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铝600MPa级冷轧双相钢的试验研究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一种高铝600MPa级冷轧双相钢进行了试验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该双相钢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其连续冷却相变温度为Ac3=930℃,Ac1=770℃;退火组织为典型的铁素体+岛状马氏体双相组织,马氏体均匀分布在铁素体周围;马氏体岛附近的铁素体基体中存在高密度自由位错.  相似文献   

2.
通过室温拉伸、光学显微镜等手段对热轧双相钢和冷轧双相钢的应变硬化行为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2种不同工艺获得的双相钢的应变硬化行为均表现为三阶段特点。不同阶段,应变硬化行为变化存在明显差异,这种差异与双相钢中马氏体含量、马氏体尺寸、马氏体中碳含量不同有关。细小马氏体尺寸、适当马氏体含量有利于提高实验材料的应变硬化能力。  相似文献   

3.
热轧带状组织对热镀锌双相钢(DP600)组织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不同热轧制度、热模拟并借助扫描电镜观察研究了带状组织对热镀锌双相钢(DP600)组织、性能的影响;研究了热轧带状组织对双相钢断口形貌、金相组织和钢板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轧带状组织使冷轧断口韧窝呈带状分布,冷轧双相钢组织中马氏体亦呈带状分布,钢的伸长率下降。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汽车用600 MPa级热镀锌双相高强度钢的研制开发意义和机理,总结了本钢600MPa级双相高强度板的研制开发过程,对该钢种化学成分、热轧工艺、冷轧工艺等进行了合理设计和优化,获得了预期的产品力学性能.该产品已批量生产.  相似文献   

5.
基于首钢生产线条件,采用C、Si、Mn合金体系开发低屈强比980 MPa级冷轧双相钢,并对力学性能、显微组织及退火过程中合金扩散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双相钢屈强比可低至0.5及以下,80 mm标距延伸率达到16%。开发钢的显微组织由铁素体与(34±2)%的马奥相组成。相变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无论加热温度为760℃或800℃,该钢种在快冷前奥氏体含量趋于一致,由此可知工业生产中双相钢的性能对退火温度波动不敏感。  相似文献   

6.
通过连续退火中淬火过程的实验室模拟,探讨了连续退火工艺(保温温度、淬火温度和过时效温度)对980MPa冷轧钢板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淬条件下,钢中只需加少量的合金元素就可获得980MPa的马氏体钢和高屈服型的双相钢,大大降低超高强度钢板的冷轧轧制抗力;若要获得很低屈强比的低屈服型双相钢,采用高速喷气冷却的方式较好,此时钢中合金元素含量要高于水淬的情况.  相似文献   

7.
近年日本汽车用钢板新产品的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10年多来,日本钢铁厂为了满足汽车制造厂的需要,研制出汽车用薄钢板新产品,热轧钢板新品种有复合双相钢板、TRIP钢板,热处理析出强化型钢板等;冷轧钢板新品种有TRIP钢板、IF钢板、BH钢板和超高强度冷轧钢权等;表面处理钢板新品种有二层合金化热镀锌钢热、热镀铝不锈钢板及机涂层复合钢板等。  相似文献   

8.
分析L型、U型、V型三种冷弯形式条件下双相钢的回弹规律,为回弹的控制及补偿提供试验依据。试验表明强度、厚度、弯曲角度、压边力、圆角半径均会对回弹产生不同的影响;对于不同成型工艺条件,应采取不同的方法以减小回弹。  相似文献   

9.
利用盐浴热处理模拟了Nb-Ti微合金化TRIP钢在等温淬火和淬火配分工艺条件下的退火过程,采用拉伸试验机和电子探针对退火后的试验钢进行了力学和组织检测,结果表明,在等温淬火工艺下,试验钢可获得较高的延伸率,但强度偏低,790℃的退火温度所得到的综合力学性能最优,强塑积达到32.94 GPa·%;在淬火配分工艺条件下,随着退火温度升高试验钢抗拉强度略有降低,延伸率增加,当退火温度达到827℃时,试验钢抗拉强度急剧增加,延伸率急剧降低。退火温度为804℃时综合力学性能最优,强塑积达到最大值20.73 GPa·%。综合来看,在淬火配分工艺下试验钢能够在实现高强度的同时兼具良好的塑性。  相似文献   

10.
讨论了热轧终轧温度对罩式退火生产的Ti Nb超低碳烘烤硬化钢板的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当终轧温度为910℃时,BH值较高,综合性能较好。终轧温度对冷轧织构影响不大,冷轧织构具有较强的{112}<110>织构;终轧温度为910℃时的退火织构的{113}<110>及其周围的织构较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