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长江镇扬河段河势变化对航道条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长江下游镇扬河段河势变化特点及其对航道条件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该河段航道治理的思路.镇扬河段河势变化主要体现在汊道分流比调整和局部深泓主流变化,对该河段航道条件产生了显著的不利影响.针对这些变化特点,提出了航道整治思路:结合水利部门河势控制工程,加强影响航道条件有的重要洲滩及岸线的控制,稳定滩槽格局、适当控制或调整汊道分流格局,维持目前相对有利的航道条件;对局部可能出浅的河段,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适当束窄浅区段河道,增大航槽内冲刷能力,提高航道尺度.  相似文献   

2.
朱远  罗小峰  龚政 《水运工程》2014,(8):107-112
根据长江口南港河段历史地形资料、1998年以来历年4次固定断面水深测量资料,分析瑞丰沙的形成、发育以及冲刷过程,重点分析近10余年来瑞丰沙变迁对南港河段河槽容积、过水断面面积及断面形态的影响。研究表明:1)近年来,瑞丰沙上段保持相对稳定的态势,下段逐渐消亡,这与人类工程及无序采砂密不可分;2)瑞丰沙的变迁,对南港河槽有重要影响,南港上游断面面积保持稳定,下游断面面积明显减小,河槽容积逐年增大,深槽淤浅,靠岸,都与瑞丰沙的变迁密不可分。3)应采取积极措施抑制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3.
长江口近期水沙运动及河床演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长江口历史研究成果和近期的水、沙及地形监测资料,系统对比分析和总结长江口水沙特性和河势变化规律,预测长江口河床演变趋势。结果表明: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建设以来长江口河势总体保持稳定,该工程和南北港分汊口工程的建设对稳定河势起到了重要作用;长江口水沙运动基本规律无明显变化;上游来水来沙条件的变化对长江口滩槽及口外地形变化的影响已有所表现,对北槽深水航道冲淤的影响暂不明显;长江口河势仍会基本按近期变化趋势发展,部分河段的不利变化趋势应当高度重视,必要时须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4.
基于CJK3D-WEM模型,建立长江口横沙港区数学模型,研究横沙港区形成后周边水域的水动力变化。结果表明:横沙港区方案实施后,各汊道断面分流比变化较小;南港河段、北槽中上段涨落急流速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北槽下段涨、落急流速略有减小,南港—北槽航道的落潮优势流略有变化,仍表现为明显的落潮优势;北港沿程落急流速变化较小,涨急流速北港口外段增加,其余区段减小。方案的实施对长江口拦门沙地区的总体河势格局不会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
刘猛  朱亮  张宏伟  李为华 《水运工程》2012,(11):107-111
基于试验数据和实测地形,初步分析了航槽开挖对长江口北槽水流及河势的影响.结果表明:1)12.5 m航槽开挖引起北槽主槽尤其航槽内流速显著增加;2)在计算北槽航槽开挖后槽内流速时,乐培九公式计算结果吻合较好;3)12.5 m航槽开挖对北槽河势变化产生显著影响,是引起2009年以后北槽河势显著变化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在分析评价长江口深水航道以及其它相关的航道整治工程治理效果时,应充分考虑航槽开挖所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嘶马弯道位于扬中河段上段,是河势控制重要导流岸壁段,深水贴岸,为著名的崩岸险工段。经多年整治,河势总体基本稳定,但局部河势仍存在不利变化态势。嘶马弯道深水逼岸,江岸持续冲刷。为保障防洪安全、河势稳定、航道通畅、岸线利用、水生态安全及用水安全,迫切需要防治江岸坍塌、消除防洪安全隐患、维护岸线稳定。本文针对目前嘶马弯道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长江崩岸治理工程泰州杨湾~高港段工程效果进行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7.
长江口南港长期以来是一条上下贯通、水深条件良好的入海通道。长系列水沙、地形实测资料表明,近期南 港河段发生了一系列的河势变化,突出表现在瑞丰沙下沙体的冲刷和中部串沟的发展。在近期河床演变特征、演变趋势分 析,以及南港12.5 m深水航道回淤特性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南港航道的整治策略,并提出初步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8.
根据1977-2006年间长江口澄通河段实测水下地形资料,从纵向变化、横向变化以及冲淤变化3个方面分析了澄通河段近期河势演变的特征并探讨了其对-12.5 m深槽变化的影响.分析表明:澄通河段内众多沙洲变化较为频繁,其中福姜沙、如皋沙群以及通州沙平面位置的摆动以及狼山沙沙体的不断向西移动对部分河段-12.5 m深槽的稳定和贯通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另外,受上游来沙量减少的影响,整个河段的河槽容积有增大的趋势,这需要在以后的河势演变分析中加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唐晓峰 《水运工程》2013,(4):187-191
新浏河沙护滩及南沙头通道潜堤工程是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受不利河势变化影响,其整治建筑物局部余排外侧冲刷持续发展,影响了结构的安全稳定.为确保治理效果而实施了本次防护工程.在总结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对现场水流条件分析及典型施工,在船机设备、软体排加工及施工工艺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优化改进,首次在长江口水深30m以上的深水区成功实施了砂袋抛填及软体排铺设,满足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0.
针对弯曲河道船闸口门区受三维螺旋流和口门区水流特性的共同影响下水流条件较差、难以满足船舶安全通行要求的问题,提出将工程措施前置上移,并由"点"形改为"线"形,以调整河势为手段削弱弯道螺旋流的不利影响,构建口门缓流区,再辅以局部工程措施,以进一步改善口门区的横向流速和回流流速,确保船舶安全过闸。  相似文献   

