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高速客车转向架发展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高速旅客列车是增加铁路运能最为有效的措施,高速客车的关键技术是转向架。介绍了国外高速铁路及高速客车转向架的发展过程、基本结构和近年来新技术的发展概况,并简述了中国客车转向架的发展过程和基本现状。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提出发展中国高速客车转向架的基本模式,指出应借鉴国外客车转向架技术,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高速客车转向架。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供了一个高速客车迫导转向架的方案,并对此建立了横向动力学模型,研究高速客车迫导向转向架的稳态曲线通过性能及横向稳定性。本文探讨了该转向架对高速线曲线半径的要求,对迫导向机构参数的合理选择选择作分析。  相似文献   

3.
铁路运输欲在竞争激烈的运输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提高其运营速度,以缩短旅客和货物的运行时间,旅客列车提速已成为当今中国铁路的一项重大技术政策。采用摆式客车是在既有线路上提速的有效措施,摆式客车的关键技术之一是转向架。概述了国外几种主要摆式客车转向架的结构特点,介绍了中国铁道线路的基本情况,根据中国线路特点和摆式客车对转向架的特殊要求,提出了以一系柔性定位转向架作为中国高速摆式客车转向架的基本方案,并对其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了分析,最后对中国高速摆式客车转向架的初步结构和动力学性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决高速客车轮轨磨耗严重的问题 ,根据自导向径向转向架的基本原理 ,在现有的几种自导向转向架结构的基础上 ,提出了低磨耗高速客车转向架的基本方案 ,建立了计算机动力学仿真模型 ,利用 Simpack仿真软件对其动力学性能进行分析和计算 ,并与常规转向架进行了比较。理论分析和计算结果表明 ,采用径向转向架可有效改善高速客车的曲线通过性能和轮轨磨耗状况  相似文献   

5.
本文提供了一个高速客车迫导向转向架的方案,并对此建立了横向动力学模型,研究高速客车迫导向转向架的稳态曲线通过性能及横向稳定性。本文探讨了该转向架对高速线路曲线半径的要求,对迫导向机构参数的合理选择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国内外各型客车转向架中选取一组计算参数,在建立客车横向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研究高速客车通过曲线时的动态响应及安全性,并对转向架各悬挂参数的合理选择进行分析,以及对适应于高速客运的线路提出了要求。  相似文献   

7.
高速客车转向架悬挂参数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全面考察转向架悬挂参数对高速客车行车安全性和乘坐舒适性的影响规律,为高速客车转向架悬挂参数的合理选取提供理论依据,首先从时域内分析了一、二系悬挂参数对高速客车动力学性能的影响,然后从频域内分析了二系悬挂参数对车体振动模态的影响.仿真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合理设置一系纵向和横向定位刚度和二系抗蛇行减振器结构阻尼参数即可基本实现转向架较高的临界速度;减小二系横向刚度而适当增大二系横向阻尼可提高高速客车的横向平稳性;为了改善高速客车的垂向平稳性,一、二系垂向减振器阻尼都不宜选取过大.  相似文献   

8.
为了全面考察转向架悬挂参数对高速客车行车安全性和乘坐舒适性的影响规律,为高速客车转向架悬挂参数的合理选取提供理论依据,首先从时域内分析了一、二系悬挂参数对高速客车动力学性能的影响,然后从频域内分析了二系悬挂参数对车体振动模态的影响.仿真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合理设置一系纵向和横向定位刚度和二系抗蛇行减振器结构阻尼参数即可基本实现转向架较高的临界速度;减小二系横向刚度而适当增大二系横向阻尼可提高高速客车的横向平稳性;为了改善高速客车的垂向平稳性,一、二系垂向减振器阻尼都不宜选取过大.  相似文献   

9.
摆式客车迫导向径向转向架导向机构参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摆式客车迫导向径向转向架的基本结构,并分析了迫导向径向转向架的基本原理,根据摆式额车及迫导向径向转向架的特点,建立整车动力学仿真模型,利用编制的计算机仿真程序,对迫导向机构的关键参数进行了优化选择,为摆式客车迫导向径向转向架的工程化设计提供了理论计算依据。  相似文献   

10.
2006年8月24日,由我校主持方案和技术设计,中国南车集团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主持制造的ZEC200-B0型高速动力转向架,在湖南省株洲市九方大酒店通过湖南省科技成果鉴定。鉴定委员会认为:ZEC200-B型高速列车动力车转向架的整体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ZEC200-B0型高速动力转向架是我校与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联合为广深铁路“蓝箭”号高速动车组动力车设计研制的高速动车转向架。共生产8列动车组,从2000年12月28日到2001年12月13日陆续上线商业运营。截至2006年4月,8列动车组已经过累计运行1300多万公里。自2002年至2005年,该动力转向架单日行程1400多公里,年平均运行31万公里,最高达到43万公里,接近国际先进动车组的年走行里程。转向架已经过严酷的运行考验,自从上线商业运行中,表现出性能可靠,质量稳定的卓越品质。  相似文献   

