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权威的中汽协会统计数据看,笔者看不出车市有什么“暖风吹”;车市苦涩,车市疲软。列今年1季度的车市,实在高兴不起来。  相似文献   

2.
礼文 《汽车情报》2005,(12):1-1
对于2005年一季度、尤其是3月份车市应该如何看,业内人士各抒己见。一种认为,开局不利、疲中有升、有喜有忧、大势向好,尤其是从3月下半月起有了回暖迹象,吹起了暖风;另一种则认为,看不出车市有什么暖风吹,车市苦涩,车市疲软。对2005年一季度的车市表现,实在是高兴不起来。不过笔者还是坚持原来观点,对“车市暖风吹”论投上赞成的一票。  相似文献   

3.
从权威的中汽协会统计数据看,笔者看不出车市有什么“暖风吹”;车市苦涩,车市疲软。2005年一季度的车市,实在是高兴不起来。  相似文献   

4.
更正启示     
《汽车实用技术》2005,(8):B048-B048
今年车市这种车型供给紧张的局面已经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尽管每年七八月都是车市惯例的销售淡季,但目前车市还是一片风平浪静,各大厂家和经销商都没有刺激车市的意思,车市供求紧张的局面还在继续,紧俏车型提不到现车取代降价成为车市的话题。汽车厂家的利润已经被降价压缩到了合理范围的最低,上游成本的增加导致厂家已经没有什么降价的余力,今年下半年相信也不会再有价格战的重现。  相似文献   

5.
今年7月份虽然车市趋冷,但是1—7月份的销量却达到208万辆,创历史新高。除了中高级车市有近50%的增长之外,中级车在基数很大情况下,增幅也超过了车市平均值。  相似文献   

6.
本期我们通过对北京和成都2个城市车市特点的介绍,使消费者更加了解近段时间车市的变化以及各地车市的特点,同时对于选择到什么地方买车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相似文献   

7.
2004年的中国车市,充满着太多的“猜想”,城头变幻大王旗,只在弹指一挥间。2004年之中国车市,有多少“猜想”最终会演变成为不争的事实。这里,猜想2004年中国车市的十出戏是:  相似文献   

8.
2004年,如果说我国车市有一道亮丽风景线的话,那就是“降价”。2005年第一天车市便猛刮“降价风”,丰田、马白达、东南、奇瑞等7个品牌、21款车型一起“高台跳水”,使2005年车市一开局就显得很不平静。然而临近春节,沉寂了大半年的车市似乎缓过神来,终于迎来了艳阳天。与此同时,“冰火两重天”是当前车市一个显著的特点,2005年元旦以来涨价消息不绝于耳。  相似文献   

9.
价格不太可能出现大幅“跳水”,二、三级市场是销量提速的突破点。 今年上半年车市的出色表现被不少人称为“小井喷”,有很多人担心下半年车市会疲软。然而,在中国良好的宏观经济形势下,下半年车市仍然会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今年的车市比往年艰难,从年初的南方雪灾,到四川地震,还有原材料价格涨价、油价攀升等,均对车市造成影响。而“后奥运效应”也逐渐呈现,许多消费者有了看“降”的心理预期,9、10月份是车市传统的“金九银十”旺季,那么,在奥运会结束之后的这个“金九银十”,其成色又有几何?  相似文献   

11.
王福民 《天津汽车》2010,(1):15-16,25
为分析中国车市当前发展趋势,给汽车产销单位和领导机关决策提供参考,文章采用“车市波动分析法”,从宏观经济与车市波动关系入手,进行数据处理,作出车市波动图和数据表。分析研究后得出以下结论:中国车市2009年底已进入“第6次扩张高峰期”,达到创纪录的新水平,但后继波动恐难避免。文章根据中国车市发展实际提出波形组成内容变化新建议。  相似文献   

