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作为一项新兴的测量技术,目前已在滑坡监测等领域广泛使用。本文采用Leica Nova MS50三维激光扫描仪对陕西省渭玉高速公路工程处治滑坡进行野外数据采集;使用Geomagic Studio软件对点云数据进行预处理,构建滑坡体的三维模型;利用最优密度点云数据创建DEM,进行滑坡体等高线、前缘剖面和微地形因子的提取与分析,为滑坡监测预警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2.
《公路》2020,(7)
复杂地质条件下,在确定大型滑坡体的治理措施过程中,滑体稳定性计算所需的滑动面、滑动面强度等参数是很难准确确定的。为确保滑坡体治理过程中、运营期的安全,可对滑坡体进行监测以动态调整设计。现就某高速公路大型滑坡处治过程中,通过对抗滑桩、坡体埋设测斜管进行深部位移监测,并对监测数据及时分析后动态调整处治方案,不但确保了施工期安全,而且目前监测数据显示运营期处治后的滑坡体处于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3.
杭金衢高速公路K103处滑坡体于2005年2月出现加速滑动迹象,滑坡体后缘及两侧均出现深长裂缝。为防止滑坡体失稳,随即采取了应急治理措施和永久治理措施。应急治理措施包括卸载、挡墙加固和在坡体上打锚索等。永久治理措施包括在滑坡中部设置抗滑桩,在滑坡项部修拦水坝,开挖排水隧洞等。对处治效果进行了跟踪监测。结果表明,该滑坡在各项处治措施完成3年后没有发现继续滑动的迹象,为以后类似的滑坡灾害治理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4.
谭剑松 《路基工程》2015,(5):193-201
以现场考察和工程地质勘察为基础,详细分析了黔江至彭水高速公路红军渡互通A匝道滑坡的工程地质条件及变形特征。运用刚体极限平衡法和FLAC3D数值模拟法对滑坡的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自然工况下滑坡处于基本稳定状态,滑面未全部贯通,但滑面的中部转折段存在潜在失稳的风险;在暴雨工况下,滑坡体的应力、位移、剪应变增量等各方面数值和分布面积都有显著的增加,呈现出局部失稳的状态。根据两个滑坡的工程地质条件及稳定性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处治设计。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山区高速公路建设也越来越多。山岭区高速公路建设,地形、地质复杂,由于受地形限制路线无法避让稳定状态下的古滑坡体,并以桥梁形式通过滑坡已时有发生,如何避免自然外力和人为因素造成古滑坡复活或内部土体蠕动对桥梁产生安全影响,已是目前山区高速公路建设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云南省某高速公路为例,结合古滑坡所处自然、地质环境,综合分析滑坡体特征,利用条分法计算结果进行稳定性评价,拟定确保桥墩安全的综合处治措施。结果表明,软质泥岩地区,当公路以桥梁形式通过古滑坡时,滑体内部土体蠕动所产生的应力会影响到桥墩的安全,采用抗滑桩分段拦截土体蠕动应力,是可以确保桥梁安全的有效处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针对四川省纳黔高速公路K44+650~K44+850段左侧山体滑坡,介绍滑坡概况及其基本特征,分析滑坡的影响因素及成因机制。利用室内试验结果和反算的滑坡体参数分析边坡的稳定性,并计算滑坡推力以及采用抗滑桩处治后的效果。结果表明,滑坡计算参数合理,采用2排抗滑桩的处治方式得当,处治后滑坡稳定。  相似文献   

7.
在山区公路建设过程中易发生边坡滑坡地质灾害,严重影响公路的推进进度并增加项目总投资,因此开展研究公路滑坡成因及处治方案至关重要。本文结合四川某一级公路路堑开挖过程中出现的边坡整体失稳,从地形地貌、气象水文、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等方面对滑坡成因进行分析,采用传递系数法对天然、暴雨及地震三种工况下滑坡体剩余下滑力计算,定量评价滑坡稳定性。根据分析、计算结果,综合考虑处治费用、施工周期、施工风险、运营风险及环境影响等因素,最终采用抬升路面设计高程、清方、坡面支挡防护与防排水等工程措施组合的综合处治方案。目前该滑坡体处治基本完成,处治后边坡稳定,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雷丹  谢健鹤 《路基工程》2014,(3):206-209
以桩板墙在重庆万州某滑坡体整治工程中的应用为例,介绍滑坡体处治中的处理方案的选择及相关施工。实践表明,对于库区处于陡坡的滑坡体,采用桩板墙是一种有效提高边坡安全系数的滑坡处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陈云生  张一铭 《公路》2021,66(12):53-59
以阳鹿高速公路K52巨型滑坡为研究案例,对该滑坡采用了"地调"、钻探、原位测试、室内试验及变形监测等手段进行勘察,获得了滑坡的地貌形态、地层结构、滑面、地表地下变形及水文地质特征等资料.简要分析了该滑坡的成因,在稳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处治方案比选,择优选择了"卸载后缘部分滑坡体+坡脚反压+钢管群桩+综合防排水"的处治方案.变形监测证明,该滑坡经处治后处于稳定状态,存在一定的固结沉降变形,但不影响通车,说明处治方案是行之有效的,可为同类工程研究、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了建立陕西高速公路滑坡监测预警系统及其示范工程,本文以某高速公路沿线滑坡为研究对象,对该滑坡的地表位移(倾角、滑坡边界错位)、深部水平位移、抗滑桩应力、气象条件等内容选择合适的监测技术,并结合可视化在线巡查与人工巡查,最终建立起一个典型的公路沿线工程处治滑坡监测系统,该监测系统能够很好的掌握滑坡的动态,从而达到预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高速公路穿越崩岗地貌时,开挖路堑边坡易引起坡体开裂滑塌。以福建省南部某高速公路滑坡处治为例,分析崩岗地貌中原设计两级路堑边坡逐步演变为中型工程滑坡的原因,再结合场区地形地质和崩岗地貌滑坡体系特征对路堑边坡稳定性进行定性与定量评价分析,拟定了综合治理措施。工后监测资料表明,采取的综合工程治理措施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随着越来越多的高速公路在山区的建设,不可避免遇到大量的不良地质,尤其在受区域性的褶断带改造的岩体中开挖边坡,极易诱发工程滑坡,滑坡产生的速度快、规模大。以在某高速公路建设的边坡施工中修建便道及清表时,触发某边坡产生较大规模的滑坡为例,通过地质调查、钻探、物探等工作,查明滑坡区的地质构造、岩土特征等。对较易通过室内剪切试验获得抗剪强度指标的岩土层采用Mohr-Coulomb破坏准则;对不易通过剪切试验获得其抗剪强度指标的岩土层,则采用Hoek-Brown破坏准则对滑坡体开展数值分析。并与现场监测数据、地表滑移特征进行对比,分析滑坡产生破坏变形的机理及主要诱发因素,验证岩土层采用Hoek-Brown破坏准则进行判别的可靠性。并利用反分析的结果,结合路基开挖,通过数据模拟分别采用放坡、排水或加固进行滑坡处治方案的评估,以达到最优的处治目的。  相似文献   

