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公路建设投资乘数的算法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为了完善利用公路建设投资乘数计算公路投资对国民经济拉动效益的方法,针对目前利用凯恩斯乘数与投入产出法计算公路建设投资效益的不足,通过公路建设过程中投资乘数作用引起国民经济成倍增长的机理分析,提出从投资乘数的原始定义出发计算公路建设投资乘数的原理,推导了计算公路投资乘数时公路建设投资引起的边际消费的改进算法,并通过京石高速公路有关资料验证了该方法的效果;发展了基于投资乘数计算原理、现有公路工程投资测算、投入产出矩阵组合基础之上的应用方法,克服了常用算法用全社会的消费倾向代替公路投资消费倾向的不足。  相似文献   

2.
云南省公路建设投资对国民经济贡献的测算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路建设投资对国民经济贡献的研究尚无完善的理论体系和计算方法,本文在分析公路建设投资对国民经济贡献的乘数效应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用改进的投资乘数算法计算公路建设投资对国民经济贡献的效果,并把这个方法应用到云南省公路建设投资对国民经济贡献的测算,计算了云南省公路建设投资对国民经济贡献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在定量评价公路建设对国民经济拉动作用过程中,得到的公路建设和其他行业单位投资拉动GDP值的数据,可以为公路建设投资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为此,采用C—D生产函数模型定量计算了全国、辽宁省、江苏省和黑龙江省公路建设投资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以翔实的资料和统计数据系统地分析了公路建设投资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的定量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全国和三省公路建设投资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要大于其他行业对国民经济的平均拉动作用;欠发达省市公路建设投资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远大于发达地区。  相似文献   

4.
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建设投资的经济贡献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凤霞  吴爱华  柳新华 《公路》2007,(6):118-121
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建设是一项综合运输建设,主要涉及铁路、公路和水路运输三项内容。以2002年投入产出表为基础,运用产出乘数、投资乘数和就业乘数等系数和指标定量预测了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建设投资对国民经济的贡献,预测结果表明,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建设投资的产出乘数为2.578 5,投资乘数为1.279 1,就业乘数为750,影响力系数为1.146 8,说明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建设对其他部门的波及影响程度略高于各部门的平均影响水平,对国民经济起到了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公路建设对国民经济增长贡献的测算方法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分析公路建设关联产业的基础上,分生产环节和消费环节,运用投入产出模型和乘数理论,研究公路建设投资对国民经济增长贡献的定量测算方法。并结合吉林省的实际情况,对1998年吉林省公路建设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了实例分析计算。  相似文献   

6.
公路建设投资对国民经济直接拉动的定量测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伟  张志敏 《公路》2005,(4):6-8
关于公路建设投资对国民经济拉动的研究尚无完善的理论体系和计算方法,本文在分析公路建设投资对国民经济拉动分类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用生产函数法计算公路建设投资对国民经济直接拉动的效果,并把这个方法应用到京石高速公路,计算了京石高速公路投资对国民经济的拉动效果。  相似文献   

7.
高速公路网国民经济发展乘数效应评价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评价高速公路网状发展对国民经济效益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投入产出的高速公路网国民经济发展乘数效应评价模型。分析高速公路网对国民经济贡献的测算理论,给出了高速公路网发展对国民经济的直接效益、前项乘数效益、后项乘数效益、消费乘数效益和就业、产业结构优化等效益贡献的测算模型和计算方法。研究表明,基于投入产出乘数效应评价模型,可以采用发展差异比较法和贡献率指数比较法来计算高速公路网发展对国民经济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基于高速公路网国民经济发展乘数效应测算思路与具体步骤,采用投入产出法对无高速公路效应期、高速公路带效应期和高速公路网效应期的公路发展国民经济乘数效应进行了测算与比较。通过对相关历史数据进行有或无高速公路网差异性回归分析和回归模型有效性检验,发现指数回归模型和Logistic函数回归模型具有同等级的最小相对误差与最高显著性,可作为测度我国高速公路网国民经济乘数效应的回归增量预测模型。测算结果表明,高速公路网效应引致的国民经济发展呈快速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9.
公路建设投资对区域国民经济的影响在形态上可分为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本文在西藏自治区公路交通建设发展的大背景下,以计量经济学中的脉冲响应模型和协整关系模型为主要手段,定量分析了公路建设投资对区域经济的拉动效应。结果表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具有极强的外部性,其对区域经济的长期增长有着明显的拉动效应,且间接效应远大于直接效应。  相似文献   

