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 毫秒
1.
用数值方法分析了涡产生器高度对带分流器的曲面矩形涡产生器式翅片传热与流动的影响,为使用这类换热器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研究表明,在翅片间距为2.4 mm涡产生器高度为1.4 mm,1.7 mm,2.0 mm和2.3 mm时,在同一雷诺数Re下,涡发生器高度1.7 mm时产生的二次流强度最大.随着雷诺数Re的增大,努塞尔数Nu也不断增大,阻力系数f减小.在同一雷诺数下,不同曲面矩形涡发生器高度时努塞尔数Nu相差不明显,阻力系数随着曲面矩形涡发生器高度的增大而增大.二次流强度Se与努塞尔数Nu存在唯一对应的关系,二次流强度Se越大,努塞尔数Nu也越大,传热效果更好.以强化因子为衡量标准优选,曲面矩形涡发生器高度1.7 mm获得最佳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2.
以280柴油机中冷器为研究对象,应用涡产生器式强化传热机理,对顺排圆管涡产生器式强化板芯的4种不同片间距试件的传热与阻力特性进行了凝结实验研究,比较了凝结实验结果和传热/传质比拟实验结果.研究获得了顺排圆管涡产生器式强化芯板的性能指标,结果表明:萘升华传热/传质比拟实验结果与真实的换热板芯凝结实验结果非常接近.  相似文献   

3.
管排数对涡产生器式圆管板式翅片传热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蔡升华传质/传热比拟实验原理,研究了翼形涡产生器对又排圆管板式翅片换热和阻力特性的影响,分析了涡产生器式双排圆管板式翅片管换热器在不同管排数下的传热与阻力特性,并对换热器板芯结构做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4.
涡产生器强化圆管管片式换热器传热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涡产生器式管片式换热器有着不同于传统管片式换热器的强化传热机理,其结构简单,强化传热效果明显.用数值方法分析了涡产生器式圆管管片式换热板芯单个圆管翅片区域内的传热与阻力性能.计算结构根据某实际换热器结构放大确定,计算时选取Re范围为100~30 000.分析了平直翅片与涡产生器翅片传热单元局部及平均传热特性.单根圆管翅片单元有两个低换热区,涡产生器可增强圆管尾部的换热.两种换热板芯的传热能力均虽Re的增加而提高,在中等Re范围内,涡产生器可使传热有较大提高,而阻力增加较小.  相似文献   

5.
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在矩形通道底壁安装矩形涡产生器对(RWP)时纵向涡对层流换热的影响.在雷诺数变化范围为500~7 000,通道底壁安装RWP和不安装RWP两种情况下,比较了流体流动和换热性能.同时对涡产生器的高度和攻角对表面换热性能的影响也做了研究.结果表明:通道的底壁安装RWP可以显著提高换热性,雷诺数越大,换热性越强.随着涡产生器高度的增大,换热性增强,但阻力系数会急剧增加.当攻角为29°时,强化换热效果是最强的.  相似文献   

6.
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涡产生器攻击角在15°~45°之间变化时对错排圆管管片式换热板芯换热与阻力特性的影响.分析了不同攻击角的涡产生器强化板芯的局部对流换热系数、横向平均Nux以及平均对流换热系数、阻力系数的变化规律,为进一步提高换热器换热性能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涡产生器翼高对管板式换热器传热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萘升华传质/传热比拟实验,研究了涡产生器翼高H对顺排圆管管片式板芯传热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涡产生器可显著提高圆管尾流部回流区的换热;对给定Re数,随翼高的增加,纵向涡影响区扩大,从而使换热增强.  相似文献   

8.
涡产生器可装在管片式散热器的翅片表面,是一较好的强化传热粗糙元.但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平直涡产生器的研究,对曲面涡产生器的研究非常少.以空气为工质,分别对3种不同管间距的光板板芯及对应装有不同高度曲面涡产生器的板芯在不同板间距时的空气流动阻力做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管间距、板间距时,板芯装涡产生器阻力系数均比光板板芯的阻力系数大,并且在低雷诺数时的增幅比较大,随着雷诺数的提高,阻力系数逐渐降低并趋于平缓,且阻力系数增幅大大减少.  相似文献   

