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介绍城市轨道交通最常用的液压缓冲滑动式车挡的结构特征、工作原理及主要技术参数,给出液压缓冲滑动式车挡的关键部件配置和轨道预留安装长度的计算流程,并提供不同工况下液压缓冲滑动式车挡的配置和轨道最小预留安装长度的参考值。  相似文献   

2.
在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路的终端 ,一般均设置了滑动式缓冲挡车器 ,这种挡车器虽然结构简单 ,但明显的不足之处是要有一定的摩阻滑动距离 ,因此设备占用线路的长度相应较长。而在地铁中每延长米隧道的综合造价较高 ,如能缩短挡车器的设备长度 ,也就相应节约了地铁的造价。采用液压油缸开发地下铁道液压缓冲挡车器 ,不但工作性能平稳 ,而且设备长度较短。该项目已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鉴定通过 ,并推广至上海市轨道交通 4号线等工程使用  相似文献   

3.
城市轨道交通高架线的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目的:针对深圳地铁3号线高架线路比重大的特点,提出高架线路应重点研究的几个课题,以解决高架线路设计关键技术问题。研究方法:结合城市规划、高架线周边环境、结构体系等进行综合技术对比分析。研究结果:通过深圳地铁3号线高架线路设计中对高架桥梁、车站站台型式、减震降噪等课题的研究,探索城市轨道交通高架线路设计的经验和相关技术措施。研究结论: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桥梁的选型除满足结构受力要求外,还应结合城市规划、城市景观统一考虑,通常应选择箱形梁。高架车站站台的型式从运营、体量等方面考虑,一般宜选择岛式站台。高架线路的减震降噪要从结构、轨道、声屏障等方面采用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4.
北京轨道交通新机场线是一条服务于北京新机场的专线,线路全长41 km,平均站间距19 km,初步客流预测远期高峰小时断面约5 800人/h,旅行时间目标为从市内航空主客源地至新机场北航站楼半小时到达。从线路长度、站间距及机场专线的旅行时间目标来看,本线宜采用最高运行速度140 km/h及以上车辆。结合本线线路敷设方式、资源共享条件及车辆技术成熟度等,本线车型及最高运行速度选择受到一定限制。当前国内市域快轨发展面临技术标准不明确、线网层次不清晰等问题,新机场线作为特殊的市域快轨,其车辆选型受线路功能定位、乘客乘坐舒适度、旅行时间等多种因素影响,需结合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从新机场线的特殊性及设计目标入手,对本线最高运行速度、车辆型式的选择进行分析,得到本线适宜采用最高运行速度160 km/h、在城际动车组成熟平台基础上进行改进的市域型车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以深圳市轨道交通为例,通过对深圳市地铁客流的分析,以及对A、B型车的建设成本与运营成本的比较,探讨城市轨道交通车辆选型的问题。最后得出结论:1)车辆选型应全线综合考虑,尽量选用建设及运营成本较经济的车型。针对局部区间运能不足的情况,应增强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布局,增强各运营线路的换乘节点数量,完善局部区域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给市民的出行提供多种选择。2)车辆选型从节能方面应综合考虑整个运营期间的乘客满载率。3)因B型车车体的长度、宽度及线路曲线半经小于A型车,故从地铁站、区间、车辆段土建结构造价及工程拆迁成本,以及运营噪声和振动等方面考虑,如B型车能满足远期客流要求,选用B型车较A型车更能体现地铁绿色环保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车挡的型式与发展在铁路尽头线末端,为了防止车辆滑逸或因机械失灵、操作不当等原因造成年辆失控、冲出线路,而设置的上挡设备称之为车挡,亦称挡车器。  相似文献   

