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重载铁路具备牵引质量大、功率高、接触网载流量大等特点,对接触网的系统需求不同于普通铁路,有必要对接触网关键技术方案进行深入研究。通过计算机模拟仿真分析和多方案比选论证,确定接触网导线规格、张力配置、主要零部件选型及电分相形式等关键技术方案。研究成果已经成功应用于山西中南部铁路、张唐铁路等重载线路。针对目前重载铁路接触网零部件规格型式不一,不便于运营维护的现状,建议加强对重载铁路接触网主要装备的统一化、标准化研究,保障运输安全、降低工程投资。  相似文献   

2.
重载铁路多运行于山区、隧道和长大坡道,能耗和供电品质问题突出,主要表现在用电量大的同时电能损失率也较高,电能质量问题较为严重。本文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重载铁路牵引供电系统“机车-牵引供电网络-地面数据中心”一体化的能耗与供电品质监测系统,通过实时采集电力机车及牵引供电网络的实时同步电气数据,利用通信网络将数据传输至地面数据中心,并通过数据管理软件进行数据的可视化展示,实现重载铁路牵引供电系统“车-网”电气数据的同步监测与综合评估。  相似文献   

3.
组合式同相供电方案能解决重载铁路中存在的负序和无功等电能质量问题并可取消牵引变电所处分相绝缘器。本文以朔黄铁路为例,基于典型牵引变电所实测数据设计组合式同相供电方案,以变压器温升为依据进行方案验证,并结合实际分析方案的经济性。结果表明组合式同相供电方案可提高系统整体经济效益,具有较高的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新型重载道岔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重载道岔是重载铁路的关键设备,也是线路的薄弱环节,其尖轨、辙叉心轨的寿命是影响重载道岔寿命的决定因素。针对既有重载道岔调研情况,研究近年来我国重载道岔关键部件(尖轨、辙叉)的结构改进技术方案,并且结合上道试用验证。实际效果证明,改进后的方案能够适应我国重载铁路"大轴重、高密度和超大运量"的使用要求,且大大延长了主要部件的寿命,提高了重载铁路运能,减少了养护维修工作量。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重载铁路技术得到更多的应用,但目前关于山区重载铁路专用线设计的经验较少。文章通过对山区重载铁路专用线设计有关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对相关设计有一定帮助。山区重载铁路专用线存在着所经区域地形起落大、地质条件复杂、采区、采空区等众多控制因素,文章论述了重载铁路专用线列车编组大、长度长,列车牵引质量大、轴重大的特点,对重载铁路技术标准和煤炭车站布置图形等关键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研究,提出了山区重载铁路专用线关于轻重车限制坡度、曲线半径、到发线有效长技术标准的选择方案,以及结合车站布置和相关需求提出了装车塔式、移动装车机快速装车系统的选择方案。  相似文献   

6.
重载铁路扩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结合我国铁路的运输现状分析,货运列车需要提高牵引质量,重点对重载扩能方案、主要技术设备的研究,探索性地提出了开行重载单元煤运列车为主的双线电气化铁路的主要技术措施,并从运输组织与管理、桥梁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重载铁路牵引供电系统改造方案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重载铁路扩能改造后,牵引供电系统的适应性及配套的改造措施,结合重载铁路自身的特点,较全面介绍几种重载铁路扩能改造措施,并理顺思路对重载铁路牵引供电系统改造方案有了一个由浅入深的分析,提出较为逻辑的牵引供电系统扩能改造方案。  相似文献   

