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在提出装有两对鳍的减摇鳍船舶横摇模型的基础上,根据前后鳍水动力干扰影响的存在,提出了前后鳍耦合系数,然后通过应用离散涡格法来计算前后鳍鳍上耦合系数,并由装有两对鳍的船舶横摇模型,考虑到前后鳍耦合系数,对船舶进行减横摇仿真。  相似文献   

2.
无线电能传输主要是利用电磁耦合、电场耦合、微波、电磁共振等形式来传输电能。其中,通过电场耦合,也被称为电容耦合的无线电能传输方式,作为一个新的非接触电力传输技术被提出。相比于现有的电感感应式无线电能传输,电容耦合非接触电能传输方式具有许多优点,如金属渗透能力、低功率损耗,并且能够降低电磁干扰。文章主要是分析了典型的电场感应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耦合电容的结构,并进行了仿真分析以及实物的验证。  相似文献   

3.
两种舰船—飞机耦合系统的降阶建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舰船的运动和甲板的变形,对着舰飞机的冲击载荷会产生影响,而该冲击载荷又会直接影响飞行甲板的变形,因此两者的运动是耦合的,需要把它们作为一耦合系统进行分析。本文对该耦合系统提出了两种降阶建模方法。该方法首先对飞行甲板进行动力缩聚,使其只包含在整个降落过程中会与飞机起落架的运动发生耦合的所有自由度,然后把降阶了的模型与飞机一起建工耦合动力学方程。运用该方法建立起来的动力学方程规模将大大减小。通过对某型号飞机及舰船计算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离岸深水全直桩码头,由于其桩基的自由高度大、柔度增加、自振周期长,且位于无掩护开敞海域,波浪与结构相互作用问题突出。如何考虑流固耦合作用对桩上波浪力的影响,并建立便于工程应用的计算方法,是工程实践提出的亟待解决的课题。文中利用有限元软件ADINA建立了水体和桩基结构相互作用的三维有限元数值模型,并采用有限元数值模型对考虑流固耦合影响的改进Morison波浪力计算公式进行了验证。采用改进Morison波浪力计算公式研究了流固耦合对桩身波浪力的影响,并给出了考虑流固耦合影响的波浪力放大系数图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考虑流固耦合影响的波浪力简化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5.
水下目标辐射平方频率动态耦合信号增强新算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二次频率(相位)耦合的正弦随相信号的三阶累积量不为零值的特点,提出了用三阶累积量不同切片来增强水下运动目标辐射平方频率动态耦合信号的新算法并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该算法能从高斯噪声环境中有效地增强参加动态耦合的频率分量和动态耦合产生的频率分量;是提取频率动态耦合信号的有效手段,因此,具有重要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出了一个三维粘性不可压流动的分块耦合求解方法,发展了一套基于该方法的计算机程序,并针对三维方柱/平板组合体这一一般算例进行了计算,验证了流场分块耦合求解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利用基于FLAC3D和基于UDEC的2种传统方法对船舶耦合运动进行数值模拟,结果准确性较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基于CFD的远洋船舶耦合运动数值模拟研究方法。首先给出船舶耦合运动的假定条件,然后建立反映问题本质的数学模型,接着利用有限体积法对该方程进行离散,最后利用有限差分法对离散后的方程进行求解,完成船舶耦合运动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与基于FLAC3D和基于UDEC的2种传统方法相比,利用本研究方法对船舶耦合运动进行数值模拟,模拟结果准确性提高6.3%和14.5%,达到了研究目的。  相似文献   

8.
文章基于三维时域势流理论和弹性细长杆理论,研究并提出了深海系泊浮体物面非线性时域耦合动力分析方法。该方法采用时域物面非线性理论方法在瞬态位置直接时域模拟系泊浮体所需水动力,结合有限元方法计算系泊缆索的动力响应,利用异步耦合方法实现浮体和系泊缆索的时域耦合动力求解。既满足系泊浮体时域水动力耦合,又满足系泊浮体和系泊缆索动力耦合。通过对二阶非线性不规则波作用下深海系泊半潜式平台的时域耦合响应特性进行研究,将不同海况下物面非线性时域耦合静力响应和动力响应与间接时域耦合动力响应的三种方法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系泊缆索动力响应明显,平台瞬态空间位置对垂荡低频运动影响较大,有必要在平台瞬时湿表面采用动力响应方法进行深海系泊浮体时域耦合响应分析。  相似文献   

9.
针对舰船工程中的电缆耦合问题,着重探讨双绞线电缆的电磁耦合影响.提出了双绞线电缆单位长度的分布参数模型,分析了容性耦合与感性耦合的影响,并由此建立了双绞线电缆的电磁耦合数值预测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在非平衡终端情况下,双绞线能够显著减小感性耦合;通过平衡双绞线的终端,能够消除容性耦合.  相似文献   

