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 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以下简称纯红再障),是1922年才开始与再生障碍性贫血鉴别开的独立疾病。我院儿科收治一例先天性纯红再障,因其罕见报道如下:男孩,3岁,住院号0117619。以进行性面色苍白,反复发烧、咳嗽二年余之主诉入院。患儿生后数月即发现面色苍白,此后愈来愈明显,并反复出现发烧及咳嗽。曾按肺结核及贫血治疗过。一月来上述症状加剧,  相似文献   

2.
虽然应用有力的常规治疗(同化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输血及抗菌素等),直到目前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的预后还很不好,有些病例可能缓解或恢复,但中数生存时间只有3—6月,严重再障中数生存时间仪82天。用骨髓移植(简称BmT)治疗再障已有40余年,但过去都持否定态度。Mathi(1955)  相似文献   

3.
<正> 目前对再生障碍性贫血中医辨证分型的看法尚不一致。多数单位。以脏腑辨证为基础分为心脾两虚、肾阴虚、肾阳虚、肝肾阴虚、脾肾阳虚、肾阴阳俱虚。但近年来采用以肾虚为主的辨证分型日见增多。有的分为肾阴虚、肾阳虚二型或肝肾阴虚、脾肾阳虚两型、有的则分为肝肾阴虚、脾肾阴阳虚与肾阳两虚三型。为了探讨再障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基础及如何分型为宜。为此,我们对我科自1959年至1980年期间收治的56例次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告于下:  相似文献   

4.
单纯红细胞再障是病人停止制造新的红细胞而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正常或接近正常的一种疾病,本病曾使用过不同的名称,如对儿童则称为Diamond—Blockfan血,慢性或先天不全性贫血等。在成人称为单纯红细胞性贫血,特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或原红细胞减少症等。所有病例均可见骨髓中原红细胞减少而白血球和血小板正常。  相似文献   

5.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进行性贫血,病因尚不清楚,目前认为是由于骨髓功能衰竭而引起的一组综合症。临床表现除一般贫血症状外,还有出血及易感染的倾向,周围血像中三系细胞减少。过去本病被判为所谓“不治之症”。解放后,在毛主席无产阶级医疗卫生路线指引下,广大医务工作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少病人尤其是慢性型患者获得长期缓解以至痊愈。其疗效超过单独使用西药,据1977年黑龙江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内科统计,国内中西医结合治疗再障的近期有效率为78.2%,而远期疗效也是非常可观的,例如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内科1975年报告对中西医结合治疗后的36例进行了随访,其中出院达4~9年有33例,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告再生障碍性贫血(以下简称再障)合并妊娠10例,並结合国内文献报告之39例进行了分析讨论。初步提出以下看法:①妊娠可能是再障的病因之一;②妊娠期再障部分病例呈非典型性表现;⑧再障患者应避免妊娠,一旦妊娠应早期行人工流产术。  相似文献   

7.
文献报导某些小儿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以下称急淋)患者在急淋典型改变以前呈现全血细胞减少,骨髓增生低下等类似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征象(1),此变化具有对激素良好反应,“再障”可很快缓解,但多于半年内呈现典型急淋变化等特点,Bernarrd曾观察到  相似文献   

8.
我科自1959年至1977年8月共收治再生障碍性贫血(以下简称“再障”)37例,40例次(符合1964年全国血液病学术会议诊断标准),其中急性型6例,慢性型31例。男26例,女11例。年令最小13岁,最大61岁,平均年令28.3岁,30岁以下者26例。入院前病程  相似文献   

9.
<正> 病毒性肝炎后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虽已被血液病学工作者所重视,但尚未受到普遍注意。故将我院遇到的3例摘要报导如下。例1,祁××,男性,11岁,学生。因胃纳减退、巩膜黄染20天,鼻衄,皮肤淤斑10天于1977年9月4日住院,20余天前先有乏力、食欲减退和上腹部不适,数天后其姐发现患者  相似文献   

10.
<正> 我院自1956年10月至1989年3月共收治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866例。其中60岁以上者28倒,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28例中男19例,女9例(男:女=2.1:1)。年龄60岁~86岁.28例中原发性再障21例,其余7例为继发性的(+氯霉素3例、解热镇痛药2例、异烟肼1例、肝炎后再障1例)。病程最短者2d,最  相似文献   

