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通过对高速公路边坡水土保持的研究,主要论述边坡水土保持植物防护设计的应用,从高速公路水路流失的特点出发,指出边坡为公路水土流失重灾区。进行植物防护设计不仅能够达到防护效果,还有利于恢复植被,改善生态环境,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并介绍了高速公路边坡水土流失植物防护技术设计原则。最后通过实践分析,对植物防护做出具体设计,为今后同类工程的水土保持措施布局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高速公路的快速建设在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一些生态环境问题,其中路堑开挖、桥梁施工、隧道建设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一定数量的弃土(渣)。本文将以云南某高速公路水土流失防治重点区域弃渣场为研究对象,研究中对水土保持进行了典型设计,以期为高速公路建设中的水土流失防治及其弃渣安全防护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文章分析了广西高速公路建设中水土流失的成因、特点,总结了近年广西高速公路水土流失的治理情况,并以南百高速公路为例,阐述了广西高速公路水土流失防治常用措施与取得的水土保持成效。最后对广西高速公路建设中水土保持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4.
文章结合广西沿海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一期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实例,分析了广西沿海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水土流失的特点,提出了针对性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以期为后续类似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平微区高速公路低路基设计及其水土保持效果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原微丘区地形平坦、水系密集,我国主要的粮食、经济作物和畜牧业生产基地大多分布于此。该区域植被条件良好,原地貌土壤侵蚀强度相对较低,工程建设扰动后势必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水土流失。路基设计填土高度与工程占地密切相关,欧美国家平微区高速公路路基填高一般严格控制在0.5~1.0m范围内,几乎是贴地行进,而国内目前多为3.0~5.0m。我国平微区高速公路的高路基设计导致土地资源浪费,增加了工程土石方量和资金投入,不仅加剧了高速公路建设期水土流失状况,而且在公路运营过程中也会产生诸多弊端。  相似文献   

6.
高速公路建设中边坡水土流失的监测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分析土壤流失成因与侵蚀作用方式;其次以绥满公路(301国道)黑龙江境内海林至亚布力段为研究区,利用测钎法对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边坡进行水土流失进行监测,根据工程水土流失的特点、危害程度和防治目标;最后提出相应的边坡防护措施,建立以工程防护和植被防护为一体的综合防护体系,有效防治高速公路边坡引起的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南宁至南间段高速公路改扩建一期工程为例,通过分析工程建设中存在的水土流失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为今后类似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水土保持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近年我国高速公路工程建设增长迅速,至2010年岁末,通车里程达7.4万km。它给所经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变化,但这些工程实施不可避免地扰动地表、破坏植被、改变水系汇水条件,如果施工组织不当还会产生大量的弃土(渣),造成人为加剧水土流失现象日益突出。为此,加强对高速公路工程水土流失的监测,已成为现阶段我国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即对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内水土流失成因、数量、强度、危害及水土流失防治效果进行动态监测和评估。  相似文献   

9.
高速公路建设工程水土保持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速公路水土保持在我国开展时间不长,引发水土流失的因素很多,大多高速公路水土保持工程未采取有效的监测措施,无法准确评价采取的水土保持措施的效果和治理措施的效果和治理措施后的水土流失变化情形。本文根据笔者的实践对水土保持监测作了简要介绍,结论可供有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0.
1引言高速公路建设在为人类经济活动带来方便、快捷的同时,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生态失衡、绿化面积缩小、水土流失等问题都亟待解决,安全舒适、生态环保、最小程度破坏自然、最大程度控制水土流失是新时期高速公路建设目标,更是交通行业"十二五"规划和可持续发展总体战略的要求。吉林省高速公路在"十一五"期间,强调全寿命周期成本理念、注重与周围自然协调、植入地域文化,将安全、生态、环保、景观路作为建设目标。同时,结合平原、山区不同地域自然环境,针对性地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力求高速公路建设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开展水土流失监测是水土保持监管的重要手段。文章以广西沿海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一期工程水土保持监测实践为例,分析了工程建设水土流失特点,介绍了水土保持监测技术和方法,并通过对工程实例监测结果的分析评价,提出了水土保持监测工作中易出现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1概述公路建设特别是高速公路建设,对启动内需促进相关产业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同时,在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项目区内的生态环境必然受到影响。项目施工期,由于大量机械施工,路堤填筑、路堑开挖、爆破、取土采石、架桥砌池、机械碾压等,破坏了公路沿线原有地貌和植被,扰动了表土结构,致使土体抗蚀能力降低,土壤侵蚀加剧,导致水土流失量增加。这就要求高速公路的景观规划设计必须把水土保持作为一个重要的影响因子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13.
拟建汶川至马尔康高速公路位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境内,分别经过汶川县、理县和马尔康县,沿线土壤侵蚀以水力侵蚀和重力侵蚀为主。本文分析了在震后恢复期背景下藏区高速公路建设中水土流失的基本特点,以及基于水土保持的工程选线及水土保持防治技术的理念和原则,为山区建设的水土保持管理提供更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4.
高速公路填方路基边坡设计是高速公路施工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地完善边坡设计能够提升高速公路施工设计质量。文章以天津至石家庄国家高速公路京津冀界至保石界阶段施工案例为例,介绍了高速公路填方路基边坡设计原则和具体设计方案,为高速公路填方路基边坡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喀什—伊尔克什坦口岸公路工程是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的"连云港至霍尔果斯高速公路吐鲁番至和田及伊尔克什坦联络线"的一段。工程位于塔里木盆地西部边缘山区干旱半干旱地区,所经过区域属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本文在介绍项目及项目区概况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取(弃土)料场可能导致的水土流失影响,提出了取(弃土)料场水土保持措施设计,为干旱半干旱区公路工程取(弃土)料场水土保持措施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高速公路的取、弃土场及施工便道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加以修复,极易引起水土流失等生态破坏,文章通过总结实例研究,探讨了高速公路取、弃土场与施工便道将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相结合的生态修复技术与施工方案,对高速公路取、弃土场及施工便道的生态修复具有一定的技术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公路施工会造成土壤侵蚀问题,如不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会导致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从而对环境造成较大的影响。文章分析了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土壤侵蚀的现状与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速公路施工过程中预防土壤侵蚀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8.
结合公路建设工程的实际情况,文章讨论了公路设计与施工中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如基本农田的环境保护、居民迁移与再安置、沿线基础设施与资源的利用、对现有交通的影响、野生动植物的保护、水土流失防治、声环境与振动、水环境和环境空气等。广东高速公路建设观念发生重要变化,公路建设已越来越注意与环境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19.
针对特殊地形高速公路桥梁基础设计较为复杂的问题,以江西东部某山区高速公路桥梁工程为例,从基础位置及形式、桩基础形式及设计计算等方面深入分析了山区高速公路桥梁的基础设计方法,并提出了在桩基础设计中的注意事项,以期为特殊地形高速公路桥梁的基础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文章分析了影响高速公路安全设施设计的关键因素,以护栏为例探讨高速公路安全设施设计的优化措施,以提高高速公路安全设施设计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