10.
舰船的运动和甲板的变形,对着舰飞机的冲击载荷会产生影响,而该冲击载荷又会直接影响飞行甲板的变形,因此两者的运动是耦合的,需要把它们作为一耦合系统进行分析。本文对该耦合系统提出了两种降阶建模方法。该方法首先对飞行甲板进行动力缩聚,使其只包含有整个降落过程中会与飞机起落架的运动发生耦合的所有自由度,然后把降价了的模型与飞机一起建立耦合动力学方程。运用该方法建立起来的动力学方程规模将大大减小。通过对某型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一种将关联维数理论应用于转子-轴承不平衡耦合故障诊断的新方法,重点讨论转子系统转速对系统平衡的影响,对滚动轴承支承下的耦合系统的动力学方程仿真计算获取的非线性时间序列进行相空间重构,并计算出关联维数,比较了不同故障状态下的关联维数特征,发现了耦合故障下关联维数的变化规律,并以此作为耦合故障识别的重要特征.仿真试验验证了分析结果,表明了文中所述方法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2.
舰船天线间的耦合干扰是舰船电磁干扰的一种重要形式,影响着舰船作战性能的正常发挥.提出采用自适应干扰对消方案来解决舰船天线间的耦合干扰,并通过一个典型算例对这一方案的实施效果进行了数值仿真.仿真结果显示,自适应干扰对消方案在理论上可以比较好的解决舰船天线间的耦合干扰.最后对自适应干扰对消方案的工程实施进行了简单的讨论,指出了一些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郭钧  许震 《船电技术》2021,41(6):70-72
本文分析了直流电源分配柜采用二极管耦合并联供电方式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提出采用专用直流电源切换装置以消除二极管耦合对直流电源可靠性的影响,并对新切换装置进行了相关说明.经测试验证,该装置满足了所述分配柜系统运行可靠性要求.  相似文献   

14.
开关电源主电路产生的强杂散电磁场会耦合到EMI滤波器上,会降低滤波器的衰减性能,导致电源传导干扰发射异常.提出"引线移位"调试方法,来迅速辨识电源中主要的磁场源和敏感体.考察了通讯电源输出滤波电感杂散磁场的特性和电源EMI滤波器共模电感的磁场敏感性,建立了反映磁场耦合效应的开关电源差模传导干扰基本模型模型.根据磁耦合机理,提出了几种改善电源的差模干扰发射的措施,并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5.
船用离合器摩擦靴腐蚀故障分析与防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船用离合器在使用过程中摩擦靴与矩形销出现了腐蚀现象.文章对这种腐蚀现象进行分析,提出了多种隔离防护方案,并通过相关试样耦合的电偶腐蚀试验研究及试样盐雾试验研究,对比筛选出较优的配对耦合,作为最终的防护实施对策.  相似文献   

16.
蒋寒  盛晨兴  欧阳武 《船舶力学》2021,25(11):1470-1478
针对目前无轴推进器电机与水力部件设计时多未考虑两者耦合的问题,本文提出两者耦合的优化设计方法.采用多参数非线性优化方法,基于电机和导管螺旋桨设计理论公式,并考虑无轴推进器电机转子的直径等同于螺旋桨内径加上叶梢间隙,以及螺旋桨输出转矩加上间隙的摩擦转矩值作为电机输入转矩的关系,建立了一种新型优化设计模型,通过优化方法进行迭代分析,利用5.5 kW无轴推进器进行方法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优化方法有效地考虑了无轴推进器电机与水力部件的耦合关系,可对推进器效率进行综合优化.  相似文献   

17.
以小型压水堆为研究对象,基于Fluent.18三维分析工具和Relap5/MOD3.2一维分析工具,提出了一维系统建模与局部三维建模的耦合分析方法,创建了Relap5系统程序和流体动力学计算程序(CFD)的耦合分析平台。将已有Relap5系统模型与局部Fluent三维模型进行耦合,通过反应堆系统的稳态、瞬态运行分析,验证了耦合模型接口处数据交互的准确性,并进一步利用耦合模型计算分析了反应堆系统两泵高速、一泵高速运行过程中堆芯入口的冷却剂流量分配,以及反应堆两泵高速切换一泵高速过程中堆芯入口冷却剂流量偏差的变化过程,为反应堆的安全运行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8.
针对工程中的电缆耦合问题,着重探讨了电缆耦合预测的计算方法。运用多导体传输线的理论建立电缆耦合的等效电路模型,分析了有损传输线上的电压电流分分布。在此基础上,借助软件工具进行仿真计算,分析了电缆耦合的影响因素以及耦合干扰传输特性,从而实现对电缆耦合的综合预测分析。  相似文献   

19.
对有限元法离散流固耦合方程进行了简要的介绍,给出了粘性流体与弹性结构的全耦合模型。流体采用k-ε湍流模型进行了有限元计算,采用ALE描述实现固体Lagrangian描述到流体Eulerian描述的过渡,使大变形带来的流体域网格畸变得以避免。对流固耦合方程,采用流固全耦合的迭代算法进行了迭代求解,最后模拟了高雷诺数下湍流流动中冲击致使涡轮结构旋转的过程。计算结果表明,流固耦合的算法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20.
针对工程中的电缆耦合问题,着重探讨了屏蔽电缆的电磁耦合影响。运用三导体传输线的理论建立屏蔽电缆电磁耦合的等效电路模型,并分析了相关的感性耦合和容性耦合。在此基础上,对某屏蔽电缆受邻近电缆耦合引起的串扰电压的幅频响应特征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将屏蔽层任一端接地都能消除容性耦合;只有将屏蔽层两端都接地,才会影响到感性耦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