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轨道交通》2011,(5):48-49
随着城市的迅速发展,我国轨道交通的建设已呈现爆发式增长。而作为专用无线通讯技术,TETRA集群通信系统在城市轨道交通领域也正在得到广泛的应用,为列车调度、运营管理、应急救灾提供有力的专业无线通讯服务支持,确保轨道交通的有序运行和所有人员的安全。  相似文献   

2.
《轨道交通》2011,(2):72-72
西门子近日获得三个合同,为上海市轨道交通11号线南段、郑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宁波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共计93列车提供牵引系统。西门子先进的列车牵引系统可以确保列车稳定运行的同时降低能耗及维护成本。“西门子是中国交通及物流行业长期可靠的合作伙伴。该合同再次彰显了西门子对中国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坚定承诺。”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兼交通集团总经理祁祖谦先生表示。  相似文献   

3.
基于轨道交通行业技术的快速进步及市场需求,轨道交通车辆的集成化、智能化水平显著提高,其安全与否将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客观上要求建立轨道交通车辆的安全性评价体系,在轨道车辆全生命周期过程中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确保轨道交通车辆安全可靠性运营.研究了轨道交通车辆的安全性评价体系构架,结合行业标准中对于安全性工作开展的要求,对全生命周期安全评价阶段、行业内安全性相关标准、轨道交通车辆安全相关系统、安全性分析方法以及安全评价要素这五个维度进行了深入分析,初步建立了轨道交通车辆的安全性评价体系,针对轨道交通车辆外门系统进行了安全性分析与评价,为深入开展轨道交通车辆的安全性评价提供了体系化方法与案例支持.  相似文献   

4.
耗散结构下轨道交通司机胜任力 熵变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保轨道交通运输安全,针对当前国内的轨道交通运行环境,从基础素质、 个性特征、专业能力与专业知识四个维度出发,构建轨道交通司机胜任力模型;同时, 将熵变理论与耗散结构理论应用于轨道交通司机胜任力研究领域,建立由结构熵、有 序性熵和环境熵组成的轨道交通司机胜任力熵函数,以合理评价轨道交通司机的岗位 胜任力,为其工作安全性评价和日常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最后,结合轨道交通司机胜任 力的实际统计数据,计算出胜任力系统的熵函数值,充分验证了模型及计算方法的有 效性和可靠性.研究结果显示,轨道交通司机胜任力模型的有序度越高,其熵函数值越 低,反之亦然.  相似文献   