10.
新常态下,科学评估交通投资对四川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即总体投资效益,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未来四川交通投资的规模和方向。本文选取2000~2015年期间四川省交通投资(公路和水路投资)的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和柯布--道格拉斯函数,分别测算了四川省交通投资与经济发展的关联度,以及四川交通投资对经济增长和就业水平的贡献,论证了交通投资直接拉动四川省经济发展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孙斌  邹国平  俞礼军 《公路》2011,(4):123-128
区域公路交通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相互影响的课题是交通领域中未解决的问题之一.基于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基本原理与回归分析方法建立数学模型研究区域公路交通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依存关系.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区域的公路交通投资与GDP总量之间均存在着互为因果关系.相同阶段经济增长与公路交通投资的相互之间推动作用不同.1978...  相似文献   

12.
基于风险分析的公路项目投资决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针对公路建设项目投资决策中的风险问题,通过计算项目现金流量的概率,定量分析了项目所承担的风险,为投资者提供了必要的决策信息,减少了决策的盲目性。公路建设项目投资风险主要以经济风险的形式来反映,各种风险因素的综合作用直接导致项目现金流量发生变化,最终影响到项目的评价指标。以具体公路建设项目为例,对各种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并对由此引起的现金流变化进行估计,得到包含风险因素的现金流,据此对净现值(NPV)进行风险评价,得出NPV的分布区间和大于零的概率,可作为公路项目投资决策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对实现农村公路可持续发展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公路是广大农村地区最主要的交通基础设施,农村的公路建设和发展直接影响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文章指出,各级政府对农村公路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才是保障农村公路良好运营、促进农村公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前诱增交通量产生的经济效益在公路建设项目经济评价中常被忽略,但其产生效益对全面评价项目效益至关重要。分析了诱增交通量产生效益的机理,并给出了其可具操作性的效益计算模型。  相似文献   

15.
乡村公路建设的大BOT融资方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婧  王松江 《公路》2006,(11):93-96
随着高速公路的迅速发展,以及国家“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想,作为干线公路网支撑的乡村公路受到了国家的日益重视。但是目前我国乡村公路发展的状况还仅仅停留在“谁建设,谁经营;谁受益,谁负担”的单一融资模式下,不能从根本上满足乡村公路建设的需要。从探索新型的、适合我国农村发展现状的公路建设融资方式入手,以转嫁政府风险、高效利用政策性投资、实现多渠道融资及道路建设、资源开发并举为目的,着重介绍了大BOT项目方式在乡村公路建设中的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武汉长江隧道公铁合建与分建的经济性差异,选取4个武汉长江隧道为典型案例,首先简要介绍其相关工程实施方案,然后从工程组成部分、土建各项指标等方面,对武汉地区地铁过江隧道、公路过江隧道、公铁合建过江隧道3种模式下的土建投资展开对比分析,最后揭示公铁合建与分建土建费用差异的原因。分析结果表明: 1)因断面利用率高,江中纯盾构段合建方案分摊的地铁盾构部分和公路盾构部分土建费用均低于分建方案; 2)采用合建方案时,由于上部为公路、下部为地铁,造成明挖段基坑深度大,导致合建方案分摊的地铁明挖段和公路明挖段费用均较单建方案高; 3)合建方案与分建方案土建总费用相当。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柯布-道格拉斯函数原理,在此基础上,利用内蒙古自治区的公路建设投资及其各影响因子构建了投资函数模型。对该模型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发现,GDP增长对公路建设投资的贡献率很大;投资与贷款利率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股市市值对内蒙古公路建设的投资也具有一定的影响,从其规模来看,其影响并不是很小。同时,对内蒙古自治区公路建设投资提出了一些合理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基于通达和通畅指标的农村公路网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农村公路网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建立了有别于干线公路网评价的量化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考查节点连接程度的通达性指标,另一类是考查路网道路交通条件的通畅性指标。在指标的具体设计中充分考虑到农村公路的基础数据相对缺乏的实际情况,从定性的视角出发,基于统计思想提出了如村镇通达方向、农村公路的经济吸引半径等技术指标,反映农村公路网建设的深度和广度。最后结合保定市农村公路网建设的现状,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进行了实例分析,取得较好的效果,证明了该评价体系的合理性,并指出了评价路网中现存的问题,为农村公路网的进一步规划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