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1 毫秒
1.
采用7d无侧限抗压强度为设计指标进行水泥稳定土配合比设计,施工过程中现场取水泥稳定土混合料样品,检测其7d无侧限抗压强度;采用灌砂法对基层压实度进行检测,并采用手持落锤式弯沉仪对龄期3d的路面结构进行弯沉及回弹模量检测。结果表明,水泥稳定土无侧限抗压强度随着龄期的增长而增大,其中37d龄期增长速率最快,增幅64%,7d后增长缓慢;通过提高混合料压实度能提高水泥稳定土结构层的承载能力;水泥稳定土的养生龄期与无侧限抗压强度存在良好的对数关系,弯沉与回弹模量存在良好的指数关系。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室内无侧限抗压强度、CBR承载比、回弹模量试验,为天津空客A320配套工程公路建设使用土壤固化剂处理路基确定了施工方案和保证施工质量的控制指标:现场土添加4%石灰和路邦土壤固化剂的无机稳定土做路床处理时,当压实度大于90.0%,其抗压强度可大于0.80MPa;现场土添加2%水泥、3%石灰和路邦土壤固化剂做底基层无机稳定土时,压实度达到95.5%以上则无侧限抗压强度可满足1.5MPa的要求;现场土添加3%水泥、3%石灰和路邦土壤固化剂做公路基层无机稳定土时,无侧限抗压强度若要达到2.5MPa,压实度必须控制在97.6%以上。试验总结出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与压实度的关系曲线,可以为道路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土壤固化剂在天津空客A320工程道路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介绍了土壤固化剂在道路工程予以应用的一例试验研究。通过室内无侧限抗压强度、CBR承载比、回弹模量试验,为天津空客A320配套工程公路建设使用土壤固化剂处理路基确定了施工方案和保证施工质量的控制指标。其结果是:现场土添加4%石灰和土壤固化剂的无机稳定土做路床处理时,当压实度大于90.0%,其抗压强度可大于0.80MPa。现场土添加2%水泥、3%石灰和土壤固化剂做底基层无机稳定土时,压实度达到95.5%以上,则无侧限抗压强度可满足1.5MPa的要求。现场土添加3%水泥、3%石灰和土壤固化剂做公路基层无机稳定土时,无侧限抗压强度若要达到2.5MPa,压实度必须控制在97.6%以上。试验总结出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与压实度的关系曲线,为道路建设质量控制提供了参考值。  相似文献   

4.
为了明确影响固化剂改良铁尾矿基层强度的敏感参数,以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为基础,通过正交试验建立水泥、土凝岩两种固化剂改良铁尾矿的7d无侧限抗压强度简化预报模型,并对各敏感因素进行逐步回归分析,明确各敏感因素所占权重。结果表明:掺量为8%的固化剂改良铁尾矿满足低等级公路强度要求;掺量相同的条件下压实度越大固化剂改良铁尾矿强度越大;压实度相同的条件下固化剂掺量越大固化剂改良铁尾矿强度越大;影响固化剂改良铁尾矿7d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因素按其权重大小排序为:固化剂掺量、压实度、固化剂掺量和压实度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5.
通过试验研究了鲁西黄河冲积平原区水泥稳定土作为路面基层材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对水泥稳定土无侧限抗压试件的制作过程及实验步骤作了详细的叙述,研究了不同压实度条件下水泥土材料配合比与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关系,总结出了满足规范要求的水泥土原材料的配合比。结合试验过程对水泥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件制作、养护以及强度评定等提出注意事项,以供广大公路建设者参考。  相似文献   

6.
陈俊彦 《路基工程》2018,(6):150-153
采用两种不同的养生方法、不同饱水条件、压实度分别对不同养生龄期水泥稳定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进行测试,研究以上因素对水泥稳定土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养生方法二对水泥稳定土的早期强度的提高更加显著,且能够提高试件的无侧限抗压强度的稳定性;饱水条件降低能够降低水泥稳定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通过提高压实度能够显著提高水泥稳定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养生龄期对水泥稳定土无侧限抗压强度具有显著影响,随着时间的增大,其强度持续增大。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225省道南延工程路基施工中处治土的问题进行分析,选用水泥稳定土处治方法,考虑水泥稳定土延迟时间进行击实试验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压实度和无侧限抗压强度均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8.
高液限花岗岩残积土及水泥稳定土填料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常规土工试验、CBR试验和无侧限试验,对高液限花岗岩残积土及其水泥稳定土的工程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包括水泥配合比、含水量及龄期对无侧限强度的影响,以及施工工艺和关键参数等。试验表明,高液限花岗岩残积土在提高压实标准和控制含水量的条件下,可用于高速公路路基本体的填料。  相似文献   

9.
水泥稳定土无侧限抗压强度、抗压回弹模量与龄期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水泥稳定土的室内配合比试验,确定符合设计要求的配合比,并研究水泥稳定土无侧限抗压强度、抗压回弹模量与龄期的关系,从而指导现场大面积施工,为今后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针对河北省某工程天然砂砾,采用TG土质固化剂进行加固。利用正交设计法分析水泥剂量、固化剂剂量等因素对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TG固化剂对于稳定土的强度提高明显,可以作为路面基层应用。  相似文献   

