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针对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换档时扭矩卸载和加载速度进行优化。以某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为研究对象,介绍了该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系统结构和换档时扭矩控制过程。提出了基于振动剂量值和动力中断时间的换档品质客观评价指标,以此为基础对换档过程的扭矩控制进行优化。测试结果显示,优化以后的换档品质优于主流AMT车型。  相似文献   

2.
以油电混合动力汽车整车控制策略为基础,提出一种基于线性规划的智能充电能量分配策略,改善了混合动力汽车燃油经济性。该策略在维持高压电池SOC平衡的前提下,根据整车需求功率,发动机和中混电机转速,结合各动力总成部件能量传递的效率,以系统等效燃油消耗最小为原则进行扭矩分配优化。通过仿真结果表明,该策略比普通瞬时优化策略提高了整车燃油经济性。  相似文献   

3.
柴油车节能减排三种检测方法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提高柴油车动力性能、废气排放性能和燃料经济性能检测的准确性、操作性和安全性,在分析柴油车检测技术特点的基础上,介绍了柴油机额定功率点全负荷、额定扭矩点全负荷及额定扭矩点规定扭矩部分负荷三种加载工况的检测方法,从动力性能、排放性能、燃料经济性能检测及操作性方面对三种检测方法进行了比较,明确了应在确保柴油机额定功率点的技...  相似文献   

4.
正三、高压部件及操作1.高压系统概述混合动力系统高压部件如图15所示,高压部件电路如图16所示。高压系统各部件的功能简要说明如表3所示。车辆监控控制器(VSC)是混合动力系统的管理器,VSC负责整个系统的运转。车辆监控控制器(VSC)集成在动力传动系统控制模块(PCM)中。VSC负责控制以下事项:混合动力部件的通电/断电高压蓄电池荷电状态的管理高压蓄电池加热和冷却策略的管理动力传动系统总扭矩/功率需求的确定发动机和电动发电机(MG)之间所需推进扭矩最佳分配的确定  相似文献   

5.
六、Prius混合动力汽车的电动动力转向 丰田汽车公司开发的Prius混合动力汽车采用了新型的电动动力转向。图17表示其构成。电动动力转向基本上与通常的电液动力转向系有所相似,它是由电机、减速装置、各种传感器(特别是检测转向轴扭矩的扭矩传感器)及各种功能控制用微机等系统构成。 电动动力转向最重要的部件是齿轮齿条式转向机构,为了使其工作,必须获得来自扭矩传感器、电机、车轮速度传感器的信息。电动动力转向控制用微机计  相似文献   

6.
驻车机构是双离合自动变速箱上的一个重要部件,其出P挡是否顺畅影响了驾驶员的直观驾驶感受,因此驻车机构的可靠性至关重要。文章通过设计一种试验台,采用步进电机加载,动态扭矩仪监控扭矩,基于LabVIEW的图形化软件编程,实现在台架上对驻车机构的耐久测试和出P挡力测试。  相似文献   

7.
基于某款混合动力传动系统,实现了用驱动电机驱动离合器滑摩启动发动机的功能,从而能够取消启动电机,降低成本。提出了一种离合器滑摩启动发动机的控制方法,建立了模式切换过程的动力学模型,并对离合器控制参数进行了实车优化。整车试验表明,该方法能够实现发动机的平顺启动与动力介入,提高混合动力车辆模式切换的平顺性。针对滑摩启动失败现象采用多次启动的方法,试验表明,第二次启动时增加离合器闭合速率以及加大离合器定扭矩阶段的扭矩,能有效避免发动机启动失败。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混合动力汽车的节能效果,在等效燃油消耗最小策略(Equivalent Fuel Comsumption Minimization Strategy, ECMS)的基础上引入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 GA),设计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优化发动机扭矩的节能协调控制策略。以整车冲击波强度作为价值指标目标函数,通过遗传算法优化后获得最佳扭矩参数,优化模式运行阶段的发动机扭矩,减小冲击影响并获得更优的扭矩跟随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采用GA优化能够对发动机扭矩起到削峰填谷作用,获得更高的整车动力稳定性;NEDC工况下,冲击波强度下降了近45%;利用GA-ECMS协调控制方案能够增强模式切换品质,也可以有效改善混合动力系统经济性。采用实际路段工况验证了GA-ECMS扭矩优化协调效果,结果表明GA优化混合驱动可稳定发动机扭矩,能够达到优异的协调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9.
针对前置前驱变速器试验台用PLC或PC机控制时加载端产生较大扭矩差问题,提出了基于模型的控制策略设计。该策略基于模型设计,通过使用实时控制器调用动态链接库控制整体系统,采用加载端变频器扭矩模式控制驱动端转速,达到减小加载端扭矩差的目的。改进的控制策略同步控制加载端2个电机的扭矩信号,将驱动端转速作为反馈进行PI控制,试验结果显示改进后加载端扭矩差稳定在12 Nm内,试验达到要求。  相似文献   

