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汽油机歧管式催化转化器的设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汽油机歧管式催化转化器的设计要素和设计步骤,分析了催化转化器载体、衬垫的选择要素,提出了排气歧管、进气端盖以及氧传感器布置位置等的设计要点.利用CFD软件对所设计的歧管式催化转化器进行了流动仿真计算,其结果可以用于指导催化转化器的结构优化.  相似文献   

2.
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软件STAR—CCM+,建立了某4缸汽油发动机的歧管式催化转换器的三维数值计算模型。运用多孔介质模型模拟催化转化器载体的内部流动,对催化转化器的稳态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对发动机不同气缸工作时气体流动分布、流动不均匀性和排气背压进行数值计算。从CAE的角度分析了催化转化器进口端面破损及进出气端颜色不均的原因,为歧管式催化转化器结构设计和性能改进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1氧传感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在使用三效催化转化器降低排放污染的轿车发动机上,都在排气歧管或者排气管上安装了氧传感器.氧传感器能检测排气中的氧含量,并将检测结果及时反馈给ECU,以便对燃料系统进行调控.目前应用的氧传感器有氧化锆(ZrO2)式和二氧化钛(TiO2)式两种,其中应用最多的是氧化锆(ZrO2)式氧传感器.  相似文献   

4.
为了降低发动机排气系统噪声,首先利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汽车发动机排气系统模型的内部流场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其次通过计算得到计算域内流场分布,观察打开不同排气歧管入口时消音器及尾管的内部流线图、催化转化器内部气体流动均匀性来研究分析发动机排气歧管噪声的产生原因。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找出原结构中不合理的部位,并提出2种对发动机排气系统的优化改进方案,以达到减小排气阻力和排气噪声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通过所建立的一维发动机进排气系统CFD模型和三维排气歧管CFD模型,得到了各工况下排气歧管压力损失等数据和排气歧管瞬态流场分布等数据.采用一维、三维耦合方法对某型号歧管式催化转化器进行了结构优化,并通过评价试验分别对原模型及优化后模型进行了性能检测.结果表明,优化后模型的背压降低,压力波动范围变小,压力损失也比较小,改善了内部流场情况,提高了发动机性能.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冷启动THC排放超标问题,对歧管式催化器内部温度场监测发现是由于催化器内气流分布不均匀导致催化转化效率低,运用CFD分析对气流分布进行仿真,计算得到气流分布均匀性系数,接着对歧管式催化转化器方案进行优化改进并进行CFD分析,气流分布均匀性明显改进,最后制作样件进行气流分布和排放测试验证,气流分布与CFD分析结果相吻合,催化转化效率明显提升,THC排放得到明显改进。  相似文献   

7.
<正>(接上期)(2)催化转化器和传感器耐高温的双芯催化转化器靠近发动机直接紧固在双层钢板焊接中空排气歧管上,并装有线性调节氧传感器和诊断/控制用氧传感器,是废气后处理系统中的核心部件,其剖视图示于图27。排列在流动方向上的第1个陶瓷载体是长度为50mm的600目(每平方吋蜂窝孔数)蜂窝陶瓷芯子;第2个芯子同样也是600目而长度为70mm,整个催化转化器的体积为2.64L。  相似文献   

8.
配件名称螺母蝶母排气消声器总成蝶栓排气跨接管双头螺栓螺枪催化转化器隔热罩铆钉排气歧管双央蝶栓螺栓排‘e歧管隔热罩(左)排气跨接管上隔热罩排气跨接管总成排气歧管(左)排气歧管(有)隔热罩一前节消声器催化转化器密封颦氧传感器排气消声器吊钩螺母螺阻后拖钩总成排气歧管衬垫排气歧管上隔热覃(右)排气歧瞥密封总成弹簧一排气歧管排。i歧管蝶母催化转化器隔热罩!效似化刺总成(带排气歧管)三效催化剂总成(带排气歧管)排。i歧管上隔热罩(右)轮毅盖总成年轮平衡块车轮平衡块年轮平衡块车轮螺帽乍轮半衡块车轮平衡块乍轮平衔块车轮平衡块乍轮…  相似文献   

