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数字图书馆是-个研究如何驱动、组织多媒体海量数字信息以及其在互联网上的应用等各方面问题的新技术领域,它以电子格式存储海量的多媒体信息,并能对这些信息资源进行高效的操作.  相似文献   

2.
数字图书馆中的元数据技术应用分析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元数据技术应用模型及其在数字图书馆中运用的基础上,研究并提出对各类海量数字信息进行织、检索、访问和利用实现方案,设计并实现了元数据管理信息系统MDMIS.  相似文献   

3.
为满足铁路货车检修改革需要,适应铁路货车重载、提速的发展,利用"大数据"信息管理手段,对海量铁路货车检修信息即时进行动态大数据分析处理,及时掌握铁路货车运行品质和技术状态,实现安全评判、质量保障、物料配送信息化管理。  相似文献   

4.
一、什么是数字图书馆?   数字图书馆的研究开发,是伴随国际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而兴起的,1994年,美国投资2400万美元在六所大学最早进行了分项研究.1996年5月,我国国家图书馆在文化部申请立项“数字式图书馆试验项目“,1997年获得国家计委批准立项,拉开了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序幕.……  相似文献   

5.
以铁道科学数字图书馆资源门户系统架构设计和功能实现为例,阐述数字图书馆构建的全过程,从标准规范、数字资源及应用系统建设等角度,提出铁路行业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构想.  相似文献   

6.
计算机网络已广泛应用于信息传递与发布、办公自动化与事务管理等领域,铁路企业部门建立的计算机局域网络应全面为生产信息管理服务.本文介绍了牵引供电系统继电保护信息管理网络化的优势,系统建立的方案与关键性问题,系统具备的功能等.  相似文献   

7.
随着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视频信息大量涌现,如何在海量的数据中快速准确地检索出所需要的资料就显得至关重要.于是,基于内容的视频检索(CBVR)技术研究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本文首先对视频的特征进行分析并提取出颜色和纹理直方图作为代表特征信态,然后使用一种改进的自适应滑窗的双阈值镜头检测算法对视频进行镜头分割.最后,通过实验对3种算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算法在复杂度没有明显增加的情况下对镜头分割的准确度优于传统算法.文章的最后一部分使用本文提出的算法实现了一个视频检索系统,结果表明,本算法的准确度比传统算法有了一定的改进.  相似文献   

8.
动车组车载实时监控海量信息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考虑海量信息条件下动车组车载实时监控系统的业务需求,分析了车载数据的业务类型及特点,创建数据库逻辑/物理模型.利用数据分区,分布存储的设计思想,形成动车组车载实时监控海量信息数据库设计方案.通过对数据库实际运行情况的跟踪和评价,数据库设计方案较好地满足了实时性、扩展性和可维护性要求,整体性能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9.
针对网格环境中的CA认证模型,提出基于可信任第四方的密钥全托管机制,对用户密钥进行统一的托管、存取、查询和验证.该模型独立于现有的分布式CA,将密钥的管理与用户本身的密钥保密强度分离,从而最大程度地降低密钥丢失和被窃的可能性.利用上述理论,作者将密钥托管机制应用在数字图书馆的资源权限认证过程中,降低了数字图书馆用户群复杂性对数字资源安全的危害程度.  相似文献   

10.
城市物流配送中心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城市物流配送中心业务需求特点出发,指出城市物流配送中心信息管理的重要性,并从业务运作层、业务管理层和战略决策层分析了信息管理的内容,并以此为基础探讨城市物流配送中心信息管理系统平台的构成以及网络拓扑结构,并提出当前城市物流配送中心信息系统可采用的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11.
研究目的:为了生动、形象、高效地完成多媒体技术应用,解决多媒体技术在铁路设计领域中的关键性技术开发运用问题,创作大量而出色的多媒体产品。研究方法:从多媒体技术的构成和特点出发,结合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实际,分析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研究与关键技术开发运用情况。研究结论:采用多媒体数据库技术,能最大限度共享既有多媒体产品的基础数据,避免部分多媒体基础元素重复制作过程,极大地提高了制作效率,还可确保多媒体产品与资料的安全与可靠;将高质量计算机视频技术引用到多媒体技术应用之中,可解决计算机多媒体制作与数字视频制作的综合处理技术,将计算机多媒体制作中良好的工程图处理能力与数字视频的影像处理能力科学化地综合起来,可实现高质量工程数字视频产品的制作;大容量视频数据存储技术主要用来解决视频数据的存储和再利用问题,从而形成自己的多媒体管理系统。根据实际需求和现有设备状况,分为在线和离线相结合的存储模式。  相似文献   

