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马文龙 《摩托车》2012,(4):52-55
本田金翼被誉为"两个轮子的汽车",以奢侈的水平对置六缸发动机和豪华轿车水准的配置,阐释豪华旅行的真谛。2011年,宝马发起了强有力的挑战,推出了并列六缸K1600GT和K1600GTL,意图取而代之,成为新一代超级豪华旅行摩托车。面对挑战,本田应作出如何响应?  相似文献   

2.
陈洁 《摩托车》2015,(1):96-99
在豪华旅行摩托车领域,本田"金翼"是位强大的"支配者",凭借领先的动力装置和奢侈的配置,一直压制企图挑战的竞争者。这点,从美国老牌摩托车杂志《摩托车世界》(Cycle World)的"年度十佳"中可窥一斑。自第一代"金翼"问世至今,每代"金翼"都入选过"十佳",总数已经达到20次!但是,"一家独大"迟早要结束。"勇士"终于出现了,这就是以并列六缸抗击本田水平对置六缸的宝马K 1600!自2011年震撼出击以来,K 1600 GT已经连续3年雄霸"最佳运动旅行摩托车",K 1600 GTL则连续4年戴上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在超级豪华旅行摩托车领域,矗立着两座难以逾越的高峰,分别是搭载了六缸发动机的本田金翼和BMWK 1600 GT。金翼引以为傲的是豪华的水平对置六缸发动机,再加上应有尽有的科技配置,为骑手们创造超出期待的舒适旅途,被誉为"两个轮子的轿车"。K 1600 GT则搭载了BMW并列六缸发动机,在创造豪华旅途的同时,还提供更多驾驶乐趣,更快、更强劲、更飒爽。2018年,本田按下了进化启动按键,2018年重大改版的金翼霸气登场。2021年,BMW终于做出回应了!  相似文献   

4.
陈洁 《摩托车》2013,(10):92-95
BMW旗下的K系列自从1983年问世以来,至今已经过了30个年头。但是,30年的历史没有让K系列蒙上任何岁月风霜,恰恰相反,K系列的最新成员K1600GT/GTL以其令人震惊的直列六缸和丰富的出行装备,一举跃上豪华旅行摩托车的巅峰。  相似文献   

5.
陈远峰 《摩托车》2010,(1):48-51
本田"金翼"采用水平对置六缸发动机作为动力装置,成为无可争议的豪华旅行摩托车之标杆。但是这种持续了很久的一枝独秀的霸主格局很快就会被打破了,因为宝马推出了搭载直列六缸发动机的Concept 6,很快就会成为K家族新的旗舰,届时将上演德国直列六缸和东瀛水平对置六缸对抗的精彩大片!  相似文献   

6.
《摩托车》2015,(8)
<正>如果有人说起六缸摩托车,你会想到什么?对于大多数骑手而言,脑海中马上就想到奢侈豪华的水平对置六缸本田金翼,或者技术更加先进的并列六缸宝马K1600GT。但是,六缸并不是他们的专利。事实上,六缸摩托车进入市场的时间,可以追溯至上个世纪70年代。最早的进入量产的六缸摩托车,是贝纳利1972年推出的750 Sei,以及随后推出的更大的900 Sei;日本当然不甘落伍,本田的CB家族推出了新旗舰并列六缸CBX,川崎的Z家族诞生了更加强悍的Z1300……  相似文献   

7.
莫琦 《摩托车》2023,(4):32-45
<正>当摩托车进化到性能时代,多缸摩托车成为无法避免的选择。当然,由于摩托车结构紧凑,汽缸并非是越多越好,如果当缸数过多,将直接影响摩托车的操控性能,大大增加复杂程度,同时让成本直线上升。因此,尽管大型豪华旅行摩托车金翼GL1800、宝马K1600GT分别武装了水平对置六缸发动机、并列六缸发动机,动力输出充沛,但是就操控性能来说,明显受到了相当大的限制。  相似文献   

8.
王景 《摩托车》2010,(6):99-101
<正>当车手们提到6缸发动机时,往往指的是本田,因为目前最出名的6缸机器就是本田搭载了水平对置6缸发动机的超豪华旅行摩托车"金翼"GL1800;历史上,本田也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期就推出过配置了直  相似文献   

9.
杨燕 《摩托车》2011,(4):50-53
摩托车旅行已经发展得高度成熟,标志之一就是车型分化越来越精细。有人喜欢豪华旅行,会选择本田"金翼"GL1800;有人强调个性旅行,相中凯旋的"火箭"Rocket Ⅲ Touring;有人热爱探险,宝马R1200GS ADV会落入他们法眼;如果你充满激情,那么运动旅行摩托车FJR1300AS就是陪你跑遍万水千山的骏马!长途旅行动力第一,负重长途跋涉对于力气小的摩托车来说完全力不从心。这方面你无需顾虑,FJR1300AS搭载了排量为1298mL的水冷并列四缸发动机,功率充裕、扭矩强劲,  相似文献   

