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7 毫秒
1.
ISIS和OSPF路由协议是两种在大型IP网络中应用最广泛的内部网关协议(IGP)。比较了两种协议的优缺点,并着重介绍ISIS协议。阐述了在大型IP网络中部署ISIS协议的一般方法,以及关于协议优化的几点建议。最后,介绍了既有网络由OSPF协议迁移至ISIS协议的实施步骤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
结合广深线综合视频系统对传输资源的需求,根据既有传输资源现状,对网络设计中的路由协议、OSPF cost值等关键技术进行深入分析,提出混合型广域网拓扑结构设计和OSPF cost值优化等创新性设计,有效地解决网络现有视频传输网络中存在的带宽不足和安全可靠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白衡 《中国铁路》2011,(2):73-75
介绍多区域OSPF路由技术,并将该技术应用到包西复线陕西段新建TMIS网络和原有TMIS网络升级改造中,提高包西铁路陕西段TMIS网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就OSPF路由协议的技术特点,系统的划分,区域的划分,OSPF路由的优化,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探讨,对路由器在使用中,应注意的事项提出了有益的意见和建议,对铁路信息化建设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当前,互联网的发展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行各业,成为企业、个人信息交流的重要手段.随着IP网络规模和业务量的快速增长,对网络的带宽及速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网络由低速向高速、由共享到交换、由窄带向宽带方向迅速发展.本文将从主干网、接入网两方面阐述宽带IP网络的原理和实现方式,并针对铁路实际,提出基于宽带IP网络技术的铁路Intranet网络结构、网络互联协议和方式、域名及IP地址划分等.  相似文献   

6.
针对铁路通信业务需求,对基于铁路GPRS网络传送的业务实现方式进行了分析;针对实际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域名系统的GPRS网络解决方案,并对新方案的功能和实现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讨论通过调整网络结构、自治系统及OSPF域的划分,及采用策略路由、QoS、路由过滤器等路由技术对北京铁路局计算机广域网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8.
介绍DHCP、PPPoE的工作方式和特点,为宽带网络由DHCP过渡到PPPoE的方式进行可行性分析。并在实际应用中,为保证网络不间断运行,提出了过渡方案,为宽带用户平滑过渡到PPPoE上网方式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9.
在非接触式接触网检测系统研制中,采用基于反射内存的实时网络设。阐述利用反射内存实现实时通讯的原理和组件方式,并对该网络的性能进行定性分析及定量的测试。  相似文献   

10.
电信网络IP化已经成为了网络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数据、语音、视频业务融合到统一的IP网络已成为运营的发展方向,而IP网络的电信化已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为此就IP网络电信化中最关键的业务可控化进行分析,并对其目前流行的实现方式进行介绍说明.  相似文献   