12.
鉴于传统广电模式的乘客信息系统(PIS)具有成本高、信息原子性丢失和不便于网络化运营等缺点,本文提出采用基于数字媒体技术搭建PIS,并对多媒体编辑与发布、多媒体描述文件结构、数字视频合成3部分内容进行重点论述.由于其采用开放的技术架构和符合国际标准的多媒体文件描述方式,本系统符合PIS向网络化运营管理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轨道交通突发事件处置方案自动生成的规则,所需的3个基本数据库,即应急预案库、应急资源库、应急知识库与地理信息数据库作为基础平台,为应急救援提供可视化的救援指导;提出了建立智能化应急救援方案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4.
西安干部履责管理信息系统的用户数量庞大,用户权限管理错综复杂。本文对西安干部履责系统中引入基于角色访问控制(RBAC)模型来解决用户的权限管理问题进行了一定的改进。介绍西安干部履责系统用户权限管理的业务需求以及RBAC模型的基本思想。论述该系统中用户权限管理的功能设计、实现技术框架和数据库设计等。实践表明,利用RBAC模型来解决西安干部履责系统用户权限管理可取得良好的实际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5.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铁路货运安全数据管理系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进行数据挖掘基本算法研究的基础上研制开发了一个应用于铁路货运安全的数据管理系统TMIS。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以及基于关联规则发现、无序矩阵判定等基本数据挖掘操作,对货运装载的超限数据实行了数字化管理,并建立了分析超限数据的智能化软件系统。能够对存储的数据结果进行超限原因分析。通过数据库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对挖掘操作的基本管理和结果的图形化显示。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在大规模数据库上成功地完成用户所指定的数据挖掘操作。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铁路典型的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风险评估测评和安全检查3类检测方法有机融合,研究建立铁路三位一体网络安全测评体系,重点解决如何高效测评问题。建立铁路网络安全测评指标库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和基础步骤,指标库主要包括通用指标和专用指标,其中,通用指标按照网络安全等级保护2.0标准(简称:等级保护2.0)梳理出安全通用指标、云扩展指标、物联网扩展指标、移动互联网扩展指标和工业控制扩展指标;专用指标重点考虑业务安全,从完整性、保密性、可用性出发梳理铁路重要系统的测评指标。运输调度管理信息系统的专用指标、网络安全测评指标库作为现场开展测评工作的基本依据和参考,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为实现客车调度管理的科学化和信息化,在规范和统一客车技术管理的相关数据资源,建立铁路客车技术信息库的基础上,本系统以电子动态编组板为基本界面,将调度室与各个车间的业务有机联系起来,在提供便捷的动态鳊组工具的同时,实现相关信息资源的综合运用和共享,有效提高信息查询、分析处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数字化铁路行车安全保障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数字化铁路行车安全保障体系按逻辑模式分为行车安全决策模块、行车安全管理模块及行车安全监测模块。行车安全决策模块包括行车安全信息系统、行车安全分析系统及安全决策支持专家系统。行车安全管理模块,从横向上划分为运管部分、机务部分、工务部分、电务部分和车辆部分;从纵向上分为站段、路局、铁道部。行车安全信息监测控制模块分为数据采集单元、数据接收单元、数据处理/输出单元。行车安全保障体系采集的信息包括:运输设备信息、行车调度管理信息、工作人员安全信息、铁路沿线环境安全信息。信息处理包括:数据采集层、初级处理层、隐患分析层、决策支持层、全局分析层。结合现行铁路管理体制,构建基于站段、路局、铁道部的三级救援保障运作模式体系。  相似文献   

19.
铁路建设行业存在巨大的内容管理需求,针对非结构化数据治理难、内容管理要求高、多层级权限管控复杂等问题,结合铁路建设内容管理权限控制特点,在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模型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铁路建设行业内容管理权限模型。将其应用于铁路建设内容管理系统,通过基础权限和角色授权的配置,该模型满足了多层级、精细化内容管理需求,实现了项目信息共享与交互。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铁路行包管理信息系统在票据电子化升级中遇到的信息交互和电子单据流转问题,基于Android移动终端,在铁路行包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框架下设计并实现了行包票据电子化移动终端系统。阐述了该系统的行包信息管理、客运信息管理、列车作业管理和基础信息管理等主要功能,以及站车交互、多重数字签名和信息共享等关键技术。该系统已在京沪高铁部分车次和行包办理点上线试运行,实现了快运单据的全面、全流程电子化,与铁路各信息系统无缝对接,显著提高了行包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