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机车轮缘非正常偏磨给机车走行部留下重大安全隐患,也减少轮对使用寿命。通过对HXD1型电力机车车轮轮缘偏磨原因的分析,提出了调整HXD1型机车转向架一系弹簧调整垫厚度的措施,通过调整机车轮重的分配,消除走行部各部件组装产生的偏差,提升机车运行质量,为大秦线列车正常运营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2.
马进 《铁道车辆》1998,36(3):11-12
旅客列车提速以后,由于车速加快,车辆横向冲击加剧,导致部分转向架构架与轮对横向对中性较差的车轮偏磨,轮缘出现锋芒,通过调查分析,找出了横向对中性差的原因,并制定了优化横向定位参数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车轮偏磨对高速列车直线运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某高速线路上运用的高速列车车轮踏面磨耗特性进行跟踪测量,发现高速列车车轮踏面以凹形磨耗为主,各轮对均存在偏磨现象,部分车辆出现整体向同一侧偏磨的现象。对现场实测车轮的轮轨接触几何特性进行计算分析,根据列车参数建立车辆动力学仿真模型,分析凹形磨耗及不同车轮偏磨形式对车辆动力学的不利影响。结果表明:当轮对出现偏磨时,随着轮对横移的变化,踏面等效锥度存在负锥度现象,导致轮轨接触的平衡位置偏离轮对对中位置,加快偏磨的发展;凹形磨耗踏面轮轨接触点存在多个平衡位置,车辆运行过程中轮轨接触点在几个平衡位置间跳跃造成"轮缘到假轮缘"的冲击振动,影响车辆的运行性能;当车轮产生偏磨后,轮轨冲击振动对车辆的影响变得更为复杂;同相偏磨较反相偏磨对车辆的临界速度及平稳性影响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4.
铁道车辆轮对磨削修型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道车辆的运用必然伴随车轮磨损问题,为了充分发挥薄轮缘等级镟修的优势,提出"以磨代车"的小切削量轮对磨削修型技术。通过分析轮对在镟修过程中的振动情况,找到了影响振动的主要原因,即车轴弯曲变形。通过车轮磨削试验,结果表明:车轮材质是不难磨的,车轴弯曲变形导致磨削工艺系统刚性较差,带托架的轮对装夹装置抗振效果明显提高。同时,合理的砂轮类型、进给方式和磨削要素等也是影响轮对磨削加工效率和质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轮径差对车辆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通过对有轮径差的转向架进行受力分析,理论推断出由于轮径差的存在而改变轮对的对中平衡位置,进而改变轮轨接触关系,影响车辆系统的稳定性。根据轮径差的大小将轮径差对车辆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划分为易稳定区、欠稳定区和亚稳定区。在易稳定区内,车辆系统的稳定性较高,而且不易发生轮对偏磨;在欠稳定区内,车辆系统的稳定性较差而且容易发生踏面偏磨;在亚稳定区内,虽然车辆系统的稳定性也比较高,但容易发生轮缘偏磨。运用数字仿真对理论推断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理论推断是正确的。为了提高车辆系统的稳定性和减轻车轮的磨耗,应尽量减小轮径差,使车辆经常运行于易稳定区。  相似文献   

6.
用推导出的电力机车轮重转移基本公式计算6K机车的轮重转移。通过数值计算,证明了6K机车轮重转移严重并找出了影响机车轮重转移的五个主要因素。为消除轮重转移,对6K机车结构参数的选择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转K2型转向架出现轮对偏磨的原因,并提出了改进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8.
1 故障现象1991年三门峡西机务段配属SS6型电力机车以来,机车运行公里数最高达117.2万km,期间经过2次中修。基础制动装置采用单元制动器,近来发现机车闸瓦偏磨现象日益严重,最大偏磨量偏离踏面外侧25mm,偏离踏面内侧如图1所示。闸瓦偏磨势必影响机车制动力作用,或加大机车轮缘磨耗,不利于机车行车安全和检修费用的控制。图1 机车闸瓦与车轮踏面接触示意图(a)外偏;(b)正常;(c)内偏2 原因分析洛阳铁路分局曾对SS6型机车闸瓦偏磨进行了普查,53台机车636个车轮中有33台机车156个车轮出现不同程度的偏磨现象,占轮对总数的24.5%。单元制动器…  相似文献   