5.
介绍上海轨道交通系统的基础上,结合上海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经验,提出了轨道交通在运营模式、换乘形式及控制系统方面的特点,为我国其它城市的轨道交通建设提供参考,使我国的轨道交通建设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城市与区域轨道交通的一体化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与区域一体化的轨道交通系统,是城乡统筹交通体系的一大支柱。不仅为城市中心区的出行提供方便,而且能使城市中心区与外围组团间的联系日益紧密,缩小城乡经济生活差距,保障合理的通勤时间,为市区人口产业向城市外围扩散创造条件。从城市与区域轨道交通一体化规划的内涵出发,对城市与区域轨道交通一体化规划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提出轨道交通线网一体化规划的建议,为决策和设计部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多层次轨道交通融合发展有利于形成有机整体,提升轨道交通系统总体效能和服务水平,拓展各层次轨道交通服务的时空范围。然而,目前我国区域轨道交通系统在复合网络结构、总体运能利用、协同安全保障等方面仍需进一步提升。采用查阅文献和剖析、归纳、借鉴工程案例等方法,在分析区域轨道交通构成特点及其融合发展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区域多层次轨道交通融合发展的方向与策略,结合该策略在江苏省轨道交通领域中的具体应用和专家意见进行解释说明,以期为后续规划与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低压配电系统是保障轨道交通正常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为满足地铁车站及线路间的各类动力、照明、通信等设备的用电要求,保证轨道交通系统的用电安全与可靠性。就轨道交通中低压配电系统设计进行论述,主要包括动力系统、照明系统、控制系统和接地系统等方面内容,为低压配电系统的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9.
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AFC)系统直接面向乘客,为乘客提供快捷、简便的购票服务,完成地铁运营的车票制作、售票、检票、财务、统计分析等的自动化管理工作,并为轨道交通管理工作,并为轨道交通管理部门提供客流等有效数据。[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未来10年,中国特大城市将大规模建设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系统。这为在整个市域范围内改善铁路、中心城轨道交通、市域快速轨道交通及其结合关系提供了良好契机。总结轨道交通网络之间的三种结合类型:点状结合、线状结合、网状结合,并分析不同结合类型的服务效果差异。提出轨道交通网络整合的概念,论述轨道交通网络整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重点阐述轨道交通网络整合的主要技术措施。最后,指出中国市域快速轨道交通规划中需要注意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基于“基础设施即服务”的理念研究区域城际铁路规划问题,精准考虑带时间窗的个体出行特征和运输服务供给,构建时空网络联系基础设施、服务供给和出行需求3个维度。在所有路段存在的前提下,考虑城际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和城市道路等基础设施及其运输服务供给,为每类出行者生成满足其出行时间窗的备选出行链集合,以所有出行者广义费用和总投资费用加权和最小为优化目标,构建整数线性规划模型。在含有物理路段相同、服务供给相同的条件下,采用相同规模,但具有不同特征的出行需求构建3种不同场景进行优化对比,验证所提出方法的价值和有效性。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规划方法在有效满足精细化出行需求的同时,有助于实现投资效益最大,为区域城际铁路规划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影响轨道客流的因素分别是轨道站点周边的土地开发模式、城市客运结构体系、公共交通经营策略:及轨道的网络形态,本文对此进行了论述,并概括了轨道客流预测工作中的几点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城市轨道交通中采用商用公网长期演进(LTE) 系统承载时, 跨核心网互联互通的可靠性和实时性不满足业务需求的问题, 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长期演进(LTE-M) 综合承载系统的业务需求, 提出了LTE-M综合承载系统互操作性需求和数据业务的互联互通需求, 研究了LTE-M综合承载系统互联互通的工作机制, 设计了可靠性保障方法, 包括核心网间路由重建立、核心网间故障倒切、核心网板卡倒切等, 提出了LTE-M综合承载系统互联互通的系统架构; 在实验室搭建了LTE-M综合承载系统互联互通测试环境, 分析了信令和数据, 以验证其是否满足应用需求, 并进行了LTE-M综合承载系统跨核心网切换测试、跨核心网路由测试、核心网故障倒切测试、可靠性测试和互联互通性能测试。研究结果表明: 为满足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跨线运营需求, 需实现LTE-M终端和基站之间参考点、核心网服务网关与分组数据网关之间参考点、移动管理实体之间参考点以及归属签约用户服务器与移动管理实体之间参考点接口的互联互通; LTE-M综合承载系统互联互通跨核心网切换时间小于1 s, 核心网间路由重建立时间小于1 s, 核心网单板故障倒切时间小于2 s, 跨核心网故障倒切时间小于31 s; LTE-M综合承载系统互联互通业务传输时延小于0.15 s, 丢包率小于1%;10 MHz带宽能同时传输1路100 kb·s-1的基于通信的列车运行控制业务、2路2 Mb·s-1的车辆视频监控业务和1路4 Mb·s-1的乘客信息系统业务。可见, LTE-M综合承载系统互联互通性能满足城市轨道交通跨线运营的业务需求。   相似文献   