8.
重载铁路目前在我国快速发展,而铁路选线是铁路设计中极为重要的环节,直接关系到建设方案的合理性及投资规模.重载铁路选线有其自身的特点,简要分析了府兴重载铁路特点和影响重载铁路选线的各种影响因素及选线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国内外工程实践经验表明,无砟轨道结构具有稳定性好、平顺性高、轨道状态保持能力强、维修工作量少等优点,不仅是高速铁路发展的主要结构形式,也是重载铁路长大隧道内较为适宜的轨道结构.结合目前国内新建重载煤运通道建设工程,在总结国外重载铁路及国内客货混运铁路无砟轨道结构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了重载铁路隧道内无砟轨道的选型原则,并对国内外典型无砟轨道结构特点进行分析,初步提出了重载铁路隧道内无砟轨道结构方案,为我国重载铁路隧道内无砟轨道结构的研究和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铁路重载运输作为一种高效率和高效益的货物运输组织方式,一直以来都是国内外铁路发展货物运输的重点方向。本文通过简要介绍我国铁路重载铁路的运输发展概况,总结了重载运输领域的发展现状,并分析了客运专线成网后客货分线情况下既有线重载发展运输的关键,研究了重载列车的组合方案并给出结论。最后从列车轴重、运输通道、运输组织、集疏运一体化四个方面分析了如何提高我国铁路重载运输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1.
研究目的:重载,是我国铁路主要发展方向之一;选线,是铁路工程建设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直接关系到建设方案的合理性,决定着投资规模。重载铁路的选线又有其独具的特点。张唐铁路是我国新时期以煤炭运输为主的重要干线,寻找到合理的线路走向,是张唐重载铁路建设的基础。本文分析了重载铁路的特征、影响铁路选线的各种因素,提出合理的选线原则和方法,确定科学合理的线路走向。研究结论:在进行重载铁路选线时应综合考虑铁路功能、安全节能、工程投资、城镇规划、环保影响、地形地质条件等因素,使得线路功能完善、技术经济合理、环境影响小,综合效益最佳。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国内外铁路智能货车的研究现状。从运能、运用安全和运维成本等方面分析了我国铁路货车智能化需求,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我国重载铁路货车智能监测方案,指出了我国重载铁路智能货车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采用何种车-地通信技术是重载铁路列控系统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对此问题进行深入全面分析,提出一个基于公网的可满足重载铁路列控系统需求的车-地通信技术方案。该方案采用虚拟专用网络技术结合网络安全技术实现,具有成本低、效率高,易于实施且能充分保证车地间安全可靠通信的的特点。是当前重载铁路列控系统车-地通信的优选方案,并可为重载铁路列控系统深度智能化奠定通信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为检测重载铁路轮轨垂向力和轮轨横向力,对轮轨力测试及传输系统进行研究,并在大秦重载铁路进行了样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重载铁路轮轨力测试及传输系统的构建方案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重载铁路牵引供电方案与接触网载流能力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重载铁路以及交流传动机车的特点,对新建重载铁路牵引供电方案与接触网载流能力的关系进行了细致的分析,逐步深入的介绍了重载铁路牵引供电方案设计的几个关键步骤,以及详细的计算方法,并提出了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高速、重载铁路V/v牵引变压器供电系统功率因数低、负序高、高次谐波污染等电能质量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电能质量治理装置,分析了其电气拓扑结构及工作原理,研究了级联H桥均压和补偿电流实时跟踪控制方法及基于能量平衡的双主动桥功率控制策略,并通过仿真验证了该装置拓扑结构及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17.
日前,中国神华集团神朔铁路分公司组织了为期3天的重载牵引对比试验,由陕西电力科学院进行电能质量全面测试。株洲变流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研制的静止型动态功补(SVC)装置完全满足了设计要求,树立了我国铁路实施节约型牵引扩能的典范。  相似文献   

18.
结合承钢铁路轨道结构发展状况,介绍了重载铁路轨道结构的选择,并根据路基勘测结果,确定了路基加固方案,最后介绍了重载铁路的使用与维护标准。  相似文献   

19.
侯亮 《铁道建筑技术》2011,(10):49-53,89
发展重载铁路运输,当前己被世界各国视为增强运输能力,提高运输效率和增加效益的重要途径。通过对鄂尔多斯地区重载铁路线路方案研究,参考各国重裁线路的设计参数,结合我国重载铁路的实际情况,根据鄂尔多斯地区货物种类及流向,地形及地质情况,对我国的重载线路方案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基于一重载铁路大量历史检测数据,利用灰色区间理论建立了重载铁路轨道质量指数的灰色区间预测模型,对重载铁路轨道质量指数变化规律进行了预测。模型采用分段三次Hermite插值函数将非等时距序列转化为等时距序列,将所选区段单次检测平均值作为观测值,根据预测结果反算求得每个单元区段的轨道质量指数预测值。结果表明,采用灰色区间预测模型能够对重载铁路轨道质量指数的发展变化进行高效率、高精度的模拟与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