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陈竞飞  袁玲 《公路》2021,(1):78-81
环氧沥青混凝土传统的配合比采用防水性能较好的悬浮密实级配设计,由于钢桥面铺装使用多年及高温重载等恶劣的使用条件,不少正交异性板钢桥面铺装使用不久后就出现了抗滑性差及疲劳开裂等病害。为了提高环氧沥青混凝土铺装的使用寿命,通过提高部分粗集料的性能指标,加强集料的精细化加工工艺,采用体积设计法(CAVF)对环氧沥青混凝土的配合比级配设计进行优化,通过试验路铺筑确定精确的施工工艺参数,大幅提高钢桥面沥青混凝土铺装质量,使钢桥面铺装层的使用寿命得到有效延长,为后续工程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为保障依托工程水泥混凝土桥面与沥青铺装层间的良好黏结与防水,推荐用于桥面用防水黏结层方案,选择了FYT-2型和SBS改性沥青防水黏结涂料以及SBS改性沥青+同步碎石防水黏结层,开展各类模拟试验,对比研究不同防水黏结材料的技术性能指标。试验结果表明:三种防水黏结层的黏结性能、高温耐热性、低温柔韧性、耐酸碱盐腐蚀性、抗油污染性、不透水性及抗集料刺破性能等各有优劣,沥青铺装层混凝土集料对防水黏结层的黏结性能、不透水性能有影响,SBS改性沥青+同步碎石更适用于桥面沥青铺装的防水黏结层。  相似文献   

3.
重载交通是我国钢桥面铺装使用的典型特征,重载交通条件下钢桥面铺装受力更为不利,对铺装材料和铺装结构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该文介绍了适用于重载交通钢桥面铺装的反应性树脂混凝土、反应性灌注式混凝土、Bripro防水粘结体系等新型材料及其组成的RIPE铺装结构,并分析了其性能特征。  相似文献   

4.
应用有限元方法,对在车辆荷载作用下的桥面铺装结构体系中的沥青混凝土面层和其下的防水层进行剪应力计算,并且计算分析了改变沥青混凝土面层厚度、弹性模量和泊松比等参数对防水层剪应力的影响。依据计算结果提出了在以抗剪强度为验算指标的桥面沥青混凝土铺装设计方法中关于抗剪强度指标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应用有限元方法,对在车辆荷载作用下的桥面铺装结构体系中的沥青混凝土面层和其下的防水层进行剪应力计算,并且计算分析了改变沥青混凝土面层厚度、弹性模量和泊松比等参数对防水层剪应力的影响。依据计算结果提出了在以抗剪强度为验算指标的桥面沥青混凝土铺装设计方法中关于抗剪强度指标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王江洋  钱振东  戴刚  罗桑 《公路》2011,(7):222-227
铺面材料是钢桥桥面铺装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以往的大跨径钢桥桥面铺装中,所用集料多为玄武岩,类型较为单一.本文提出在钢桥面环氧沥青混合料中以分布较广、价格低廉的辉绿岩代替玄武岩作为铺装集料,形成一种性能优异同时降低工程造价的新型环氧沥青混合料.文中首先对集料进行基本性能测试,研究了辉绿岩环氧沥青混凝土的强度、高温与水...  相似文献   

7.
针对市场上普通改性沥青无法适应“超重载交通道路”,混凝土桥面在多雨、重载等综合条件下水损害严重,以及钢桥面铺装中存在车辙、疲劳开裂等问题,从沥青角度出发,创造性地开发出重载交通专用改性沥青、混凝土桥面改性沥青以及高弹性改性沥青,成功解决路面铺装中超重载、疲劳开裂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针对广深高速公路东莞北大桥桥面沥青混凝土铺装层设计,采用大型直道试验系统,对水泥混凝土桥面的4种沥青混合料铺装结构进行高温车辙试验,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适当调整SMA沥青混合料中粗集料的粗细比并且对水泥混凝土桥面板进行铣刨处理可以提高沥青混凝土铺装层的高温抗车辙能力。对优化桥面沥青混凝土铺装层设计和工程施工产生了较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李平基  徐伟 《公路工程》2009,34(3):20-22,36
针对重载交通荷载的虎门大桥长坡段主桥进行了高模量改性沥青桥面铺装试验段研究,评价了薄层缓冲过度层的应用效果,对比评价了SMA-13与SMA-10的实际效果和差异,比较了常用的热改性沥青粘结层与聚合物改性沥青桥面防水粘结涂层的使用效果,并比较了沥青桥面铺装、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环氧沥青铺装的路用性能特点与差异.  相似文献   

