较大,从人体舒适性的角度出发,依据人体理论模型与关节舒适经验范围,理论分析得到歇脚板布置位置的舒适范围,并经过Ramsis软件分析验证,人机平台主观评价验证等方法得到理论分析结论的正确性,分析结果对车辆布置中歇脚板的位置布置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商用车悬挂座椅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商用车悬挂座椅的设计由浅入出,介绍机械悬挂座椅、空气悬挂座椅的结构、工作原理、减振器的匹配及振动分析和舒适性分析。  相似文献   

20.
随着驾驶员对工业车辆操纵舒适性要求的日益提高,电液控制自动换档技术在叉车上应用日趋广泛,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动换档的舒适性和可靠性,有必要对该技术的原理及其应用作一系统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