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板桩墙的入土深度和内力是否准确关系到整个码头结构的稳定性,我国实际工程中板桩码头的内力计算以线性方法为主。以镇江中船重件码头为例,分别用弹性线法、竖向弹性地基梁法以及自由支撑法计算板桩的入土深度。将3种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不同方法的适用范围、利弊及改进方法,为实际工程的设计提供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2.
用P-Y曲线法计算板桩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立万  郝军  陈鹭缨 《港工技术》2001,(1):24-26,40
根据P-Y曲线法原理分别对沉入砂性土地基及粘性土地基的板桩码头进行了例题计算,并且与传统的m法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3.
王涛 《珠江水运》2023,(8):66-69
板桩码头采用竖向弹性地基梁法计算时,由于土反力与土的水平反力系数的关系是用线弹性模型,计算出的土的反力将随位移增加线性增长,但实际上土的抗力是有限的。目前在我国现行港口规范中未有条文对此有所说明和限制。本文结合算例,提出板桩码头在设计过程中应注意前墙地基反力限值问题,并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4.
以某软土地基上的板桩码头工程为例,采用地下连续墙作前墙、混凝土梁连接前后桩基的设计方案。考虑到软土地基的材料非线性,地基土体采用邓肯-张模型,并使用有限单元法分析板桩码头各构件的应力分布规律和变形特点。另外,采用多种方案对比的方法对码头结构设计方案中的前墙入土深度和两排PHC桩基的桩长进行研究。分析前墙入土深度和PHC桩长对板桩码头位移和内力的影响,并给出前墙入土深度和PHC桩长的优化结果,为工程实践中板桩码头的结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基于地基系数折减法,提出了全直桩高桩排架的一个计算思路。与假想嵌固点法计算结果比较可知,地基系数折减法考虑了桩的非线性变形与群桩效应,其内力与变形与工程实际更吻合。此方法可以供高桩码头设计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6.
地基稳定验算是保证高桩码头接岸结构安全的重要步骤,而选用什么样的地基稳定验算方法至关重要。针对这个问题,结合工程案例,选用简单条分法和复合滑动面法进行抗力分项系数计算比较,并提出了软弱夹层处理方案。同时在原设计方案基础上,结合两种方法对软弱夹层关键参数黏聚力、内摩擦角和厚度进行敏感性分析,并对抗力分项系数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存在软弱夹层的高桩码头接岸结构应同时采用简单条分法和复合滑动面法进行地基稳定验算;在同样变化率下,内摩擦角对抗力分项系数的影响明显高于黏聚力的影响;两种方法计算的抗力分项系数最小值在一定条件下具有高度相关性。结论可为类似条件下高桩码头接岸结构地基稳定验算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在砂性地基中采用竖向弹性地基梁法和假想嵌固点法分别定义桩土间相互作用的边界条件.以某港口工程项目为例,运用SAP2000结构分析软件,计算、比较并分析了这两种方法模拟桩土相互作用时码头横向排架中各桩的桩身变位和弯矩值.结果表明:在砂性地基中(桩为摩擦桩的情况),以假想嵌固点法计算得到的结果作为设计依据的做法偏危险;建议采用竖向弹性地基梁法,此法更为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
应用体积之比的方法,对锚碇板前总被动土压力增大系数Kb进行推导,本文计算的Kb值更适用于板桩码头规范。  相似文献   

9.
竖向弹性地基梁法中的锚碇点位移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竖向弹性地基梁法计算有锚板桩墙,首先要确定锚碇点位移或支承处刚度系数。本文从竖向弹性地基梁法计算出发,采用试验手段对锚碇点位移计算进行厂家,提出了有关计算公式,可直接用于实际工程的计算。  相似文献   

10.
采用“校准法”确定板桩码头锚碇墙(板)稳定性可靠度的设计标准。给出的作用分项系数和结构系数,供《板桩码头技术规范》编制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