9.
针对线路更换新钢轨之后,机车轮对磨耗异常严重的局面,进行了分析,找出了轮对磨耗异常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0.
简要分析了DF4C型机车分体式轮对踏面剥离及轮缘偏磨的原因,并提出了延长轮对运用寿命的可行性措施。  相似文献   

11.
SS_4型机车轮对偏磨故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SS_4型机车轮对踏面与轮缘偏磨造成的异常磨耗现象,分析其原因,并提出了处理办法。  相似文献   

12.
在整体车轮注油压装过程中,发现按TB/T1463《机车轮对组装技术条件》规定的注油油压98~147 MPa执行时,多个轮对的压装终止压力超过规定的196 kN,给安全带来隐患,通过系统分析,找出原因,以确保机车走行部的安全。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合肥机务段DF8B机车轮对剥离的情况,从机车的运用条件及轮对本身质量等方面分析了原因并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4.
李伟 《成铁科技》2005,(2):13-15,28
铁路货车轮对除锈机是用于货车轮对轴身及防尘板座除锈的重要设备,由于轮对的除锈效果直接影响到轮对探伤质量,所以轮对除锈机的性能和运转的稳定性是关系到铁路车辆运行安全的重要设备。本文在分析了铁路货车轮对除锈工艺要求和现车轮对锈蚀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铁路货车轮对除锈机的设计方案,介绍了该设备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关键技术和制造、安装调试及投产情况。  相似文献   

15.
铁路运输中,机车轮缘偏磨而造成的经济损失是相当大的,而且降低了机车运用效率.通过检测机车轮缘偏磨,采用新方法镟修调整同轮左、右轮径偏差的方法,及时纠正轮缘偏磨趋势,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6.
基于轮对安装偏转角和轮径差的高速列车车轮磨耗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有初始安装偏转角和轮径差的轮对受力平衡方程,计算LM、LMA和S1002等3种踏面轮对处于平衡时的轮对冲角和横移量.以国产高速列车为例建立车辆动力学模型,基于FASTSIM算法和Braghin踏面磨耗模型分析初始安装偏转角和轮径差对车轮磨耗的影响.结果表明:初始安装偏转角对平衡后轮对冲角影响较大,轮径差主要影响轮对横移量;低的踏面等效锥度在制造误差存在时更容易形成大的轮对冲角和横移量;初始安装偏转角和轮径差会导致车轮出现严重的偏磨,且磨耗率随着偏转角和轮径差的增加而急剧增大;有安装偏转角和轮径差时,踏面等效锥度越大,车轮踏面磨耗率越小;运行速度对车轮磨耗的影响与初始安装偏转角和轮径差的大小有关.  相似文献   

17.
张勐 《西铁科技》2006,(1):27-28
机车轮缘偏磨等非正常磨耗不仅影响机车正常运用,还可能导致机车脱线等重大行车事故的发生。本文对此进行了原因分析,并提出了预防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8.
轮对自动检测机的研制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货车轮对测量手段落后、测量误差大、劳动强度高等问题,研制成功货车轮对自动检测机。该机可对采用滑动轴承轮对结构的B、C、D、E各标准轮对和采用滚动轴承轮对的RD2型轮对进行动、静态自动测量,为提高测量精度、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效,同时也为我国的轮对测量自动化和机车车辆生产提供了一项新的应用技术。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广深线时速200km的“蓝箭”号动车组动车与拖车车轮路面的缺陷形式;提供了轮对旋修和轮对更换数量统计数据;对造成拖车车轮踏面严重剥离、频繁旋修和更换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得出了拖车所用KDQ型车轮踏面严重剥离、频繁旋修和更换的原因是强度和硬度偏低、车轮轮辋偏薄以及轮径差限度控制过严的结论,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20.
跨座式单轨列车走行轮侧向力、侧偏角和侧倾角是影响走行轮偏磨的主要因素。文章对走行轮偏磨进行了优化,利用多参数多目标优化软件ISIGHT与动力学仿真软件SIMPACK联合仿真,得出一组单轨车辆最优的轮胎参数和悬挂参数,对减少轮胎偏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