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通过D-ARPA与XXXC自动雷达标绘仪的比较,在技术体制、特点、自动跟踪分系统等方面作了较为具体的分析,有助于加深对自动标绘装置的了解。  相似文献   

2.
利用自研AI检测算法对激光雷达点云的动态数据进行实时分析,结合散杂货码头操作系统(BTOS)实现散杂货码头散料装车自动化。散料装车自动化系统主要由激光雷达、PLC、料位计雷达、车牌识别相机和AI工作站等组成,能够通过准确识别车体平面、落料区域车前栏板、料位情况、装载设备状态等关键信息,自动识别不同车型,将数据传送到PLC后控制料口的开关,实现散料装车自动化。通过AI自动装车技术在散料装车自动化上的应用,能够提高码头散料装车的准确性和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3.
雷达信号环境模拟器系统软件,可以完成对雷达参量库,预选库,模拟状态库的数据库管理及主机与分机之间的数据通讯。模拟器操作者可以在主机上直接对系统进行调试;对所需的雷达直接操作;也可以按照预先设置的参数,由系统按照开关机时间自动发射,关闭雷达,并可以显示通讯过程中的故障及系统的状态,具有良好的人机对话能力。本软件利用动态数据交换DDE完美地将Foxpro语言和BorlandC++语言结合在一起,以控制  相似文献   

4.
一、概述目前,大多数船用导航雷达都工作在三厘米波段。当二部或几部同波段雷达工作时,一部雷达除了接收由本机发射而产生目标物反射的微波脉冲外,还可以接收到别的雷达发射的  相似文献   

5.
近日,中国有关单位展出了国产032型试验潜艇的模型,第一次公开了中国潜射巡航导弹垂直发射系统,表明中国潜射巡航导弹发射技术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中国潜射巡航导弹由最初的水面发射到水下运载器、再到现在的垂直发射,有力地提高了海军潜艇的攻击能力,并为未来发展大直径多弹垂直发射系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雷达通用数据链是在雷达平台上实现高速数据传输的链路。2005年美国在战术数据链基础上提出这一新概念,主要针对机载有源相控阵雷达。目前正在处于实验验证阶段,前期演示已经在F-22战机上取得成功。文章选取了三个不同年代的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系统来介绍了雷达通信的发展过程。首先分析了机械体制雷达如何实现数据通信,其次是支援飞机与巡航飞机之间如何利用机载雷达实现大容量数据传输,最后重点研究了基于机载相控阵雷达的通信一体化技术,给出了其详细的通信原理。  相似文献   

7.
黄大贤 《珠江水运》2014,(19):10-12
VTS的发展编年史,也是一部科学进步史、人类航运发展史。现行的VTS集岸基雷达、VHF、AIS、CCTV等多种先进应用技术于一身。Vessel Traffic Services,简称V T S,指船舶交通服务。在我国,一般称之为船舶交通管理系统。在最初的最初,确切地说,VTS不叫VTS,应该叫岸基雷达链工作站;VTS值班员也不叫VTS值班员,应该叫雷达链操作员。这一切必须追溯到很久以前,当人类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海洋探索,到如今海运成为支持全球贸易的主要运输手段,种种迹象表明,人类社会的每一项航海新技术的产生往往能促进航海事业的新一轮发  相似文献   

8.
避碰雷达的全称为:自动雷达标绘仪,它译自英文 Automatic Radar Plotting Aid,简称 ARPA,在我国习惯称之为“避碰雷达”。避碰雷达是六十年代末期开始出现的以电子计算机为基础的自动标绘雷达,它是电子计算机技术在航海上的推广和应用,给航海特别是船舶间避碰带来极大的方便,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国际海事组织规定:  相似文献   

9.
张闯  陈铎 《航海技术》2012,(4):39-41
针对雷达图像和电子海图显示与信息系统(ECDIS)图像不同传感器存在的配准问题,在分析雷达和电子海图图像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图像特征的自动图像配准算法,论述了其实现方法与过程,为提高雷达图像和电子海图图像配准提供了一种技术途径,并对图像的配准效果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5.25目标跟踪与捕获 5.25.1 总则 可从雷达传感器上搜寻雷达目标。在相关杂波控制的帮助下,信号可能被过滤或减弱。使用自动目标跟踪设备,可以手动或自动捕获并跟踪雷达目标。  相似文献   

