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体外观察白藜芦醇(Res)对人胰腺癌Miapaca-2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3种不同浓度(200、100、50μmol/L)的Res分别作用于体外常规培养人胰腺癌Miapaca-2细胞,通过黏附、侵袭及迁移实验,观察Res对人胰腺癌Miapaca-2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同时应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方法观察其对侵袭转移相关因子MMP-7和MMP-9mRNA及蛋白水平表达的影响。结果 3个浓度组Res对人胰腺癌Miapaca-2细胞的粘附、侵袭及迁移呈现明显抑制作用,呈浓度效应关系,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个浓度组Res对人胰腺癌Miapaca-2细胞MMP-7和MMP-9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呈浓度效应关系。结论 Res在体外可明显抑制胰腺癌Miapaca-2细胞的侵袭转移,其抑制能力与药物浓度呈正相关,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侵袭转移相关基因MMP-7和MMP-9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NF-κB信号通路在趋化因子CXCL11诱导胰腺癌Panc-1细胞侵袭及上皮间质转换(EMT)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外源性CXCL11干预胰腺癌Panc-1细胞,以未干预组作为对照,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检测各组Panc-1细胞的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检测p65、P-p65、E-cadherin、N-cadherin和Vimentin的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检测p65的细胞内定位。使用NF-κB抑制剂BAY 11-7082联合外源性CXCL11干预Panc-1细胞,再次通过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检测各组Panc-1细胞的侵袭能力。结果外源性CXCL11可明显诱导Panc-1细胞侵袭(t=12.424,P<0.01),促进p65入核,并上调P-p65、N-cadherin和Vimentin,下调E-cadherin蛋白。抑制NF-κB通路后,外源性CXCL11失去了对胰腺癌细胞侵袭(P<0.01)和EMT的诱导作用。结论趋化因子CXCL11通过激活NF-κB信号通路,诱导胰腺癌细胞侵袭和EMT过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CXCL12/CXCR4/CXCR7生物轴在胰腺癌细胞侵袭转移及上皮间质转分化(EMT)中的调控作用及其作用机制,为胰腺癌转移的治疗研究提供新依据。方法利用CXCR4 shRNA及CXCR7 shRNA分别构建低表达CXCR4和CXCR7的胰腺癌细胞株。通过细胞侵袭和细胞迁移实验,观察CXCR4、CXCR7对CXCL12诱导的胰腺癌细胞侵袭转移的影响;Transwell侵袭实验及Western blot法检测间接共培养条件下胰腺癌细胞MiaPaCa-2的侵袭能力及EMT指标E-cadherin、Vimentin的变化。结果 CXCL12/CXCR4/CXCR7生物轴能够调控胰腺癌细胞的侵袭转移。CXCL12能显著增强胰腺癌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与单独沉默CXCR4或CXCR7相比,同时抑制CXCR4和CXCR7可以显著抑制CXCL12的促胰腺癌细胞侵袭转移作用。结论 CXCL12/CXCR4/CXCR7生物轴能够调控胰腺癌细胞侵袭转移及EMT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红素氧合酶-1(HO-1)对胰腺癌培养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应用Real-time PCR检测胰腺癌细胞中HO-1 mRNA的表达;应用免疫荧光化学染色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HO-1定位表达和定量表达;应用基因转染技术构建高表达HO-1的Miapaca-2胰腺癌细胞株和低表达HO-1的Panc-1胰腺癌细胞株,并用MTT法检测胰腺癌细胞的增殖能力变化。结果胰腺癌细胞中存在HO-1的表达,通过在体外实验筛选和构建HO-1不同表达水平的胰腺癌细胞株,结果显示在人胰腺癌Panc-1细胞中,应用ZnPPIX和转染细胞Panc-1-Si-HO-1能够明显抑制胰腺癌细胞的增殖。在Miapaca-2细胞中,应用ZnPPIX明显抑制了胰腺癌细胞的增殖,而Miapaca-2-Sh-HO-1可显著促进胰腺癌细胞增殖。结论 HO-1能明显促进胰腺癌细胞的增殖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胰腺星状细胞活化的影响及Hippo信号通路的作用。方法组织块胰酶消化法提取原代胰腺星状细胞,给予白藜芦醇干预胰腺星状细胞,Western blot、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胰腺星状细胞活化的指标,Transwell侵袭实验及Western blot检测间接共培养条件下胰腺癌细胞Panc-1侵袭能力及EMT指标E-cadherin,Vimentin的变化。结果白藜芦醇能够抑制胰腺星状细胞的活化,抑制α-SMA及YAP、CTGF及CYR61的表达;白藜芦醇干预后的胰腺星状细胞上清与胰腺癌细胞共培养后,Panc-1细胞侵袭能力降低(P<0.05),E-cadherin表达升高,Vimentin表达降低(P<0.05)。结论白藜芦醇能够抑制胰腺星状细胞活化,并降低共培养条件下胰腺癌细胞Panc-1的侵袭能力和EMT转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经典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 NE)对人胰腺癌细胞株MiaPaCa-2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取人胰腺癌细胞株MiaPaCa-2为研究对象,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0.1μmol/L NE干预组、1μmol/L NE干预组和10μmol/L NE干预组.