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串联式混合动力汽车发电机与电动机功率匹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串联式混合动力汽车中发动机与电动机功率匹配关系的研究,确定了两者功率最优匹配的实现条件,建立了功率匹配系数的计算方法,并通过混合动力系统试验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讨论如何用测功机指示值判定实车发动机的技术状况,并对指示值与发动机实际功率值的关系进行分析,给出以指示值评价,判定实车发动机技术状况的折算方法。  相似文献   

3.
为合理分配有限的发动机冷却系统散热功率,建立了发动机缓速器的热平衡计算模型,提出了发动机缓速器通过冷却系统散热功率的测试方法,对比了发动机驱动车辆行驶和车辆滑行制动两种状态下的功率平衡。通过场地试验确定了滚动阻力系数和空气阻力系数,从而获得了发动机缓速器的制动力特性。通过在G312国道和G5高速公路上的道路试验,验证了热平衡计算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采用的散热比例模型可简化运算过程;冷却系统是发动机缓速器散热的主要途径,发动机缓速器通过冷却系统散热的功率比例与变速器传动比、散热器出入水口温差值、车速和整车制动力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空调对汽车动力性和经济性的影响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壮 《上海汽车》1998,(8):11-13
建立空调压缩机消耗主发动机功率与转速的关系式,从而确定安装非独立式空调系统后,汽车实际利用作动力用的发动机功率计算其动力性和经济性指标,以此评价非独立式空调对汽车动力性和经济性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5.
作者根据多年工作经验,用统计、归纳的方法,且结合国内生产内燃机的工艺水平,修正了一组汽车发动机在额定转速下的最大功率和最大扭矩的估算公式。公式简单易算,其计算值与国内外汽车发动机的实际值相比,二者十分接近。  相似文献   

6.
发动机在不同地区或不同条件下进行试验往往会出现功率离散现象,本文对造成发动机功率离散的因素进行了计算分析,并提出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混合动力汽车整车特性及动力电池工作特性,提出一种创新有效的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解决方案。该方案将发动机热管理系统、驾驶室空调系统和电池热管理系统进行了集成化设计,利用发动机余热对动力电池进行加热,同时采用同一套空调系统对驾驶室和电池进行制冷。然后,根据动力电池所需制冷功率以及加热功率,对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进行设计计算及零部件匹配选型。最后开展实车测试验证,证明了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设计方案满足要求,本文提出的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解决方案可靠有效。  相似文献   

8.
液压混合动力汽车在典型城市工况下的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中提出了一种液压混合动力无级变速器,它将发动机的输出功率分流为液压功率和机械功率两部分,通过调整两部分功率的比值,能实现无级变速,还能有效回收车辆的制动能量。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仿真,分析了装用该变速器的液压混合动力汽车在典型城市工况下的性能,结果表明,与原汽油车相比,该混合动力汽车在两种不同运行情形下分别节能10.4%和16.4%。  相似文献   

9.
针对串联式静液传动混合动力车辆中,发动机工作状况独立于车轮负载情况,储能元件功率密度大、能量密度低的特点,提出了基于随机动态规划方法的发动机功率管理策略,对发动机工作点进行优化控制.根据传统车辆性能参数配置了串联式静液传动混合动力车辆,以降低燃油消耗为优化目标,对原发动机和减小装机功率的发动机工作情况进行仿真.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10.
车辆行驶条件下,发动机运行参数复杂多变,以瞬态工况为主,其瞬态动力输出一般通过CAN线读取,无法精确测量。文章通过对发动机燃烧原理和摩擦理论的研究,提出了通过缸压传感器检测瞬时缸压及建立发动机摩擦扭矩模型来计算发动机瞬态输出扭矩的方法,并使用发动机台架稳态和瞬态两种试验对本计算模型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操作简单,精度高,最高相对误差仅为1.65%,具有很高的可行性,为实现整车路试工况瞬态动力性能测试、校正CAN读取的瞬态动力输出值、竞品车整车状态下瞬态动力性能测试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利用MATLAB语言编制的摩托车动力经济性仿真计算软件,可方便地进行摩托车动力经济性计算和动力传动系参数的优化匹配计算,并绘制出摩托车功率、转矩外特性曲线万有特性图和摩托车动力经济性特性图。通过模拟计算和图形显示,可大致分析出摩托车发动机与使用工况之间、传动系与发动机之间的匹配是否合理,为摩托车动力经济性设计计算提供了研究依据。  相似文献   

