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采用乙酰化滤纸层析-荧光分光光度法对铁路内四种环境三百余样品进行 BaP 定性定量,并就四种环境样品分别进行全程序回收及平行测定精密度试验,实验结果证实本法简便、灵敏、易分离、少污染,适于不同环境批量样品 BaP 分析测定。人类环境中的多环芳烃(PAH)多达数十种,其中苯并〔a〕芘(BaP)是有代表性的强致癌物,BaP 对人体的严重危害,引起世界各国卫生及环境组织的高度重视,已将其列为环境污染致癌物检测工作中常规检测项目之一。检测 BaP 的方法,国内目前多选用乙酰化滤纸层析-荧光分光光度法。我们曾经用该法就路内四种不同环境样品先后检测BaP,实践证实该法具有操作简便、污染范围小,灵敏度高、成本低、易于普及等优点,现将实验及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作者模拟大气条件下进行了某些多环芳烃PAH硝化作用的研究,指出在玻璃纤维漏斗上的苯并(a)芘(Bap)于1ppmNO_2的空气中迅速硝化时(以微量硝酸作催化剂),主要产生6-硝基苯并(a)芘,其次1-或3-硝基苯并(a)芘等异构体。并指出在模拟大气条件下有关硝化作用的相对速率及Bap产物的分布是符合Dewar关于在溶液中硝化作用反应性的设想。Bap的硝化作用还能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当前国内外主要使用的分析方法为要点,概述环境大气中多环芳烃(PAH)的分析技术。一、分析方法的概要大气悬浮微粒中PAH的分析技术见表1。二、采样与提取 1.采样:用玻璃或石英纤维滤膜以大流量采样器捕集大气悬浮微粒试样。采样系统中若使用切割器分离去除粒径10μm以上的微粒,则捕集的为大气中飘尘试样。微粒在呼吸器官的浸入率因粒径大小而异,因而分级捕集不同粒径微粒对于评价PAH对健康的影响特别适用,此时宜用粒径分级采样。  相似文献   

4.
车间空气中粉尘分散度的测定,常规方法是用过氯乙烯测尘滤膜(下称测尘滤膜)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取混悬液在显微镜下测量粉尘颗粒的大小。此种方法操作繁琐。近年来,我国生产的混合纤维素酯微孔滤膜(下称微孔滤膜)做为现代精密分离技术已开始应用于微生物实验及工业有害物  相似文献   

5.
本文提出了采用超声波提取及液—液分配技术进行大气浮游粉尘中苯并[a]芘(BaP)预分离后的高速液相色谱(HPLC)分析法。本法简易、快速、灵敏精确,是监测环境大气中BaP的有效方法。分析步骤:用大流量采样器在玻璃纤维滤纸上  相似文献   

6.
采集环境大气中的多环芳烃类(PAH),大多使用大流量采样器(0.7~120m~3/h)。以往一般只是在采样器上加上预处理过的玻璃或石英纤维滤膜采样。处理滤膜的方法有:正丙醇洗、高温灼烧、浓硝酸洗后用去离子水冲,再进行灼烧等。以上预处理都是为了去除滤膜本身的干扰。近年来,人们已经注意到某些挥发性PAH在采样过程中从玻璃纤维滤膜上丢失的向题。Barton等报道在24小时30K采样时,低挥发性的苯并[ghi]北丢失  相似文献   

7.
用通风的方法来排除生产过程中所散发的粉尘,是防尘工作的主要措施之一。因此,研究粉尘和空气相对运动的规律,对于控制粉尘的飞散,含尘气体的输送,物料的回收,都有很重要的意义。一、粒子的性质在研究粒子在空气中运动规律之前,我们先将粒子的基本性质作一简单介绍: 1.粒径:粒子的大小尺寸称为粒径,当粉尘颗粒为理想球体时,其直径即粒径。实际的尘粒形状极其复杂,所以,一般是以适当的方法所测出的代表尺寸叫做粒径。通常用微米(μ)作单位表示。  相似文献   

8.
在一台 15 0 0kW的EMD 16 6 45E型调车机车柴油机上进行了实时机油消耗 (RTOC 111)测量 ,以评价各种商用动力组 (气缸盖、活塞、气缸套和活塞环 )在降低机油消耗和因而减少排气中的颗粒物质排放量方面的潜力。传统的容积式机油消耗测量技术不适用于测量单个动力组的机油消耗。通过使用超低硫含量 (15ppm)的柴油和以矿物质为基本成分的商用机油 ,RTOC 111技术将排气中的二氧化硫作为机油消耗的示踪物质。可利用机油中的硫含量和排气中的瞬时SO2 浓度以及空气与燃油流量对实时机油消耗率逐秒进行计算。在该项研究中 ,对 7种商用动力组的机油消耗率进行了排序 ,试验条件为北美货运机车典型的稳定运行状态。从最高到最低 ,机油消耗率约相差 4 0 %。选出了机油消耗率最低的商用动力组以用于下一步评估柴油机应用排气颗粒过滤器的可行性的发动机试验。  相似文献   

