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郝健 《中国水运》2012,(11):52-53
航道文化起源于航道建设、维护管理和科学发展实践中,并引引领航道向卓越方向发展。在航道实践中得以不断强化的核心价值和行为习惯,成为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制、落地生根文化过程,如长江南京局在航道实践中,坚持"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下游航道精神,主动作为,努力建设快速航道、深水航道、数字航道、人文航道,航道通过能力和公共  相似文献   

2.
林飞 《中国水运》2008,(2):58-59
在长江航道五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安全生产管理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经验管理,二是规章制度管理,三是文化管理。但要真正搞好安全生产,除必须依法进行安全生产管理,重视人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外,还应重视人的观念、态度、品行、道德、修养这些更为基本和深层次的人文因素,这就是安全文化建设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文化是生产力,是软实力,是以价值观为核心的意识形态。南京航道局在文化发展过程中,结合下游航道深水化、数字化的服务文化战略,坚持以文化建设为先导,以品牌塑造为引领,使之成为下游航道建设、管理维护和基础管理实现长效发展向科学发展的路径。领导重视,全员参与在文化建设过程中,南京航道局领导班子思想统一,致力于培育全员共同的价值观,使职工思想和行为得以统一,从而对南京航道局航道建设、维护管理和发展起着积极推动作用。一是强化领导层设计、决策意志。为  相似文献   

4.
从“九·五”期开始,由于受到有关部门重视,广东省迎来了一个航道建设高峰期,预计至“十·五”后期,广东省“三纵三横”骨干航道网将基本形成,航道基础设施将达到一个新的水平。航道建设、维护和管理发展趋势如何,今后路在何方,这是大家极为关心的问题。笔者在此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高等级航道发展,低等级航道萎缩的必然趋势 按最新全省航道定级资料统计,广东省航道里程为13687公里(而非习惯上的10808公里),现有……  相似文献   

5.
朱元章  田栋  冷乐飞 《水运工程》2014,(11):120-122
十二五以来,大批长江航道工程建设开工,时间紧、任务重,同时国家对工程项目管理也更加规范和严格,打造平安工程意义重大,建设单位紧紧抓住长江航道工程水上施工为主的特点,分别从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两个方向出发,形成了一套有长江航道特色的管理体系,达到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刘长俭  袁子文 《水运工程》2020,(10):106-109
针对长江口航道发展问题,对航道面临的形势要求、现状条件进行研究,采用航道服务供给与实际需求对比分析的方法,剖析长江口航道总体通航能力、南槽航道通航水深、南港航道通航安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北槽通航管理、推进南槽一期工程建设、研究北港航道开发建设、提升南港航道通航安全水平、谋划北支航道发展方向等建议,希望能为"十四五"期长江口航道建设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干线航道是水上运输的大动脉,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市、县级地方政府和交通部门在进行干线航道建设的时候,却忽视了对支线航道的建设和养护,使得支线航道的发展滞后于水运事业的发展.笔者现就加强支线航道的建设和养护管理作以下探讨.  相似文献   

8.
为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交通运输部关于文化建设的一系列文件指示精神,长江航道党委高度重视、审时度势,系统规划、精心组织,大力加强长江航道文化建设,提出了文化兴局、文化强局的发展战略,制定了长江航道文化建设"十二五"规划和文化建设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了"111"的奋斗目标以及七项推进措施,其中长江航道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七大任务之首,也是长江航道文化强局战略的核心任务,长江航道局将通过加强长江航道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进一步筑牢建设世界一流现代化内河航道的思想基础,形成长江航道的强大凝聚力和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郝健 《中国水运》2012,(12):61-62
长江南京航道局担负着长江干线上起江西上巢湖、下迄江苏浏河口818.6公里主航道,以及1300多公里其它航道的维护管理任务。在航道发展历程中,长江南京局不断加大快速航道、深水航道、数字航道建设,航道通过能力、公共服务能力、航道维护管理水平和服务品质稳步提升;与此同时,认真梳理长江下游发展历史和精神文明进步的脉络,弘扬凝结在长江下游航道发展过程中的优秀文化元  相似文献   