7.
杜宇本 《铁道勘察》2004,30(1):65-66
在地质复杂的地区进行地质选线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文章主要从地质的角度 ,并综合考虑了造价、线型、运营等对大丽线上村至北衙段CK、BK、B1K线路方案进行了比较 ,为线路方案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对类似条件下的地质选线有一定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8.
锡宜高速公路京杭运河特大桥主桥为下承式钢管混凝土刚架系杆拱桥。本文介绍了该桥主桥选型及技术特性分析等;以及针对此桥结构特点,结合降低综合造价及方便施工所作的优化设计等内容。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我国在建铁路客运专线隧道分布情况的分析,结合西成铁路客运专线工程设计实例,从长大隧道群旅客乘坐舒适度、线路越岭坡度选择、环境保护等几个方面,对山区客运专线越岭隧道群长度的合理布设进行研究.总结布设原则和研究成果,对同类工程给予启示和借鉴作用.综合地形、地质、环保条件,考虑隧道施工工期、施工条件、运营条件、工程投资等因素,并针对客运专线线路直、坡度大的特点,确定西成线翻越秦岭山脉主隧道长度应在15~20 km为宜,引线地段不宜超过15 km、以10 km以下隧道群分布为优;翻越米仓山地段,隧道长度在10 km左右及以下为宜.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综合铁路枢纽内多线并行地段增建三四线工程与既有铁路、市政道路、高层建筑聚集区等因素的匹配性问题,基于勘察设计实例,结合沿线重大拆迁聚集区、多条高铁和市政道路,从既有线里程确定、线路总体选线思路、线路重难点工程方案、平面计算方法等方面,对增建三四线线路方案进行综合研究。研究表明,贯通测量以尖轨尖作为既有线里程确定的基础,多线并行地段选择基准线,重新确定相邻线里程;增建三四线采用多次换侧绕避重大拆迁,高层住宅聚集区附近市政道路上跨既有铁路,增建三四线宜下穿市政道路,城市景观好,噪声污染小;线路区间直线地段宜采用最小线间距,曲线加宽一般采用加长内侧线缓和曲线长度的方法完成,困难条件下增大线间距;直线变距与曲线变距适用于绕避桥墩、单点建筑物,曲线换侧与直线换侧适用于绕避既有线附近重大拆迁聚集区。  相似文献   

11.
城轨交通车场线轨道结构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目的:为满足城轨交通运营的需要,必须设置车辆段与综合基地.在调查研究我国城轨交通工程已建成运营的车辆段与综合基地铺设的车场线路使用情况的基础上,依据不同的车场线路类型研究设计相应的轨道结构,并结合成熟的国铁设计理论和经验,对车场线路轨道结构进行优化.研究结论:试车线及其它库外线设置碎石道床可减振降噪,减小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并能降低工程造价;库内线根据不同工艺要求设置立柱式和坑道式检查坑整体道床,可方便工艺操作,并可减少线路养护维修工作量.线路均采用弹性扣件,增强了轨道安全性及稳定性,取消了轨道加强设备,减小了养护维修工作量.同时合理的设置车场线路道口、车挡等轨道附属设备,可以更好的为运营服务.  相似文献   

12.
以重庆市轨道交通5A线九龙半岛区域线站位方案研究为背景,从区域规划、线路敷设条件、工程实施难度等多方面对方案进行研究。通过兼顾方案与规划对接的合理性分析,并综合考虑工程可实施性,使得线站位方案达到功能性与实施性的平衡。  相似文献   

