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交通运输业是碳排放的大户,识别影响碳排放的主要因素有利于采取合理措施降低行业碳排放。采用自上而下的基于能源消耗的计算方法,对我国交通运输业1991—2011年的碳排放进行了测算。并运用协整理论和误差修正模型对碳排放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交通能源强度每增长1个单位将导致交通运输业碳排放上升1.429 165个单位,交通运输换算周转量每增长1个单位将导致交通运输业碳排放上升0.985 885个单位。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降低交通能源强度,减少单位周转量的碳排放,促进交通运输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交通运输业是CO_2排放的重要来源。为测度中部六省交通运输业碳排放效率情况,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视角,将换算周转量作为期望产出、碳排放作为非期望产出,构建Super-SBM-ML指数模型,测度全要素碳排放效率值,并对其演变特征及空间自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部六省2007—2016年交通运输业的全要素碳排放效率平均值为0.97,处于无效率状态,各省差距较大;ML指数上升4.99%,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处于下降趋势,技术进步率处于上升趋势,交通运输业技术进步明显,各省有所差异;各省交通运输业发展缺乏联动性,尚未形成全局性的"高效率省带动周边省高效发展"的良性互动;未来应加强区域联动,重点关注以技术进步驱动交通运输业低碳发展。  相似文献   

3.
随着全球变暖加剧,导致了自然灾害增多,它严重吞噬了人类文明发展成果。低碳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焦点和研究重点,碳排放也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和一个企业竞争力的新标准,在此背景下,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低碳物流系统应运而生。文中分析低碳经济、低碳物流与绿色物流之间关系,揭示出低碳物流的内涵与特征;发展低碳物流的紧迫性与必要性,指出物流活动中碳排放的问题,提出了发展中国低碳物流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正>以全球金融危机和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为标志,全球经济从信息化时代步入低碳化时代。我国的节能减排国家战略也从关注能源强度转变为关注碳排放强度。交通运输行业是国务院确定的节能减排的重点行业之一,作为化石燃料消耗大户,我国道路运输车辆正面临低碳化的巨大挑战。道路运输车辆实现低碳化,除了对发动机及相关技术进行优化,降低油耗、提高车辆排放水平以外,轻量化也已成为公认的、节能减排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5.
杨小荣 《时代汽车》2022,(9):142-144
近年来,我国对于治理环境污染的力度不断加大,碳排放成为衡量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的标准之一,而汽车尾气中含有大量二氧化碳,是造成碳排放超标的主要原因.近年来,随着传统燃油汽车保有量的不断上升,尾气排放造成的大气污染也越来越严重,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臭氧层变薄等环境问题已经迫在眉睫,急需整改.治理环境污染要从根本上解决二氧...  相似文献   

6.
<正>2013年年初,欧盟设定全球最严厉的汽车碳排放目标,要求汽车制造企业到2021年之前将汽车CO_2排放量削减27%,新车平均碳排放达到不超过95g/km。如今,全球能源和环境已经成为所有汽车制造企业共同的命题。为了积极应对这一全球化挑战,沃尔沃在Drive-E"E驱智能科技"蓝图下同时沿着发动机小型化与电气化的方向不断创新。在小型化的道路上,沃尔沃不断在Drive-E发动机上实现更小排量、更紧凑设计。其四缸2.0L发动机动力总成系统,相比之前产品重量减少最高90kg,油耗降低最高达35%,成为同一级别车型的节能标杆。  相似文献   

7.
《公路》2017,(11)
作为全国交通运输现代化和绿色低碳发展的试点省份,江苏省交通运输业的能源消耗随着经济发展而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基于《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和《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T2589-2008),采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法,以江苏省为例,分别对其交通运输业能源消耗的碳排放和公路运输碳排放状况进行了核算,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基准调控、汽车保有量调控、燃油经济性调控和综合调控等不同减排情景下的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变化情况,为江苏省及华东地区交通运输业的节能减排工作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不断提高,中国的交通运输业也迎来了高速的发展。而在交通运输业中碳排放量对于大气的污染影响非常高,尤其在我国环境持续恶化的近几年,每年的冬天都弥漫在雾霾之中,环境的问题极其严重,这更加引起了我国相关部门以及全体国民的重视。本文通过国外先进的知识和国内一些相关数据来进一步的预测未来我国的碳排放量,进一步为我国节能减排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9.
正汽车行业是中国碳排放主要来源之一,而向零碳排放汽车转型只能部分达成行业的碳中和目标。中国车企亟须对碳中和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发挥更积极的作用,这意味着必须在汽车电动化之外采取更多措施。汽车行业是中国碳排放主要来源之一,而向零碳排放汽车转型只能部分达成行业的碳中和目标。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的关键时刻,中国政府明确提出,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汽车行业应当为实现这一目标发挥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对能源的需求快速增长,各种碳排放量快速增加,造成的结果是全球气候变暖.针对气候变暖的情况,20世纪联合国推出了各种协议,主要是控制碳排放量,碳金融概念也是在这一时期产生的.碳金融主要是从事控制碳气体排放类的金融性活动,实现全球经济平稳发展,满足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要求.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  相似文献   