10.
阿林 《摩托车》2009,(12):104-107
CB92是本田公司生产于1959~1964年间的小排量摩托车。纵观本田超过半个世纪的历史,在摩托车发展史上留下无数优秀车型:从代表日本摩托车强劲崛起的四缸机器CB750,到奢侈豪华的旅行摩托车“金翼”,再到超级跑车“火焰刀”,究竟CB92何德何能,只凭125mL的发动机就能够青史留名,成为本田的经典代表车型?  相似文献   

11.
潘瑞云 《摩托车》2012,(9):60-63
尽管驾驶本田"金翼"GL1800或宝马K1600GTL长途远足,显得气派而专业,但是旅行不是一种任务,不一定需要"全副武装"。旅行,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心情,一份闲情逸致,可以是淡淡的喜悦,也可以是若有若无的忧伤。因此,如果放弃"专业"的旅行摩托车.  相似文献   

12.
刘云汉 《摩托车》2010,(12):56-59
相对于本田、雅马哈等厂家,铃木没有出身纯粹的旅行摩托车。不过,他们以舒适的街车为基本平台,再匹配大型风屏、侧置行李箱和顶置行李箱、防抱死制动系统等出行装备,同样能很好地满足长途旅行的需求。这台以"匪王"的并列四缸为动力装置的GSX1250FAGT就是其中一例。  相似文献   

13.
潘瑞云 《摩托车》2012,(17):60-63
尽管驾驶本田"金翼"GL1800或宝马K1600GTL长途远足,显得气派而专业,但是旅行不是一种任务,不一定需要"全副武装"。旅行,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心情,一份闲情逸致,可以是淡淡的喜悦,也可以是若有若无的忧伤。因此,如果放弃"专业"的旅行摩托车,  相似文献   

14.
信息综览     
《摩托车》2018,(2)
正1.宝马K 1600 B国内正式发布宝马K 1600 B来源自2015年发布的概念车Concept 101,是一款Bagger风格的车型。它于2016年正式发布。时隔一年多,这款车终于在国内上市,国内的售价为35.99万起。K 1600 B依旧使用宝马K系列的并列六缸发动机,在动力参数上和K 1600 GT和K1600 GTL基本相同。电控系统方  相似文献   

15.
冯瑛 《摩托车》2011,(1):58-61
本田早就放出风声,要推出与众不同的探险摩托车,搭载的不是司空见惯的单缸、双缸,而是破天荒的V型四缸。2010年11月,本田终于在米兰国际摩展上揭开了谜底,这就是首台V型四缸探险摩托车Crossrunner。  相似文献   

16.
阙庚庚 《摩托车》2010,(11):46-49
记得2009年米兰国际摩展上,宝马展示的Concept6吗?这台体现了宝马的最新摩托车理念、炫耀着令人震撼的直列六缸发动机的概念摩托车,如今已经变成现实,这就是宝马K家族的最新掌门人、横空出世的K1600GT。作为量产型摩托车,K1600GT比Concept6理性多了,  相似文献   

17.
冯瑛 《摩托车》2011,(10):106-109
宝马摩托车主要以对置双缸的"拳击手"著称,近年来进入了并列双缸、并列四缸、并列六缸的领域。但是我们要告诉你,虽然目前3汽缸发动机在市面上比较罕见,主要有凯旋以及奥古斯塔的F3,但是历史上宝马的3汽缸发动机十分有名,这就是K75系列。简要来说,K75作为K家族的分支,家庭成员主要有K75、K75C、K75S、K75RT,类型涵盖了街车、旅行车和运动摩托车,阵容强大,影响面广,下面就让我们来欣赏一下吧。  相似文献   

18.
潘瑞云 《摩托车》2015,(4):48-51
对于摩托车的发展历史而言,1969年面世的本田CB750,是不可绕过的里程碑。凭借顶置凸轮轴并列四缸发动机的强大实力,CB750在欧美市场对凯旋、宝马、哈雷等老牌劲旅形成了强有力的挑战,掀起强大的东瀛摩托车风潮,为并列四缸奠定了成为主流的基础!经典不可遗忘。为了向经典的CB750表达敬意,2013年本田推出了全新的CB1100,迅即以古朴优雅造型和易于驾驶的特性,  相似文献   

19.
作为“日本四大家族”之一的本田,在摩托车的各个领域都有不俗表现,竞赛车方面,它始终在与川崎、雅马哈、钤木争当市场的霸主;体育旅行车方面,本田的VFR INTERCEPTER和ST1100首先向BMW的控制地位发出挑战;本田的SHADOWS系列,也占据了一小部分的巡航车市场,连哈利也不能独霸天下。如果说在某个市场,本田具有绝对优势  相似文献   

20.
《摩托车》2014,(7)
<正>1261mL的V型四缸,澎湃出雄浑滂沛的动力,逍遥穿过万水千山。跑车风格的倒立式前叉,强劲的6活塞卡钳,令人对它的运动潜能充满想象。200mm的健硕后胎,粗壮的10辐铝合金铸轮,给人沉稳厚实的安全感。又长又低的造型,优雅整洁的整流罩,迷您的风挡,辐射出别具一格的魅力……它就是本田CTX家族的最新骄傲,2014年全新上市的豪华旅行车CTX13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