11.
针对码头结构设计规范中关于内八锚及地牛受力计算的规定不明确的问题,参考水下锚链计算推导过程,根据静力平衡分析,列出悬链平衡方程,求解得出内八锚锚链悬链线标准方程,并通过曲线积分得到悬链线长度的计算公式。考虑到内八锚锚链在岸坡上拖锚的特殊情况,引入岸坡出坡点处斜率k,采用静力分析方法,得出锚链最大拉力、地牛拉力的计算公式。结果表明,锚链悬空段最大拉力出现在岸坡出坡点处,锚链最大拉力出现在地牛处。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王文辉  王隆元 《中国水运》2006,6(12):242-243
为了进一步增强和做好学生党建工作,在学生园区内形成良好学习和生活的氛围,我们形成了一支以学生党员为主的骨下力量——学生党员服务队,不仅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而且在引导同学积极上进、加强学生园区文明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陈颖慧 《世界海运》2002,26(2):20-21
我国物流业的状况和所处的国际环境,决定了在我国可以不经过第三方物流直接发展第四方物流的发展模式,并形成以广州、北京、上海三大物流中心为三大辐射点的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14.
钻孔灌注桩是一种常用的地基加固方法,如何有效控制灌注桩成孔后的稳定性,对于保证灌注桩整体成桩质量至关重要。以沿海地区某项目为例,针对长螺旋钻孔灌注桩在富水砂性土层施工中遇到的成孔效率低、孔底涌土等问题,提出了采用钻孔成孔后同步进行孔底注水的施工方法,并进行试桩验证。结果表明:孔底注水能有效地解决成孔后孔底涌土的问题。使用长螺旋钻孔灌注桩孔底注水技术既能降低工程造价,又能保证施工质量、发挥长螺旋钻机施工效率高的特点,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5.
毕方全 《船海工程》2007,36(6):71-73
在收集斗笠子滩历年地形、水位、流速资料的基础上,对斗笠子滩险的河床演变状况进行分析,找出滩险成因及其演变规律,提出斗笠子滩险整治后的航道养护方案。  相似文献   

16.
文中阐述了封闭水域客渡船进行船底外部检查的迫切性和存在的难点,并提出了有效的实施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韩红 《船电技术》2014,(4):42-44
文章主要研究在普通机床数控化改造中如何选择步进电动机的问题.提出了电动机的性能参数,包括最大转速、最大转矩、转动惯量等.给出了参数的计算方法和校核方法.  相似文献   

18.
周航  吴桐 《中国海事》2008,(2):20-22
桥区水域,因其通航环境的特殊性、复杂性,被各海事机构作为安全管理的重点,尽管如此,仍然是事故易发或多发地。2007年“6·15”广东九江大桥事故产生的严重后果,给桥区安全管理敲响了警钟。文中结合实际工作针对长江干线桥区水域安全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安全对策和桥区安全管理重点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丁琦 《水运工程》2012,(12):38-45
利用二维数值模型,对徐圩港大环抱方案工程期间的流场和含沙量分布进行了模拟计算,研究了口门尺度和港内布置形式对口门附近水动力特征及泥沙淤积的影响.结果表明,港内水域面积与口门过水面积的比值决定了口门附近水动力条件的强弱,而水动力条件则与口门附近港池、航道的淤积强度存在一定的反比例关系.在环抱式港池的建设初期,应尽量减小港内无效水域的面积,适当放宽口门宽度,从而在改善口门水流条件的同时,降低港内的淤积强度.  相似文献   

20.
董曙光 《船海工程》2013,(3):188-190,194
结合安徽境内高等级航道航运特点,针对航域内主力船型开展标准船型主尺度系列研究。讨论船型主尺度系列制定的方法与原则,制定合裕线过闸运输船舶主尺度范围。研究成果已纳入京杭运河、淮河水系标准船型主尺度系列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