9.
污水土地处理系统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污水土地处理的作用原理土壤对污水的净化作用是一个复杂的综合过程,有物理过程中的过滤、吸附;化学反应与化学沉淀以及微生物代谢作用下的有机物分解等。 1.物理过滤土壤颗粒间的孔隙具有截留,过滤水中悬浮物的性能。影响土壤物理过滤净化的效果的因素有:土壤颗粒的大小,土壤孔隙的形状、大小和分布以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地铁站台空气颗粒物的污染状况,对北京某地铁站台空气颗粒物的数量浓度和质量浓度,以及粒径分布情况进行了1 d的实地监测,同时采集了站台内外的总悬浮颗粒物样品,研究了颗粒物元素组成特征。结果表明,监测粒径为0.0060~9.8900μm范围内,地铁站台空气中颗粒物总数量浓度与粒径为0.0060~0.0170μm的颗粒息息相关,总质量浓度主要取决于粒径为0.6120~6.6700μm的颗粒;早晚乘车高峰时段内站台空气中颗粒物的数量浓度和质量浓度都显著增大,晚高峰时段颗粒物质量浓度高于早高峰时段;监测期间,PM 2.39(粒径为0.0060~2.3900μm颗粒)和PM 9.89(粒径为0.0060~9.8900μm颗粒)平均质量浓度超过了环境空气中PM 2.5和PM 10的标准限值。站台空气颗粒物中Fe含量最高,Fe、Cu、Mn、Cr、Mo的含量显著高于站外。  相似文献   

11.
一、前言氮氧化物在测定中之难处理,在于它可以取种种氧化阶段的形式。在很多情况下,进入空气中的氮氧化物,最初绝大部分是以NO的形式出现的,遇空气中的氧逐渐生成N_2O_3、NO_2,再进行氧化就成N_2O_5,同水反应生成HNO_2、HNO_3,要正确地掌握它们是困难的。氮氧化物的测定方法,国内外有很多报告,近年来多采用沙氏曼法。单独测定NO_2时,将被测空气通入吸收容器把NO_2溶于显色试剂中。若需同时测定NO时,则需先将NO氧化后(NO按照原样不显色)再按测定NO_2的手续比色,计量。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国内外文献中对地铁隧道热沉积效应多有述及,但对其形成机理及热扰动传播的规律却鲜有深入的分析。热沉积效应是在多因素耦合作用下形成的,主要的传热推动力包括两方面:其一是外界空气与深层岩土之间的温度差;其二是以列车散热为主的隧道内热源。且热扰动在地层中的传播与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等多种因素有密切关系。为深入分析地铁隧道热沉积效应的形成机理及各因素对热扰动传播过程的影响,本文重点研究室外气温的周期性变化引起的热沉积效应及其传播规律。研究结论:(1)室外空气温度的周期性变化会引起隧道内壁面温度的周期性变化,且壁面温度波滞后于空气温度波一个相位角,振幅也会折减;(2)隧道壁面的温度波继续以波的形式向结构壁及土壤深处传播,波幅随着深度按指数函数规律衰减;(3)由于壁面温度波与空气温度波之间存在相位差,隧道外岩土既可能是热源(隧道壁向空气传热),也可能是热汇(空气向隧道壁传热),热沉积效应对隧道温度有较强的调蓄作用;(4)本研究成果可应用于地铁车站通风空调系统设计。  相似文献   

13.
改善客車彈性悬挂系統的方法之一,是在各种悬挂結构中用空气彈簧来代替金属彈簧。空气彈簧的固有动力特性,在工作过程中不是等溫的,在一个振动周期中,空气彈簧中的气体和周圍介质之間的热变換,或者完全不发生(絕热过程),或者数值不大(接近于絕热的多变过程)。具有彈性橡胶囊和金属加强零件的空气彈簧,是铁路車辆悬挂中采用最广泛的空气彈簧型式。这种空气彈簧不同于理論上的活塞式空气彈簧,它的特点是橫断面面积(称为有效面积)随振动过程中的高度变化而变化(图1中曲綫1)。因此,橡胶囊式空气彈簧的剛度变化与其結构参数間的关系,比活塞式空气彈簧更加复杂。  相似文献   

14.
刘为 《铁道机车车辆》2006,26(2):44-44,58
SS8型电力机车车体两侧过滤器是通过空气、阻碍灰尘进入车体内的关健部件.空气中的灰尘通过双层滤料的筛分、隔栅、惯性碰撞、拦截吸附、扩散和静电吸引等综合效应,会粘附在滤料上.当这种尘埃达到一定厚度时,空气通过过滤器网孔速度增高,反而抽走贴附在缝隙间的粉尘颗粒,降低过滤器净化效率,使车体内电子、电气元件浸灰,导致其爬电、绝缘降低、短路甚至烧损.  相似文献   

