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道路交通事故宏观预测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道路交通安全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为了对中国未来的交通安全形势作出科学准确的预测,分析了中国道路安全状况的评价指标和主要影响因素,以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作为评价指标(输出变量),以机动车保有量、公路里程、人均GDP为输入变量(影响因素),建立了基于遗传算法的神经网络道路交通事故宏观预测模型和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模型的训练利用1978~1998年的道路交通事故数据为样本;模型的检验利用1999~2004年的道路交通事故数据进行检验.模型对未来年份的死亡人数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表明:基于遗传算法的神经网络模型比BP神经网络预测精度较高,网络泛化能力强;得出2010年和2020年中国的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值分别为13.9万人和16.7万人.  相似文献   

2.
道路交通事故灰色Verhulst预测模型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20  
为提高道路交通事故灰色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分析了GM(1,1)模型和灰色Verhulst模型的特点,发现GM(1,1)模型适用于具有较强指数规律的序列,只能描述单调的变化过程,而Verhulst模型则适用于非单调的摆动发展序列或具有饱和状态的S形序列。针对近年来中国道路交通事故表现为具有饱和状态的S形过程,建立交通事故Verhulst预测模型。Verhulst预测模型和GM(1,1)预测模型预测的2004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分别为10.87万人和11.72万人,相对误差分别为1.49%和9.43%,可见Verhulst模型的预测精度明显优于GM(1,1)模型。  相似文献   

3.
道路交通死亡人数的灰色马尔可夫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灰色系统理论和马尔可夫理论相结合,建立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灰色马尔可夫预测模型。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灰色马尔可夫预测既有灰色预测的优点,同时又有马尔可夫链的优点。通过对昆明城市的实际例子的计算,可以看到,在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预测中,灰色马尔可夫预测模型精确度比较好,有较好的预测结果。  相似文献   

4.
针对道路交通系统动态时变的特点,用多层递阶预测方法,建立了道路交通事故的多层递阶预测模型.将事故预测分解成对时变参数的预测和在此基础上对道路交通事故未来状态的预测两部分,通过对时变参数的精确预测提高事故预测精度.以1989—1999年我国某省道路交通死亡人数为原始数据建模,模拟结果显示,对2000-2001年的预测结果和实际道路交通死亡人数之间的平均误差为5.8%.  相似文献   

5.
近年,随着汽车数量的增加和公路建设规模的扩大,交通事故等问题日益突出。中国是人口最多的国家,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也是最高的国家,连续数年一直居世界第一位。据公安部有关报告,2001年中国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为10万人,而同年美国的  相似文献   

6.
欧盟十五国每年发生道路交通事故130万余起,导致4万多人死亡(相当于每周坠毁两架大型喷气式客机)。面对这种严峻形势,欧盟委员会制定了“欧洲道路安全行动计划”,该计划为实现到2010年死亡人数减半的目标提供了总体框架和战略。在总体框架中,esafety是一项联合产业界的计划,它将通过应用先进的信息和计算机技术,达到减少交通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交通标准化》2009,(18):1-1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经过各部门以及各地的共同努力,我国道路交通事故次数、死亡人数、万车死亡率连续五年呈下降趋势,特大道路交通事故明显减少。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07年全世界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在1万人以上的国家有l1个,就10万人口交通事故死亡率和万车交通事故死亡率的大小来说,我国都居世界第七位:10万人口交通事故死亡率低于伊朗、俄罗斯、墨西哥、泰国、巴西和印度;万车交通事故死亡率低于南非、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道路交通事故已进入高发期,交通安全形势异常严峻。2003年,全世界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为50万人,我国为104172人,占五分之一还多,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居世界第一。交通事故已经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第一大公害。  相似文献   

