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货物运输空间交流即货物在起、讫点(OD)间的流量,既可以反映传统的运输统计中的货运发送量,也可以反映出货运到达量,同时还可以反映起点与讫点之间的交流关系,是空间运输联系的重要研究内容。长期以来,由于运输统计资料的不完备及OD调查费时耗力等原因形成该研究领域的瓶颈。运输是一种派生需求,空间运输联系是空间经济联系的一个表征,从空间经济联系入手,可以较全面地揭示空间运输联系的内在机理。《区域间投入产出表》较系统、全面地反映8大经济区域之间和部门之间的经济联系,利用该表深入到产业部门,由区域间产业空间交流揭示区域间货物运输的空间交流规律。  相似文献   

2.
空间运输联系反映了地理单元间的经济联系,是考察区域间相互作用的重要依据。首先,基于全国和省域层面运输联系数据,对中国区域尺度运输生成、增长、交流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国家尺度空间运输联系呈现明显的分区差异特征:东部沿海地区面向全国的中心地位突出,运输联系呈现明显的区域化态势;中部地区受沿海经济中心吸引影响,运输联系处于离散状态;西南地区表现出与经济封闭性相对应的边缘且相互孤立的运输特征;全国层面呈现明显的以沿海为中心、以中部地区为主要腹地的大尺度物流运输特征。在此基础上,利用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从外源导向的经济特征、距离约束、运输成本的变动三方面解析空间运输联系特征的形成机理。最后,从交通角度对川渝、中三角地区未来发展态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3.
作者运用熵值反映系统差异程度的特点,提出客流分布熵的概念,并用以分析地区客流空间分布的均衡性;利用集中度、运输联系强度以及空间断裂点方法,分析空间运输联系的分布特征.以苏南地区为例,对分析方法和模型运用进行实证.结果表明:苏南地区城际客运空间联系具有双中心的特点,中心城市指向性较明显,且空间客流分布具有不均衡性.  相似文献   

4.
根据实际搜索的数据资源和各种模型的分析比较,选取首位联系强度计算模型和运输交流强度模型进行区域空间运输联系强度的测算,为运输联系理论在河北省通道划分中的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空间运输联系反映地理单元间的经济联系,与城镇化进程和区域发展格局息息相关。随着经济发展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省内客运联系增长速度显著快于省际,省域客运联系呈现内聚化态势;从各区域变化幅度看,内聚化态势围绕三大核心城市群由内而外逐步加强,并呈现较大的南北差异。省际客运联系呈现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为核心的中心—外围结构,从发展态势看,沿海城市群的极化效应进一步凸显,中西部区域区内联系加强态势初步显现。研究显示:现状城镇空间不平衡特征仍较为突出,尤其南北分化问题凸显;未来城镇空间布局需突出沿海城镇空间的再平衡、促进中西部城镇空间的多中心集聚和加强南北区域协作。  相似文献   

6.
20世纪中叶以来,城市群的出现与发展成为世界范围内城市化一个重要趋势。目前我国进入了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以长三角等地区为代表的城市群在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交通运输作为区域经济联系的纽带,成为城市群空间有序发展和合理组织的关键。本文在对城市群与区域交通关系的理论分析基础上,首先运用引力模型解释了交通在加强城市经济联系中的作用;接着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测算了该地区交通改善前后主要城市与上海市之间经济联系强度的变化,并指出交通改善有利于增强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最后给出了结论,并建议构建区域性快速轨道交通以促进城市群和交通系统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河北省主要干线公路网络的分析,计算确定河北省公路客货流空间运输联系基本规律,为河北省公路客货流空间运输联系强度分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在高铁开通后虹吸效应的演变作用机理分析基础上,通过引力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运用"有无对比法"测算江西省11个地级市与邻省主要城市之间的空间相互作用及虹吸效应强度,再将可达性与其进行空间计量分析。研究表明:高铁压缩了城市时空距离,加强了江西与邻省主要城市尤其是上海、长沙和武汉的空间相互作用;高铁使得虹吸效应作用强度的空间分布发生明显变化;高铁开通使经济实力强大的城市产生正向虹吸效应从而促进经济增长,而经济发展水平较差的城市则会产生相反的经济效应。  相似文献   

9.
区域旅客运输空间联系特征提取能够为区域交通规划及客运组织提供基础数据.为高效提取区域旅客运输的空间联系特征,引入平均运距这一重要的运输特征指标,通过对质量因子进行重新标定,建立引力模型的改进方法,并运用高速公路客车流量数据与该特征进行匹配分析,最后以云南省为实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以昆明为核心,云南省旅客运输空间联系强度具有明显的圈层结构;道路客运联系的空间分异特征显著,呈现出与“中心-腹地”经济关系相吻合的空间格局;滇中城市群客运吸引力较大,滇西地区客运吸引力普遍较小;客车流量数据分析结果与旅客运输空间联系特征总体吻合.  相似文献   

