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1 毫秒
1.
将层次分析法和灰色聚类相结合,构建了高速公路重大交通事件应急处置效果评估体系,通过对典型重大交通事件的应急处置过程和关键环节的调研分析,建立了3层逻辑结构作为评估指标体系。选用主客观相融合的层次分析法(AHP)计算指标的权重系数,建立适当的白化权函数,应用灰色聚类的方法,对重大交通事件的应急处置效果进行聚类分析,确定了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效果所属等级类别,进而建立了应急处置效果评估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考虑到灰色聚类指标的重要程度不同,通过引入层次分析法确定的指标权重对灰色聚类分析进行了改进,提出了定权灰色聚类分析方法.运用该方法,依据<公路养护技术规范>选取桥梁分部构件评价指标,建立桥梁缺损状况评价模型,对路网中多种类型桥梁进行评价分级.通过实例分析证明了该方法的简便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桥梁缺损状况分级的灰色聚类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考虑到灰色聚类指标的重要程度不同,通过引入层次分析法确定的指标权重对灰色聚类分析进行了改进,提出了定权灰色聚类分析方法.运用该方法,依据〈公路养护技术规范〉选取桥梁分部构件评价指标,建立桥梁缺损状况评价模型,对路网中多种类型桥梁进行评价分级.通过实例分析证明了该方法的简便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张昕冉  孙洪运  张立涛 《公路》2022,67(1):248-254
推进智慧高速公路的首要问题是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及其交通环境智能感知系统的建设,其中公路交通气象观测站网的建设,可以实现对各类气象灾害的监测、预报以及预警,为保持道路畅通和出行安全提供有力保障.首先对智慧高速公路建设与交通气象观测站布设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然后运用SWOT分析法讨论了前者对后者的影响,最后对站点布设的3个...  相似文献   

5.
路面结构类型的灰色最优聚类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路面设计中,合理选择路面结构是建立在对路面类型进行正确评估的基础之上。路面结构类型受多种因素影响,本文根据灰色聚类的基本原理,运用灰色关联度和最优化理论建立灰色最优聚类模型,正确评估结构类型影响因素,得到最优方案选择,判定路面结构的优劣序次。  相似文献   

6.
文章建立了公路代建项目风险指标体系,并利用层次分析法初步确定风险指标的权重,为了减少层次分析法的主观因素影响,引入聚类分析法确定专家权重系数,结合层次分析法所得的初始指标权重,得到风险指标的最终权重。最后,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来进行公路代建项目风险评价。  相似文献   

7.
李长城  汤筠筠 《中外公路》2008,28(2):235-239
不利气象条件给公路交通畅通、运行安全、管养成本带来了巨大的不利影响,为应对这一挑战,该文提出了面向不利天气条件的公路交通安全管理的概念框架,在该概念框架的指导下,管理者可采取系统化的方法来应对公路气象灾害.概念框架包括运营管理目标、信息收集与影响评估、运营管理策略和效果评估四部分,并对四部分内容的要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最后,依据假设的雾情景给出了概念流程的应用过程.  相似文献   