干预48h后,采用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各组中MiaPaCa-2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RT-PCR法检测细胞中MMP-2、MMP-9和VEGF mRNA的表达;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细胞中MMP-2、MMP-9和VEGF蛋白的表达.结果 1μmol/L NE干预组和10μmol/L NE干预组MiaPaCa-2细胞的侵袭能力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1μmol/L NE干预组和10μmol/L NE干预组MiaPaCa-2细胞中MMP-2、MMP-9和VEGF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 NE可以通过上调MMP-2、MMP-9和VEGF的表达从而促进胰腺癌细胞发生远处侵袭转移.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酪酪肽(PYY)对体外培养的人胰腺癌Miapaca-2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及Y受体在胰腺癌细胞的表达.方法 不同浓度的PYY分别作用于体外常规培养Miapaca-2细胞,采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光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RT-PCR法检测胰腺癌细胞Y受体亚型Y1、Y2、Y5mRNA表达.结果 PYY对Mi...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趋化因子受体4(chemokine receptor 4,CXCR4)在卵巢癌转移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正常卵巢组织、卵巢癌组织和卵巢癌细胞株(CAOV3)CXCR4mRNA和蛋白的表达以及CXCR4shRNA转染后卵巢癌CAOV3中CXCR4mRNA和蛋白的表达;MTT法检测CXCR4shRNA对卵巢癌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CXCR4基因沉默对卵巢癌细胞侵袭性的作用;Real-time PCR法检测CXCR4shRNA转染后Wnt/β-catenin通路相关基因和EMT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结果 CXCR4在卵巢癌组织和CAOV3细胞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卵巢组织;转染CXCR4shRNA可有效抑制CAOV3细胞中CXCR4mRNA和蛋白表达;CXCR4基因沉默可有效抑制细胞增殖、降低细胞侵袭性;同时明显抑制Wnt/β-catenin通路相关基因CTNNBI、C-MYC、MMP-9和CD44以及EMT相关基因SLUG和Vimentin的mRNA表达。结论 CXCR4通过调控Wnt/β-catenin通路影响卵巢癌的转移。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探讨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后脑组织SDF-1α及CXCR4的表达以及抑制该通路后对外周炎症细胞浸润、轴索损伤和β-APP及MMP-9表达的影响,揭示SDF-1α/CXCR4通路在DAI后炎性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大鼠头颅瞬间旋转装置制备大鼠DAI模型,于造模后6、24、48、72h取脑组织,采用Western blot测定脑组织SDF-1α及其受体CXCR4的表达,并且通过给予该通路特异性抑制剂,观察外周炎症细胞浸润后相关蛋白β-APP、MMP-9的表达,及脑脊液中轴索损伤相关蛋白MBP的含量,揭示其在DAI后的炎性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结果 DAI模型组皮层SDF-1α及CXCR4的表达量较对照组均显著增加,测定DAI后24h,脑皮层组织中MPO阳性细胞数、β-APP、MMP-9的表达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脑脊液中MBP的水平也较对照组明显升高;给予CXCR4特异性抑制剂AMD3100后,脑皮层组织中MPO阳性细胞数、β-APP、MMP-9的表达较DAI模型组均明显下降,并且脑脊液中MBP水平也较DAI模型组显著下降。结论 SDF-1α/CXCR4通路活化在介导大鼠DAI后脑组织的炎性损伤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缺氧在星状细胞活化及胰腺癌进展中的重要作用。方法通过缺氧培养胰腺星状细胞(PSCs)及共培养PSCs与胰腺癌Panc-1细胞,以常氧培养作为对照,免疫荧光检测各组PSCs的活化状态,ELISA检测各组PSCs白介素-6(IL-6)、基质衍生因子-1(SDF-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的分泌量,Western blot检测胰腺癌细胞E-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表达,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检测各组Panc-1细胞的侵袭能力。HIF-1αshRNA稳定转染胰腺癌细胞,免疫荧光检测各组PSCs的活化状态,ELISA检测各组PSCs IL-6、SDF-1、VEGF-A的分泌量。结果缺氧可激活胰腺星状细胞,增加星状细胞IL-6、SDF-1、VEGF-A的分泌量,明显增加星状细胞,促进胰腺癌Panc-1细胞的侵袭能力,并上调HIF-1α和Vimentin蛋白,下调E-cadherin蛋白。靶向沉默HIF-1α基因后,缺氧失去了活化胰腺星状细胞及胰腺癌细胞侵袭和EMT的诱导作用。