14.
高速铁路在我国的大规模建设并投入运营,在提升铁路路网规模与质量、缓解运输能力紧张、提高铁路运输服务质量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效果.通过全面总结高速铁路建设运营对铁路网络结构与规模、运输服务能力、快速客货运网络、现代化综合客运枢纽建设等方面的提升效果,系统阐述了高速铁路建设对运输组织模式、列车运行图编制理论、夜间列车运输组织方法、动车组运用、高速铁路调度指挥体系理论与方法构建等行车组织方法创新的推动作用,以及对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和动车组制造及控制技术等铁路建设与装备水平持续提升的促进作用,揭示了高速铁路建设对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为实施我国一带一路和高铁走出去国家战略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5.
为了实现高压共轨柴油机的多次喷射,控制喷油器是核心。基于高压共轨喷油器设计了适应于多次喷射的控制算法,并对其进行了驱动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实现了对高压喷油器的有效控制,喷油器每循环可实现3次喷射,使得共轨式柴油机电控单元硬件得到简化,并且为实现多次喷射提供了一种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16.
对能馈式供电变流器多模块并联拓扑进行分析,提出一种基于CANopen的多模块并联方案.通过对系统原理和CANopen协议分析,发现CANopen网络能很好满足系统安全运行及控制性能要求:根据变流器控制原理选取了系统网络控制量,并设计了基于CANopen的系统运行机制;通过建立系统的网络控制模型,分析了网络时延对系统控制性能影响,然后确定了系统采样周期的理想选取范围;最后,通过仿真和试验证明基于CANopen的多模块并联能馈式供电系统网络控制方案的可行性、稳定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proposes a rail pressure tracking controller based on a novel common rail system. A mathematical model, based on physical equations, is developed and used for feed forward control design. Rail pressure peak sampling mechanism is designed to remove the disturbance of rail pressure due to fuel injection. An enhanced tracking differentiator is designed to get smooth tracking signal and exact differential signal from signal with noise. Double loop control strategy is designed to decouple the system and to improve dynamic performance of the system.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fluctuation of rail pressure is within ±1 MPa in steady condition, while within ±3 MPa in transient condition, which verifies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rail pressure control strategy.  相似文献   

18.
城市轨道交通沿线常规公交线网评价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使得城市公共交通形成典型的层次结构特点,常规公交系统与轨道交通系统的衔接协调性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整个公交系统的运营状况。以城市轨道交通为出发点对其沿线的常规公交线网进行评价研究,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灰关联分析法对公交线网进行综合评价,并将此方法运用到南京市地铁2号线沿线的常规公交线网的优化调整中,取得良好的实践效果。  相似文献   

19.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区间运行时分要求,将列车在区间的最高运行速度、最低惰行速度作为速度参数,提出多速度参数调控的城轨列车区间运行策略优化问题。考虑线路平纵断面、列车性能等的影响,以及区间限速、运行时分限制等约束,以区间运行能耗最小化为目标,建立均布质量模型下的给定运行时分下基于多速度参数调控的列车运行节能优化策略模型,优化确定各速度参数取值和对应的区间运行控制方案,设计针对多速度参数综合调控的模拟退火求解方法。以广州地铁8号线中大-晓港为例,测算不同时分下的运行控制方案。结果表明:最高运行速度参数可有效控制区间运行时分取值;最低惰行速度的合理取值可显著降低能耗,最多可降低4.68%;列车操纵模式的确定需综合考虑区间运行时分、节能效果和惰行次数,节能操纵模式在较长运行时分下节能作用更为显著。优化结果可为城轨节能化列车运行组织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20.
针对多回路的网络控制系统,本文同时考虑系统误差和误差变化率,设计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模糊动态调度算法.该算法根据系统中各回路的误差和误差变化率,利用神经网络模糊控制的方法实时调整各回路的优先级,从而实现对网络控制系统的调度.最后,利用TrueTime工具箱建立了包含模糊动态调度器的网络控制系统仿真模型,并将其与RM和EDF调度算法进行对比.仿真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网络带宽占用条件下,本文所设计的模糊动态调度算法相比于RM和EDF调度算法,产生的网络诱导时延更小,且具有较好的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