11.
在水泥稳定土中掺入不同长度、不同掺量的聚丙烯纤维,制备了聚丙烯纤维水泥稳定土(PFCS),通过击实试验确定最佳含水量及最大干密度,采用抗压强度试验及抗劈裂性能试验,分别研究了聚丙烯纤维的掺入对水泥稳定土的抗压强度及抗劈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掺入5%水泥的PFCS最佳含水率与干密度分别为17.3%、1.749g/cm~3;当水泥与聚丙烯纤维掺量相同时,PFCS的无侧限抗压强度随养护龄期的增加而提高,且纤维长度越长对水泥稳定土基体的裂缝抑制作用越明显;随着纤维掺量及长度的增加,水泥稳定土7d无侧限抗压强度随之增大,抗裂性能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水泥掺量、压实度及养护龄期对重塑黄土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配置不同水泥掺量的重塑黄土,开展不同压实度和养护龄期条件下的直剪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对比分析水泥掺量和压实度对重塑黄土抗压、抗剪强度的影响规律以及养护龄期对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采用方差分析法研究了水泥掺量和压实度对重塑黄土强度的影响,并分析了无侧限抗压试样的破坏形式。研究表明:试样龄期为7 d的黏聚力和无侧限抗压强度随水泥掺量呈先增大后减小,而内摩擦角先非线性增加后趋于稳定,水泥掺量为14%时重塑黄土的黏聚力和和无侧限抗压强度最大;黏聚力和无侧限抗压强度随压实度线性增大;无侧限抗压强度随养护龄期延长逐渐增大并趋于稳定,且与黏聚力表现出线性关系;水泥掺量和压实度均对重塑黄土强度有显著影响;无侧限抗压试样的压实度为75%时主要发生中部鼓胀破坏,压实度为90%时主要发生劈裂破坏。研究成果可为地基处理、边坡加固、人工边坡回填等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水泥就地冷再生基层施工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西宝南线水泥就地冷再生试验段,研究了水泥就地冷再生基层的施工应用。对试验段的旧料取样进行筛分、配合比设计试验,和外掺量、最佳含水量、最大干密度、抗压强度试验。依据工程实例介绍了冷再生基层施工工艺流程和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并现场取样测定无侧限抗压强度、含水量、灰剂量、压实度等技术指标,检测结果满足路面基层的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4.
通过路面破碎机对旧沥青路面进行破碎,使集料达到水泥稳定土颗粒级配要求,经过击实试验,取得不同水泥剂量的最大干容重和最佳含水量,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确定施工配合比。经过破碎、加水、整平、布水泥和二次破碎及加水、稳压、整平、碾压等施工工艺,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液态离子型土壤固化剂加固红黏土的强度特性,采用美国Road Bond公司生产的液态离子型土壤固化剂对浙江金华地区的红黏土进行加固。在试验确定的最佳离子土壤固化剂掺量0.014%条件下,通过在试样土中加入不同掺量水泥、石灰,成型2种不同压实度(96%、98%)试件,分别进行固化土混合料的抗压回弹模量、抗压强度、劈裂强度和冻融强度试验,分析离子土壤固化剂加固红黏土的强度变化规律,并铺筑试验路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红黏土中加入离子土壤固化剂后,其塑性指数有所降低,形成更为密实结构,固化剂、水泥或石灰的掺入都能增加混合料的抗压回弹模量,且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掺入石灰对抗压回弹模量的增强效果优于水泥;各配合比混合料的7 d无侧限抗压强度受压实度影响较为显著,98%压实度固化效果优于96%压实度,固化剂、水泥、石灰的掺入均可较好提升试件的劈裂强度,随着水泥掺量的增加,其冻融抗压强度损失BDR也随之提高,其抗冻性能越好。结合现场试验路的情况,建议在实际工程中严格控制其压实度。  相似文献   

16.
针对黄泛平原区粉土地质情况,分别就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劈裂强度试验和回弹模量试验研究了固化剂粉煤灰对粉砂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固化剂粉煤灰稳定土7d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达到了1.35 MPa,大于高等级公路底基层规范值0.6 MPa,劈裂强度以及回弹模量值均高于二灰稳定土,有着良好的成长性能;现场工程应用实例表明,道路性能各项指标评价良好。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决磷、钛石膏工程应用不足之处,对其工程力学性质进行研究并提出改良方案。对磷、钛混合石膏掺加不同配合比的水泥、石灰、石膏及液黏剂进行击实试验和不同配合比、不同龄期、不同干湿循环次数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发现改良体系最大干密度及最佳含水率变化较小,相同压实度钛石膏较磷石膏无侧限抗压强度更高,水泥石灰双掺改良体系较单掺改良体系无侧限抗压强度更高,水泥掺量为3%以上的改良体系强度随龄期增长显著,其无侧限抗压强度随干湿循环次数及水泥掺量增加而增强。  相似文献   

18.
对掺有ZL-1,EN-1和ISS土质固化剂的固结土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结果表明ZL-1固化剂的固化效果较好。通过对不同胶结材料的复合固结土的室内试验,得到复合固结土的强度与配合比、期龄、固化剂的掺量、压实度之间的关系,并得到混合料的最佳强度配合比为1∶200~1∶400。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水泥剂量、集料级配等因素对水泥稳定砂砾基层混合料强度的影响,确定强度高、经济合理的配合比.拟定水泥剂量、9.5~31.5 mm碎石掺量、19~31.5 mm碎石掺量为3个影响因素,利用三因素四水平正交试验进行水泥稳定砂砾基层组成设计.并用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两种方法探讨各因素对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分析了各因素对强度影响的主次关系,确定了满足强度要求的经济合理配合比.  相似文献   

20.
进行水泥稳定土的重型击实试验,确定各配合比条件下水泥稳定土的最优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采用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确定水泥稳定土混合料适宜的水泥和添加剂剂量。研究结果表明:添加剂掺量对水泥稳定土最优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的影响不大;掺1%,2%添加剂时,最优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变化甚微;随着水泥剂量的增大,水泥稳定土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增大,强度变异系数减小,表明路面结构层出现强度薄弱区的概率减小;推荐满足我国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重交通)等级基层材料适宜水泥剂量为12.00%,底基层材料适宜水泥剂量为6.75%;添加剂掺量宜为水泥质量的2.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