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正>来源:中国船舶新闻网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海洋强国和制造强国的决策部署,全面深化"十三五"时期船舶工业结构调整,加快转型升级,促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2017年1月12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  相似文献   

2.
正近日,国务院正式印发《关于积极有效利用外资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该《通知》提出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深化制造业开放,取消或放宽包括船舶在内的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业内专家表示,船舶行业外资准入限制的取消、放宽或将加速国内船舶企业引进外资,有助于推动中国船舶工业的国际化进程。同时,也将更好地推动国内船企转型升级发展,帮助企业快速融入国际价值链、生产链、创新链,进而推动船舶工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制造强国和  相似文献   

3.
<正>工信部装备工业司日前推出了《中国制造2025》规划系列解读,文章称,船舶工业是为水上交通、海洋资源开发及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的现代综合性和战略性产业,是国家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实施海洋强国战略的基础和重要支撑。为此,《中国制造2025》把海洋工程装  相似文献   

4.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中国造船质量标准》、《中国修船质量标准》的实施,将有力助推中国在2020年建成新型船舶工业标准体系,为步入世界造船强国和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先进国家行列奠定坚实基础。造船修船工业,不仅将成为全面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新亮点",还将成为我国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5.
<正>工信部装备工业司日前推出了《中国制造2025》规划系列解读文章。文章称,船舶工业是为水上交通、海洋资源开发及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的现代综合性和战略性产业,是国家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实施海洋强国战略的基础和重要支撑。为此,《中国制造2025》把海洋工程装备和高技术船舶作为十大重点发展领  相似文献   

6.
正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有效利用外资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深化制造业开放,取消或放宽包括船舶在内的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业内专家表示:船舶行业外资准入限制的取消、放宽或将加速国内船舶企业引进外资,有助于推动我国船舶工业的国际化进程;此举也将更好地推动国内船舶企业转型升级发展,帮助企业快速融入国际价值链、生产链、创新链,进而推动船舶工业高质量发展,为制造强国和造船强国建设作贡献。  相似文献   

7.
2021年工业和信息化标准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立足制造强国、网络强国、质量强国、数字中国的建设全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大力实施标准升级行动,加强全产业链标准工作的统筹推进,强化重点和基础公益类标准制定,加快老旧落后标准复审修订,大力发展先进团体标准,积极参与全球标准化活动,促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增强重点产业和关键环节自主可控能力.  相似文献   

8.
《中国船检》2007,(9):24-27
2007年8月30~31日,在全国船舶工业工作会议上,国防科工委副主任金壮龙明确提出:加快推进船舶工业战略转型,把发展的目标从主要追求做大向全面推进做强转变。此前,为全面贯彻落实《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船舶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国防科工委先后印发的《船舶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船舶配套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和《全面建立现代造船模式行动纲要(2006~2010年)》绘制出中国船舶强国蓝图。在未来的5到10年间,中国船舶工业将围绕下述目标,向造船强国冲刺。  相似文献   

9.
正船舶和海工装备制造业已成为广东海洋经济未来发展的重要引擎,是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产业,是广东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前沿。船舶工业高质量发展不仅需要高新技术做引领,而且需要有高质量产业集群为支撑。近年来,广东造船业以推动转型和创新为手段,紧跟国际化、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积极探索高质量发展,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0.
针对船舶类院校招生难的问题,通过分析船舶类专业设置与江苏省船舶工业发展现状,建议通过校企深度合作、开设与船舶智能制造相匹配的课程、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及师资队伍建设,从而保障江苏省船舶类专业教育与船舶工业之间协调发展,促进江苏省造船业的发展,加快我国由向造船强国迈进的步伐。  相似文献   

