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现代造水装置热交换器内部过程的强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冷凝器的合理结构形式,在真空工作条件时它具有最大换热面。众所周知,在工业条件下蒸汽在换热面上冷凝时形成水膜。对造水装置冷凝器所用的工作热流密度为(35-90)×10~3千卡/米~2×小时,凝水的流动具有层流的特征,强化热交换的有效方法之一是采用小助型表面[1—4],这为减小凝水膜的热阻提供可能性。蒸汽在小肋表面上,特别是在管束上冷凝时热交换过程的研究过去不够充份。本文将叙述有关该过程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以垂直管蒸发和多级闪发相结合方式为工作原理的海水淡化流程.这个新研制成功的、结构紧凑并采用全焊接法的钛板热交换器可以把长、宽、高各为2.5×3.2×34米的压力柜垂直布置成55级.该淡化装置的淡水产量为5000米~3/天,造水比>40(每吨蒸汽产生的淡水量).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国营柏林制冷自动化机组公司生产了额定排量为900~2500米~3/小时的螺杆压缩机组,主要用于渔轮上。1975年该产品系列有了进一步发展。1976年以后成批生产了额定排虽为450米~3/小时的S3-450型压缩机组。根据民德船检局(DSRK)的要求冷冻压缩机在船上分批作了历时一年的持续试验。国营柴斯尼茨Saβnitz渔业公司“Frosttrawler”号型的捕捞冷藏试验船的主要数据是:  相似文献   

4.
多级闪发-流化床蒸发器是荷兰、德尔夫特工程学院新研制的一种利用液-固体流化床传热的、闪发级相叠成立置式的多级蒸发器。本文综合有关文献报导,阐明了立式多级闪发蒸发器的闪发过程和汽水分离过程,液-固体流化床的传热特性和自清洁效应,以及50吨/天装置和500吨/天装置的运行情况。本文论述了该种蒸发器与普通卧式闪发蒸发器相比,具有:容许高的蒸汽容负荷、极小的闪发不平衡度、高效的自然离心汽水分离作用、良好的传热效果和自清污垢效应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船舶机械蒸汽压缩海水淡化装置性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机械蒸汽压缩海水淡化装置工作过程基础上,给出了该型装置的数学模型。以产水量5 t/d的装置为例,分析了装置工作性能随蒸发温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蒸发温度的提高,产水量增大,压缩机耗功相应增大。  相似文献   

6.
关于蒸汽上升速度和蒸汽容积负荷方面的许用值实际上没有,因此高真空淡化器设计不得不在高度方面具有很大余量,这就大大限制了它在许多船舶上,特别是在渔船上应用的可能性。为论证减小国内生产之“Д’系列立管式淡化器外形尺寸的可能性,作者在试验台上对Д—3型淡化器蒸汽空间的工作作了研究。研究的目的是确定容许的蒸汽容积负荷和查明沿高度的湿度分布,能否减小淡化器的高度而不降低蒸馏水的质量。所以必须在强化工况下以及在设有百叶窗状之分离  相似文献   

7.
将西江磨刀门水道1962、1977、1999年航道图高程信息数字化,建立了磨刀门水道的DEM,为珠江三角洲网河其它河道建立DEM提供了借鉴。利用此模型研究了磨刀门水道河床近40多年的河床演变,研究表明:1962-1977年总体表现为淤积,淤积量20.33×10~6m~3,主要冲淤深度介于2~-2m之间;1999年较1977年河床处于冲刷状态,冲刷量26.17×10~6m~3,冲淤深度在4~-2m之间。1962~1999年磨刀门水道总体表现为冲刷状态,净冲刷量约5.76×10~6m~3,年均冲刷率0.16×10~6m~3/a,单位河长冲刷率约为0.13×10~6m~3/km,浅滩面积减少,河槽深槽范围扩大,水深增大,断面向窄深发展。上游水沙来量变化、三角洲网河及河口区围垦和联围筑闸的影响及网河区大规模河床采砂是近四十年西江磨刀门水道河床演变的主要驱动因子。  相似文献   