9.
至2006年底,全国公路总里程达345.70万公里,其中农村公路(含县道、乡道、村道)的里程为302.61万公里。2006年,全国道路交通事故造成89455人死亡,其中城市快速路交通事故造成3868人死亡;高速公路交通事故造成6631人死亡;国道和省道上交通事故造成46872人死亡。农村公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已占道路交通事故死亡总人数的35%以上,其交通安全形势不容乐观。[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车辆安全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问题,在中国表现得最为严重。据统计,2003年,美国的汽车保有量约为2.3亿辆,全年发生交通事故193万起,其中受伤人数为294万人,死亡人数为4.3万人;日本的汽车保有量约为7421万辆,全年发生交通事故94万起,其中受伤人数为117万人,死亡人数为8326人;而中国的汽车保有量为2750万辆,全年发生交通事故77万起,其中受伤人数为56万人,死亡人数近11万人。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世界上26个国家和地区的道路交通安全状况作为研究对象,选取的国家和地区既包括美国、日本、英国、法国等发达国家也包括中国、越南、印度、泰国等发展中国家,具有很强的国际代表性。研究的道路交通安全影响因素涵盖了机动车保有量、道路总里程、GDP总量、人口、人均机动车保有量、人均GDP以及各国的交通安全目标七个方面。对道路交通安全水平采用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受伤人数、万车死亡率、10万人口死亡率和致死率进行评价。在对交通事故的特点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对26个国家和地区的道路交通安全影响因素之间的联系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采用SPSS数据统计软件对各参量之间的Kendall相关系数进行计算,根据计算结果,结合各个国家的国情,得出了5条结论和启示,为进一步深入系统地研究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交通事故规律及其模型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分析了数10个国家的社会经济、交通事故情况及发展规律,利用新近的多年数据对国外学者提出的交通安全发展模型进行了验证,并进一步分析了模型在不同机动化水平下的适用性。研究发现在机动化水平的初级阶段,世界各国相应的机动化水平能够解释相应的交通事故水平,而在机动化水平高度成熟的状况下,上述模型就不再适用。在此基础上,将中国交通事故的发展特性与国际规律进行比较,发现在同等的机动化水平下,中国的交通事故水平要好于国际一般水平。提出了适合中国机动化水平与交通事故水平的关系模型,确定了中国交通事故水平处于快速恶化的阶段,交通事故死亡人数还会持续增加。  相似文献   

13.
南安市道路交通安全现状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有效地进行事故预防和控制,从近3年的统计数据中总结其事故特点和规律,以此为基础分析和研究道路交通事故的各种成因,进而提出有效措施来控制交通事故,使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降低到最小或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实现真正的本质安全,有效改变交通事故预防、控制滞后的工作局面。  相似文献   

14.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东部地区得到了率先发展,在经济与文化等方面与西部地区形成了很大反差。为研究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对道路交通安全的影响,以江苏省和四川省为例,分析了两地近年来的道路交通及其交通事故的发展情况,并以道路长度、机动车保有量、居住人口数、道路运输周转量和地方GDP为相关因素,进行了交通事故的相对强度比较。发现江苏省的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整体上好于四川省,但是其百公里道路事故率、十万人口事故率以及事故的损害强度却偏大,分析认为这与江苏省的道路运输周转量大、人们的交通出行频繁和道路条件改善后车辆行驶速度偏快有关。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农村公路建设标准普遍较低,农村公路事故率明显高于国道和省道。实践证明,加强农村公路安全设施设置,能够有效地减少农村公路交通事故发生的频率。故从我国当前农村公路交通安全现状及建设实际出发,综合考虑影响农村公路交通安全的各种因素,并借鉴等级公路安全设施设置经验和做法,研究提出我国农村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置的审核要求,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农村公路交通安全现状分析及保障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河北省农村公路交通安全现状为例,分析农村公路存在的主要问题。从人、车、路和环境4个方面分析农村公路交通安全的影响因素。研究资料表明,导致交通安全事故因素中和路有关的因素约占30%。因此,通过分析农村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置现状,提出适用于农村公路交通安全的路侧防撞设施、交通标志、标线、错车道等交通安全设施的设置方式,进一步提升农村公路基础设施水平,改善农村公路交通安全现状。  相似文献   

17.
张博 《交通标准化》2010,(21):68-70
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危及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国家的经济和社会的稳定,保障高速公路交通安全最行之有效的办法是建立一套交通事故紧急救援的法律体系。通过对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紧急救援法律法规建设必要性的阐述,以及对国内外有关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紧急救援现状的对比,提出我国在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紧急救援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我国高速公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建设提出构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事故背景因素的概念,建立了背景因素量化指标体系及其采集数据项;并提出了构建背景因素数据库的设计思路,建立了符合我国道路交通事故分析模式的交通事故背景因素数据统计分析系统,以便把握道路交通安全的整体状况和发展趋势,找出造成事故的主要背景原因,提炼安全对策,为道路交通安全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19.
为评估ETC使用率提升后对收费广场通行效率的影响,并提出合理车道配置方案,依托深圳机荷高速福民收费站车道布设和收费数据,建立包含跟驰和换道行为的收费广场交通行为模型,开发收费广场交通运行微观仿真平台。分别针对平、高峰时段,以ETC车道数及使用率为变量设计80组仿真方案,综合评价不同方案下收费广场通行效率。与实测结果的对比表明:仿真平台对平、高峰时段交通量误差仅为3.46%和6.45%,为收费广场车道配置仿真分析提供了准确、可靠的实验平台;未来ETC使用率提升至90%时,福民收费站最优车道配置方案为“4条ETC车道加 5条ETC/MTC混合车道”,此时高峰时段单车平均延误可降至2.93 s·veh-1,较目前的60.23 s·veh-1 降低95%。结合交通量、交通组成及ETC使用率开展收费广场车道合理化配置研究,可为收费广场设计、运营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