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3 毫秒
1.
为研究沿江高速铁路上海至合肥段应采用的速度目标值,采用综合分析法、比较法,在分析项目客流特征及功能定位的基础上,从相关规划对时间目标值的要求、客流对时间目标值的要求、区域经济发展对时间目标值的要求等方面,研究并确定沿江高铁上海至合肥段的时间目标值宜为2 h内,上海至南京段的时间目标值宜为1.5 h内;进而从对工程投资的影响、时间目标值的适应性、路网协调性以及经济效益分析4个部分对250,250 km/h预留350,300 km/h(有砟)、300 km/h(无砟)、350 km/h五个速度目标值方案进行综合比选,最终推荐采用350 km/h的速度目标值方案。研究结论有力地支撑了本项目选择合理的速度目标值方案,同时为整个高标准沿江通道速度目标值的选择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新建包海通道西安至安康高速铁路速度目标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中西部高速铁路的建设发展,在地形复杂地区选择经济合理的速度目标值方案,对于工程投资、运输质量、路网意义等方面尤为重要。新建西安至安康高速铁路行经秦巴山区,为合理确定速度目标值方案,结合西安至安康高速铁路为西渝高铁组成部分的特点,首先对西渝高铁速度目标值进行统筹研究,在分析客流特征、时间目标值的基础上,采用综合分析法、比较法对不同方案进行论证分析,推荐符合功能定位、与路网协调统一、经济性最优的350 km/h方案;进而对西安至安康高速铁路速度目标值进行细化研究,推荐与西渝高铁一致的350 km/h方案。研究结论满足西安至安康高速铁路的运输需求,与区域路网相协调,工程规模及投资水平适中,综合效益最优;同时对西渝高铁安康至重庆段标准选择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城际铁路速度目标值是确定项目工程规模、车辆选型、设备配置以及工程投资的基础.在分析深圳—惠州城际铁路客流特征的基础上,结合相关上位规划、市场运输现状等确定了该线应采用的时间目标值;进而从定量比较和定性分析两方面对160km/h、200km/h、250km/h三个速度目标值方案进行综合比选;并引入投资节时比指标对三个速度目标值方案进行分析;最终推荐投资较为经济合理、达速比及运营效果较优、运行能耗和运营成本适中、路网协调匹配性良好、市场竞争力较好的200km/h速度目标值方案.  相似文献   

4.
杭州至衢州铁路(以下简称杭衢铁路)是浙江省"十三五"规划重点项目,其中建德至衢州段(以下简称建衢段)同时也是《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主要线路。论文结合客流特点,根据区域铁路发展规划及与其它交通运输方式的竞争性分析,提出合理的时间目标值;在满足时间目标值、与路网相关线路主要技术标准相协调、符合本线功能定位的基础上,提出250 km/h、300 km/h、350 km/h的速度目标值方案;通过对各速度目标值方案在建设标准、技术经济指标、运行时分等方面综合分析比较,确定推荐路网协调性、时间效益较好的350 km/h速度目标值方案。  相似文献   

5.
速度目标值是高速铁路核心技术指标,从包银铁路项目的功能定位、客流特点、与相邻路网的协调匹配性、工程条件和投资等方面,采取技术经济比选等方法研究该项目的速度目标值方案。研究结果:(1)包银铁路采用250 km/h速度目标值方案符合项目的功能定位;(2)适应项目的客流特点;(3)与京兰通道其他段落标准相协调匹配;(4)技术可行经济合理;(5)推荐采用250 km/h速度目标值方案。  相似文献   

6.
包西高速铁路铜川至延安段不仅要满足快速、直达的高速路网功能,还要体现高服务频率的城际功能,速度目标值的选择是项目建设难点之一。从时间目标值、工程投资、路网协调性、客流吸引力、经济效益、建设时序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统筹考虑高铁通道对速度目标值的需求和局部段落满足城际铁路功能时对速度目标值的需求,最终得出本线应采用250 km/h、预留350 km/h的速度目标值方案。  相似文献   

7.
银川至西安铁路客运专线主要承担宁夏、蒙西及沿线地区与陕西及中东部地区间的快捷客运任务,两端兼顾城际客流的出行需求,速度目标值的选择尤为重要。为确定合理的速度目标值,综合考虑本项目的功能定位、时间目标值、沿线客流水平、投资效益,结合相邻路网协调性、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性等多方面因素,采用250 km/h预留350 km/h速度目标值方案,可较好地适应近、远期客运需求,与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协调较好,与区域路网相协调,工程规模及投资水平适中,综合效益较优。  相似文献   

8.
根据赣州至深圳高速铁路功能定位、客流构成以及相邻线情况,分析客流对时间目标值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3组可能的速度目标值,并结合工程投资、时间目标值、工程效益等对不同速度目标值进行方案比选。研究结果表明:南昌-深圳时间目标值宜为4 h,赣深两地时间目标值宜为2 h;350 km/h方案较300 km/h和250 km/h有砟方案对隧道工程、桥梁工程的影响较小,但对轨道工程、站后工程影响较大;350 km/h方案与本线功能定位及相邻客运专线的速度、时间目标值等方面适应性良好,综合效益最好。因此,选取350 km/h速度目标值方案作为本线的推荐方案。  相似文献   

