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探究公路工程中混凝土裂缝产生的成因以及采取专业的预防和修补方式,对于降低公路损害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从施工中混凝土材料的质量、混凝土水分流失、混凝土整体下陷不均、混凝土内外温度变化以及混凝土内部受化学反应的影响五个方面分析了公路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严格控制混凝土原材料质量,加强施工中对温度和水分的控制、合理使用外加剂、规范混凝土施工标准、做好混凝土结构的维护工作等预防混凝土裂缝产生的方法,同时根据混凝土裂缝的宽度提出合理使用压注灌浆法、条带罩面法、沥青混凝土加铺层法等修补方法,为完善公路工程中裂缝的解决措施提出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超吸水性聚合物(SAP)的材料性能和SAP内养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关键参数,提出了内养生混凝土组成设计方法;从SAP吸释水行为和内养生混凝土水化特征角度,探讨了SAP内养生混凝土水分传输机制,综述了SAP内养生混凝土的收缩阻裂性能、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通过界面过渡区特征、水化产物和孔结构特征,探究了SAP内养生混凝土性能增强机理;总结了SAP内养生混凝土国内外工程应用情况,并展望了其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分析结果表明:SAP内养生原理为其本身的吸释水特性,但因SAP性能的差异和混凝土配合比等因素的不同,内养生水泥混凝土的各项性能有一定的差异性;SAP在渗透压和离子浓度的驱动下及时释水,补充混凝土内部水分丧失,降低早期水化热,并提升后期水化程度;SAP内养生混凝土的各项性能均受到其粒径、掺量和额外引水量的影响,在各参数均合适的条件下,SAP能够有效抑制混凝土的自收缩和干燥收缩,并增强混凝土的力学性能;SAP能够促进水化反应,生成更多的水化产物,填充混凝土的孔隙,增强混凝土的密实性,细化孔结构,切断连通孔隙,从而改善混凝土的抗冻、抗渗等耐久性能;SAP的再溶胀能力可阻塞混凝土裂缝,生成的CaCO3等水化产物可使混凝土裂缝自愈合;SAP内养生作用能够增强水泥石与集料之间的黏结性,减少甚至消除界面过渡区微裂缝,提高界面过渡区强度;SAP内养生水泥混凝土在桥梁桥面整体化层、横隔梁、湿接缝、桥墩及隧道二次衬砌等部位已成功应用,抗裂效果优良。   相似文献   

3.
对高速铁路高性能混凝土的基本理论、组成材料、施工和耐久性进行了分析,并对高性能混凝土在高速铁路和客运专线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研究,阐明了高速铁路高性能混凝土结构能够满足铁路运输生产的需要,是高速铁路混凝土工程发展的主要趋势。  相似文献   

4.
结合高强混凝土的特点,考虑材料非线性影响,计算了预应力高强混凝土T梁的极限承载力。在非线性有限元分析中,提出了合适的预应力钢筋建模方法。选择了适合于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梁非线性分析的一些基本理论,主要包括混凝土和钢筋的应力应变关系、整体式有限元模型、混凝土的破坏准则。计算结果表明:这些方法对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梁的非线性分析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基于上述理论,对影响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承载力的主要参数进行了对比分析,其结果可供工程设计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5.
高性能混凝土是当前社会中的一种新型混凝土,它不但可以满足混凝土的工作性、强度以及耐久性要求,还可以按照工程的特殊要求以及结构构件形成一定的特殊性能。当前,高性能混凝土的开发和利用已经成了混凝土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就混凝土技术在我国的发展情况来说,高性能混凝土依然处于初级阶段,所以,相关部门必须积极配合提高使技术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自制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材料(CCCW)对混凝土抗压强度、自修复性能的影响,制备了基准混凝土、CCCW掺量0.6%、0.8%、1.0%、1.2%的混凝土试件,通过抗压强度试验研究了不同掺量下自制CCCW对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影响规律,通过抗压强度恢复率、抗渗恢复率研究了自制CCCW掺量为1%时对混凝土自修复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CCCW掺量的增加,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不断增强,掺量达到1%后,强度增强效果趋于稳定;水泥混凝土自身具有一定的自修复能力,CCCW的加入可以明显改善混凝土自修复效果,且受损状态对后期强度恢复影响较大,受损越严重恢复率越低。  相似文献   