结论缺氧通过HIF-1α激活胰腺星状细胞诱导胰腺癌细胞侵袭及细胞上皮-间质转分化过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设计构建趋化因子受体4(CXCR4)的RNA干扰逆转录病毒载体,探讨干扰CXCR4表达对前列腺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用PCR扩增CXCR4特异性小干扰RNA(smallinterferingRNA,siRNA),转入带有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和启动子U6的Pgensil-1质粒中,再将重组基因片段导入到逆转录病毒真核表达载体PLX-SN中,行限制性酶切及测序鉴定。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转染包装细胞PA317,获取病毒上清转染前列腺癌细胞,RT-PCR检测CXCR4mRNA表达。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检测前列腺癌细胞体外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通过酶切及测序鉴定,成功构建了PLXSN/EGFP-U6-siCXCR4。干扰质粒抑制CXCR4mRNA的表达,与空载体组比较,PC-3m、LNCaPsiRNA对CXCR4mRNA的抑制率分别为(84.26±10.20)%和(88.17±11.23)%。Transwell侵袭实验结果显示,干扰组微膜下孔细胞数PC-3m、LNCaP分别为(14.7±3.1)和(18.9±4.2)个,空载体组分别为(46.9±5.3)和(66.7±6.0)个,两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PLXSN/EGFP-U6-siCXCR4可以有效地抑制前列腺癌细胞CXCR4mRNA的表达,干扰CXCR4可以显著抑制前列腺癌细胞体外侵袭转移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趋化因子受体-4(CXCR4)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及乳腺纤维腺瘤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淋巴管生成、乳腺癌的淋巴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2例乳腺癌组织、15例乳腺纤维腺瘤中VEGF-C、CXCR4的表达。结果 72例乳腺癌组织中VEGF-C、CXCR4的表达率分别为76.4%、58.3%,显著高于乳腺纤维腺瘤组织(20%、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VEGF-C、CXCR4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雌孕激素受体(ER、PR)的表达无关(P>0.05),而与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淋巴管的浸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结论 VEGF-C、CXCR4在介导乳腺癌细胞淋巴管浸润及淋巴结转移中可能起重要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3.
SDF-1及其受体CXCR4在上皮性卵巢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SDF-1及其受体CXCR4在上皮性卵巢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0例正常卵巢上皮组织、21例卵巢良性肿瘤、19例交界性卵巢肿瘤、30例卵巢癌原发灶和11例相应盆腔腹膜转移灶组织中SDF-1和CXCR4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正常卵巢上皮组织SDF-1和CXCR4表达阴性,卵巢良性肿瘤低表达SDF-1(9.52%),CXCR4表达阴性,与正常卵巢及良性卵巢肿瘤相比,交界性卵巢肿瘤、卵巢癌原发灶及转移灶表达较高水平的SDF-1与CXCR4(63.16%、93.33%、90.91%;47.37%、63.33%、63.64%)。交界性卵巢肿瘤中SDF-1和CXCR4表达无显著相关性(P=0.460);而卵巢癌原发灶中SDF-1和CXCR4表达呈正相关(P<0.05);SDF-1的表达与卵巢癌患者的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无显著相关性(P>0.05),而与患者有无腹水有一定相关性(P<0.05),CXCR4的表达与卵巢癌患者的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及患者有无腹水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SDF-1/CXCR4的表达与细胞的恶性转化有关,可能参与了卵巢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侵袭与转移。  相似文献   

14.
地塞米松对重症急性胰腺炎胰腺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地塞米松对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胰腺细胞凋亡及凋亡调控基因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3 2只SD大鼠以 40g·L-1牛磺胆酸钠诱导建立急性胰腺炎模型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非治疗组各 16只 ,对照组 6只。各组术后 6h、12h分别行TUNEL法染色检测胰腺细胞凋亡 ,免疫组化SP法检测胰腺组织中bax蛋白的表达。结果 治疗组大鼠 12h生存率明显高于非治疗组。HE染色显示治疗组胰腺组织炎症较非治疗组明显减轻。TUNEL染色显示治疗组 6h、12h胰腺细胞凋亡指数明显高于非治疗组 (P <0 .0 1)。免疫组化显示bax基因蛋白表达治疗组 6h、12h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非治疗组 (P <0 .0 1) ,正常胰腺组织未见bax基因蛋白表达。结论 地塞米松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机制可能与通过诱导胰腺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5.
