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湖南交通科技》2010,(3):I0014-I0015
2010年是怀通高速公路建设整体推进的一年。怀通高速公路建设工作根据新形势、抓住新机遇、完成新任务,紧紧围绕年度总体目标,实现省高速公路管理局提出的“建设精细化高速、生态型高速、创新型高速、和谐型高速、效益型高速、节约型高速”的目标要求,团结奋进,  相似文献   

2.
长达公司2006年正式推出彩色防滑路面,经过一年多的应用推广,在国内多条高速公路成功应用。青海平阿高速、陕西西汉高速、江西昌九高速、韶赣高速(粤境段)、山东青莱高速先后采用长达公司彩色防滑路面产品,工程总量约9万平米,工程总额近千万元。  相似文献   

3.
正根据成都市民政局发布的部分环路命名公告,成都市政府已批准将"成都绕城高速"命名为"四环路"、将俗称的"成环路"命名为"五环路"、将"成都第二绕城高速"命名为"六环路"。绕城高速、第二绕城高速在国家高速公路路网体系中的命名仍从其规定,并不更改。至此,成都正式步入"六环时代"。公告显示,全长85km、宽50米的成都绕城高速被命名为成都四环路,并以与成灌高速、成绵高速、成渝高速、成雅高速的交汇处作  相似文献   

4.
研究背景 张家口作为联系西北与东南沿海及东北地区的枢纽,是西北内陆地区能源及矿产物资出海的必经通道。目前,张家口市已建成的高速公路有京张高速、丹拉高速。宣大高速、张石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396公里。结合国家及河北省路网规划布局以及现状路网的适应性,张家口市拟规划建设北京至张家口复线京化高速、张家口至天津方向的张涿高速、张家口至承德高速、张家口至化德高速公路,该层次内的高速公路均为区域乃至国家层面的高速公路。  相似文献   

5.
高速动车组谱系化技术研究平台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端装备制造业是我国未来一个时期经济发展支柱,而高速动车组是拉动国内经济发展和走向国际市场的领军产品,高速动车组技术平台是设计、制造动车组的技术保障,本文结合国际高速动车组装备技术的发展趋势,依据需求多样化、设计制造一体化、技术体系可定制化、标准体系国际化的发展方向,提出未来高速动车组产品谱系化类型及关键技术,通过谱系化技术研究,构建高速动车组设计制造一体化平台.  相似文献   

6.
高速铁路线网能力研究对满足客运需求、优化高速铁路运输组织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在总结和分析高速铁路线网能力利用技术特征、国内外高速铁路线网能力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分析我国高速铁路线网在线网能力内涵、计算方法、协调评估等方面的不足,提出以满足高速铁路线网能力利用特性为目标,构建包含高铁线网运能利用机理、满足服务质量水平的高铁线网运能计算方法、高铁线网运能协调原理与评估方法、高铁线网能力利用仿真技术研究的高速铁路线网能力优化理论与方法体系,为高速铁路运输组织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拐角铺互通是京石高速与石家庄高速外环的北环(张石支线)交叉,连接东环的重要枢纽互通。该互通用以连接张石高速、京石高速以及规划的石家庄高速外环,对改善石家庄市北出口的交通环境,缓解市内交通压力有重要意义。比较详细的介绍了该互通的方案设计。  相似文献   

8.
拐角铺互通是京石高速与石家庄高速外环的北环(张石支线)交叉,连接东环的重要枢纽互通.该互通用以连接张石高速、京石高速以及规划的石家庄高速外环,对改善石家庄市北出口的交通环境,缓解市内交通压力有重要意义.比较详细的介绍了该互通的方案设计.  相似文献   

9.
衡水北枢纽互通,原为衡小高速与衡德高速交叉处互通,后大广高速修建时对此互通进行了改造,保留了原互通匝道,在大广高速公路上加设两条定向匝道,分别完成德州-衡水方向及衡水-北京方向交通流转换。新建邢衡高速需再次对该互通进行改造,通过本互通完成邢衡高速、大广高速的交通转换。详细介绍了此互通改造方案的比选方案。  相似文献   

10.
公路之王雅西高速的安全使者2012年4月28日,被誉为"天梯高速"、"云端高速"的雅西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实现京昆高速四川境内全线贯通,是四川又一条北上南下的大通道,它像一条彩带将成都平原和攀西裂谷紧紧串联在一起。与此同时,四川蜀捷运业、西昌三和高速客运和攀枝花运业三家公司联合开通了成都-攀枝花,成都-  相似文献   