11.
对209型客车转向架的直板式制动梁,运用有限元法对其静强度进行了分析,利用常规疲劳设计方法估算了其疲劳寿命,并用全尺寸实物样件进行了试验验证.计算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一致,209型制动梁静强度与疲劳强度均满足相关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2.
我国摆式客车转向架的选型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描述了国外几种主要摆式客车转向架的结构特点,并简要介绍了我国铁道线路的基本情况,根据我国线路特点和摆式客车对围向架的特殊要求,提出了以径向转向架作为我国摆式额车转向架的基本方案,并对其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了分析,最后对我国摆式客车转向架的初步结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客车垂向振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两系悬挂的客车垂向受迫振动的运动微分方程进行了数学处理,提出了用电子计算机求解的方法,编写了计算通用程序。并以装用客车209型转向架的XL_(22)型行李车为例进行了计算,提出了悬挂参数选择的合理方案,可供设计和研究人员参考。作者在本文中还就车体刚度对振动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编写了用电子计算机求解的通用程序。  相似文献   

14.
针对轨道客车转向架研发过程不规范、设计人员获取产品相关信息困难等问题,研制了一套基于B/S架构的轨道客车转向架研发过程管理系统.梳理企业现有的转向架研发过程并进行固化,形成若干套工作流模板;研发新产品时,调用模板创建项目实例;进而采用分层结构,对设计任务进行分阶段处理,并提出一种适用于该方式的超期预警机制;建立与标准规范、供应商、故障平台的数据接口,实现转向架设计信息的集成.以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的转向架研发项目为例进行了检测,证明了系统功能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借鉴法国TGV高速客车在车体及其承载结构方面的成功设计经验,采用有限元分析技术,通过承载结构的应力合理分布和板梁尺寸的适当选择,对铰接式高速客车一结构进行轻量化设计研究。  相似文献   

16.
探讨了摆式客车转向架方案选案,提出一种适合摆式客车运用的径向转向架方案,转向架为自导向径向转向架,倾摆机构采用4摆杆机构加机电式作动器的模式,为簧间摆结构,文中还对主要部件构架和摆枕进行了优化研究。  相似文献   

17.
针对铁路客车焊接转向架的T型焊接接头,通过对未补焊接头、以及补焊一次、两次、三次、四次的焊接接头进行试验,总结出补焊次数对焊接转向架T型接头疲劳性能和显微组织的影响,为铁路客车转向架的工艺制定和可靠性提供了技术理论与实践数据支持.试验结果表明:一次、二次补焊对S355J2W+N低合金钢T型接头疲劳强度影响不大,而三次及以上补焊次数会稍微降低S355J2W+N低合金钢T型接头疲劳强度,不同补焊次数对显微组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8.
米轨客车迫导向转向架动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米轨迫导向转向架客车的动力学模型,提出了迫导向机构的等效处理方法,以研究迫导向转向架导向机构参数对客车动力学性能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增大迫导向机构刚度和增益有利于提高蛇行失稳临界速度和曲线通过能力;连杆间铰链的间隙则对迫导向机构的性能有明显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摆式列车迫导向径向转向架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我国首列内燃摆式列车客车迫向径向转向架开发的理论依据,所要满足的技术目标,主要参数及转向架的总体结构形式,分析了迫导向径向转向架的结构和工艺特点。  相似文献   

20.
车辆径向转向架发展及其动力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解决转向架曲线通过性能和横向稳定性之间的矛盾一直是车辆动力学长期研究的课题,采用常规转向架无法同时满足二者的要求。径向转向架的出现有效地解决了这一矛盾,其既能保证转向架曲线通过性能的要求,又能改善其横向稳定性。简要介绍了国内外车辆径向转向架的发展及其应用概况,并阐述了迫导向、自导向径向转向架的导向机理及其基本结构,建立了迫导向转向架、自导向转向架和一系柔性定位转向架的统一横向动力学模型,通过计算机仿真对一系柔性转向架和径向转向架的曲线通过性能和直线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动力学模拟计算表明,应用径向转向架是降低曲线上轮轨磨耗和提高直线上稳定性的有效措施,适合运用在摆式列车及曲线较多的既有线提速客车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