11.
赵军红 《世界海运》2011,34(11):24-25,41
<正>一、引言电子海图显示与信息系统(ECDIS)被认为是继雷达、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和船载航行数据记录仪(VDR)之后又一项伟大的技术革命。从最初纸版海图的电子复制品到电子导航图(ENC)再到ECDIS,至今在航海界ECDIS已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  相似文献   

12.
刘寿恩 《珠江水运》2023,(20):70-72
装船机主要用于大型干散货码头装船作业,其运行稳定性及生产效率至关重要。传统的装船机主要操作方式为机上人工操作,随着自动化控制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装船机远程操作技术和针对大型船舶的自动化控制技术已经逐步推广应用,但针对小型船舶的装船机自动作业由于受船型复杂多样、装载工艺复杂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本文通过对作业工况、技术难点等方面进行分析,对适用于小型船舶的装船机自动作业控制系统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3.
网络环境下的档案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知识经济和现代化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网络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开始影响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档案工作如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如何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提升档案服务的质量和工作效率,实现档案工作的电子化、网络化和数字化,成为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一、档案网络环境简介计算机网络经历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由最初的主机——终端阶段发展到今天的局域网和互联网阶段。从当前企事业单位使用最为广泛的局域网来看,共经历了四个阶段: 1.共享服务器硬件阶段  相似文献   

14.
王勇 《船电技术》2014,(2):24-26
本文回顾了船舶自动舵的发展历程,分析了传统自动舵在应用上的不足之处。同时介绍了自抗扰控制器的原理,尝试利用自抗扰技术设计出更理想的船舶自动舵系统。  相似文献   

15.
攻击型的水下鱼雷武器,酷似一种无人驾驶的潜艇,它能在水下自行推进、自动控制航行深度和方向,自动跟踪和追捕目标,直至最后击沉目标的一种水下武器。该武器具有速度快、航行深度大、隐蔽性好、命中率高、杀伤威力大等特征。并能在空中、水上和水下发射。 鱼雷武器是从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发展起来的,距今已逾130年,共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864年起到1940年为无控制的直航鱼雷阶段;1943年到1970年为有控制的制导鱼雷阶段;进入到70年代末起为智能化鱼雷阶段。 现今,世界上拥有鱼雷研制、设计、生产能力的国  相似文献   

16.
多年来,航海雷达一直采用脉冲体制,利用磁控管产生大功率的微波脉冲去探测海面目标。直到2006年,KELVIN HUGHES公司将原本只用于军用雷达的固态技术引入了民用航海雷达,脉冲压缩技术、脉冲多普勒技术等先进的处理手段也出现在民用航海雷达中。新体制固态雷达与传统的磁控管雷达在工作原理、图像特点上有较大的不同,为帮助驾驶员更好的理解和使用新体制雷达,此文分析了固态雷达的工作原理,介绍了固态雷达图像的特点及应用。  相似文献   

17.
航海雷达在船舶避碰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其导航功能发挥有限。随着电子海图的发展,将海图信息叠加到雷达图像上的海图雷达(Chart Radar)应运而生,IEC也制定了相应的测试标准,这极大的促进了雷达导航功能的发展。此文主要探讨了海图雷达的功能和在航海中的应用,以及在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8.
大源渡枢纽的水情自动测报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大源渡枢纽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的设计、建设、安装、调试情况,该系统是应用遥测、通信和计算机技术、实现水文数据自动采集、传输、处理,由计算机进行不情预报和水库调度的现代化技术。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雷达部分和信号处理部分论述了电流流速仪的设计原理,这种电波流速义是采用雷达多普勒技术,向水面发射微波,运动的水面将一部分微波反射到雷达天线,分析反射波,便可测量出水的流速。  相似文献   

20.
针对现有雷达标绘评估不能完全做到无纸化、全自动化的问题,利用WPF开发框架及C#语言设计一种新型雷达标绘训练与自动评估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设备仿真子系统、试题子系统、评估子系统。设备仿真子系统提出雷达标绘作业元素化技术,可实现对雷达设备和雷达标绘作业的仿真;试题子系统制定评估试题,题型做到了对雷达标绘评估纲要全覆盖;评估子系统借助于标绘作业元素化技术提出了一种对雷达标绘过程评估的自动评估算法。测试表明,该系统完全满足雷达标绘的训练与自动评估需求,可实现雷达标绘评估的全自动化、无纸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