12.
在对LPG(Liquefied Petroleum Gas,液化石油气)发动机进行实机测量和试验数据采集的基础上,利用GT-power软件,建立了LPG发动机仿真模型,该模型输出的扭矩和功率仿真值与试验值最大误差不超过3%;利用该仿真模型对发动机的动力性进行计算,运用BP神经网络模型对计算结果进行Matlab/Simulink建模。计算结果显示,神经网络模型的相对误差均方根值为0.032 1,而插值法的相对误差均方根值为0.057 0,可见LPG神经网络模型优于插值模型,该神经网络模型可以进一步应用于气电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策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高速发动机凸轮型线进行了“动力修正”,认为精确的“动力修正”方法应考虑系统的阻尼值和气门离座和落座的瞬时状态的影响。由此提出了严格的计算方程,来确定凸轮型线。文中还介绍了在袖珍机(PC—15D0)及微机上所进行的多项式动力凸轮设计程序的初步尝试。  相似文献   

14.
本文详细介绍了轴心轨迹的计算方法,给出了CA10B和S150型汽车发动机在最大功率和最大扭矩两种工况下的计算结果,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S150型发动机提出了应注意的问题和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5.
陈健 《长安科技》2003,9(4):35-37
本文作者用内燃机燃烧分析仪测得发动机的相关数据,通过计算得到汽油机燃烧循环的指示平均有效压力的波动值,探讨性地提出了发动机内部燃烧稳定性的主观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6.
客车燃油经济性计算软件的开发与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客车开发设计阶段需要对其燃油经济性进行预测和估算,通过常规计算所得的估算值与试验值相比较存在数值偏小的问题。中分析了客车计算燃油消耗值偏小的主要原因,通过对发动机万有特性曲线的拟合,以及对发动机功率的修正,利用最小二乘法、高斯-赛得尔迭代法等计算方法,编制了燃油经济性计算软件,利用该软件计算得到的燃油值能较好地接近试验值。  相似文献   

17.
为了优化等效燃油最小能量管理策略的节油效果,以适用于工程批量应用为导向,制定基于增益功率燃油系数的混合动力汽车(HEV)能量管理策略。基于瞬时优化原理,提出基于增益功率燃油系数的工作模式决策机制,根据电机发电或电动引起的发动机功率与燃油消耗率的变化关系,分别给出电机充电和放电模式下增益功率燃油系数的计算方法。考虑发动机扭矩瞬态快速变化对油耗的影响和电机及电池包充放电效率特性,提出发动机高效区域扭矩滞回控制方法,建立基于增益功率燃油系数的能量管理策略算法架构。基于MATLAB/Simulink搭建控制策略软件模型,通过转鼓试验台进行实车试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等效燃油最小能量管理策略,基于增益功率燃油系数的能量管理策略提升了节油率和舒适性,在全球轻型汽车测试循环(WLTC)工况下的百公里油耗降低了约4.8%,发动机的启停次数降低了约53%;相对于有效燃油消耗率(BSFC)最优工作点控制方法,发动机高效区域滞回控制方法降低百公里油耗约1.8%;与采用基于动态规划的全局优化能量管理策略的仿真结果对比,在不能提前预知工况的条件下,制定的能量管理策略在WLTC工况与新标欧洲测试循环(NEDC)工况下的油耗与理论最优值差距均较小。  相似文献   

18.
混合动力客车配置电子风扇是发展趋势,但电子风扇的转速、扇叶直径、整车电流对冷却效果有较大影响。用传统方法匹配散热器,很难满足发动机的冷却需要。本文提出一种针对于电子风扇控制冷却的散热器散热面积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9.
张士铎 《公路》1992,(2):7-12
本文讨论在桥梁上是用活载冲击系数还是用动力系数?介绍各国桥梁规范中有关冲击系数和动力系数的规定与对比。提出动力系数的计算方法,对拟定的车道荷载的动力系数给出建议值,最后做一小结。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的测试发动机扭矩、功率的不解体检验仪器,可以象传统的水力、电力测功机一样测出发动机各个转速下的功率和扭矩。它是根据发动机的作功方程,用机内的运算单元对传感器传出的转速进行解算而得出发动机的功率和扭矩值。并可借助记录仪连续作出速度特性曲线,测试时间为1~2秒,还可测出摩擦功,都可达到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