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2 毫秒
1.
针对某新开发车型前围总成声学包性能进行分析,采用统计能量方法研究了内外前围不同定义(厚度分布、覆盖率等)及过孔部件(线束、转向、空调、离合、制动等)对前围总成隔声性能的影响,对分析中存在的声学包风险点进行了优化,确保了总成性能满足设计要求。在此基础上,通过声学包区域贡献量分析方法对前围隔音垫进行了减重优化。最后,借助试验手段对前围隔音垫总成隔声性能进行了验证。通过本文分析可知,在声学包设计初期,通过进行声学包声学性能的仿真分析及优化,可确保后期声学包性能满足设计水平要求,同时避免了后期设计及模具修改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汽车白车身前风窗由前围焊接总成、左右侧围总成、顶盖焊接总成、前顶横梁等多个零部件搭接、拼焊而成。它组成复杂,所以尺寸容易出现问题。文章对一款轻卡车前风窗玻璃装配困难的现象展开分析,通过三坐标检测数据、前风窗检具复检等进行综合对比,确定质量改善方向。最终把前风窗开口尺寸控制在公差范围内,满足装配要求,从而改善了整车质量。  相似文献   

3.
平头驾驶室总成焊接夹具是自行设计制造的集机、电、液为一体的大型复杂焊夹。本文通过对平头驾驶室产品及工艺的分析,成功地实现了地板、前围、后侧围三大总成的自动定位夹紧、自动组装合成、自动焊接、自动控制循环的功能。  相似文献   

4.
满强 《客车技术》2006,(3):37-38
1前言 随着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临近,在北京公交公司大幅度更换中高档公交车的前提下,丹东黄海汽车有限责任公司专门为北京公交公司量身打造了一批客车——BOB系列客车。此批车型外形美观大方,内饰简洁明朗,但由于此批车型的内饰装配要求比较严格,故对各种车身的总成件,特别是侧围骨架这个整车中关键构件的精度要求更加严格,给侧围骨架总成的组焊带来难度。为此,我们设计此焊接夹具以解决以上难题。  相似文献   

5.
在新车研发过程中,试制工作极为重要,而在试制工作之中,侧围焊接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因此,在焊接过程中对侧围总成质量进行有效控制非常重要。文章以试制白车身为研究对象,对影响侧围总成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并对侧围总成质量控制策略提出了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6.
文章主要介绍了某大型公路客车侧围结构设计方法,并简要说明侧围结构的设计原则、受力情况、材料选择、总成配合要求、结构形式设计、焊接方法,并使用HyperMesh工具对其强度进行有限元分析,最后对大客车侧围结构安全性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前盖内板总成焊装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其评价方法,分析了前盖内板总成焊装夹具的设计要点;从合理设置夹具定位夹紧点、根据焊点焊接方向选择焊枪、设计焊枪导向装置、校核人机工程和对夹具上易磨损的零件采用耐磨材料等方面提出了有利于提高前盖内板总成焊装质量的夹具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8.
浅谈汽车保险杠的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汽车保险杠是汽车安全防护装置之一,是现代汽车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保险杠的设计原则、材料选择、结构设计及工艺设计等方面进行了简要的介绍。保险杠的设计原则应遵循主动安全性、被动安全性、外部造型、色彩和质感的整体性。保险杠的材料通常选用改性聚丙烯,它满足良好的使用性能、优良的工艺性能及合理的成本等方面的要求。在保险杠的结构设计中,应充分考虑保险杠与其他车身部件的搭接关系,如前保险杠与散热器罩、前大灯、前翼子板及机舱总成等的装配关系,后保险杠与行李箱盖、后组合灯、后围总成及侧围总成等的装配关系。为了保证保险杠有良好的工艺性,设计过程中应考虑圆角、壁厚、脱模斜度、加强筋及安装孔等部位的设计。  相似文献   

9.
基于关联图的车身零件装配序列规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车身零件装配优先关系应用装配关联图及矩阵建模,分析了装配不同构形下的分总成数学模型,根据识别出的分总成采取不同的选择方案以自动生成车身装配序列,该方法应用某车身前围进行了装配顺序规划的实例验证。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重型载货汽车驾驶室前围总成铆接加强板存在的开裂问题,通过试验确定了采用"粘接+铆钉连接"固定前围加强板的新工艺。介绍了铆接方式的缺点、选用的前围加强板用胶粘剂的特点和性能参数、"粘接+铆钉连接"的工艺流程,并对重点工序进行了说明。实际应用结果表明,新工艺能够较好地解决前围铆接加强板的开裂问题,但还要通过进一步开展工作完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1.
张秀芝 《客车技术》2010,(2):38-39,42
密切结合国内BRT客车制造企业的实际状况,系统地论述了BRT客车前桥稳定杆衬套压装机的设计原理,对门式桥的分装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客车正面碰撞安全性仿真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根据所建立的客车有限元模型,进行其正面碰撞仿真分析。针对客车前部吸能区短、发生正面碰撞时吸能效果差的特点,提出在客车前部增加吸能模块的设计方案。仿真结果表明,前部吸能模块能吸收大部分碰撞能量,使整车的耐撞性能提高,使乘员的损伤风险降低,表明所提出的改进方案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为延长车身的使用寿命,从修理方面介绍了车身前围、乘客门、后轮拱、车顶行李架及车身后同等骨架重点部位的修理经验。  相似文献   

14.
详细介绍了该系列客车和底盘主要配置及其特点,强调了同类前置客车国内首创的二级踏步结构、可左右调整的驾驶座椅机构、不等宽双内摆前门结构等多项创新技术的开发应用.整车实现了两级踏步,并且具有良好的动力性、经济性、舒适性、制动性及操纵稳定性,各项主要技术性能指标达国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15.
大型宿营客车的设计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宿营车存在车型较小、睡眠空间不足、舒适性差等缺陷,提出了使用大客车改装成可以容纳33人宿营的自行式宿营车的技术方案,并应用虚拟装配技术进行了整车结构设计。运用ANSYS软件对展开工况下的顶围和活动侧围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宿营客车展开时的刚度和强度均能够符合设计要求。在实车测试中,宿营客车能满足33人同时舒适宿营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非承载和全承载客车结构特点,针对传统结构存在的问题,重点阐述了超级巴士底盘装配线的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大客车车身优化门窗对角线变形量的方法.通过对门窗对角线变形量的灵敏度分析结果进行适当处理,筛选出部分梁截面尺寸作为设计变量对车身结构进行了尺寸优化.优化结果表明,在质量略有增加的情况下,车身结构的模态特性基本保持不变,刚度特性得到大幅提升,优化后的车身结构满足了各项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8.
姜丽华 《客车技术》2012,(2):19-21,24
介绍了路边石导向快速巴士的工作原理及导向轮装置的构造,详细阐述了导向轮装置关键总成的设计方法以及导向装置与客车悬架、转向的干涉校核方法。  相似文献   

19.
简述利用UG软件进行客车前后顶的三维造型设计模型制作和模具翻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