12.
《时代汽车》2009,(5):58-58
上海车展为何能逆势取得车企青睐?中国国际车展连续六年官方战略合作伙伴搜狐汽车,对参展企业高管进行了访问与调查。车企高官们认为,两大原因是他们舍得巨资参展的原因,一是全球车市低迷之际,中国车市仍是最有潜力的热土;二是在中国车市取得成功,才能在全球竞争中占得先机。在欧美日车市部陷入衰退之际,汽车公司的“生存与发展”,与中国联系得更加紧密。  相似文献   

13.
眨眼2005年已接近尾声,2005年在经历了2004年车市的“寒冬”之后,有了平稳的回升。以车为中心辐射出来的效应正在普及到社会各个领域、惠及越来越多的普通人。然而,2005年与往年一样,车市机遇与挑战并存,留给人们的思考与忧虑依然很多。回眸2005年,车市有着十二大看点。  相似文献   

14.
平和的心态     
最近,汽车圈子里的人都在以各自的方式来抵御车市“严寒”。跌宕的2004年让各方人士在预测今年车市的时候叉多了几分慎重。部分专家对2005年的市场表示出谨慎的乐观。预测增长幅度可能在15%左右;当然也有人士大胆预测,今年下半年车市会有一次大规模报夏性反弹,但愿如此。总之众说纷纭,但谁也没有太大的把握。  相似文献   

15.
《车时代》2013,(2):20-23
2013年,中国车市会走向何她大家讨论的多,回答的少。从2012年的经验看,尽管车市中提再次遭遇了“微增长”,但企业不同、产品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尽相同,比如同样是B级车,有帕萨特月销量3万辆的记录,也有个别产品销量不足3000辆的无奈。因此,在预测2013年车市走势时,不放从各个细分车型市场开始,看看哪些车型、那些企业会逆势发展。  相似文献   

16.
去年年底,车市一片歌舞升平之际,曾有人撰文提出一个当时还显超前的观点——《明年(2004)汽车谁先出局》,文章预测今年车市即将生变,并且主机厂和代理商中将有大批落马者。文章论据并不耸人听闻,然不幸而言中,眼下车市正寒流劲涌:事实已经很明显,中国汽车制造商,不得不提前面对与寡头力量悬殊的竞争,一个愈加残酷的局面已经出现——  相似文献   

17.
11月份车市强势增长了24%,汽车市场是否就此全面复苏?价格大战是否来到?12月车市,依然存在多个悬念。 11、12月份是车市销售最好的时机,从11月份车市的增长势头看,12月车市将会依然飘红。这是企业和销售商的最后冲刺阶段,加上11月份的库存调整到了下半年的最低点,12月份销售有望再创新的纪录。  相似文献   

18.
吴勇 《汽车情报》2004,(17):18-20
如果说2003年我国车市的主旋律是降价的话,2004年,降价依然是我国车市的主旋律。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2004年初以来国内已有20多个品牌的80多种车型有不同程度的降价,一场波澜壮阔的降价狂潮正在席卷全国车市。降价的受益者是汽车消费者,降价告诉人们中国汽车市场日趋成熟,中国汽车市场正在驶入了买方市场,是社会进步的表现,降价也警示汽车厂家的生存。  相似文献   

19.
陈然 《汽车导购》2006,(10):21-23
度过了平淡的8月之后,车市迎来了9月。在这夏秋交替之际,天气逐渐变冷而与此正相反,车市却开始慢热起来——蛰居在家避暑的消费者出动了。俗话说金九银十,秋季的到来一扫车市里连续几个月的阴霾,为平静的车市注入了血液与活力。总之,8月和9月的车市是一个回暖期,在这期间,经销商和消费者又开始活跃起来,并将热闹留给了10月。  相似文献   

20.
刚刚过去的5月车市,汽车市场销售势头虽然较4月份有所回落,但总的销售情况不错,由于车价的稳中趋升,消费者持币待购现象已有缓解。消费行为逐渐趋于理性,不再盲目跟风,而是根据实际需要选购,基本确立了车市回暖的势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