9.
京沈客运专线速度目标值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客运专线速度目标值的选择是客运专线设计的主要技术指标之一,需要着重进行分析研究论证.通过对既有铁路现状及国内外高速铁路、城际铁路速度目标值的分析,考虑路网建设及本线功能定位,结合项目的建设成本与经济效益等方面合理确定速度目标值.参考国内外客运专线速度目标值,结合路网规划,从路网适应性分析,本线速度目标值选择300 km/h及以上是合理的;根据区域客流特点对速度目标值的影响分析,本线定位为进出关快速铁路通道,速度目标值选择300 km/h及其以上是合适的;通过对建设成本和经济效益综合分析,350 km/h方案综合效益最优.因此,综合比选后,推荐速度目标值为350 km/h.  相似文献   

10.
新建高速铁路兰州至张掖三四线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沿线经济发展及城镇化水平高于同等区域,但略低于中西部地区,选择经济合理的速度目标值方案,对客流吸引、工程投资、运输质量、经济效益影响较大。结合路网构成及相邻高速铁路主要技术标准,对新建中川机场至张掖西段速度目标值进行研究,采用比较法、综合分析法等对200,250,300,350 km/h不同方案进行定性和定量论证分析,推荐采用与区域路网协调匹配、综合经济效益合理、投资节时比最优的250 km/h方案。  相似文献   

11.
针对高速铁路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支承层伤损,以影响运输效率最小化、作业效率最大化为原则,提出钢轨切割、轨道板移出、砂浆清理、钢垫梁临时支撑、伤损支承层修复、轨道板复位和砂浆层灌注的作业方案。并以关键工装钢垫梁为研究对象,进行承载能力静载试验和有限元数值分析,论证该技术方案的可行性。在钢垫梁临时支撑阶段,采用视频监控及动力学监测技术手段,实时监控线路状态,保障施工安全。应用实践表明:该技术能在天窗时间内完成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支承层伤损修复,有效改善线路高低不平顺,恢复无砟轨道结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城市快速轨道交通是连接主城区与近郊城区的快速公交通道,线路长度长、站间距大。不同于主城区的轨道交通线路,其敷设方式选择对工程规模、投资控制、运营管理尤为重要。以成都轨道交通10号线二期工程为例,研究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路的敷设方式。通过合理确定敷设原则、精细化的线位方案比选以及多专业协调设计,建议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路尽可能多采用经济性好、建设速度快的高架敷设方式。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成都轨道交通10号线各期工程的功能定位。一期工程为机场专线,线路向南、北延伸后为复合功能线,既是衔接中心城区与双流、新津片区的大运量级别市域快线,也是为机场客流服务的机场线。针对各期线路、客流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行车组织方案,以保证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高效性。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城市轨道交通高架线路噪声影响简化预测模型,该模型能够区分高架线路不同噪声源的影响方式,将受声点的总声级分解为轮轨直达声、桥梁结构噪声、混响声和地面辐射声的叠加。给出了每种噪声的预测计算公式。实际线路的预测值与测试值的比较结果表明,所建立的简化预测模型的计算精度可满足城市轨道交通高架线路噪声影响的预测研究要求。  相似文献   

15.
积极发展中小运量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符合目前及未来需要的“立体式”“空中一体化”的城市交通规划理念,因此车辆的多元化选择正当其时。现代有轨电车、单轨、中低速磁浮、胶轮地铁这4种系统制式具有运量适中、布设灵活、经济环保及建设周期短等的优势。根据线路的功能定位和特点,从适用性、经济性、安全可靠性和社会效益等4个方面,兼顾乘坐舒适、技术先进、环境保护及气候特点等因素,对车辆进行选型以满足输送旅客的目标和国产化率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城市轨道交通的智慧化程度与服务水平对智慧交通的衡量具有重大影响力。从经济背景、技术发展和民生需求等角度论述智慧地铁发展的必要性,多层次分析智慧地铁的特征,提出智慧地铁建设目标、系统架构与建设方法,并从智慧建设、智慧运营、智慧维保三个方面阐述智慧地铁在上海轨道交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ZHANG Qianfeng(Shanghai Maglev Transportation Development Co.,Ltd.,201204,Shanghai,China)  相似文献   

18.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线路终端安全防护距离较短的情况,提出通过车载ATO(列车自动运行)实时计算并调整列车进站时的制动率来控制列车高效进站的一种技术方案,并对该方案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案可以缩短线路终端的安全防护距离,降低建设成本;同时在线路安全防护距离一定的情况下,可提高列车的进站效率。  相似文献   

19.
ZHANG Qi(Shanghai No.1 Metro Operation Co., Ltd., 200003, Shanghai, China)  相似文献   

20.
对快速地铁车辆可能产生的空气动力效应进行了描述,并详细分析了与气动效应相关的车辆设计参数及其变化规律。分析表明,随着车速的提高、车辆断面积的增大,列车空气阻力、压力波幅值、气动噪声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大;列车头型长细比越大、车辆表面平顺程度越高,列车空气阻力越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