10.
发动机电控节气门控制器的研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电控节气门配合发动机ECU工作,可以调节发动机扭矩输出,根据不同工况变化动态调整加速踏板到节气门的传递函数,有效降低油耗和排放,优化驾驶性能。同时,在混合动力电动汽车上,它作为可量化控制发动机扭矩输出的有效途径,在动力总成控制中起相当重要的作用。本文研究了电控节气门的结构和驱动原理,设计了控制硬件和软件,开发完成了一种发动机电控节气门控制器。对其控制效果进行了测试,并和Bosch的控制效果进行了对比,另外,将控制器安装于发动机上,进行了台架试验。试验证明,使用该控制器可以实现对发动机扭矩输出的控制。该控制器已经应用于研究阶段中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车用发动机的扭矩控制中。  相似文献   

11.
根据汽车推力杆的结构特点和承载模式,利用Abaqus软件对简单载荷下的不同结构的推力杆进行应力分析.并利用Fe—Safe软件对结果进行疲劳寿命计算,为推力杆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非道路用柴油机瞬态行为分析和试验循环开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车辆在水泥路、石块路、起伏路、沼泽路行驶采集的柴油机道路载荷数据,对齿杆位移与扭矩进行转换,设计了表征原始载荷数据总体瞬态特征的7个参数,包括转速变化率、扭矩变化率、功率、功率变化率、转速和扭矩、转速和扭矩变化率、扭矩和转速变化率,划分区间计算相对发生率确定了总体特征.采用x2校验和移动筛选的方法,从原始数据中选取了代表每种路面形式瞬态特征的微历程,进一步工程调整微历程中的部分数据段,确定了表征总体瞬态特征的最佳微历程.最后对微历程按任务比例组合形成了适合柴油机的瞬态加载试验循环.  相似文献   

13.
为实现轮毂电机驱动越野车辆在附着条件多变、路面起伏不定的复杂环境中动力性和稳定性的多目标优化,提出一种基于路面影响因子的自适应转矩控制策略。以滚动阻力差异、空气阻力归一化比例、坡度阻力归一化比例、路面附着差异方差以及最小路面附着系数5个特征参数作为输入,并基于模糊理论方法搭建路面影响因子五参数辨识模型。基于辨识出的路面影响因子,开发整车动力性和稳定性多目标优化自适应转矩控制策略,构建了三层式控制架构:顶层引入路面影响因子对加速度紧迫程度进行判定,采用模型预测控制算法得到期望总驱动力;中层为目标决策层,以最优滑转率为目标决策驱动防滑力矩,并基于路面行驶阻力,决策期望前馈补偿力矩;下层为转矩分配层,以需求总驱动力及轮胎利用率作为控制目标,引入路面影响因子优化两者权重系数,以多约束条件的混合优化算法对转矩进行自适应控制。利用Matlab/Simulink-CarSim联合仿真平台进行仿真,基于实车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低附着路面,在0.2 s内快速完成滑转率抑制;在对开路面,侧向位移接近0;在大扭曲路面,避免腾空车轮出现大滑转率,滑转率最高0.2。  相似文献   

