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王晖光  陆键 《公路交通科技》2006,23(8):62-66,71
针对各局部单元路面贫信息条件下的平整度腰,值变化的短数据序列,将单点的GM(1,1)预测模型扩展为系统空间的多点非线性动态变形预测模型,使得路面平整度变形分析预报从单点的粗旷型分析转向多点的空间整体变形分析成为可能。通过运用模糊聚类分析理论,采用路基地质等因素定性分析与路面平整度IRI值变化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科学合理地划分道路路面平整度变形体块。并以实例给出了建立某一级公路部分路面平整度变形体整体变形预报模型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公路》2017,(7)
路基沉降控制对于公路交通的正常运行极为重要。针对川汶公路K95+300~K95+490段的路基沉降变形问题,在分析其变形特征及机制的基础上,采用沉降计算与MIDAS/GTS软件进行有限元分析的方法,对其治理措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治理前路基的计算与模拟最大沉降量均超过80cm,与实际一致;加入钢管桩和框架梁后,最大沉降量降至77cm左右,仅减小了约5%,路基仍有很大沉降量,治理效果不佳,与实际情况较符合;改为CFG桩复合地基后,计算与模拟的最大沉降量分别降低到了7.2cm与10.8cm,理论上减少了90%左右的沉降量,较好地控制了路基沉降变形,因此可选用CFG桩复合地基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3.
煤田采空区路基抗变形注浆治理方案设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郑育新 《路基工程》2011,(5):130-132
主要介绍了煤田采空区预留煤柱段路基抗变形注浆治理方案设计,通过煤田采空区对预留煤柱的稳定性影响分析,结合注浆原则,制定了路基抗变形注浆治理的设计方案以及注浆质量检测方法和施工控制措施。并以此很好地指导了乌鲁木齐外环路东北段六道湾煤田采空区预留煤柱段基坑变形注浆治理工程的施工。  相似文献   

4.
以国道109线某段工程为依托,通过现场地质环境调查、理论分析及室内试验等手段进行路基冻胀、融沉变形特性的研究.分析研究得到了路基土温度场、水分场和变形场的变化规律,并评价了不同条件下路基土的冻融变形程度,分析了不同细颗粒含量和含水率变化情况下土样冻胀变形规律.研究成果为地区路基冻害治理提供了依据,对路基填料的选择具有借...  相似文献   

5.
为查明云阳县某斜坡体出现多种变形特征的原因,对整个斜坡变形体进行全方位勘察,并进行稳定性评价。通过工程地质测试手段以及室内测试分析方法进行研究,选取三个关键剖面进行不同工况下的稳定性评价。结果表明:该斜坡变形体在枯季工况下稳定,在暴雨工况下由西向东稳定性依次降低;库水位影响下的坡体稳定性明显降低;在斜坡体欠稳定处实施支挡工程后的剖面稳定性明显提高,且下滑力显著降低,表明支挡措施合理有效。因此,该斜坡变形体有必要进行工程治理。  相似文献   

6.
查明路基变形机制是路基变形处理的基础。针对G213线川汶公路K95+300~K95+490段路基变形问题,在分析其工程地质条件与变形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土体路基的沉降计算,对其变形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段路基变形主要受路基中粉质黏土层、地下水赋存程度及汽车动载控制,是高饱水度粉质黏土在汽车动载作用下发生的压缩沉降;尽管目前沉降有一定的减弱,但随着变形的发展,可能发展成滑坡,建议进一步评价并采取相应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山区公路运营过程中路基-支挡结构变形失稳的发生、发展过程与地层岩性等内因密切相关,气象、水文及施工等外动力条件则是路基及支挡结构变形和发展的主要诱发因素;多雨地区复杂地质条件下的路基沉陷变形问题成为危及公路正常运营的典型地质灾害问题之一。通过对某陡斜坡路基病害的工程地质环境、路基沉陷变形过程及破坏机理分析,揭示了山区斜坡路基变形破坏的区域性、渐进式、影响因素复杂、破坏模式多样等特点,提出了动态过程调控理念,对该类路基-挡墙病害治理须选择恰当介入时机,并采用综合治理措施的设计思路,获得了良好的工程效果,可为类似路基-挡墙病害治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内六铁路K494石质堑坡变形成因及治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兴宁 《路基工程》2009,(3):206-208
文中对石质堑坡变形的地质情况、变形特征、稳定性进行了分析,采取在路基右侧挡墙顶部进行预应力锚索地粱加固,在路基左侧坡面进行三级预应力锚索加固。施工后,监测结果,坡体稳定,线路未再发生变化,表明对石质滑坡的治理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中外公路》2021,41(4):15-20
山区高速公路以路基方式穿越古滑坡后易导致其出现局部复活,甚至整体失稳。G5京昆高速公路(绵广段)K1 581+800~K1 582+280段右侧为一巨型深厚古滑坡堆积体,其前缘因边坡开挖导致古滑坡局部复活,形成新的滑移变形体。在充分查明古滑坡堆积体及前缘滑移变形体的地质结构特征的基础上,研究了其复活特征及成因机制,并对其稳定性进行了定性和定量评价。在此基础上,采取以抗滑桩为主的防治对策,并根据古滑坡的地质结构特征,确定抗滑桩最为合理的支挡位置,以最经济的处治措施对古滑坡进行了防治。处治工程完工后,古滑坡的变形得到有效抑制。  相似文献   