13.
在连续强降雨极端天气下,四川红层地区某高速公路填方路基发生滑坡,导致高速公路断道,影响车辆通行.为尽快恢复通车,需科学合理地分析滑坡成因,以便采用高效、经济、快捷的工程措施进行处治.在详细调研某路基滑坡变形破坏特征、物质结构特性的基础上,对其成因机制及稳定性进行分析,据此提出了处治方案和措施,得出在红层地区高速公路滑坡...  相似文献   

14.
滑坡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地质灾害,工程施工通过古滑坡体路段时,受各种外界因素影响,极易导致古滑坡复活,造成极大安全隐患,影响工程进展。本文以一个工程处治实例,从古滑坡体复活形成过程、诱因分析、采取应急措施及全面治理方案等方面,介绍了对复活古滑坡体进行综合治理的技术,并总结了相关经验与教训。  相似文献   

15.
云南山区高速公路滑坡治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云南山区地形地质条件复杂,高速公路修建过程中常会碰到许多不同类型的滑坡。本文论述高速公路滑坡治理的原则与方法,探讨各种滑坡处治方法的应用范围、优缺点;在目前滑坡现有分类的基础上,首次从治理角度上以滑面为重点对滑坡进行新的分类,并针对不同类型的滑坡,提出了高速公路滑坡的处治模式,进行了滑坡处治的典型实例剖析。  相似文献   

16.
滑坡是山区高速公路的主要病害之一.介绍分析了滑坡的分类及成因,列举了滑坡的常见处治方法.并通过介绍常吉高速公路K169 200~K171 900段路基边坡整治工程和K174 220~K174 440左侧滑坡的成因、防治理念、防治措施、施工要点及处治成效,总结了山区高速公路滑坡处治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破碎围岩铁路隧道洞口施工引起的工程滑坡问题,依托叙毕铁路土地垭隧道出口滑坡处理工程,对滑坡成因及处治方案进行了研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隧道洞口滑坡成因主要有内、外2种因素,内因为洞口浅埋段围岩风化严重、破碎,外因为施工开挖造成坡脚临空,地表水下渗恶化围岩,防护措施也未及时施作。在滑坡处治方案设计中,需结合滑坡体范围与隧道相对位置关系,采取针对性处理措施。原则上采取锚固桩加固边仰坡滑坡体并增设截排水沟后,再对隧道范围内采取明洞改路基、基础换填、钢花管注浆加固等措施。  相似文献   

18.
重庆某高速公路路堑边坡受强降雨影响,在开挖过程中坡面及坡顶地表出现开裂、坡脚局部有流态泥土和地下水渗出,诱发路堑滑坡。为此,从滑坡区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层岩性、水文地质及滑坡形态等方面对滑坡成因进行了分析,采用传递系数法对边坡天然工况和极端暴雨工况条件下的稳定性进行了评价。基于滑坡易损性分析,以安全可靠、经济有效为原则提出了综合处治措施。该高速公路已通车运行多年,处治后的边坡安全稳定,其处治措施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结合栗石沟隧道洞口滑坡实际水文、工程地质条件,通过强度折减法对隧道洞口边坡在自然状态、边坡坡脚开挖和削坡卸载等6种工况下的稳定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和评价,并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和数值模拟计算结果,提出对该滑坡体采取削坡2m+表面喷浆及锚杆支护相结合的处治方案,同时加强洞口坡面排水、坡面和隧道内的变形监测。为工程安全施工提供依据,也为山区隧道洞口开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成都地区龙泉山脉的金堂大道某处大型滑坡处治为例,在对滑坡体地质调查与成因分析的基础上,通过采用圆形抗滑锚索桩进行治疗,特别是采用机械成孔,减少安全风险并提高了工程效率。预应力锚索在圆形抗滑桩上的安装,通过在桩顶设置系梁,以形成锚索抗滑桩的共同受力体系,使滑坡处治比单一抗滑桩处治效果好、费用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