10.
基于出租汽车运行GPS轨迹数据,构建了一类城市出行复杂网络;使用有向加权复杂网络测度分析方法,研究了出租汽车出行轨迹网络结构复杂性与空间分异特征;以西安市数据为例,进行了网络指标测算。分析结果表明:出租汽车出行轨迹网络的平均最短路径长度为2.070(边数),聚类系数为0.653,网络密度为0.554,说明了该网络是一类典型复杂网络,具有典型的小世界和集团化特征,且实际平均出行距离符合对数正态分布;网络的节点强度均值为411,最大K-核值为59,网络中强度小于600的节点占77.97%,强度小于300的节点占50.24%,呈现典型的大少小多的空间分布特点;该网络具有显著的空间分异特征,重要小区的出行辐射范围具有全局性特征,总体出行强度空间布局与城市公共交通干线走向一致,呈十字型分布;在整个网络范围内,强中心性交通小区呈现集聚性分布,重要交通枢纽(车站)与商圈等区域节点强度大于2 200;出租汽车上下客区域呈现空间非均衡特征,即在城市重要功能聚集区的上客水平高于下客水平。研究结果反映了出租汽车出行轨迹网络的拓扑结构与空间分异特征间的相互关系,揭示了城市居民活动的空间特征、活动规律及其与城市功能空间布局之间的相互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了量化城市间基于高速公路交通量的交通联系强度,提出将高速公路基础设施供给与实际产生的交通量协同考虑的计算方法.基于江苏省高速公路所有进出口的年平均日交通量OD数据,结合城市间高速公路里程及长途客车双向发车班次数据,分别计算江苏省13个地级行政区之间基于高速公路的交通联系强度,并基于此分析江苏省各城市的首位联系城市及次位联系城市.结果表明,苏州市与江苏省其他城市的交通联系最强,且苏州与无锡、常州共同构成的苏锡常都市圈也对区域交通产生较大影响;南京、南通等与其他城市交通联系强度较大的城市,因其经济发展水平、地理位置等优势,形成了区域交通中心,对周边城市交通的辐射带动作用大.  相似文献   

12.
高速铁路已成为城际商务出行的重要交通方式之一。选取长吉高铁出行群体为研究对象开展问卷调查,获取受访者基本信息和出行信息,探索城际商务客流出行特征。首先分析商务和非商务出行群体在社会经济属性、交通行为特征方面的差异。以非商务出行群体为参照,比较分析商务出行群体在区域层面和城市层面的空间分布特征。在区域层面,由于城市功能地位的差异,长春、吉林商务出行目的地在空间分布上呈现明显的不对称性;在城市内部,商务出行具有更为明显的出行目的地,而非商务出行相对离散。最后指出,相关规划应强调以高效的综合交通体系满足城市核心区之间的商务联系,同时在运输组织上进一步降低商务出行时耗。  相似文献   

13.
<正>上海综合交通发展背景是在经济社会总量持续增长下,人口总量持续增长,城市近郊成为主要人口导入地区;建设用地拓展加快,城市空间扩大;人员出行强度随经济活动增多而不断提高,对外交通增长显著;人员出行空间分布向近郊区拓展,交通地带之间联系日趋紧密;  相似文献   

14.
新建的渝黔铁路是一条以客为主、客货兼顾、具有城际功能的快速通道。建成后渝黔间旅行时间将缩短到不到两小时,大大改善了渝黔铁路交通条件,有力地推动了渝黔旅游经济的发展。文章以渝黔铁路沿线区域为研究对象,运用引力模型对沿线区域的旅游经济联系强度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渝黔铁路建成后,两地之间的旅游经济联系强度将由100.61增至2162.62,沿线区域的旅游经济联系强度大夫加强。  相似文献   