用生化分析的方法对6例手术切除并证实为胰外分泌腺癌及其2例正常组织中糖胺聚糖的含量和组成成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①糖胺聚糖的合量癌组织显著高于正常胰腺组织;②双向电泳分析正常胰腺组织出现三条区带,为硫酸皮肤素、透明质酸和硫酸乙酰肝素,胰腺癌组织出现四条区带,除上述三种区带外还有明显的硫酸软骨素带;③超微结构示胰腺癌组织明显纤维化,肿瘤易玻坏基底膜向问质内浸润。结果提示在胰腺癌发生及发展中癌细胞和间质中糖胺聚糖的代谢和表达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表皮钙黏蛋白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表皮钙黏蛋白(E cadherin, E CD)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食管癌发生发展和侵袭转移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了58例食管癌标本和122例其他各种病变食管上皮中的E cadherin表达,分析其表达与食管癌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食管鳞癌、腺癌中E cadherin 基因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2.0%(11/50)、25%(2/8),与正常组100%(20/20)、单纯性增生组92.9%(26/28)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E cadherin阳性表达与鳞癌的分级、癌细胞浸润深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结论 食管癌中,随着肿瘤恶性程度及浸润转移的增加,E cadherin表达逐渐降低,以致丧失;E cadherin可作为检测肿瘤早期发生、预测转移潜能和预后状况的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THE SIGNIFICANCE OF PRE- AND POSTOPERATIVE MEASUREMENT OF SERUM CA242 LEVELS IN PANCREATIC CANCER@陈熹@秦兆寅@纪宗正@黎一鸣l Hag1und C, Lindgren J, Roberts P et al. Tis-sue expression of the tumorassociated antigenCA242 in benign and malignant pancreatic le-sions: a comparison with CA5O and CAl9-9.Br J Cancer, l9891 6O(5): 845 2 Kuusela P, Haglund C, Roberts P. Compari-son of a new tumor marker CA242 with CAl9-9, CA5o in degestive trac[ diseases. B…  相似文献   

18.
实验用大鼠,戊巴比妥钠腹腔麻醉,切断L_2以下背腹根,电刺激左侧膀胱神经,在同侧腓肠神经分离细束,并记录到一单位放电,其传导速度(1.09±0.31m/s)在无髓细纤维范围。并用实验证实了该单位放电系由膀胱神经传向DRG,再由DRG外周轴突分枝传导到腓肠神经的长轴突反射电位。为阐明“穴位”经络生理实质及牵涉痛的机理提供了可靠的电生理学证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散癖平胃(SPPW)方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 SPPW方含药血清干预人胃癌细胞SGC-7901 48h后,应用黏附实验、侵袭实验及迁移实验,检测SPPW方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应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SPPW对与侵袭转移有关的MMP-2和MMP-9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SPPW方各组含药血清干预人胃癌细胞48h后,SGC-7901细胞黏附抑制率、侵袭抑制率及迁移抑制率均增加且呈剂量依赖关系,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或P<0.05)。SPPW方三个剂量组对MMP-2mRNA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对MMP-9mRNA的表达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SPPW方可抑制人胃癌细胞SGC-7901黏附、侵袭和迁移能力,其抑制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其抑制的机制可能与下调MMP-9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研究胰腺癌Bcl-2、Bax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变化情况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探讨康莱特和5-Fu治疗胰腺癌的机制。方法建立人胰腺癌PC-3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Bcl-2、Bax和VEGF在胰腺癌移植瘤中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比率,测量肿瘤体积。结果康莱特和5-Fu都可明显提高胰腺癌细胞凋亡率,降低细胞Bcl-2在蛋白水平上的表达,两者对Bax在蛋白水平上的表达无影响;康莱特明显降低移植瘤VEGF蛋白的表达;康莱特和5-Fu联合组,胰腺癌细胞凋亡比率显著高于单药组,而Bcl-2蛋白表达率显著低于单药组;康莱特和联合用药组VEGF蛋白表达率低于5-Fu组;联合用药组肿瘤体积小于单药组。结论康莱特联合5-Fu治疗胰腺癌的效果明显优于两药单独使用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