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铁路运输   6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从理论上分析了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的优越性,结合青岛地区的气候及地铁空调负荷的特点,论证了青岛地铁采用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建立了二次泵变流量空调冷水系统输送能耗及输送能效比的计算模型.以成都地铁4号线某集中冷站为工程实例,针对不同的二次环路设置方案,分别计算分析其冷水系统的全年输送能耗值及其输送能效比.结果表明,按照地铁车站输送管道阻力大小分别设置二次环路相对于沿集中冷站向隧道两端各设置一个二次环路的方案,其冷水系统全年输送能耗的节省率为24.75%,输送能效比降低率为32.48%.  相似文献   
3.
当列车进入高速铁路隧道时,在列车车头前形成压缩波,压缩波在隧道出口处部分向外释放出一种脉冲压力波,这种脉冲压力波的大小取决于到达隧道出口的压缩波的波前形状。文章研究了道碴效应对压缩波传播过程中的减缓效果,建立了道碴轨道隧道内压缩波传播的基本方程,并与国外的现场实测结果进行比较,能较好的吻合,为工程实际应用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从冷水温度对盘管换热能力的影响入手,结合地铁空调系统负荷及运行特点,分析冷却塔供冷系统在地铁工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地铁隧道内列车活塞风的计算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流体连续性方程及伯努利方程为理论依据,针对地铁特点,推导得出隧道内列车活塞风的计算方法,并对影响活塞效应的因素做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6.
研究目的:国内外文献中对地铁隧道热沉积效应多有述及,但对其形成机理及热扰动传播的规律却鲜有深入的分析。热沉积效应是在多因素耦合作用下形成的,主要的传热推动力包括两方面:其一是外界空气与深层岩土之间的温度差;其二是以列车散热为主的隧道内热源。且热扰动在地层中的传播与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等多种因素有密切关系。为深入分析地铁隧道热沉积效应的形成机理及各因素对热扰动传播过程的影响,本文重点研究室外气温的周期性变化引起的热沉积效应及其传播规律。研究结论:(1)室外空气温度的周期性变化会引起隧道内壁面温度的周期性变化,且壁面温度波滞后于空气温度波一个相位角,振幅也会折减;(2)隧道壁面的温度波继续以波的形式向结构壁及土壤深处传播,波幅随着深度按指数函数规律衰减;(3)由于壁面温度波与空气温度波之间存在相位差,隧道外岩土既可能是热源(隧道壁向空气传热),也可能是热汇(空气向隧道壁传热),热沉积效应对隧道温度有较强的调蓄作用;(4)本研究成果可应用于地铁车站通风空调系统设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