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切实加强辽宁省道路运输信息化建设,改进提升道路运输管理工作,促进道路运输行业转型提质增效,分析学习江苏省、湖南省、四川省及重庆市道路运输信息化工作先进做法,为辽宁省道路运输信息化提供工作依据和思路。  相似文献   

2.
按照辽宁省道路运输行业信息化的规划设计及交通运输部最新标准规范要求,辽宁省道路运输行业数据中心整合了全省运政系统、联网售票、卫星定位、检测站联网等数据资源,开发了数据交换分系统并与公安等外部信息实现数据交换,实现了与全国运政系统的互联互通,为辽宁省行业大数据分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道路运输企业信息化建设滞后是当前面临的最大的难题,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建设,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本文介绍了加强我国道路企业信息化的途径及注意的问题,供大家参考。加强道路运输企业信息化的途径战略规划,目标明确道路运输企业信息化项目应着眼实际应用,将管理创新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辽宁省道路运输诚信体系建设的背景和现状,结合辽宁省道路运输实际,阐述了加强信誉考核工作的具体措施,并对道路运输信誉考核机制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辽宁省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监管系统的需求分析、建设目标、架构设计及应用系统建设。通过建设辽宁省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监管信息系统,为各相关管理部门提供有效的日常监管手段和行业运行分析工具,完善和加强部、省、市三级危货营运车辆分级监管体系,提升管理部门监管效能、推动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推进行业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保障危险货物安全高效运输。  相似文献   

6.
辽宁省交通运输厅涉企信用信息综合服务系统是整合公路、水运工程建设市场和道路、水路运输市场企业行政许可、行政处罚以及黑名单信息的采集与管理,为省工商局、省信用办以及社会公众提供各类信用信息资源,建设一个信用信息资料齐全、数据更新及时、全面反映辽宁省公路水路建设与运输市场从业企业及从业人员信用状况的信用信息基础平台。详细介绍了涉企信用信息综合服务系统的建设及其在辽宁省运输行业的应用情况,开展本系统建设有利于鼓励引导交通运输建设与运输企业诚信经营,遏制公路水路交通建设与运输市场中各种失信行为,完善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和市场退出机制,加快形成政府监管、企业自律、社会监督的交通运输市场信用体系。  相似文献   

7.
深入分析了辽宁省道路运输与经济、人口及能源子系统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构建了辽宁省道路运输能源需求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参照社会经济发展及道路运输相关规划目标,进行了预测与情景模拟。研究表明:2020年辽宁省道路运输能源需求量约1800万吨标准煤;"十三五"期间,辽宁省货运周转量年均增长2.38%,客运周转量年均增长4.2%;产业结构调整将改变能源需求量,第三产业比重增加5%时,能源需求量能够减少1.1%;营运货车单位周转量能源消耗量降低14.3%时,能源需求量可降低2.2%。  相似文献   

8.
道路运输企业信息化建设滞后是当前面临的最大的难题,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建设,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本文介绍了加强我国道路企业信息化的途径及注意的问题,供大家参考. 加强道路运输企业信息化的途径 战略规划,目标明确 道路运输企业信息化项目应着眼实际应用,将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知识创新结合在一起,经过科学论证和详细规划,并进行精确的成本测算与效益分析,逐步实施.具体的操作可分别本着减少成本、增加利润、扁平渠道、提高效率的思路,从运输财务管理信息化入手,逐步建立基于互联网的办公自动化系统、企业资源共享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企业资源管理系统和网络客货营销系统与电子商务.在各系统逐个成功对接后,自然便形成了完整的道路运输企业信息化平台.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辽宁省道路运输业的发展状况及存在问题。在借鉴发达国家运输组织的发展历程和先进运输组织模式经验基础上,认为运输企业协同模式是辽宁省道路货物运输企业发展中应积极采用的先进模式,非常适合当前经营主体多、企业规模小、运输生产组织化程度低、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弱的市场状况。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辽宁省道路运输行业发展内涵及贯彻科学发展观对道路运输行业发展的具体要求,通过道路运输行业发展特性分析及指标筛选,构建出科学合理的道路运输行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1.
目前安徽省运行的运政管理信息系统为单机版,在客货、从业人员、从业资格证、规费征收、维修检测之间缺乏数据共享,导致管理割裂,发生了大量数据重复录入的现象。基于这种现状,运管科研部门结合多年从事开发道路运输信息系统的经验,提出了该省道路运输信息化体系建设框架和设计思路,以与业内人士探讨和交流。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建设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监管信息系统的重要意义,该系统应用于省、市、县三级道路运输行业管理部门,实现危险货物运输车辆的运单化管理、运输过程动态监管、应急救援信息支撑,对规范辽宁省危货运输车辆安全经营和加强行业监管发挥较大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以信息化推进山西道路运输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以信息化推进山西道路运输业协调发展,逐步实现标准协同管理科学合理地确定各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在信息化建设中的地位、作用和具体的职责,避免角色交叉重叠。  相似文献   

14.
陈立  宫丽辉 《北方交通》2012,(5):170-172
阐述了信息化建设对促进交通运输发展的必要性,分析了交通运输信息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快道路运输信息化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基于对几个发达省市运管信息化发展情况的考察体会,阐述了黑龙江省道路运输信息化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6.
《交通标准化》2009,(2):96-97
日前,交通运输部在广东、甘肃和山西三省开展道路运输证及道路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证电子化试点工作。这是继2006年开展部省道路运输信息系统联网试点工作后,道路运输信息化工作的又一项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7.
通过详实的统计数据以及形象化的图表对辽宁省道路旅客运输、货物运输、城市客运、机动车检测与维修、驾驶员培训、道路运输从业人员六个方面的经济运行态势与特点进行了全面分析,通过分析总结出道路运输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下一步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智能运输系统与物流运输能耗的关系,介绍了广东省智能运输系统建设现状,以2000-2007年广东省道路能源消费数据为样本,对广东省道路运输能源消费效率进行了定量研究,揭示出智能运输系统建设对降低物流运输能源消耗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为适应交通高质量发展、交通强国建设等要求,基于国内尤其是江苏省道路运输信息管理及监测服务等的发展实际,探索建立了涵盖道路货运发展指数、道路客运发展指数和道路运输业贡献度三大类综合性监测指数,包含道路运输发展规模、运输效率、绿色生态、服务水平等11个一级指标的监测体系,并对指标数据来源及发布周期进行说明。利用指数计算理论和层次分析法设计了监测指数的计算方法,并以江苏省为例计算货运效率指数。结果表明,2019年8月和9月货运效率总指数呈增长趋势,其中危货受车辆小型化发展趋势影响,运输效率指数呈上升趋势;整车和集装箱受市场影响,运输效率指数呈下降趋势。货运效率指数变化趋势与货运市场变动及货运结构调整基本一致,表明设计的监测体系及指数计算方法可实现对道路运输行业的有效监测。  相似文献   

20.
通过分析当前道路货运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做好道路货运行业管理的必要性,提出要以法律体系完善和信息化建设为基础,从行业发展规划、市场宏观调控、强化市场监管、社会公共服务和安全运输保障等方面入手,实现道路货运业"运输更安全、服务更便捷、质量更可靠"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