14.
针对某功率分流混合动力汽车,探讨了既定模式转矩分配策略未知情况下全速域工作模式切换规则的优化问题。先在既定模式转矩分配策略未知的前提下,将等效燃油消耗与样本数字特征相结合,计算了不同荷电状态(SOC)值下各工作模式在所有可行工作点的基准综合燃油消耗率。以整车燃油经济性为优化目标,确定不同SOC值下所有可行工作点的最佳工作模式,进而得出基于车速、车轮端需求转矩、SOC值的优化后全速域工作模式切换规则,以满足不同工况下的工作模式选择需求。之后,不考虑模式切换过程对整车驾驶平顺性的影响,搭建了模式切换实施模型。再以4个新欧洲驾驶循环(NEDC)工况所构成的组合工况为目标行驶工况,将优化后全速域工作模式切换规则和传统基于逻辑门限的全速域工作模式切换规则分别应用于基于规则的能量管理策略,进行了整车燃油经济性仿真与台架试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在不改变既定模式转矩分配策略的条件下,与基于逻辑门限的全速域工作模式切换规则情况相比,所提出的既定模式转矩分配策略未知情况下全速域工作模式切换规则优化方法至少可使整车燃油经济性提高7.33%。台架试验结果进一步表明,该优化方法至少可使整车燃油经济性提高6.17%。由此可见,所提出的既定模式转矩分配策略未知情况下全速域工作模式切换规则优化方法对整车燃油经济性具有较好的改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在一台高压共轨增压中冷柴油机上,分析了负荷加载时间、冷却系统温度等边界条件对典型恒转速增转矩瞬变过程能量流及?流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柴油机负荷加载过程热效率和?效率总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加载时间越短,进气迟滞引起的能量劣变会导致更低的能量利用率;改变中冷器冷却特性,提高加载过程进气温度将导致缸内扩散燃烧份额增加、传热时间更长,而冷却液温度降低则不利于改善瞬态工况缸内等效绝热特征,导致传热和排气过程能量损失及其中的可用能份额增大;调制负荷加载时间和冷却系统温度有助于改善柴油机加载过程进气响应特性、缸内热氛围状态和绝热特征,提升柴油机瞬态工况能量利用水平。  相似文献   

16.
转向力是汽车操纵稳定性中一项重要的评价指标,其力矩波动直接影响驾驶感觉。文章对汽车转向轴的布置与力矩波动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某车型转向系统的十字轴万向节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优化结果在matlab软件里仿真,得到较好的结果,波动力矩在允许的范围内。并得出最佳的中间轴相位角及轴系布置方案,对转向系统的优化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可作为实际车型开发中传动优化设计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describes an optimal vehicle speed controller that uses torque-based control concepts. The controller design was divided into two steps: first, for a given vehicle speed trajectory, the engine torque demand was determined; in the second stage, a torque controller was implemented to track this torque demand. The torque demand was determined by a primary component and a correction component. The primary component was determined by solving an off-line optimization problem, and the correction component was added to compensate for the error caused by the off-line optimization. A modelbased proportional-integral (PI) feedback torque controller was employed to realize the engine torque tracking. Simulation results generated by a benchmark simulator were given to demonstrate performance of the optimal vehicle speed controller and a conventional PI speed controller that was included for comparison.  相似文献   

18.
并联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转矩控制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并联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能量管理策略,阐述了一种基于规则转矩的控制策略,并在ADVISOR2002仿真软件上结合模型作了仿真分析。仿真试验证明这种转矩控制策略是一种合理的能量优化管理策略,提高了并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系统效率,获得了整车最大的燃油经济性、最低的排放以及平稳的驾驶性能。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汽车发动机正时链可靠性的评价方法和新型试验台的工作原理,设计了试验台的驱动系统、传动系统、凸轮轴转矩加载系统、凸轮轴位置调节机构和测控系统。该试验台符合发动机双顶置凸轮轴正时链传动系统的结构,用变频电机驱动正时链条,通过调节测功器的制动力矩来改变凸轮轴的负载转矩,通过调节供油油泵的供油压力来改变张紧器的张紧力,能模拟发动机的实际运行工况,从而考核正时链工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
By considering the effect of the driving cycle on the energy management strategy (EMS), a fuzzy EMS based on driving cycle recognition is proposed to improve the fuel economy of a parallel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The EMS is composed of driving cycle recognition and a fuzzy torque distribution controller. The current driving cycle is recognized by learning vector quantization in driving cycle recognition. The torque of the engine and the motor is controlled by a fuzzy torque distribution controller based on the required torque of the hybrid powertrain and the battery state of charge. The membership functions and rules of the fuzzy torque distribution controller are optimized simultaneously by using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Based on the identification results of driving cycle recognition, the fuzzy torque distribution controller selects the corresponding membership function and rule to control the hybrid powertrain. The simulation research based on ADVISOR demonstrates that this EMS improves fuel economy more effectively than fuzzy EMS without driving cycle recogni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