11.
乔桂银 《中国水运》2009,(11):53-55
金融危机对我国船舶产业发展造成较大影响,导致新船订单急剧减少、企业融资出现困难,船舶企业实现利润出现下降,随着新增定单减少,竞争将会加剧,为了化解金融危机给我国船舶工业发展带来的经营风险,我们必须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要加大研发投入,促船舶配套产业整体跃升,要逐步建立完善的船舶制造标准化体系,加快船舶产业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12.
我国船舶产业智能制造及其标准化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智能制造是“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对促进我国船舶产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智能制造的核心是建立互联互通的网络化工业生态,需要标准体系作为支撑。本文讨论智能制造相关技术和标准化趋势,认为现阶段船舶产业制造端宜在巩固夯实已有的数字化和自动化基础上,在互联互通和信息融合层面上进行重点突破。智能制造标准体系与现有的船舶工业标准体系在技术领域上有交集,但关注角度不同。在船舶产业智能制造标准化过程中,应对2个标准体系进行同步更新和维护,形成互补。  相似文献   

13.
智能制造是"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对促进我国船舶产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智能制造的核心是建立互联互通的网络化工业生态,需要标准体系作为支撑。本文讨论智能制造相关技术和标准化趋势,认为现阶段船舶产业制造端宜在巩固夯实已有的数字化和自动化基础上,在互联互通和信息融合层面上进行重点突破。智能制造标准体系与现有的船舶工业标准体系在技术领域上有交集,但关注角度不同。在船舶产业智能制造标准化过程中,应对2个标准体系进行同步更新和维护,形成互补。  相似文献   

14.
学习创新 实践创新 建设创新型船舶工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发改委日前正式批准深圳为全国首个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这标志着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序幕正式拉开。由此,对于进入新世纪以来高速发展、从而确立了世界造船大国地位,并正在迈向造船强国目标的中国船舶工业来讲,也必须以加快构建"结构优化、布局合理、资源共享、运行高效、充满生气"的船舶科技创新体系为突破口,全面建设创新型船舶工业。本文介绍了美国的创新轨迹和苏联的创新理论,提出了建设创新型船舶工业的几点建议,与业内人士商榷。  相似文献   

15.
正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第一年。经历了疫情考验,中国港口并没有停下高质量发展的脚步。新年、新格局、新发展,《中国港口》杂志邀您共同关注以下重点方向。紧抓"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实现港口高质量发展。港口作为构建现代流通体系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6.
一、国际海事格局的变化,船舶配套业迎来最佳发展时期 “十五”以来,我国船舶工业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产业规模和产业素质跃上了一个大台阶。但与先进造船国家相比,我国船舶工业在自主创新、造船能力、生产效率、配套水平等方面仍有差距,尤其是船舶配套业发展滞后。根据我国中长期发展目标,到2015年,我国本土化船用设备装船率将达到80%,建成船用设备国际营销服务网络,造船产量占世界份额达到35%左右,成为世界一流造船大国。要实现这个目标,当务之急是加快船舶配套业的发展,高度重视船用设备制造本土化,集中力量解决配套能力弱的问题,使造船业配套业的发展相协调,为船舶工业发展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17.
《船艇》2007,(10)
近年来,我国船舶工业快速增长,产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有步骤地加快造船能力建设,不仅是实现我国船舶工业战略目标的重要保证,也是推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8.
针对我国船舶产业整体技术水平和附加值较低,与世界其他造船强国相比还存在明显不足的严峻现实,认为船舶产业应当在国家大力发展高端制造业、重塑竞争优势的背景下,探索转型升级的有效路径,助力我国制造产业的转型,加快实现成为世界制造强国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19.
<正>《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第三部分"坚持创新发展,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第五小部分"构建产业新体系"对制造业发展提出新的要求,全文如下:(五)构建产业新体系。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实施《中国制造二〇二五》。引导制造业朝着分工细化、协作紧密方向发展,促进信息技术向市场、设计、生产等环节渗透,推动生产方式向柔性、智能、精细转变。实施工业强基工程,开展质量品牌提升行动,  相似文献   

20.
正一个全新的船舶工业标准体系《船舶工业标准体系(2012年版)》日前已由工信部与国家标准管理委员会联合正式发布,以适应我国船舶工业"十二五"转型升级,尽快实现由造船大国向造船强国转变对进一步加大标准化工作力度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