11.
以高速磁浮的设计理念、技术背景和应用场景为基础,利用包含多粒度粗糙集的多级可拓评价法对高速磁浮系统进行综合评判,直观反映高速磁浮系统的综合优良等级.首先从运行速度、舒适性、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以及社会战略性6个角度对影响高速磁浮系统的因素进行分析,确立15个特征评判指标,并且建立高速磁浮系统的综合评判指标体系;其次利用层次分析法和多粒度粗糙集对高速磁浮不同评判指标进行综合赋权,弥补单一主观或客观赋权方法的不足;最后将多级可拓评价法以及模糊评价法分别运用到高速磁浮的系统综合评判中.理论分析和计算结果表明:高速磁浮系统的综合评判等级为"良好".同时相较于模糊评价法,包含多粒度粗糙集的多级可拓评价法在高速磁浮系统综合评判中更加精确客观,有较好的可行性和实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山西交通科技》2011,(3):F0004-F0004
主要业务环评和竣工环保验收:主要开展交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竣工环保验收工作。先后完成了山西省高速公路网规划及调整规划两项规划环评项目;完成了大呼高速、太佳高速、临吉高速等30余项环评项目;完成了晋济高速、离军高速等多项竣工环保验收项目。  相似文献   

13.
《山西交通科技》2011,(1):F0004-F0004
主要业务 环评和竣工环保验收:主要开展交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竣工环保验收工作。先后完成了山西省高速公路网规划及调整规划两项规划环评项目;完成了大呼高速、太佳高速、临吉高速等30余项环评项目;完成了晋济高速、离军高速等多项竣工环保验收项目。  相似文献   

14.
高速列车耦合大系统动力学及服役模拟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根据高速列车运行、服役的特点及动力学研究的需求,以高速列车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与线路、接触网和气流耦合作用的高速列车耦合大系统动力学理论框架.采用子结构方法,通过运动或力的耦合,构建了高速列车耦合大系统模型,从运行安全性和可靠性出发,提出服役模拟的概念,论述了高速列车服役模拟研究的必要性,并对材料、结构和参数等失效模型的建立,以及服役模拟的过程、方法和研究内容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磁浮列车与轮轨高速列车对线桥动力作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德国Transrapid高速磁浮列车和日本新干线高速列车为基础,通过建立高速磁浮、轮轨列车与线桥动态相互作用模型,计算了不同行车速度(100~500km/h)和不同桥跨(12~32m)情形下高速列车与桥梁结构的动力响应,并进行了细致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磁浮列车在高速特别是超高速运行条件下的乘坐舒适性明显优于轮轨高速列车;磁浮与轮轨高速列车作用于轨道的每延米荷载大体相当;高速磁浮列车对小跨度(22m以下)桥梁的动力作用小于轮轨高速列车,而对中等跨度尤其是大跨度桥梁,轮轨高速列车较高速磁浮列车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6.
所谓高速铁路的运营组织模式,就是在高速铁路线上开行何种列车?如何组织各种形式列车在高速铁路线上运行?根据高速铁路修建模式的不同,一般有以下3种运营组织模式。一、全部开行高速旅客列车模式就是说,在高速铁路线上只运行高速旅客列车,不允许跨越本线的其他任何列车运行。其直通客流量大,但若要乘坐跨越本线旅客列车的只能采用换乘办法解决。日本的新干线高速铁路线就是这种典型的运营模式。这种模式适用于自成系统的高速客运专线。其优点:列车运行速度高,可达300公里/小时以上;列车间隔时  相似文献   

17.
2012年4月28日,被誉为“天梯高速”、“云端高速”的雅西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实现京昆高速四川境内全线贯通,是四川又一条北上南下的大通道,  相似文献   

18.
甬台温高速至沿海高速温岭联络线工程位于浙江温岭市境内,大溪枢纽是温岭联络线的重要节点,其中B匝道第三联跨越甬台温高速。为减小桥梁跨径,在甬台温高速中分带设墩,采用三跨(40+40. 826+34) m连续弯梁桥跨越,同时为减少桥梁施工对甬台温高速通行能力的影响,采用钢箱组合梁结构。阐述了整体式钢箱组合梁总体设计、结构计算、结构设计等相关内容,为类似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据悉,广州拟建的第二机场高速线路一期工程的控规修正项目及环评报告编制项目已完成招标,项目主体工程施工有望在年内进行招标。这也意味着机场第二高速有望在年内开工建设。据了解,目前的广州机场高速是广州城区唯一连接白云国际机场的高快速路,全程50.47公里,分为南北两段(三元里至机场为南段,太成立交到北兴立交为北段),沿线分别与环城高速、华快三期、北二环高速、乐广高速、京珠高  相似文献   

20.
高速列车的振动特性直接影响旅客乘坐的舒适性和列车运行的安全性.为了分析不同线路条件和运行速度对高速列车振动特性的影响,建立了车辆-轨道耦合系统模型,并以德国高速轨道谱和我国干线轨道谱产生的轨道随机不平顺作为耦合系统的激励,通过Newmark数值积分和Matlab仿真,计算了高速车辆在高速线路和提速干线条件下车体、构架、轮对等车辆各部件和轨道部件的振动响应.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列车运行速度的提高,高速车辆各部件振动响应均显著增大;线路条件对高速列车轮对及轨道系统振动的影响较对车体系统振动的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