8.
李展望  何正红  张程 《公路》2023,(9):421-426
为了避免或减轻公路水毁带来的损失,通过对公路边坡水毁风险进行等级划分,选取相应的评价指标,构建了公路边坡水毁风险等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灰色定权聚类分析法,结合具体工程实例对安康地区公路边坡进行了风险等级评估分析,并通过模糊综合评价对这些工程实例进行了对比评价分析,验证了灰色定权聚类分析法在工程中的应用,为边坡水毁预防性养护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公路交通安全评价的灰色聚类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考虑到灰色聚类指标的重要程度不同,采用模糊一致性矩阵来确定聚类指标的权重,提出了定权灰色聚类分析方法.运用该方法,选取公路安全评价指标,建立公路安全状况评价模型,对新疆公路历年交通安全状况进行评价.通过实例分析证明了该方法的简便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
基于灰色层次法的公路工程造价风险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仇一颗  仇劲松 《公路工程》2009,34(4):54-57,72
公路工程造价由于受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之间又存在错综复杂的关系,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因而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即存在风险.正是由于风险因素之间的复杂关系,本文综合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和层次分析法,建立了灰色多层次评价模型,以评价公路建设中造价的风险,此方法具有计算简便、评价精度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公路主枢纽总体布局规划后评价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为了总结公路主枢纽总体布局规划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为其修编提供参考与借鉴,以提高规划结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从后评价的角度,按前后对比的系统思想,首次对公路主枢纽总体布局规划后评价理论进行了研究。详细阐述了公路主枢纽总体布局规划的含义、特点,确立了公路主枢纽总体布局规划后评价的内容、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形成了较为系统和完整的公路主枢纽总体布局规划后评价理论体系。最后,以成都公路主枢纽总体布局规划后评价实例说明上述评价理论和方法的可行性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近几年台风暴雨引发公路水毁相关资料收集和整理,分析气象、工程地质背景条件,总结了我国东南地区台风暴雨引发公路水毁灾害的成因条件。台风暴雨过程的气象特点、地形地貌条件及山区公路建设特点等外因与内因的综合叠加,相互作用,水毁灾害也就自然发生;并划分水毁发育阶段,研究各个阶段成灾机理过程的作用程度。提出切实有效的防灾对策,为公路职能部门的相关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李德刚  霍娅敏  罗霞 《公路交通科技》2005,22(9):163-166,174
结合成都公路主枢纽总体布局规划的特点与内容,从后评价的角度,按前后对比的系统思想,首次对公路主枢纽总体布局规划后评价进行了研究。并从发展预测、建设情况和运行机制3个主要方面对成都公路主枢纽总体布局规划的成功度进行了评价,为其实际操作提供了借鉴。同时,针对评价结果,从规划自身的角度出发,总结了规划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为其修编提供参考与借鉴,以提高规划结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利用2013年~2015年云南省15条主要高速公路气象灾害风险普查和2016年高速公路气象敏感度调查数据,研究了云南省高速公路主要气象灾害风险特征、灾害成因,并提出了应对措施。研究结果表明:(1)云南省高速公路气象灾害隐患点主要集中在昆明、曲靖、楚雄、玉溪、普洱、文山和昭通北部等地区,从区域分布看,曲靖的隐患点数量最多为16个,从路段看,G56杭瑞高速隐患点数量最多为30个;(2)路面结冰、大雾、强降雨和团雾是影响云南省高速公路的主要气象灾害,占总数的94.4%,道路结冰是造成交通部门封路的主要气象灾害,占云南3年总封路次数的58.1%;(3)云南高速公路交通气象灾害主要是由于独特的地形、干湿分明的季节变化和相应的天气系统造成的;(4)制定了云南省高速公路气象灾害预警指标,并提出行车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基于边坡工程的特点,结合高速公路边坡管养经验,从边坡易发性、边坡危险性、边坡易损性三个方面进行边坡灾害评估.根据边坡灾害的特点,筛选出与之相对应的灾害评估因子,通过因子叠加法、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及专家咨询法建立灾害评估模型,得到边坡易发性指数、危险性指数、易损性指数及灾害评估指数.通过对福建、浙江、广东等省份的20多条高速公路、2000余处边坡的计算结果的统计、分析,将灾害评估指数划分成五个灾害区间,并提出与之相对应的灾害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16.
山区二级公路受地形影响较大,路侧危险,线形设计指标较低,道路线形设计的协调性相对较差。由于二级公路的交通管制力度弱,当地居民随意在道路主线上搭建接入口,这些接入口严重影响了道路的服务水平和安全状况。从道路平面、纵断面、横断面及其他要素选取指标分析山区二级公路接入口的安全状况,应用层次分析法对接入口进行风险评价,针对评价结果采取相应的安全改善对策,并依托云南施孟公路,用层次分析模型对实际接入口进行安全评价。  相似文献   

17.
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将后评价引入公路环境保护领域,阐述公路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的概念、内容和方法;并就环境后评价与环境影响评价、竣工验收环保调查的关系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向波  何云勇  蒋劲松  王东  孙璐 《公路》2020,(3):174-183
自然灾害发生后,公路工程抢通保通是抢险救援工作的关键瓶颈。通过系统调查汶川地震、芦山地震、九寨沟地震极重灾区的所有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及部分典型震害的县乡道路,获取了公路路基震害及次生地质灾害类型及特征,提出了公路路基应急调查和评估方法,建立了公路灾害评价分级标准,以通行能力受损程度划分为A轻微、B中度、C严重、D损毁四级,并规定各单项指标中最差的评定等级来确定综合安全等级。按公路抢通阶段“快速、可通”、保通阶段“通而不断”的目标,分别给出了有效快速抢通保通灾损路基段的工程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9.
以环评和边坡安全评价工作为引入点,针对后评价指标体系、工作方法以及步骤进行了初步论述,最终给出完整的后评价体系架构。后评价体系扩充了当前的评价体系,使安全评价工作贯穿了整个公路使用期,将评价工作由静态变成了动态,同时对边坡的安全稳定性预测工作,起到修正和校验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内涝现象的发生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北京、上海、武汉、广州等大中城市均遭受到城市内涝的影响,交通系统近乎瘫痪,地下设施遭受严重破坏,城市水灾害已成为威胁到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该文分析了我国城市水灾害防御体系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借鉴国内外城市水灾害防御体系建立的实践经验,研究城市防洪、排涝及排水几套体系之间的相互关系,从体系的建立、设计标准的选用、运行机制的匹配等各方面进行探讨,构建立体排水体系,建立联动机制,御洪水于城市之外,借城市水系并采取一定工程措施除涝,由排水管网排水,为我国城市水灾害防御体系的建立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