11.
我科自1959年至1977年8月共收治再生障碍性贫血(以下简称“再障”)37例,40例次(符合1964年全国血液病学术会议诊断标准),其中急性型5例,慢性型32例。男26例,女11例。年令最小13岁,最大61岁,平均年令28.3岁,30岁以下者26例。入院前病程最短9天,最长12年,平均27.5个月,30例未找到明显诱因而考虑为“原发性再障”。3例于发病  相似文献   

12.
Fas靶向RNA干扰质粒载体的构建及生物活性鉴定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 构建Fas靶向的RNA干扰质粒载体,为探讨抑制Fas表达在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中的意义奠定基础。方法 PCR法获得U6启动子序列以及产生siRNA的相应DNA模板序列,将其克隆入改造后的pcDNA3.1,获得RNA干扰载体pU6 siFas。脂质体法将pU6 siFas导入P815 细胞,免疫组化法检测对P815 细胞Fas表达的抑制情况。结果 所构建的载体pU6 siFas能够干扰P815细胞中Fas的表达,并且具有新霉素抗性,能够用G 418 筛选稳定转化的细胞株。结论 成功构建了抑制小鼠Fas表达的RNA干扰质粒载体。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半相合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联合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s, HSC)共移植治疗2例顽固性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severe aplastic anemia, SAA)的疗效.方法 分别对2例首次或2次移植后复发的顽固性SAA患儿行半相合脂肪源性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 tissue-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AMSC)联合同胞HLA全相合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共移植.结果 2例患儿均移植成功.两年来患儿状态良好,未给予其他任何治疗,无输血依赖性.结论 MSC与HSC共移植可能会提高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顽固性SAA的移植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针对两种老化程度不同的废旧沥青混合料,分别进行不同RAP质量分数的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并进行再生沥青混合料劈裂强度和间接拉伸疲劳试验,并通过加速老化前后疲劳特性的变化,对比分析不同RAP材料对再生沥青混合料疲劳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RAP老化程度严重的再生沥青混合料的劈裂强度大于RAP老化程度较轻的再生沥青混合料劈裂强度.RAP材料老化越严重,其再生沥青混合料的疲劳寿命越短,对应力的敏感性也就越低.  相似文献   

15.
旧沥青混合料(RAP)的再生利用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环保效益,当RAP掺量较高或旧沥青老化严重时,需要掺加沥青再生剂才能保证再生沥青的路用性能.研究新鲜植物油、煎炸植物油、植物柴油3种植物油再生剂和一种传统矿物油再生剂对老化SBS改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RAP选择30%和50%两种掺量,在各自油石比最佳的情况下,分别以4种再生剂的最佳掺量对其进行再生,最后对其再生沥青混合料进行车辙试验、小梁弯曲试验和冻融劈裂试验.基于文中试验条件下,当RAP掺量为30%,油石比为4.8%时,以4.5%的新鲜植物油作为再生剂对老化SBS改性沥青混合料再生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6.
作为沥青再生设备市场的引领者,德基机械以远见、品质、服务走在市场前沿。一般来讲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年限为15年,实际使用年限仅为10年左右,有些由于车辆严重超载的道路实际使用年限时间更短,  相似文献   

17.
沥青混凝土就地热再生技术是一种节能环保的路面再生利用技术,在我国应用较晚,且由于种种原因,使得在以前多项工程的应用中并不成功,且利用率较低。结合就地热再生技术现场的成功应用进行了阐述,对以后的类似工程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8.
沥再生是一项新型有效的预防性养护技术之一,沥再生技术在我国其他一些省份的道路修复工程中应用比较成功,但由于新疆地域特殊性和气候条件的独特性,沥再生技术在新疆市政道路中的应用是否适用,需要进行试验路的研究验证。通过对乌鲁木齐市道路病害的调查统计,最终选定乌鲁木齐市两条市政道路进行沥再生试验路的铺筑,对施工前后跟踪对比,并进行室内试验研究,验证沥再生技术在新疆自治区市政道路改善中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短小条虫病系常见肠道寄生虫病之一,一般报告感染率近于1%;轻度感染时可能不显症状,重者或多次感染者可以产生症状,此乃由于虫体对肠粘膜之机械刺激及吸收虫体代谢产物中毒反应所致。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胃肠系统如腹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及神经系统如失眠,头痛,头晕等,血液方面可显示轻度贫血及嗜酸性白血球增  相似文献   

20.
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凝土由于其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越来越受到了工程界的关注,对再生混合料集料指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再生沥青混合料设计指标,并给出了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设计示例,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