11.
在铁路信号联锁表的编制过程中,优选基本进路、变更进路是设计联锁表的关键。以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典型车站为例论述八字进路、平行进路、既有站改造等多种情况下确定基本进路、变更进路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合理科学的线路走向会降低工程投资、提高运输效率,使线路在路网中发挥最佳的作用。为了研究线路走向合理科学的决策方法,通过分析影响线路走向的各种因素,提取主影响因子及属性特征,利用Arc GIS的空间分析、数据处理,实现属性单元的指标值量化。根据空间多维度相似的相似度计算方法,通过空间相似理论和提取出的主影响因子,构建设计线路方案决策模型,实现基于空间相似理论的线路走向决策。并以兰州张掖城际铁路选线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得到合理的线路走向推荐方案。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应用到线路走向决策中,可为以后线路走向的选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铁路车站进路选择优化模型及求解算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路车站进路选择是车站运输组织的基础,合理地安排车站内各项作业的运行进路及其排列时机有利于提高运输生产效率,节约生产成本。本文以一般技术站为背景,从数学规划的角度研究车站进路的自动选择方法。通过定义衔接点和承载点,建立了车站网络的描述方法。以作业晚点时间最短以及各进路的总走行时间最短为目标,以避免车站作业的时空交叉、满足作业计划要求为约束构建了车站进路选择的数学规划模型。利用进路选择和进路排列时间的映射关系,把进路选择模型转化成一个等价的0-1整数规划模型。针对模型的非线性特点,以模拟退火算法为基础,提出了适合求解进路选择模型的复合优化算法。通过算例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以及求解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建设中吉国际铁路以构筑新的欧亚铁路大陆桥的战略意义、区域路网形成,以及对目前项目技术经济论证中推荐的线路走向方案存在的问题阐述,结合笔者对项目东、西衔接点间地形地势特征的分析研究,参考多年参与类似山区铁路的选线经验,对事关项目建设成败的线路走向(方案)选择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的探究,在此基础上提出项目建设线路走向的选择建议,为项目的进一步研究论证与线路走向的最终抉择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阳安铁路增建第二线山区地质选线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近年来随着我国山区铁路的大量修建,山区铁路地质选线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阳安铁路是典型的山区铁路增建第二线项目,该项目进行地质选线对于降低后期勘察设计难度、减少投资、降低后期维护费用等方面起决定性作用。针对既有河谷线地段,增建第二线线路穿越区域性大断裂等工程地质问题,采取何种地质选线的技术原则进行研究。研究结论:(1)本次地质选线过程中,综合采用遥感解译、地质调绘、钻探、试验等勘探方法,查清沿线的工程地质条件;(2)对线位比选起决定性作用的工程地质条件主要是断层、滑坡等不良地质,线路通过断层应以大角度、简单工程通过,其余不良地质应以绕避为主;(3)在充分总结汲取山区铁路综合选线技术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地质选线、定线原则;(4)通过对阳平关至响水、西乡至石泉、石泉至池河三段线路方案的比选,得出推荐方案。  相似文献   

16.
越岭段的铁路选线是线路选线中的重点、关键,涉及到线路走向、投资节省、运营安全、减灾防灾等;越岭段的选线应因地制宜、因线制宜,综合考虑铁路建设及运营期间的各方面需求。针对锦州港至白音华铁路由赤峰越天河梁进入锡林浩特界,线路方案综合了灾害防治、绿色环保、运营通风、运输实践、投资节省等因素,经过系统的研究、比选后确定。天河梁越岭段线路选线是减灾选线理念在山区越岭选线的工程实践,对严寒多雪的山区铁路越岭选线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对于多方向的车站,接发列车时容易错办进路,从而导致错开方向。CTC系统是依据调度员的列车运行调整计划,经行车安全检查之后进行自动排列进路或人工排列进路,可解决进路办理的安全问题。对于列车作业不能按图行车,同时调车作业量大的车站来说,CTC有一定的局限性,但这类车站往往迫切需要行车安全检查。提出了在TDCS基础上,车站值班员在车务终端上输入进路指令或者人工触发进路指令,这些指令经TDCS车站分机进行行车安全检查后发送给计算机联锁系统执行。该解决方案可以彻底地防止错办及漏办进路.满足了现场的运输需求,又提高了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8.
目前应用于铁路现场的各种计算机联锁系统所采用的进路搜索方法经实践发现其搜索效率低、占用资源大,针对此问题,结合进路搜索的实际要求,采用带启发信息的A*算法进行进路搜索。使用Visual C++搭建计算机联锁软件的实验平台,对A*进路搜索算法进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A*进路搜索算法能够快速准确的搜出所需基本进路,动态生成进路表,并且搜索时间短、占用空间小,相较其他算法具有更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9.
实现编组站作业计划的自动执行能力,核心在于实现编组站内各作业所需进路的自动优化选择,为每一项作业合理的安排走行进路及进路排序时机。本文以某编组站为背景,通过绝缘节和道岔节点,构建了车站网络的抽象描述方法。以作业准点率最大,作业总延误时间最小及进路总路径长度最短为优化目标,以进路冲突、作业时间冲突、满足作业计划要求等为约束条件建立了编组站进路选择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利用进路选择的0-1特性,提出了适合求解进路选择模型的遗传算法。实际案例证明:该模型可以较好地实现优化目标,有效调整进路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相互干扰,实现了作业计划的自动执行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