10.
刘光明  邬龙刚  陈伟  李杰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3,(9):297-299+306+29-30
通过分析研究桥式盾构法下穿路基工程,总结得出桥式盾构法下穿路基变形的关键影响因素,并深入分析其变形机制。根据提出的关键影响因素,依托实际工程,进行桥式盾构下穿既有高速公路和结构的设计应用,提出了多种应对既有路基和结构变形的设计。  相似文献   

11.
针对杭州至兰州高速公路巫山—奉节的A20标K54+010~+150段,由于开挖路堑边坡引起的工程滑坡,在对滑坡的发展过程及变形破坏特征等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产生滑坡的原因,并提出了清方卸载、排水和抗滑桩等综合处治措施。工程实践证明,坡体稳定,社会经济效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针对湿陷性黄土地区路基变形的主要形式,提出碎石挤密桩法、垫层法、桩基础法等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方法,以及坡面防护与支挡防护两种路基防护措施,在工程施工中取得良好的效果,可供同类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13.
张劲松 《路基工程》2012,(4):118-122
基于高速铁路路基工后沉降变形控制标准高,常规路基占用耕地多,基底面积大,地基处理费用较高等情况,研究一种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具有很好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及控制路基变形的能力的托盘式U型新型路基结构,使其有效控制深厚压缩层地基路基变形,减少路基处理费用和路基工程的占地量,为路基工程结构的设计提供一种全新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14.
结合西气东输二线管道上海支干线穿越海宁段钱塘江大堤工程,实测了盾构机掘进过程中,试验段隧道轴线周边土体受到的侧压力、总压力和孔隙水压力的变化特征,施工结束后孔隙水压力的消散过程;地基土体深层水平位移沿深度方向的分布特征;以及钱塘江大堤5个横向断面的沉降分布情况。该文通过对实测数据进行归纳统计,分析该盾构施工对地基土体扰动程度、范围,以及在钱塘江北岸的软土中进行盾构掘进施工,工后沉降占总沉降量的比例。结合工程实践,提出了盾构施工穿越钱塘江大堤(嘉兴段)的沉降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软土地基路堤施工时路基的变形特性,以九江绕城高速公路A1标段经桩网复合结构处理的深厚软基试验段为研究对象,运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对此进行模拟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路基表面与桩体沉降随距路基中心距离增大而减小,路基表面水平位移随距路基中心距离增大而先增大后减小;最大水平位移位置随填土高度的增加向路基中心方向偏移,填筑结束时在距坡脚3 m处附近;桩网复合地基能较显著控制路堤填筑时路基变形情况。  相似文献   

16.
青藏铁路格拉段路基工程设计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中介绍了青藏铁路格拉段路基工程概况,综述了多年冻土路基工程、非多年冻土路基工程的设计内容,为同类工程提供工程实例和经验。  相似文献   

17.
肯尼亚中部的内马标轨铁路,穿越东非大裂谷,不良地质发育,地质条件复杂。针对内马铁路出现的地裂缝,运用有限元Midas/GTS分析该铁路路基穿越地裂缝的受力及变形特征,同时对比分析了土工格室、挖除换填A,B组土、碎石垫层、混凝土板等工程措施对路基的位移变形影响,从而准确有效地确定了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18.
以云南施(甸)孟(定)公路K38+530~+635段斜坡高填路堤边坡为例,运用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结合强度折减理论,分析了原设计路基的沉降变形与稳定性,数值计算结果显示原设计路基的稳定系数不能满足规范规定的最小值要求。采取相同计算方法,分别对线形进行调整及边坡优化,对不施加格栅加固和施加格栅加固的路基边坡进行稳定性计算。研究结果表明:斜坡高填路堤破坏主要表现为,当边坡失稳达到临界状态时,与地表面接触的路基坡顶的填料首先达到塑性变形破坏;当路堤稳定性不足时,应尽可能采取各种技术措施,优化路堤边坡设计,提高路  相似文献   

19.
梅河高速公路程华段高填路基边坡治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钱波  张明剑  李鹏 《路基工程》2010,(5):198-200
结合梅河高速公路程江至华城段K17+580~+750高填路基地质勘测资料,通过对地表及深部位移监测,准确地判断了路基滑坡病害的性质、产生原因及滑动面的位置,提出了高边坡的稳定性分析方法和工程加固的治理措施,使滑坡得以稳定。  相似文献   

20.
郑西客运专线水泥土特性与挤密桩承载力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对路基变形的严格要求,路基的长期变形稳定性主要取决于能否很好地解决地基问题和路基填料问题,包括处理措施选择及工程施工质量。通过室内土工试验和理论分析,研究了水泥改良黄土的压缩特性、强度特性、水稳定性;同时进行了现场水泥土挤密桩单桩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水泥土挤密桩在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方面有很好的加固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