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沥青混凝土路面在公路工程建设中被广泛使用并大力推广,其主要构成材料沥青混合料的性质将对工程质量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工作特别是生产配合比的确定将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准确的确定沥青混合料的拌合站生产配合比,在配合比设计工作总会遇到什么问题,该如何解决,都是我们应该了解并掌握的。  相似文献   

2.
《公路》2017,(6)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结果与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材料用量及经济性关系密切,设计包括三个阶段: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及生产配合比验证。配合比设计的工作中心是确定矿料级配组成和最佳沥青用量,设计出一个具有足够密实度,并具有较高内摩阻力的矿料组成,确定相应最佳沥青用量的一个过程。在施工过程中的控制必须保证沥青混合料的均匀性,严格按照设计级配曲线进行控制,确保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总结了罗阳高速公路LM1标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3.
刘卫平  张明文 《公路》2005,(8):254-259
通过介绍广梧高速公路沥青混合料原材料、配合比设计及施工要点控制,为后继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沥青路面早期损坏,与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不当、对主要技术指标控制不严和混合料质量有着直接的关系。通过原材料试验进行SMA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并对其路用性能进行检测,各项指标满足规范要求,并根据多年对施工和检测工作的实践,通过分析SMA沥青混合料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以便对配合比设计和对施工、生产中的每一环节严格把关,达到施工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公路》2015,(11)
为解决沥青混凝土路面低温季节施工难题,适应节能、环保的要求,高性能中温沥青混合料研究成为沥青混凝土路面发展的趋势。文中结合工程应用,提出乳化型中温沥青技术要求,进行中温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提出沥青混合料拌和楼改造方案。结合中温沥青黏温曲线,拌和成型不同出料温度的马歇尔试件,确定改性中温沥青混合料施工温度;制定施工过程中不同的室内成型方法,确定室内最佳成型方法。通过施工质量检测,验证施工工艺以及施工控制要点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Superpave沥青混合料是经过严格的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及生产配合比验证3个阶段确定的,过程中必须采用旋转压实仪进行试件成型.结合水界高速公路下面层Superpave-25试验路的铺筑,对Superpave-25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设计过程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7.
Superpave沥青混合料是经过严格的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及生产配合比验证3个阶段确定的,过程中必须采用旋转压实仪进行试件成型.结合水界高速公路下面层Superpave-25试验路的铺筑,对Superpave-25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设计过程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8.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是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不同的气候条件、环境条件以及交通量大小对配合比设计的原则和目标均有较大的影响。特别是对于寒区道路沥青路面的配合比设计,在满足混合料低温性能要求的前提下,还要兼顾其高温性能。该文以塘汉快速路的沥青路面配合比设计为实例来讨论寒区道路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核心工作,是沥青混凝土路面成败的关键因素.本项目整合了技术和科研资源优势,改变了以往由施工单位设计、监理单位复核的配合比设计模式,形成了通过采集相同的试验材料、规定相同的试验条件,由多方试验、科研单位参与配合比设计工作,最终对各家试验数据对比分析,提高数据的可靠性,使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得到真正优化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0.
配合比设计是沥青路面施工的关键环节,对施工成本、工艺及实体内在质量影响很大。该文在SAC多碎石沥青混凝土设计方法的基础上,引入粗集料振实密度修正系数进行调整,并结合实测级配指数对振实密度的影响及4.75~2.36mm集料的干涉效应,提出了多碎石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理论-经验法。按此方法,结合沥青混合料各材料体积特性等指标,可快速确定和设计具有优良抗车辙性能的骨架密实型沥青混合料。  相似文献   

11.
为提升华南地区沥青路面的抗水损性能与耐久性,采用改进型骨架密实沥青混凝土设计下面层结构。根据原材料的选择、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与验证,确定了优良的抗车辙、抗水损害、抗疲劳性能的混合料配比参数,介绍施工前的下封层、附属工程施工工艺与要点;对沥青混合料的拌和生产参数、运输料车的设置、混合料摊铺作业的机械参数设定、混合料碾压过程的方案对比以及施工温度动态监控进行明确;采用无核密度仪、三维探地雷达等无损技术手段评价沥青路面的施工离析、施工厚度均匀性。通过下面层的原材料控制、配合比设计、功能层与混合料施工等环节的精细化管理,可以明显提升沥青路面的平整度、压实度、厚度及其他路用性能,是一种较为经济有效的方式。  相似文献   

12.
在《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的基础上结合SHRP高性能沥青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方法对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进行设计优化。以不掺入导热填料的沥青混合料级配为基础配合比,分析确定掺入石墨后最佳油石比。同时,结合材料复合理论,对不同掺量石墨的导热沥青混凝土的路用性能及导热性能进行研究,分析确定石墨的最佳掺量。  相似文献   

13.
吴文军  刘攀  谭乔  盛兴跃  李璐  全弘彬  岳晓文  赵云 《公路》2021,66(12):60-65
结合韶州大桥钢桥面铺装施工情况,介绍了高韧性环氧沥青混合料原材料性能检测及配合比设计、防水黏结层滚涂、混合料生产施工工艺及养护等环节,并检测施工过程中混合料的性能指标及施工过后路面的平整度、摩擦系数、构造深度及渗水系数等指标.高韧性环氧沥青混合料在韶州大桥钢桥面铺装工程中应用良好,混合料及路面各项性能指标均满足要求,铺装施工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14.
惠州市过境公路全长26km,采用六车道一级公路标准。结合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简要总结沥青下面层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中级配曲线设计对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和施工控制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通过对沥青路面原材料、配合比、混合料生产及施工全过程进行分析,找出造成沥青混凝土路面碾压过程推移的各种可能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6.
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直接影响最终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及使用性能,不同的配合比设计方法会影响最终设计的沥青混合料性能各有差异。本文结合实际工程,根据工程设计文件及国家规范要求,基于马歇尔法对沥青路面面层混合料进行配合比设计,确定最佳沥青用量。为了确保混合料在实际工程中的使用性能,对设计的沥青混合料进行一系列路用性能测试,确保检测结果满足路用要求。研究成果能够对马歇尔设计法在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基于目标配合比设计结论,对superpave20沥青混合料进行生产配合比设计,确定了冷料上料速度、热料仓比例以及沥青用量,并对试验段施工过程中的关键工艺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该文较详尽地介绍了广州黄埔大桥钢桥面环氧沥青混凝土铺装层的施工技术,包括原材料选择、试验和混合料配合比设计,钢桥面环氧沥青混凝土铺装层施工工艺和施工质量控制要点,以及环氧沥青混凝土与普通沥青混凝土相比在施工工艺所具有的特点。施工过程中的各项试验、现场检测表明:该大桥钢桥面环氧沥青混凝土铺装层的各项技术指标和施工质量均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外观质量和使用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9.
珠江黄埔大桥钢桥面环氧沥青混凝土铺装层施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介绍了广州珠江黄埔大桥钢桥面环氧沥青混凝土铺装层的施工技术,包括原材料选择、试验和混合料配合比设计,钢桥面环氧沥青混凝土铺装层施工工艺和施工质量控制要点,以及环氧沥青混凝土与普通沥青混凝土相比在施工工艺上所具有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鉴于生产配合比设计在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中的重要地位,结合中国沥青混合料常用拌和设备间歇式拌和楼,以实体工程ATB-30生产配合比设计为依托,对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设计中级配变异及其控制措施进行了阐述;分析了生产配合比设计中二次筛分、各热料仓比例确定、振动筛网合理选用和最佳油石比确定等各个流程的操作技术,以提高沥青混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