8.
西德GEA Ahlborn公司生产了钛板构成的板式热交换器,供在海水中使用.其余Cr-Ni-Mo钢或1.4401号材料制成的板式热交换器,则用在其他场合.在开式冷却系统中,通常都采用钛板式热交换器.在“Polarstern”号极地考察船上采用的是Varitherm 1309型热交换器,它由196块钛板组成,可将620米~3/小时的淡水由62.5℃冷却至36℃,此时海水流量为1200米~3/小时,其进口温度为32℃.淡水再通过Varitherm 40型热交换器冷却滑油.在高速艇上使用的Varit-  相似文献   

9.
建立蒸汽喷射式制冷装置的数学模型,以某型舰用喷射式制冷装置为例,分析其在不同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条件下的制冷量和工作蒸汽耗量的变化规律。通过分析可知,随着冷凝压力的提高,工作蒸汽耗量随之增大;随着蒸发温度的降低,工作蒸汽耗量也明显增大。所得结论对该装置的使用管理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船艇》1990,(8)
为了与小型船舶用齿轮传动的四冲程中速柴油机竞争,MAN B&W 公司推出全世界最小缸径的 S 26MC 型二冲程低速柴油机,其缸径和冲程为260×980毫米,平均有效压力16.8巴,在250转分时的单缸功率495马力,燃用180厘斯(比重997公斤米~3)的重油,燃油耗在最大额定功率时为130克马力·小时,在部分负荷时为125克克力·小时  相似文献   

11.
采用考虑汽液两相蒸发与冷凝的两流体模型和热相变模型,基于CFX进行船用蒸汽蓄热器充汽过程热工水力特性数值研究。计算结果表明:充汽过程中,船用蒸汽蓄热器压力、温度均呈快速上升的变化规律;蓄热器汽水空间产生蒸汽射流及涡流效应;两流体模型和热相变模型能够准确描述船用蒸汽蓄热器充汽过程热工水力参数,为船舶蒸汽蓄热器的设计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船艇》1989,(7)
该种风雨衣是一种既能挡风、又能防雨、穿着舒适的服装,特别适于人们在假日旅游和上下班时作外套穿用,它具有防水、透湿的特点。主要技术指标-耐水压值在57~60厘米的水柱高,透湿性达到39.26克/米~2·小时,达到国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转让方式:技术转让联系单位:重庆市纺织工业研究所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以稻壳作为生物滤池填料处理模拟生活污水,对不同条件下生物滤池的脱氮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表明,以稻壳为填料的生物滤池在滤速为2m/h、气水比为5:1、曝气方式为每间隔2小时曝气1小时、水温为20.5~26.5℃、进水COD负荷为0.24~0.72kg/(m3·d)、NH3-N负荷为0.03~0.09kg/(m3·d)的条件下其NH3-N的去除能力为60%~82%,有较强的脱氮能力,同时反应器中表现出了显著的短程硝化反硝化特征。  相似文献   

14.
水面舰船反渗透淡化技术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额定容量9000加仑/天(~34米~3/天)反滲透(RO)淡化装置,由美国海军戴维—泰勒研究中心设计和制造,并安装在美国弗莱彻舰(DD—992)上,成功地进行了1750小时的技术评定试验和2210小时的运行评定试验。在这两项试验期间,装置的淡水生产均超过其额定值,并以超出平均产水量11000加仑/天(~42m~3/d)的容量运行。在按额定容量制取  相似文献   

15.
介绍船舶热力蒸汽压缩海水淡化装置的工作过程,建立应用降膜蒸发技术的并流热力蒸汽压缩多效蒸发海水淡化系统数学模型,并给出相应解法。以一个淡水产量为110 kg/h的四效并流热力蒸汽压缩海水淡化装置为例,计算分析加热蒸汽温度和效数对装置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热蒸汽温度提高时系统性能系数下降,传热面积和冷却水流量减少;效数增加时,系统性能系数提高,冷却水流量减少,装置传热面积增加。  相似文献   

