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7年,国务院改革道路交通管理体制以来,辽宁省各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加强交通管理各项基础性工作建设,积极开展交通安全秩序专项整治,交通事故预防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特别是1996年辽宁省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委员会成立后,各级政府对交通安全工作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加大了交通设施资金投入,把交通管理工作作为城市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认真贯彻落实“五整顿”“三加强”工作措施,为全省交通事故预防工作奠定了扎实基础,形成了“政府领导、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预防道路交通事故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2.
我国各地农村道路交通管理警力普遍不足,部分地方管理手段陈旧,形式单一,管理效能不高,交通安全基层防线相对比较薄弱。目前,各地主要通过设置乡镇交警中队、调整公路交警中队工作重点、整合公安机关内部力量推动派出所协管道路交通等方式加强农村道路交通管理工作。改进农村道路交通管理警务模式主要途径是通过充实农村道路交通管理力量扩大管控覆盖面,切实保证广大农村地区道路不失管失控,同时因地制宜开辟新建乡镇交警中队模式:建立派出所参加道路交通管理相关制度;加大执法力度,持续开展突出交通违法行为整治:加强农村群众集中出行的重点时段、重点路段的路面秩序管理;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全面提升农村地区道路交通参与者的安全意识。  相似文献   

3.
2003年9月5日,国务院召开了进一步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以下简称“9.5”会议),对各地全力加强预防道路交通事故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9.5”会议解决了多年一直希望解决的综合协调工作机制问题,国务院批准成立了全国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9.5”会议以来,从预防工作的整体格局、  相似文献   

4.
《公安交通科技窗》2010,(4):F0003-F0003
为提高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工作水平,深化事故处理执法规范化建设,推进事故处理公正廉洁执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公安部交通管理局于2010年7月1日至4日在中国道路交通管理干部培训中心(无锡)举办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和处理培训班。培训了道路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  相似文献   

5.
河南省正阳县交警大队在预防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百日行动”中,采取“七不放松、五个延伸”全力以赴预防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创造安全、畅通、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七不放松该大队坚持组织领导不放松、事故防控不放松、路面严管不放松、源头整治不放松、村道整治不放松、安全宣传不放松和值班备勤不放松。结合辖区道路交通安全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推进,中央“三农”和惠农政策的全面实施,我省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村道路建设突飞猛进,农村机动车及驾驶人数量成倍增长,但随之而来的是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更加突出,人、车、路矛盾日趋尖锐,道路交通事故明显上升。如何解决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存在的突出问题,预防和减少农村道路交通事故,  相似文献   

7.
我国道路交通安全形势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我国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日益严峻的现状,在分析我国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特点的基础上,阐述了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现状及其危害,分析了道路交通事故的主要特征和交通事故的生成过程,提出了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和控制手段,为进一步确立交通安全保障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道路交通管理社会化,简言之就是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管理道路交通安全。具体地说是指改变过去公安交警一家管理道路交通安全的单一格局,变成为“政府主导、相关职能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的一种管理模式,使交通安全管理上升为政府行为,拓展为社会行为。在市场经济人财物大流动的社会背景下,构筑一套符合社会化路子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新机制,是搞好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和事故预防工作的根本出路。一、交通安全管理社会化新机制已初步建立并开始发挥积极作用近两年来,我省成立了由主管副省长挂帅、相关职能部门参加的道路交通安全委员会,明确了部门职责,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今年又根据工作需要增补了有关成员单位,现成员单位已达27个。全省绝大部分市、州、县人民政府先后成立了道路交通安全委员会。这种新机制的建立,突破了交通安全管理职责上“单打一”的被动局面,不仅把交通安全管理拓展为社会化,而且真正上升为政府行为,使政府在预防交通事故工作中处于真正的主导地位,职能部门由过去的“只搭台不唱戏”变成了“又搭台又唱戏”,标志着我省预防道路交通事故工作在机制上有了一个新的飞跃。目前,这一机制正在发挥其积极作用:(一)交通事故“黑点”排查治理工作力度越...  相似文献   