15.
铁路大宗货物运输在保障战略物资流通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分析铁路大宗货物运输网络结构及其流动空间格局能够为产业规划与物流组织提供理论依据.利用铁路大宗货物到达和发送的数据,基于复杂网络理论构建了云南省铁路大宗货物运输网络模型,提取铁路大宗货物运输网络结构特征,并运用空间分析方法获取铁路大宗货物运输联系强度和流动格局.研究结果表明:① 云南省铁路大宗货物运输网络密度为0.05,平均聚类系数为0.308,铁路大宗货运网络具有显著的小世界网络特性;铁路大宗货运节点服从幂率分布,呈现明显的集群效应,具有无标度网络特征.昆明、曲靖、楚雄的整体中心性水平较高,节点间货物交流较为密切,对大宗货物流通具有绝对主导权.② 云南铁路大宗货物的整体货运规模空间分异显著,各节点货物运输水平两极分化严重,形成主要以昆明、曲靖的货运网络核心,大宗货运具有较高的集聚性.③ 云南铁路大宗货运网络呈现"中心-腹地"的空间运输联系格局,货运联系地理邻近效应显著,比较依存于与核心节点的连接,对省际货运网络结构具有一定的影响.④ 云南铁路大宗货运网络呈明显的轴辐式特征,不同节点大宗货物流通规模及运输通达性存在较大的差异,货物流向也表现出节点的吸引力和辐射力呈现非均质性.  相似文献   

16.
基于物理场和运输通道场理论,综合经济、政策、运输成本等因素,分析区域内各节点的客运空间联系以及整个区域的客运空间效应。构建客运空间联系模型和客运空间效应模型,并进行案例分析。研究表明,利用客运空间联系模型能够分析各节点客运空间联系的规模与影响,识别具有客运中转潜力的地区;客运空间效应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区域客运集聚与扩散效应,分析得到具有客流集聚潜力的地区。通过两个模型的叠加对比分析,可得出区域最具发展潜力地区,为区域规划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已有研究在应用“四阶段法”进行公共交通需求预测时,缺少对居民公交出行分布规律及变化特征的分析.文中通过从潍坊、常州、上虞、蚌埠和湖州五个典型城市居民出行调查数据库中提取出公交OD出行的有效数据,运用图形处理及模型标定等方法进行深入的数据挖掘,研究了居民出行时间消耗特征、出行时间分布特征和出行空间分布特征。指出:0公交出行的可容忍时间与建成区面积及公交分担率密切相关:②由于城市发展状态、经济发展水平及人们出行规律的不同,都会造成出行时间分布的差异;③分析同一城市不同时期居民出行空间分布时,应具体分析各区之间的出行联系强度。居民公交出行时空分布特征的研究,可以为城市公共交通需求预测及公交线网规划提供定量的参考依据及理论支持,该项研究的结论和分析方法可供其他城市借鉴和使用。  相似文献   

18.
以成渝城市群为研究对象,从效率和公平角度出发,探讨了高铁开通对成渝城市群的影响.首先以平均旅行时间、加权平均时间为投入指标,以日可达性、经济潜力为产出指标,从不同侧面分析成渝城市群的可达性水平;再者利用DEA模型构建综合可达性指标,分析高铁开通对成渝城市群可达性效率的影响;最后在综合可达性指标的基础上,测算了变异系数、斯皮尔曼系数,以反映高铁开通对成渝城市群的空间公平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铁开通后成渝城市群可达性水平大幅上升,重庆市境内城市的经济吸引能力明显提升,四川省境内城市拥有了更多发展机会及更大经济效益;重庆市境内城市的可达性效率明显优于四川省境内城市,成渝城市群可达性效率空间格局呈现出"核心-外围"分布趋势,重庆市主城区、成都市两大增长极腹地范围扩大,两大经济圈内部及之间的联系加强;高铁开通引起了"廊道效应"和"空间极化效应",加剧了站点与非站点城市间、两大经济圈内部及之间发展的不公平性.  相似文献   

19.
借助开源大数据平台,提出交通可达性及城市经济活动数据采集策略,利用全局常参数和局部变参数回归模型研究北京市六环区域内两者的空间特征.相比于全局模型,局部模型能够较好地刻画交通可达性与城市经济活动间的空间异质性特征.结果表明,私人交通可达性呈现以天安门为中心径向递减的多圈层结构,公共交通呈现轨道交通沿线区域高的特点.交通可达性与经济活动匹配度具有空间非平稳性,空间分离和匹配现象并存.西北部、中部区域空间匹配特征显著,东北部、东部区域次之,西南区域空间分离现象最为严重.丰台及良乡等分离区域,宜重视道路及轨道线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未来科学城等私人交通匹配,公共交通分离的区域,可考虑修建轨道线路,并增加公交运营服务水平;中关村科学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匹配区域,以调整交通运营管理政策为主.  相似文献   

20.
张晓东 《城市交通》2013,(5):F0002-F0002,I0001
<正>城市从最初起源发展至今日仍能够呈现勃勃生机与活力,其本质在于城市能够高效率地组织和实现人类特定的社会经济活动。一旦城市失去了对各类活动的高效组织,那么城市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雅典宪章》提出城市具有居住、工作、游憩、交通四大基本功能。城市土地是承载居住、工作和游憩等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载体,而交通则是实现这些社会经济活动在不同空间载体之间联系的重要纽带,两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