15.
随着工农业生产和油漆工业的发展,油漆的种类也越来越多,如醇酸磁漆、氨基磁漆、硝基磁漆等。不同种类的油漆,在使用时所用之稀料也不完全相同,如醇酸磁漆的稀料,一般是汽油和甲苯(或二甲苯),所组成的混合溶剂。如硝基磁漆的稀料:为丙酮、汽油、甲苯(或二甲苯)、醋酸酯(乙酯或丁酯)、及醇类等至使在使用油漆车间空气中的毒物有所不同。为了能检出车间空气中这几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旅客空调列车空气质量卫生状况。方法对某站始发的旅客空调列车随机抽样8个车底,在列车始发前与运行后1h对其车厢进行空气质量现场快速检测,检测项目为温度、相对湿度、风速、照度、噪声、CO、CO2、可吸入颗粒、空气细菌总数。结果列车始发前可吸入颗粒、空气细菌总数合格率均96.88%,其余检测项目合格率均为100.00%;列车运行后1h CO2、空气细菌总数合格率均为84.38%,可吸入颗粒合格率为96.88%,其余检测项目合格率均为100.00%。结论旅客上车列车运行后车厢内的CO2浓度、空气细菌总数增高,应加强新风量的补充并定期清洗空调送风口以提高车厢的空气质量。  相似文献   

17.
所谓“干燥式”即采用干燥剂或除湿剂的意思。当室内引入外气时,以前是采用制冷剂冷却盘管,使空气中的水分在盘管上结露进行除湿或减湿,这种方法必须进行再加热处理。而干燥式空调机却是利用干燥剂直接除去空气中的水分。因此,可减少所需要的显热量。即以前采用的方法,为了除湿,对空气中的显热和潜热要同时进行处理,而干燥式空调机,对空气的显热和潜热进行分别处理,具有节能等很多优点。 干燥剂有氯化锂及二氧化硅胶等,最近采用除湿性能优良的沸石作为干燥剂,其除湿机理是利用除湿剂表面微孔吸收水分,这种干燥式空调机也叫做干式吸收除湿空调机。 空调机由除湿回转器、显热交换回转器、再生用的温水加热器及盘管、再生侧蒸发式冷却器(或蒸发器)、处理侧温水盘管(采暖用)、处理侧及再生侧风扇、处理侧和室内换气侧过滤器等组成。该装置分为处理侧和再生侧,回转器横跨两侧并使之分开,两侧的空气对向流动,回转器被密封,使对向空气流不能向相反侧泄漏。 空气处理是将外界空气(室内回风或外气与回风之混合空气),通过除湿回转器进行去湿,但除湿时,向处理空气流放出吸收热。将通过除湿回转器后温度上升的干燥空气,利用显热交换回转器与从室内来的回风(通过蒸发式冷却器温度下降的空气)进行显热交换,进行常温送风。冷却也可采用冷水盘管(约12 ℃~13 ℃)。 作为再生空气流的室内回风(外气或外气与回风之混合空气)由蒸发器冷却后,为使除湿回转器重复使用,用内部的温水加热器向盘管供给温水加热再生空气流(风温93 ℃以下),进行除湿回转器的再生,使之具有连续使用的功能。 除湿运行中,在处理侧产生的吸收热时,利用显热交换回转器,以85%的效率回收,以便再生用。温水加热器一般是燃烧煤气,也可利用各种排热,由于潜热已处理完,所以室内的显热可以取高设定值,这就是节能有效的原因。 王书傲译自《冷冻》1999,№7,91 马兆玉校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大鼠吸入CdCl_2(0.1%/0.9%NaCl)气溶胶后多环芳烃(PAH)的代谢。分别于吸入CdCl_2后第1小肘,第1、2、4、7和10天处死动物,测其肺和肝匀浆中微粒体芳烃羟化酶(AHH)活性,葡萄糖-6-磷酸酯酶(G-6-Pase)和对AHH的诱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在电力机车正常运用的过程中,由于固体颗粒污染和空气湿度等因素的影响,使得车顶绝缘子的耐压等级降低,高电压在空气中沿绝缘子表面产生沿面滑闪或沿面闪络的现象普遍存在,给电力机车运用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文章从理论上分析沿面滑闪和沿面闪络的机理,并提出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20.
道砟颗粒形状和粒径级配对道砟道床沉降和变形有重要影响,因此采用离散元法研究道砟道床沉降问题时,需要建立反映道砟颗粒形状的模型,并合理评估颗粒模型的大小。本文利用计算几何凸包理论,建立了随机凸多面体,以模拟道砟颗粒的形状;提出了基于最小投影矩形包围面的粒径评估方法,对道砟颗粒模型的粒径大小进行了分析,并基于道砟颗粒模型的包围长方体,分析了道砟颗粒模型的针状和片状情况。分析结果表明:随机多面体道砟颗粒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道砟颗粒形状;采用最小投影矩形包围面的评价方法能够真实地反映多面体道砟颗粒模型的粒径,该评价方法比等效粒径评价方法更精确;利用道砟颗粒模型包围长方体的数值判别方法,能有效识别随机道砟颗粒模型的针片状情况,控制针状颗粒和片状颗粒的数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