13.
厦门地铁3号线跨海段线路为其控制性工程、重难点工程。跨海地段地质情况极其复杂,基岩面波动起伏,风化深槽发育,海底地形起伏较大,如何在地质复杂地段进行方案比选,是跨海段地质勘察的工作重点。从地质条件、线路条件、风险、工期、造价等因素进行分析,对跨海段方案进行综合比选,确定出相对优化的推荐方案,为轨道交通跨海段的线位研究提供可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贯通线全电缆线路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目的:长期以来我国普速铁路10kV贯通线采用架空方式为主、电缆线路为辅,10kV贯通线中性点采用不接地系统。高速铁路10kV贯通线大量使用电缆线路,长距离电缆线路的对地电容电流远大于架空线路,且10kV贯通线电缆线路与通信信号电缆长距离接近平行敷设,应对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进行综合研究,提出适合我国高速铁路10kV贯通线全电缆线路特点的中性点接地方式,以指导工程设计。研究结论:经调压器供电的10kV贯通线全电缆线路中性点宜采用低电阻接地,当调压器容量为250kVA及以下时,中性点可采用直接接地;低电阻接地的电阻值宜按单相接地电流小于400A、接地故障瞬时跳闸方式选择;变配电所接地网电阻值宜按R≤1Ω设计。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青岛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电力蓄电池工程车避雷器为例,从电气参数选型、安装布置设计两个方面详细论述了避雷器的设计方案,指出避雷器的设计选型要综合考虑工程车的实际运用工况,且满足工程车的总体设备布置以及布线工艺操作方便等需求。  相似文献   

16.
首次采用离散单元法对列车冲撞浆砌片石式线路终端车挡进行仿真分析.利用建立的浆砌片石式终端车挡离散单元模型和列车纵向动力学模型,通过两模型间的数据交换,实现冲撞过程的仿真.以某次溜车事故为例,对列车冲撞浆砌片石式终端车挡的动态过程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列车以4.3m·s-1的初速度冲撞浆砌片石式线路终端车挡,冲撞后列车的速度降至3.96m·s-1,表明该车挡能够吸收的能量较少;冲撞后车挡墙体中的土壤颗粒分布以及车辆结构的损坏与现场情况吻合程度很好,表明对冲撞过程的仿真模拟是有效的.对不同初速度冲撞工况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浆砌片石式终端车挡消耗的能量、最大冲击力和列车末速度均随着冲撞初速度的增大而增大;拟合得到列车冲撞末速度与初速度的线性关系,并计算出浆砌片石式终端车挡的最大允许冲撞速度为0.6504m.s-1,当车速低于该速度时,该车挡可以阻止列车冲出轨道.  相似文献   

17.
几种典型的地铁减振浮置轨道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目前国内地铁工程所用到的钢弹簧浮置板、减振垫浮置板、橡胶隔振器浮置板、浮置式梯形轨枕等不同浮置轨道技术,在按重量级别、隔振元件、浮置板浇注方式及浮置板是否设预应力等不同方式进行分类的基础上对比分析各自不同的技术特点,可为不同工程条件下的正确选型提供参考。提出理论及实际减振效果的差异性、减振与降噪效果的区别、典型不利工程条件的适应性以及综合造价的核算等浮置轨道选型及设计应用的要点和建议,并探讨未来运营线浮置轨道的高效检查维修技术,以及设计速度≥140 km/h线路浮置轨道系统设计及安全可靠性保障技术等后续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根据城轨地铁线路的建设需要,研制了车挡缓冲器,并进行了计算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研制的弹性胶泥车挡缓冲器能够满足运用需要.  相似文献   

19.
滑动式铁道车挡承撞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滑动式铁道车挡的承撞构造和使用工况 ,通过建立受撞过程函数和空间力学模型 ,从压轨高强度螺栓预紧力矩、车挡缓冲器和缓撞挡块设置、车挡承撞强度等方面分析了滑动式铁道车挡承撞能力的形成 ,指出该车挡受撞的最不利工况 ;并结合试验结果 ,论述影响其承撞能力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对锡二铁路经阿巴嘎旗线位走向方案进行综合比选。对线路跨101省道、穿阿巴嘎旗砖厂的线位走向从工程经济、地质条件、地方规划等诸多因素考虑,在节省工程投资的前提下,选择地质条件好、满足地方规划的线路走向才是最为合理的。通过对线路经阿巴嘎旗线位走向的方案比选,阐述了铁路选线除了要考虑工程投资和工程地质条件,还要充分考虑地方政府意见,与地、县市规划相协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