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Scharf  J德  Gocmez  T  Wittier  M  Pischinger  S  Aymanns  R  Steffens  C  孙丹红译  刘巽俊校 《国外内燃机》2010,(6):25-29
车辆动力系统在提高功率、降低燃油耗和排放方面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使得整机在优化过程中外协件的集成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因此,废气涡轮增压器在未来动力系统方案中对降低二氧化碳排放起着重要的作用。原因是,一者能量转换机技术复杂;二者涡轮增压器对提高行驶性能和降低燃油耗具有巨大的影响力,而后者特别能迎合发动机缩缸强化的发展趋势。FEV公司与亚琛工业大学内燃机研究所进行了合作研究,介绍了一种在动力系统研发过程中通过不同工具和方法组合来研发和优化涡轮增压器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全球排放法规限值收紧、不断提高的燃料价格和未来对二氧化碳排放的调控,都要求载货车柴油机进一步降低燃油耗,例如通过优化热管理。Behr公司与AVL公司和ZF公司合作开发了一种废气余热回收系统,能使燃油耗下降约5%。  相似文献   

3.
在Behr、Behr—Hella热管理和AVL三家公司共同合作的项目中,为降低涡轮增压直接喷射汽油机的二氧化碳排放,对各种热管理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对外部废气再循环的冷却,能在发动机典型的工作点部分负荷时使燃油耗降低5%,在全负荷时由于避免了加浓而使燃油耗下降18%。在实际运行中可节省燃油约6%。在暖机阶段,通过停止冷却液的供给使新欧洲行驶循环中的燃油耗进一步降低约3%。此外,发动机试验表明,通过按工况控制的节温器在不同的负荷点改变冷却液温度(最大为10K)能进一步挖掘降低燃油耗的潜力1.4%。  相似文献   

4.
全新开发的2.4L带智能可变气门正时及升程电控系统的4缸直喷汽油机是本田公司下一代机型,应用了带多孔高压喷油器的直喷系统,实现了低二氧化碳排放和高功率输出。对气缸盖进气道和燃烧室形状、喷油器喷雾形状,以及燃油喷射控制都进行了优化,以确保形成均质混合气,实现稳定、高效的燃烧。全新的发动机结构使摩擦也得到降低。新型发动机的功率和扭矩都增加10%,燃油耗则降低5%。配装新发动机的2013年型Accord轿车配合高效率无级变速器,以及改进后的底盘,使组合行驶工况燃油耗降低11%,并达到美国加州空气资源委员会排放法规中准零排放车级别的排放要求。此外,新结构的发动机减轻了质量.并通过优化气缸体刚度。使噪声一振动一平顺性性能优于旧机型。  相似文献   

5.
Sams  T奥  Dreisbach  R奥  Moser  F  X奥  刘巽俊译 《国外内燃机》2011,(2):1-4
二氧化碳(CO2)排放对全球变暖的影响正日益引起重视,为此,整个工程技术界正在竭力满足未来排放法规的要求,并降低汽车的燃油耗。幸运的是,降低燃油耗与降低CO2排放可以并行不悖,但受其他技术要求的限制,例如降低气态污染物和颗粒排放、发动机的耐久性和可靠性要求,以及生产成本等。在乘用车上应用混合动力似乎有利于降低CO2排放和燃油耗,至少在部分负荷工况下运行时如此。对于瞬态运行工况频繁的市内公共汽车来说,应用混合动力系统已被证明是有利的。而对于重型载货车来说,特别是长途运输车,应用混合动力似乎无济于事,至少按照通常的理解是这样。阐述了改进中型和重型长途运输载货车的效率和降低其CO2排放的概念和途径。通过应用现有技术并不断改进,为引入缩缸强化和降低转速的技术,并结合动力总成的电气化,给传统型和改进型内燃机实施二次过程,展示了短期、中期和长期的前景。  相似文献   

6.
T.  Hasegawa日  T.  Kuno日  K.  Kita日  A.  Kai日  Y.  Takemura日  O.  Yoshii日  T.  Okazaki日  H.  Miyazaki日  孙丹红译 《国外内燃机》2014,(1):44-47
近年来,由于对工业用发动机运行平顺性和低燃油耗方面的要求日益提高,因此,要求农业、园林及工程机械等非道路用发动机具有高功率、低燃油耗和低噪声的特点。此外,即使是小型发动机,其电子控制装置的发展趋势也需保持一致。基于这些背景,开发了采用共轨燃油喷射系统的新型非道路用直喷式柴油机,以满足上述要求。评述了在小排量非道路用柴油机上采用共轨燃油喷射系统,以及优化燃烧系统和喷油特性的技术。  相似文献   