9.
事故黑点是道路上交通事故相对集中的地方,自然成为交通事故防治的切入点和重点。事故黑点的鉴别既是解决现在道路交通安全问题的需要,也是为交通事故的预测和预防提供第一手资料。本文针对道路事故黑点相关内容做以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10.
道路交通管理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它包含了大量的子系统,任何一个子系统的运转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大系统的正常运转,交通堵塞和交通事故也因此而产生。预防道路交通事故工作实际上就是逐步完善和修复道路交通管理系统中的各个子系统,力争让子系统正常、协调地运转,以求大系统的有序和安全。本主要想谈一谈那些影响道路交通管理系统的运转,而当前实践工作中涉及较少的几个问题,望能引起全社会对预防道路交通事故工作的关注,并加强研究,共同营造一个和谐、安全的道路交通环境。[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基于道路交通安全因素的交通事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东仁 《城市交通》2006,4(4):76-79
总结归纳了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因素:道路交通设施、季节、气候等。以滨海大道和机场大道为例,依据道路主体工程和交通量,分析了交通事故成因,同时提出了相应的整改措施。科学认识了道路交通事故的诱发因素,指出了驾驶人群体性质的变化和驾驶人在驾驶过程中感官的极限性对交通安全的影响,从而提出道路规划设计要“以人为本”,行车安全应以“预防为主”的理念。  相似文献   

12.
今年8月16日,公安部部署在全国开展道路交通安全集中整治后,我局按照部局和省公安厅的统一部署,以预防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十一”黄金周和党的十七大道路交通安全保卫工作为重点,多策并举,狠抓各项措施落实,全省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为巩固奥运道路交通安全攻坚战成果,遏制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确保全国道路交通安全形势继续保持平稳,我局决定自2008年9月21日至12月31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预防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百日行动。  相似文献   

14.
《人车路》2003,(5)
根据公安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局《2003年预防道路交通事故工作方案》的要求和2003年第一次全省道路交通安全委员会成员单位会议精神,为进一步优化全省经济发展环境,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决定对我省道路交通事故多发点段和道路安全隐患点段(简称事故“黑点”)进行全面的综合治理。工作方案如下:一、目标任务在近两年治理基础上,力争在2004年底全面完成全省现有的723处事故“黑点”的治理工作,其中:2003年底以前治理事故“黑点”546处,占总任务的75%;高速公路、国道、城区道路治理率应达到85%以上,编辑/刘念国E-mail:ng_youth@21cn.com省道达到75%以上,县乡道力争达到65%;2004年治理剩余的177处。二、工作措施(一)切实加强领导,认真制订治理计划。道路交通事故“黑点”治理工作是一项责任重大、任务繁重、造福于民的基础性工作,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治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事故“黑点”治理作为抓好安全生产的一件大事,列入本地本部门的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认真组织实施,研究解决道路交通事故治理工作中的的困难和问题,确保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要迅速制订操作性强的治理方案,分阶...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交通流量迅速增长,道路交通运输日益繁忙。由于人、车、路、管发展不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中积累的一些深层次矛盾逐渐显现出来,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时有发生,给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损失。国务院多次召开全国性会议,研究部署预防交通事故工作,并成立了全国道路交通安全部际联席会议。预防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摆上了各级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成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6.
2004年,上海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围绕"降事故、保安全、保畅通"的目标,严格执行<道路交通安全法>,全面落实"五整顿"、"三加强"的各项措施,在预防道路交通事故、保障道路安全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道路交通管理的各项工作得到全面加强.但综观2004年全市交通事故总量仍然较大,尤其是5月1日<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后,"交通事故"和"道路"的范畴扩大,原先不列入统计的乡村路、企业道路等其它道路的安全隐患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7.
根据当前全国道路交通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的严峻形势和危险化学品运输存在的突出问题,今天.全国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召开预防群死群伤和危险化学品运输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电视电话会议,非常必要和及时。下面,我就交通主管部门进一步做好道路运输安全生产工作,讲两点意见。  相似文献   

18.
鉴于道路因素在交通事故诱因中的重要作用,针对真实交通事故进行统计分析对改善道路交通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与以往单一事故率评价指标所不同,分析交通事故的多个特征,得出道路因素中的道路等级、路面结构、照明爷件、道路限速、道路饱和度等因素与交通事故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期为改善道路建设和预防交通事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基于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现状的分析,介绍近年来国内道路交通事故的特点。同时分析城市道路缺陷对道路交通安全多方面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预防交通事故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从分析我国道路交通运输事故产生的原因入手,对道路交通事故的安全管理作用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