9.
在一搭载1.4L自然吸气汽油发动机且满足国Ⅴ排放法规的汽车上,开展了基于后氧传感器信号的三效催化转化器诊断方法应用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随着三效催化转化器储氧能力的下降,后氧传感器信号的振动频率及幅值增大;三效催化转化器储氧能力损失平均值及标准偏差随着高通滤波截止频率的减小而增大,最优截止频率为0.2;通过合理优化各诊断参数,该诊断方法能有效地监测出三效催化转化器的失效。  相似文献   

10.
国内车用催化转化器模拟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述了近年来国内催化转化器数值模拟的研究进展,列举了催化转化器常见的几种性能评价指标,包括催化转化器内的流场速度分布、压力损失、温度场和起燃特性等;分析了各自的影响因素,如催化转化器结构、载体结构和发动机排量等;阐明了催化转化器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通过数值模拟和试验验证,分析了歧管式催化器内部气流的速度场、压力场和气流分布状态,并与常规的底盘下催化器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随入口流量的增大,歧管式催化器内部气流流速增大、压力损失增大、径向分布均匀性降低;气流的径向分布不同于常规催化器集中于轴线的轴对称形式,而是在载体前端面呈比较分散的状态,其中管板复合型歧管式催化...  相似文献   

12.
陈园明  陈怀望 《天津汽车》2012,(5):38-40,56
为了分析某发动机排气歧管的设计是否合理,文章对该排气歧管的内流场进行了CFD分析。通过CFD计算,得到催化器裁体前端的速度均匀性系数、氧传感器周围的最大流速和最大流速差异性系数。根据评价标准,当前设计状态不能满足要求。最后对排气歧管的汇总管进行了优化设计,并对优化设计再次进行了CFD分析,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模型满足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13.
脉冲转换排气系统三维非定常流动计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大功率8缸柴油机采用的脉冲转换排气系统进行了三维非定常流动计算,针对发动机实际排气管形状,计算物理模型采用多面体网格单元,排气管进口边界条件采用简化的用于一维性能计算的质量流量条件,湍流模型采用标准kε-模型。结合对排气管开启、关闭时刻点以及排气最大流量点的分析,探讨了脉冲转换排气系统的流动机理。  相似文献   

14.
对氧传感器正常工作和信号缺失对电控发动机排放以及三元催化转换器转化效率等指标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怠速工况下,空燃比控制系统不以氧传感器信号作为反馈和进行修正的依据,氧传感器通断前后,排放量变化不大,转化效率较高且前后变化不大。中速中等负荷时,氧传感器是否正常工作对CO、HC的排放和三元催化器的转化效率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5.
电控系统氧传感器自诊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电控发动机加装的三效催化转化器要达到最佳的排气净化性能,需要利用氧传感器提供的反馈信号,将混合气的空燃比保持在理论空燃比附近。阐述了氧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其故障自诊断,指出了满足OBDⅡ法规将是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为了利用Pt/Rh/CeO2/γAl2O3三效催化转化器的动态特性降低排放,开发了面向控制的三效催化转化器模型,将求解的Ce表面相对O2覆盖率(ROC)作为推理传感器,为控制器提供反馈信号准备.结果表明,面向控制的三效催化转化器模型精度满足要求,模型求解的氧存储能力(OSC)可用于OBD在线诊断三效催化转化器是否老化,...  相似文献   

17.
欧Ⅳ标准催化转换器的结构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催化转换器安装在发动机排气歧管出口位置,可以使催化剂快速起燃,充分发挥某些配方的催化剂效能,这被执行欧III和欧IV排放标准的车辆广泛应用。从催化转换器布置的角度,介绍这种催化转换器的结构设计,比较了布置方案,并对催化转换器中的零件如进气端管、壳体总成、出气端锥以及封装方案的设计要点作了描述。论述了该型催化转换器的气体流动特性、温度分布和塑性应变分布。  相似文献   

18.
进气歧管的进气流通性能对整机动力性和经济性有重要影响。通过CAD/CFD方法,计算了原进气歧管模型在进出口定压差下各支管的流动状况,通过分析流场中湍动能的分布,对型芯结构进行了优化,使得进气歧管稳态流通性能得到提升。基于优化后的CAD模型制作了快速成型样件,经过发动机台架性能试验验证,与原歧管相比,发动机充气效率与扭矩性能在中高速段有了明显提升,很好地印证了CFD分析与优化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在电控发动机车载自诊断系统中,如何利用氧传感器的信号对三元催化转换装置、燃油喷射系统和点火系统进行故障自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