7.
汽车制造商不断致力于进一步降低发动机的燃油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在这方面的重要举措是采用较小排量但具有较高升功率的小型化发动机。Eaton公司专门为这一用途开发了在低转速区域具有高效率的新一代罗茨增压器。  相似文献   

8.
连续可变气门升程汽油机可按发动机转速优化气门升程和凸轮相位,以减小泵气损失,改善燃油耗和提高最大扭矩。为低燃油耗高功率发动机开发了一种能兼顾驱动性和低排放的新型控制系统。通过选用主从控制的新颖吸入空气管理系统可达到较低的燃油耗和良好的驱动性。为控制怠速,设计了新的、具有协同控制的二自由度滑模算法的控制器。该控制器可改善怠速稳定性,实现较低的怠速转速。为减少冷起动工况下的排放,开发了I—P控制与滑模控制算法相结合的点火定时控制系统。这样可使发动机转速平稳地达到目标值并促进催化转化器的激活。为减小各气缸间空燃比不一致的影响,利用具有扩展乎d调制算法的滑模控制机理,设计了一种新的优化控制器。通过将此控制器用于二次氧反馈,可精确控制催化器后氧传感器的输出,改善催化转化效率。利用这些新技术,可同时实现低的排放和好的驱动性,而不影响连续可变气门升程发动机独特的低燃油耗和高输出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与其他发动机相比,柴油机具有燃油利用率高和燃油耗低的优势,现已作为各种工程机械的动力装置被广泛使用。但另一方面,相关的排放法规逐年收紧,针对额定输出功率56~75kW的柴油机,2012年美国环保署(EPA)公布实施第4阶段过渡性(InterimTier4)排放法规,与之前的法规相比,该法规规定的颗粒排放量被要求降低到原来的1/20以下。因此,三菱重工公司开发了D04EG型柴油机,以进一步降低排放和燃油耗,满足EPAInterimTier4排放法规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Ruckauf  J德  Lerch  B德 《国外内燃机》2009,(6):26-28
为了降低燃油耗和排放,减小发动机的内部摩擦和摩擦学影响的研究已成为未来发动机发展的主攻方向之一。为了针对现有和未来产品的摩擦进行更深入的优化研究,Mahle集团投入了大量研发经费。在此研发工作的大背景下,除了对逐个零件直接进行优化外,还专门围绕组件优化对发动机整机摩擦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这一研究在一台2L轿车增压直接喷射汽油机上进行。  相似文献   

11.
内燃机采用体积流量可调式机油泵供给润滑油,可降低燃油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高达3%。这种可调式机油泵在轿车发动机上已获得广泛的应用,未来这种趋势也将扩展到商用车发动机上。为此,德国IFM发动机技术公司开发了一种新型可调式机油泵,它能满足商用车的特殊要求。  相似文献   

12.
燃油价格不断上升和日趋严格的车辆排放要求迫使发动机制造商采用各种技术来减少发动机的燃油耗和排放。因此,近年来,人们对气缸套涂层的关注度明显增加,SulzerMetco公司提出了SUMEBore@涂层解决方案。sUMEBore@涂层是采用空气等离子喷涂工艺将粉末状材料涂覆在气缸表面。这种空气等离子喷涂工艺非常灵活,能对各种不同的涂层材料进行处理,尤其是复合材料和纯陶瓷,而这在采用线状材料时是无法做到的。利用不同的涂层材料成分可以应对发动机的特定挑战,例如,由含杂质燃油或高废气再循环率引起的严重磨料磨损、咬缸和腐蚀。近年来,卡车、铁路机车和船用发动机,以及气体燃料发动机、电站发动机、气体压缩机的气缸套工作表面已开始采用这种空气等离子喷涂涂层材料,并在某些发动机上获得了成功的经验。试验发动机大多机油耗明显降低(部分机油耗的降幅甚至超过70%),燃油耗减少,并且磨损量非常小,缸套工作表面的耐腐蚀性也极好。给出了美国西南研究院1台EMD16—710G3A机车发动机的实机试验结果。这种空气等离子喷涂涂层解决方案已在不同的发动机市场实现商业化应用,被证明既适用于新型发动机机体和气缸套的批量生产,也适用于磨损气缸套的修复。这种涂层将会在减少发动机排放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当前,禁止在内燃机零部件上使用铅作为合金元素的法规业已实施,并且,由于普遍应用混合动力、发动机小型化、低黏度机油、起动一停车系统等新技术来降低发动机的燃油耗及排放,曲轴轴承的工作环境变得更加苛刻。针对曲轴轴承工作环境的变化,着重叙述在实现发动机高功率、小型化及降低摩擦损失等方面开展的摩擦学研究,介绍轴承材料研发及其设计理念的创新与成果.也对在曲轴轴承上应用的新型表面处理工艺及减摩技术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4.
德国Behr公司董事长就冷却系统在发动机中的重要性指出:过去,车辆中发动机冷却系统起着次要的作用,为了避免动力装置过热,必须将未能转换成可用功的能量以热量形式导出;现在,这种情况彻底变了,热管理系统有助于达到严格的排放法规,并更有效地利用热能,从而进一步降低燃油耗和二氧化碳排放。  相似文献   