7.
相比起普通水泥混凝土,无论是钢纤维混凝土和聚合物水泥混凝土,都极大改善了其力学性能。钢纤维混凝土能够有效地提高水泥混凝土的抗拉、抗弯强度.但水泥混凝土的脆性未能获得本质的改变。而将聚合物掺入到普通混凝土中能有效使得钢纤维和机体之间的粘结强度,有效提高整体性能。研究着发现.若将两者同时掺入到混凝土中.两者将实现互补,全面提升普通水泥混凝土各项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8.
路桥桩基混凝土施工中,为了保障灌注桩混凝土的质量,必须加强对准备工作及施工工艺的重视。通过对混凝土及其施工质量要求进行分析,探讨了混凝土在路桥桩基施工中的配合比、泵送等,并阐述了路桥桩基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9.
钢管混凝土结构抗压刚度的分析与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钢管混凝土分成混凝土和钢管两部分,通过对混凝土进行轴对称柱体分析和钢管的薄壳分析,考虑钢管和混凝土径向位移、纵向应变协调,建立了钢管混凝土结构抗压刚度EA的计算公式,并与试验结果及其他计算方法进行比较,同时分析了钢管和混凝土的泊松比对钢管混凝土抗压刚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钢纤维混凝土可提高路面的抗裂、抗折、抗疲劳等各项强度,改善路面的使用性能,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介绍了钢纤维混凝土在路面翻修中的应用实例,详细分析了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过程,并通过试验获得最佳配合比。钢纤维混凝土在道路翻修项目中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1.
钢管混凝土结构是一种介于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之间的新型结构,其核心混凝土由于处于三向受力状态,抗压强度和变形能力大大提高。钢管混凝土结构中的混凝土施工工艺多彩用泵送顶升方法,属于免振捣施工范畴,特殊的施工工艺对钢管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硬化性能指标提出了特殊的要求,文中讨论钢管微膨胀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的一些问题,包括混凝土的技术要求、混凝土配合比操作过程及在施工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2.
高性能混凝土的弹性模量与泊松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一些国内外相关资料,对目前国内外研究人员通过试验得出的高性能混凝土弹性模量计算公式和柏松比的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与总结,得到可以用高强混凝土弹性模量计算公式计算普通集料高强混凝土弹性模量,以及高流动混凝土的弹性模量比普通混凝土的弹性模量低、高性能混凝土的泊松比与普通混凝土的泊松比相差不多等一些有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交通事业的迅猛发展,公路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混凝土构造物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内实,而且要求外美。就混凝土工程来说,不仅强度要满足要求,而且对外观(几何尺寸、线形、色泽及大面积平整度)有了更高的要求。结合张石高速公路第二合同段桥梁工程的成功实践经验,针对混凝土外观质量不理想、表面光洁度较低、蜂窝麻面等情况,从模板、涂脱模剂到混凝土拌和、运输、浇筑、捣实、养生等施工环节的控制,总结了控制混凝土的外观质量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4.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超长、超高、超大混凝土构筑物以及在严酷条件下使用的混凝土构筑物的建造需要不断增加,此类构筑物的施工难度大,对耐久性要求高,普通混凝土已不能完全满足其需要。同时,近年来混凝土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大量安全性和耐久性问题,造成了一定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高性能混凝土的采用,对促进公路桥梁技术的进步、延长公路桥梁的使用寿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多年的工程试验过程中发现,有些高强度混凝土桥梁在施工中试件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很勉强,还有些桥梁混凝土出现了干缩裂缝、蜂窝、孔洞等,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归结于高强度混凝土的配制在施工中,由于原材料及施工条件以及试验条件等许多复杂因素的影响,必然会造成混凝土质量上的波动。本文在列举高强度混凝土配比设计计算过程中,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具体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6.
在冬季施工中,为了提高混凝土的抗冻能力,在拌制混凝土的过程中要掺入混凝土复合防冻剂。粉煤灰、矿渣作为矿物掺合料,在拌制混凝土的过程中可以替代部分水泥使用,从而提高硬化混凝土的后期强度,但是会导致混凝土早期强度有所降低,进而导致混凝土的早期抗冻性能降低。试验表明,复合防冻剂能提高粉煤灰、矿渣双掺混凝土的和易性,并使硬化混凝土的结构均匀性得到改善,早期强度和后期强度均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介绍了水泥混凝土路面防水的重要性的同时,就设计,施工,养护中应如何防水、排水、增强对水泥混凝土路面防水意识,加强防水,排水的措施,减少水泥混凝土板的损坏提出了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18.
高速公路混凝土路面滑模摊铺施工工艺,要求混凝土路面一次成型,混凝土的拌和质量将直接影响路面强度、平整度、密实度等指标,作结合实践经验,对混凝土拌和过程中影响质量的因素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供搅拌站操作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9.
提高工程结构混凝土的强度是当前国内外普遍重视的一个课题,既是混凝土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也是节省能源和降低施工成本的重要经济措施之一。随着建筑结构向大跨径、高层、地下、重型化的发展,为缩小结构断面,减轻结构自重,对混凝土提出了高强化的要求。而且采用高强混凝土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有资料分析证明:混凝土强度由40MPa提高到80MPa,  相似文献   

20.
叙述了水泥混凝土道路的常规做法,分析了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产生的原因、形式,裂缝对混凝土路面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