11.
NO.1 排放标准语电喷历程 国Ⅳ排放标准的升级,源于越来越严格的环保要求. 在9月25日举办的201 4中国摩托车技术发展国际论坛上,中国摩托车商会秘书长王敏表示,当前气候变化成为全球性的热点话题,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加大碳减排的力度.中国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国,2013年碳排放量占全球总量的27.7%,因此中国也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面临着巨大的减排压力.而作为排放污染的源头之一,摩托车行业也深受影响.  相似文献   

12.
道路交通事故是全球共同面临的最为严重的社会公害。随着汽车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高速发展,世界各国汽车碰撞交通事故日益严重。为了保护行人安全,必须对交通事故进行细致的调查和科学的分析,再现交通事故发生的过程。因此行人交通事故的再现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研究价值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西藏自治区在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的工作中不断加大力度。文章在系统研究目前通用的城市低碳交通政策体系的基础上,着力研究拉萨市交通低碳化路径,利用实证研究法及Kaya模型,合理地计算拉萨市交通碳排放数据。结果表明,拉萨市的交通运输业碳排放总量随着经济的增长逐年递增,且交通碳排放中货运交通占比最大,逐年递增。在此基础上,文章与拉萨市地理优势、环境优势相结合,科学地设计拉萨市交通低碳化路径和框架,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温室效应,加速改变公民的出行方式。  相似文献   

14.
李波 《公路交通科技》2004,21(11):114-117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快,现代物流业迅速发展。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内交通运输业面临巨大的压力,迫切需要进行相应的改革与创新。本文通过分析交通运输与物流之间的关系,结合我国交通运输业的现状,提出发展现代物流是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2019年,随着全球经济放缓,全球汽车的销量情况持续下滑,笼罩在"寒冬"阴影之下,同时,汽车工业正处在百年一遇的深刻变革时期,自动驾驶、电动化等变革浪潮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升温。对整体汽车市场环境的变化,以及未来行业的不确定性,车企的焦虑越来越大,抱团合作成为共同抵御转型变革带来的压力和风险的最好办法。本篇梳理2019年度全球车企的合作大事件,以此洞察行业的风云变幻和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能源需求持续增长,如何增加能源供应、保障能源安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而交通运输业的节能减排既关系到行业的生存发展,更关系到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17.
李耕  刘杰 《轿车情报》2004,(1):74-76
“环保、节能”已经成为全球各个行业共同发展的方向,而其中对汽车行业的要求最迫切。  相似文献   

18.
交通运输行业是社会碳排放流动的源头或发散部门之一,为给四川省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工作提供政策指引,基于该省1995—2014年的终端能源消费统计资料测度其历史交通碳排放情况,对动态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平稳和协整计量检验后,运用曲线回归测度其经济强度增长下的交通碳排放环境效应是否存在经典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假说的"倒U型",并通过完全分解模型进一步定量分析影响其人均交通碳排放变动的三大因素。实证结果表明:四川省的交通碳排放在规模效应上具有显著阶段性增长趋势,其人均交通碳排放与人均GDP之间存在"倒U型"EKC曲线,且当前已处于下降拐点后,但远期可能面临向弱"N型"曲线的转变;经济强度对人均交通碳排放变动的贡献值始终为正,源于在绝大部分年度里两者的脱钩状态都为增长连接或增长负脱钩状态,但从2009年开始逐渐被运输强度、排放强度的效应所抵减而趋于短暂良性脱钩;在全球气候峰会召开后,四川省在交通运输行业上较好地履行了国家"碳排放承诺",但也面临一定的减排风险;从因素贡献率来看,未来行业节能减排的工作重点将放在技术性升级上。据此,从优化运输结构、重用优势能源、加强环境管制等层面提出适应当前四川省交通运输发展特点的碳减排工具和政策。  相似文献   

19.
<正>交通运输与工业、建筑并称节能减排三大重点领域和三大碳源。作为交通运输业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的道路运输业,其终端能源消耗位居交通运输能源消耗的首位。与此同时,道路运输碳排放居高不下,无论是从能源消耗量还是从CO_2排放量来看,道路运输业都是交通运输节能减排的关键领域。道路运输节能减排是应对气候变化,发展绿色经济的客观需要,也是道路运输行业转型发展的必然抉择。笔者认为,道路运输节能减排重点要抓好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正>2007中国上海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展览会,将于2007年6月9~11日在上海世贸商城举行。此展由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与上海市勘察设计行业协会共同主办,上海新建会展有限公司承办。目前全国勘察设计咨询企业全年营业收入已达2973亿元,随着奥运、世博会花落中国北京,上海以及一些东部沿海、中西部城市已成为全球设计行业的必争之地。“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