15.
为了满足低燃油耗、低排放和高性能的要求,新开发了一种电机驱动的可变气门正时(VVT—iE)系统。该系统最先用于丰田公司新款4.6L和5.0L的V8点燃式系列发动机进气机构。VVT—iE由连接到进气凸轮轴的凸轮相位调节机构和集成有智能驱动器的无刷电机组成。该电机驱动系统完全避免了液压带来的运行限制,降低了冷态碳氢化合物排放,也使燃油耗进一步降低。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车用发动机不断追求高功率和低燃油耗,所以对能二者兼顾的可变进气流技术进行了模拟计算(流体动力学计算)和实机试验。通过部分阻挡进气歧管,使进气流偏向,从而改善燃烧和燃油耗,并用实车道路试验来验证改善燃油耗的效果。关于排放,以减少冷起动HC排放为目标,进行配组试验。特别是通过测量燃烧辉光,从表示油滴燃烧状况的后辉光分布与HC的关系着手进行分析。部分阻挡进气歧管后强化了空气流动,使燃油液滴分布明显偏向,致使HC排放增加,但形成能抑制油滴壁面附着的进气流时,发现后辉光和HC有所减少。  相似文献   

17.
Konigstein  A德  Grebe  U  D美  Wu  KJ美  Larsson  P  I瑞典  章健勇译  刘巽俊校 《国外内燃机》2010,(4):12-16
通过缩缸强化,1台自然吸气发动机被排量较小的增压发动机代替。过去,缩缸强化主要用于提高功率,但目前越来越多地被用来降低燃油耗。GM公司的分析揭示了增压发动机虽燃油消耗率较高,但却能使汽车的行驶燃油耗较低的原因。这时可达到的节油效果,除了取决于发动机扭矩特性外,还取决于缩缸强化比和汽车质量对发动机排量之比。  相似文献   

18.
以同时降低燃油耗和排放为目的的两级增压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降低重型柴油机的实际燃油耗和排放,对采用不同低压涡轮流量和进气控制策略的2种两级增压系统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所选择的增压系统可在发动机宽广转速及负荷范围内获得更高的增压压力,如再结合较高的压缩比,就能在改善车辆实际行驶工况排放性能的同时,降低燃油消耗率。  相似文献   

19.
轿车发动机中体积最大且迄今尚未大量由塑料制成的部件之一就是油底壳。在塑料油底壳批量用于商用车领域之后,Mann+Hummel公司解决了将塑料油底壳用于轿车发动机的问题。这样大幅减轻部件质量有利于降低燃油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并为塑料部件的运用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0.
本田公司应用最新的动力总成技术“地球梦科技”,开发了1款3.5I。V6汽油机。该发动机的总体设计目标是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并向客户提供驾驶乐趣。“地球梦科技”的理念旨在降低排放的同时改善燃油经济性。为达到这一目标,并为用户提供驾驶乐趣,采用了三级可变气门正时及升程电控技术和可变气缸管理系统。将这种配气机构技术与缸内直接喷射技术相结合,可提升3.3%的功率,并降低燃油耗20%。为满足中型豪华轿车对噪声及振动水平的要求,开发了新型发动机悬置系统,以改善3缸运行模式的发动机振动。阐述了带可变气缸管理系统及缸内直接喷射系统的三级可变气门正时及升程电控技术、减摩技术,以及新型发动机悬置系统的结构及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