16.
1980年9日23日到27日在西德汉堡举行了“船舶、机械与海运技术展览会”,参加展览会的有美国、日本、英国、法国等24个国家共450家企业,共有13个大厅,占地53000米~2,参观该展览会的共有25000名各方面人士,其中16%来自海外。在展览会期间,还举行“近海技术、海运极地技术、海洋污染、船舶导航和通讯”学术会议。会上展出了不少舰船特辅机电产品,其中有 Hamworthy Engineering Ltd 的废物废水处理装置及船用制冷装置。Hodge SeparatorsLtd 展出了 Victor 型三级油水分离器,共十一档尺寸,排量范围为0.25~30米~3/小时。Vickers Shipbuilding Group Ltd 展出了Vickers 燃油匀化器,可用以处理锅炉和柴油机的燃油,使燃烧劣质燃油成为可能。Oil Re-covery International 研制了油回收系统,有助于清除近海海面的石油污染。Joh.Heinr.Bornemann 公司展出了 W10型货油泵,据称这是世界最大的螺杆货油泵。排量为2000米~3/  相似文献   

17.
长江三峡的一种新概念旅游-环保节能电动船,即将在宜昌发中船务公司诞生。该船长17米、船宽3米、船深1.0米、吃水0.5米。航速双机12千米/小时,单机10千米/小时。续航力双机运行60千米,单机运行100千米。主电机2×5.5千瓦。船上活动空间46平方米,载客28人,人均1.3平方米。B级以下航区。工作于有基地的特定水域的不大于来回100千米的区域范围。该船是一种水上游乐船,可以在船上娱乐、在水上游览观光,是一艘可随意停靠景区景点的“水上农家乐”式的旅游船或游艇。可作为湖区水库的自助式游船,完全自主张扬个性的水上游乐工具。这不仅是船舶新…  相似文献   

18.
北方港区抽真空设备中常用潜水泵功率一般为7.5 kW和5.5 kW,常用的射流喷枪主要为准50×准25(喉管直径×喷嘴直径)、准50×准22、准40×准20、准30×准20等,其中准30×准20的射流喷枪应用非常广泛。通过现场常用功率的潜水泵和常用的不同型号的射流喷枪匹配进行室内吸水试验及数据分析,认为射流喷枪面积比在3~6之间是高效区,单位时间吸水量大,形成真空负压低,单位能耗吸水量大;喷嘴直径为25 mm、22 mm,喉管直径为50mm的射流喷枪工作效率基本优于喉管直径为40 mm、30 mm的射流喷枪。准30×准20射流喷枪效率低,在真空预压施工中可能会造成资源浪费,建议不采用。  相似文献   

19.
蒸发器和吸收器是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主要热交换设备。本文通过蒸发器和吸收器在不同喷淋密度下的传热试验,求得了传热系数和喷淋密度的关系。在所试验的范围内,蒸发器和吸收器的喷淋密度可分别取为0.045和0.165公斤/(秒·米)。在设计中选取最佳的喷淋密度,不仅可增大传热系数,还可减小蒸发器和吸收器再循环泵的功率消耗。  相似文献   

20.
针对液化天然气(Liquefied Natural Gas,LNG)船液舱喷雾预冷过程中上下垂直的双液滴在自然对流条件下同种蒸汽中液滴之间影响研究的欠缺,运用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方法,基于气液界面能量守恒原理,对不同温差、粒径和相对距离条件下甲烷双液滴自然对流传热特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液滴表面热流密度、传热量和质量蒸发率随温差10~190 K的增大而线性增大;液滴表面热流密度随粒径0.1~2.5 mm的增加先快速减小后缓慢减小,传热量和质量蒸发率随粒径的增加而快速增加;上液滴表面热流密度、传热量和质量蒸发率随相对距离10~70的增加基本不变,下液滴表面热流密度、传热量和质量蒸发率随相对距离10~70的增加而缓慢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