9.
以带鳍状物附体二维圆柱为研究对象,采用动网格技术,通过FLUENT自定义函数接口进行流场与结构间的数据交换,对其涡激振动特性进行了数值研究.数值分析前,以裸圆柱为模型进行了计算并将结果与已有的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验证了本文算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数值计算中,分别对初始分支、超上端分支及下端分支条件下的带附体圆柱在不同来流攻角的涡激振动特性进行了研究.计算结果表明,对于初始分支与超上端分支,附体的存在能够减小圆柱的横向振动;下端分支在小来流攻角情况与初始分支类似,但在大来流攻角时附体的存在会增大圆柱的振动幅值.  相似文献   

10.
扁管翅片通道中涡干涉及其对换热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涡强化扁管管片散热器通过涡产生器形成的涡来增强流体在横断面上的二次流及其扰动,从而强化了换热.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涡强化扁管管片散热器中涡产生器形成的涡的相互干涉及其对散热器换热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当涡产生器的交错系数Sr在一定范围内,由上游涡产生器产生的涡与下游涡产生器产生的相反方向的涡发生干涉,由于涡的干涉在未带涡产生器的肋片表面附近涡的强度明显减弱,从而导致了未带涡产生器肋片表面的换热性能的降低.  相似文献   

11.
对真空管道运输(ETT)系统管道实验模型的整体结构和尺寸、主要功能部件的设置以及该管道实验模型建成后将进行的实验内容等进行了分析和介绍。  相似文献   

12.
钢管混凝土简支系杆拱桥管道摩阻系数确定及施工监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钢管混凝土简支系杆拱桥的施工过程和施工控制的主要内容,提出用弦振频率法实测系杆张拉力来分析系杆与管道之间摩阻系数的方法,根据得到的摩阻系数对系杆锚下张拉力设计值进行调整,保证了现场实际施工对张拉力的控制要求.指出了需要注意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3.
目前钢管混凝土拱桥虽然建设了不少,但在钢管混凝土的剪切滑移的研究和认识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该文对短期静力荷载作用下的钢管与混凝土界面接触进行了研究,建立了节段模型,对剪切滑移的ANSYS实体模型进行了介绍,并分析了两相邻吊杆间的单肢拱肋的时间历程响应曲线,得出了荷载从初始加载至达到极限承载力时拱肋位移的变化规律及各主要阶段的接触状态。  相似文献   

14.
为使工厂内制作的钢管桁架各构件满足设计要求,保证现场的顺利安装,要求桁架主弦杆的曲率半径和尺寸精度必须达到设计所要求的标准值。制作中借助计算机模型进行钢管桁架空间圆弧的放样,通过实际操作确定弯制夹持端余量、焊接收缩余量以及装配连接预留余量的选取和去除,完成桁架主弦杆在平台上通过地桩和地线合样,借助机械外力和火焰矫正的方法进一步对弯管精度进行校核,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就真空管道运输(ETT)系统的安全问题及其成因,从运行系统故障,磁浮车悬浮失效,车辆追尾和分叉区并线相撞,密封舱体失压,真空管道系统失效,洪水、降雪、飓风、地震和温差等自然灾害,以及火灾、恐怖袭击与战争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分析认为,真空管道运输系统在遭遇安全事故时,多数情况下比飞机、汽车和火车都有更好的安全性,遭受损失更小,尤其是,它不造成系统外的第三方伤害。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钢结构建筑工程中常用普通低碳钢管壁厚度、力学性能及含S夹杂物等相关因素对钢管冷弯性能的影响,对诸多工程大跨度桁架主弦杆的弯制工艺采取合理的技术措施,制定出弯管制作方案,通过计算机对弯钢管模型进行实体放样、对弯管机器模板进行精确调试,以达到设计要求的尺寸精度。  相似文献   

17.
利用大变形碰撞有限元仿真软件PAM-CRASH,对折叠式压溃管进行了轴向压缩吸能动态仿真.分析了压缩全过程的动力学响应,并与压溃管样件的压缩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仿真与试验结果吻合,验证了所建立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8.
陈义祥 《湖南交通科技》2006,32(2):127-129,165
介绍了运用AutoCAD 2000绘制拱肋上、下缘弧线坐标,在电脑上进行“实地放样”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地铁车站基坑围护结构施工方案的优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铁车站基坑围护结构施工方案的优选涉及到许多因素,在这些因素中,有很大一部分因素具有较强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因此,很难用传统的数学方法来处理.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在系统地分析了影响地铁基坑围护结构的因素后,运用模糊数学的基本原理,以定量分析为主,定性分析为辅,构造出综合评判的指标体系,建立了简便而有效的实用模型,提出了地铁车站围护结构方案优选的思路和方法,为科学地选择地铁车站围护结构提供了宝贵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