10.
吴懈 《中国水运》2007,(3):62-63
航道文化建设是文化概念在交通组织这一特定领域的延伸,是航道宝贵的、潜在的无形资产和精神财富,是航道乃至交通长期发展、走向辉煌的明灯。思想政治工作则是航道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设航道文化的过程就是把思想政治工作与航道发展相结合的过程,航道文化的建设为加强航道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紧密联系航道实际情况的具体内容,又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11.
李巍 《中国水运》2014,(11):29-31
在理清数字航道建设内容和管理模式的基础上,提出数字航道运行下长江航道维护管理框架,针对助航设施、航道巡航、航道探测、航道测量、航道疏浚等传统航道维护业务展开深入分析,给予生态航道建设提出各业务的管理要求、管理模式以及数字航道下新模式的管理流程,并以武汉航道管理处为典型代表,详细阐述了具体业务的实施流程,构建了基本管理模式,为长江数字航道示范及全河段建设提供了支撑。  相似文献   

12.
《珠江水运》2002,(11):30-33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水运资源,加强航道建设、养护和管理,保障航道安全畅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航道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自治区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本自治区行政区域内纳入各级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及其下设的航道管理机构管理的航道、航道设施和与通航有关的设施的管理。……  相似文献   

13.
航道维护管理船舶是长江干线航道管理机构履行国家赋予职责、保障航道安全畅通所必需的装备,是航道维护管理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所述长江下游航道维护管理船舶的标准化研究探索,旨在推进航道维护船舶的科学规范配置建设。  相似文献   

14.
袁军  寿建敏  寇军 《水运管理》2010,32(4):31-34,37
为对长江口深水航道第3期疏浚工程的安全管理和疏浚工作提供相应支持,在分析长江口深水航道工程状况和统计数据的基础上,对通航及疏浚作业中的风险进行识别和诊断,结合通航安全管理方面的现有规定,提出长江口深水航道第3期工程安全管理协调机制、运作模式以及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中国水运》2015,(3):18-20
(2014年12月28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航道规划第三章航道建设第四章航道养护第五章航道保护第六章法律责任第七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和加强航道的规划、建设、养护、保护,保障航道畅通和通航安全,促进水路运输发展,制定本法。第二条本法所称航道,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江河、湖泊等内陆水域中可以供船舶通航的通道,以及内海、领海中经建设、养护可以供船舶通航的通道。航道包括通航建筑物、航道整治建筑物和  相似文献   

16.
航道 《珠江水运》2005,(B10):16-17
航道是文明航线建设的基础和前提,没有安全、畅通的航道,就不可能有文明的航线漓江航道是桂林旅游的黄金水道,也是第一批“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部级文明航线多年来,佳林航道管理处以搞好漓江航道、航标管理维护为重点,坚持精神文明建设不放松,积极开展文明窗口创建活动,推进了漓江文明航线和行业文明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琼州海峡海安航道位于雷州半岛南部海安湾,担负着海安港至海口港之间的客、车、货轮渡运输任务,是一条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沿海航道.海安航道建设的目的就是通过航道整治和航道支持保障系统配套建设等工程来增加航道尺度、提高通航能力和安全保障,使海安航道通航能力由全潮通航50~100吨级海轮提高到全潮通航500吨级海轮,以适应海安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彭正刚  李占江 《水运管理》2000,(4):23-23,15
《公路法》(修正案)已经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与之相适应,航道规费费改税势在必行。如何变挑战为机遇,制定新的发展战略,使航道事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仅从基层角度提出几点浅见。 1.加大航道行政管理力度,确立其应有的地位 长期以来,规费为航道管理与建设费用的主要来源,从而征收规费被视为生命线。随着费改税的实施,被长期隐于其后的主要任务──航道行政管理将会迅速显现出来。我们将发现,航道管理工作多年来积累下来的问题,如临跨河建筑物的管理、清障打捞、航标维护、航政管理人员培训、航道法规体系建立…  相似文献   

19.
航道文化犹如长江之水,源远流长,生生不息,是长江航道人的价值血脉、凝聚纽带和精神家园。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部署,为我们加强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对长江航道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树立文化自觉,建设文化强局,引领长江航道跨越发展、转型发展,为建设世界一流现代化内河航道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厦门港刘五店航道通航安全风险进行分析(包括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价),并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应对措施及建议,对参与航道建设和管理的相关人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