10.
浇注式沥青混凝土因其性能优异而广泛应用于大中型桥梁尤其是大跨度的钢桥面铺装.国外多以天然改性沥青为主,中国气侯差异大,重载交通钢桥面铺装仍是技术难题,目前倾向采用高低温性能兼具的聚合物改性浇注式沥青混凝土.该文针对浇注式沥青混凝土高粘改性沥青的配方开发,评价了其沥青混合料的性能.论述高性能高粘沥青中改性剂、助剂和生产工艺的变化对浇注式沥青混凝土的影响,为研发浇注式专用沥青提供了基本思路.通过对配方的分析,调节改性剂、助剂掺量,优化生产工艺,寻找制备浇注式专用沥青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1.
在水泥混凝土桥面上铺装超薄沥青混凝土磨耗层上面层,用于水泥混凝土路面可改善路面行车舒适性;由于有较多的粗集料形成的骨架嵌挤结构,有着很好的水稳性,良好的构造深度和抗滑性能。对水泥混凝土桥面上铺装超薄沥青混凝土磨耗层上面层的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由于我国对混凝土桥面沥青铺装设计要求较低及其他原因,造成混凝土桥面沥青铺装病害频发,严重影响交通安全及社会经济发展。通过理论分析及实验研究,从设计因素、铺装结构、层间黏结、水损害及混合料本身性能等方面分析混凝土桥面沥青铺装产生病害的原因。针对以上原因,提出了防排水相结合的设计思想、合适的铺装结构和沥青及相应混合料所需的性能指标以提高混凝土桥面沥青铺装的抗损害性能。此外,试验研究发现溶剂+涂膜类黏结材料在几种试验材料中性能最为优良。以上研究成果可为后续混凝土桥面沥青铺装新建及养护提供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3.
为了给钢桥面铺装设计提供参考,针对钢桥面铺装工程中普遍采用的环氧沥青混凝土铺装结构,考虑了温度、法向应力等影响因素,进行了钢桥面与环氧沥青混凝土铺装界面剪切特性的试验研究。采用钢-混凝土界面剪切试验装置(Steel-Concrete Interface Shear,SCIS),在25℃、60℃两种温度和0,0.2,0.5,0.7 MPa四级法向应力水平下测试了钢桥面与环氧沥青混凝土铺装界面的剪切性能,获得了界面剪切破坏形态、抗剪强度、残余抗剪强度、剪应力-剪切变形曲线等试验结果,分析了温度、法向应力对界面抗剪强度的影响规律以及界面的黏结-滑移机理。基于摩尔-库仑强度理论建立了钢桥面与环氧沥青混凝土铺装界面在25℃和60℃两种温度条件下的抗剪强度包络线。研究结果表明:在仅考虑温度和压、剪应力的条件下,钢桥面与环氧沥青混凝土铺装界面破坏产生于防腐涂装与防水黏结层的界面区;界面抗剪强度随温度降低和法向应力水平增加而增大;残余抗剪强度受温度影响较小,主要随法向应力增加而增大;界面剪应力-剪切变形曲线具有韧性破坏特征且呈四阶段发展规律;钢桥面与铺装界面的抗剪强度包络线可采用摩尔-库仑强度理论进行建立。  相似文献   

14.
创新型混凝土桥面抛丸处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抛丸技术从制造业引入桥面处理的背景水泥混凝土桥面沥青铺装层直接承受行车荷载作用,尤其是车辆制动加速产生的巨大推力将在沥青混凝土铺装层与水泥混凝土桥面的结合面产生很大的剪应力,当剪应力大于层间抗剪应力时,铺装层与水泥混凝土桥面就会脱离,成为滑动界面,使沥青层的层底剪应力和拉应力大幅度增大,尤其是在重载车的作用下,将迅速造成破坏,使桥面沥青混凝土出现推移、拥包等早期病害。  相似文献   

15.
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结构设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交通量和重型车辆的增多,许多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层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桥面铺装层的早期破损已经成为影响桥梁通行功能和诱发交通事故的一大病害。水泥混凝土桥面沥青铺装层病害调查表明,粘结层剪切破坏是桥面铺装的主要破坏类型之一,也是桥面铺装所特有的破坏类型。该文提出了以铺装层与水泥混凝土层间剪应力、铺装层表面拉应力作为关键指标的混凝土桥面沥青铺装层结构设计方法;并推荐适宜的沥青铺装厚度为6~10 cm。  相似文献   

16.
日本TAF环氧沥青混凝土在桥面铺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虎门大桥桥面铺装大修工程的施工实践,介绍了日本TAF环氧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的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并与美国ChemCo环氧沥青混凝土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日本TAF环氧沥青混凝土在要求交通开放快、交通影响小的桥面铺装工程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和适应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有针对地选取连续刚构桥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层最不利荷载位置,分别以最大水平拉应力、最大竖向拉应力和最大剪应力为控制指标,获取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层受铺装厚度、混合料模量及超载等因素的线性影响规律,从而为连续刚构桥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层的设计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防止或减少桥面铺装层病害,对环氧沥青桥面铺装层进行研究,对采用改性沥青和环氧树脂配制的A1、A2两种粘结材料进行试验,证明它们在不同温度下都具有很好的抗剪性能和抗拉拔性能;且应用于钢桥桥面比应用于水泥混凝土桥面具有更高的抗剪强度和抗拉强度;A1型环氧树脂沥青材料性能优异,值得在实际工程中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9.
将植石技术应用于混凝土桥面沥青铺装结构,可以改善铺装层的层间抗剪性能,为了分析植石桥面铺装结构的层间抗剪特性,首先采用直接剪切试验测试了不同界面类型桥面铺装试件的层间抗剪强度,并模拟分析了植石桥面铺装结构对车辆荷载的适应性。然后研究了界面剂对植石桥面铺装结构层间抗剪性能的影响,并推荐了界面剂应用工艺和最佳用量。研究结果表明:植石桥面铺装结构具有良好的层间抗剪性能,并且对车辆的重载作用以及启动或制动时的冲击荷载作用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建议采用后洒工艺应用界面剂,推荐界面剂的最佳用量为0.4~0.8L/m2。  相似文献   

20.
研究和分析正交异性钢桥面铺装层的受力状态,可以为桥面铺装设计提供必须的理论依据和设计指标;研究在车载作用下,沥青混凝土铺装层的应力应变分布变化规律及与钢板的粘结性能,同时考虑了沥青混凝土模量和加载位置对铺装层受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